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医师工作倦怠与职业紧张和应对资源的关系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医师工作倦怠与状及职业紧张、应对资源对医师工作倦怠的影响。方法从3所省市级医院随机抽取561名各科临床医师,采用MBI—GS和OSI—R对其工作倦怠、职业紧张和应对资源进行测量.结果外科、内科医师的工作倦怠高于其他临床科室(P〈0.05);0-40岁的医师衰竭得分最高(P〈005);业低效能感随年龄的增高而下降、随学历的增高而增高僻〈0.05);职业紧张和应对资源的性质不同对医师工作倦怠的影响也不同,衰竭的主要预测变量有任务过重、责任感、工作环境、娱乐休闲和自我保健等(P〈0.05),消极怠慢的主要预测变量有任务不适、任务过重和责任感等(P〈0.05),专业低效能感的主要预测变量为任务不适、社会支持和理性处事等(P〈0.05).结论降低或保持适度的职业任务量、职业责任感,明确职工工作要求和工作中的角色与职责,丰富其业余生活、提高其自我保健能力与理性处事能力是预防医师工作倦怠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职业紧张与紧张反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随着现代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 ,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价值观和职业意识 ,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增强竞争能力以应对激烈的知识竟争、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紧张的社会环境[1] 。 1994年联合国报告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研究 ,指出 :“世界正在变成充满紧张的世界”[2 ] 。职业人群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一方面要承受着与一般人群相同的健康问题的挑战 ,同时他们在工作环境中还经受着生产性有害因素的危害和职业紧张因素的威胁。职业紧张是普遍存在的。一般认为[3] 任何职业的工作人员都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视屏作业人员的调查和分析,探讨视屏作业人员紧张因素、紧张反应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职业人群的职业危害,控制职业紧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职业紧张量表对宁夏某银行工龄在1年以上的108名视屏作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视屏作业人员的职业紧张因素的强预测因素有工作负荷、工作责任、家庭和(或)工作平衡等;紧张反应的强预测因素有工作组织满意感、心理满足及躯体不适。视屏作业人员紧张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忍耐性、应付策略、控制源、吸烟指数。结论 视屏作业人员的紧张水平和紧张反应受诸多背景因素、中和缓解因素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某部队官兵应付策略与职业紧张的关系。方法 2009年4~5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部队253名官兵进行职业紧张因素、紧张反应、中和缓解因素相关内容的调查。结果应付策略不足组、应付策略中等组和应付策略充分组的工作负荷、人际关系、家庭/工作平衡、管理角色、认知负荷、组织气氛、其它来源、工作满意感、心理卫生、信心充足评分均有差异,且随着应付策略得分呈升高趋势(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应付策略得分与工作负荷(r=0.217,P=0.001)、人际关系(r=0.274,P=0.000)、家庭/工作平衡(r=0.288,P=0.000)、管理角色(r=0.328,P=0.000)、工作责任(r=0.205,P=0.001)、认知负荷(r=0.293,P=0.000)、组织气氛(r=0.275,P=0.000)、其它来源评分(r=0.318,P=0.000)呈正相关。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应付策略与紧张反应关系密切。结论应付策略对职业紧张有较大的影响,有效的应付策略有助于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高校教师、职业紧张、生活质量等资料的搜索,了解到职业紧张现象普遍存在,高校教师这一特殊群体也存在职业紧张;个体紧张反应与职业任务、个体应对资源有很强的相关性,且职业紧张可导致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对生命质量造成很大影响.目前已有资料对职业紧张现象进行报道,也有研究者利用生命质量评定探讨不同职业人群的健康状况,但有关高校教师职业紧张对其生命质量的影响方面的文献尚少见,现就国内外相关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部队官兵的职业紧张反应与防御方式的相关性,为部队官兵职业紧张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部队253例官兵的职业紧张状况和防御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部队官兵的不成熟防御方式及其因子投射、被动攻击、抱怨、退缩、躯体化、中间型防御方式及其因子解除、假性利他、伴无能之全能、隔离、否认、交往倾向、消耗倾向、期望与工作满意感呈正相关,部队官兵的不成熟防御方式及其因子被动攻击、潜意显现、抱怨、分裂、退缩与躯体不适呈正相关,成熟型防御方式及其因子压抑、幽默与躯体不适呈正相关,中间型防御方式及其因子反作用生成、解除、制止、回避、理想化、隔离、否认、消耗倾向、期望与躯体不适呈正相关.结论 部队官兵的职业紧张与个体的特定防御方式有关,可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某工厂与研究所管理人员职业紧张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工厂和科研单位管理人员所经历的职业紧张是否不同。方法 采用一般工作紧张问卷和职业紧张测试指标 OSI( )对 34名工厂和 34名研究所男性管理人员的职业紧张因素、行为类型、自尊感、应付策略、工作满意感、躯体抱怨和心理卫生等进行测量 ,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和 t检验分析资料。结果 研究所管理人员对人和对事的责任、工作负荷的评分显著地高于工厂管理人员 ,而后者的社会支持和控制信念水平的评分显著高于前者。两样本间三个紧张反应逐步回归方程的预测力不同。工厂和研究所管理人员紧张反应回归方程的主要预测因素也各不相同。结论 船舶研究所管理人员所经历的紧张比工厂管理人员多 ,两样本对职业紧张因素的反应不同 ,这可能与工作任务和管理对策的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8.
职业紧张(Occupationalstress)是指工作过程中能使人产生心理紧张的工作环境因素及其引起的心理、生理或行为表现。职业紧张因素能非特异性的作用于机体,长期作用对人的心理、情绪及行为方式产生不良影响,并可诱发消化性溃疡、原发性高血压病等身心疾病的发生[1]。近年来已有不少关于职业紧张因素对职业人群健康影响的报道,但有关长途客运司机职业紧张对身心健康影响的资料甚少。研究表明,长途驾驶作业属紧张暴露水平较高的工作类型[2],为阐明职业紧张因素对其身心健康的影响,我们对唐山市长途客运站152名往来司机进行了调查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临床医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应对方式对其职业紧张的影响机制。方法 抽取北京市级公立医院三级、二级各1家,一级医院2家,共调查医生450名,回收有效问卷417份。使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和工作紧张测量量表分别测量临床医生的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和职业紧张水平。结果 Pearson相关分析和路径分析的结果显示,临床医生职业紧张与社会支持总分(r=-0.416,P<0.01)、心理弹性总分(r=-0.387,P<0.01)、积极应对方式总分(r=-0.357,P<0.01)和消极应对方式总分(r=0.203,P<0.01)及其各因子分均与职业紧张呈显著相关。通过路径分析发现社会支持可直接影响职业紧张,也可经由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影响职业紧张,同时还可经由心理弹性和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影响职业紧张。结论 医院管理层面应从缓解职业紧张的角度,为临床医生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及心理教育;临床医生应注重运用多途径的社会支持资源,擅于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以期缓解职业紧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脑力劳动者进行工作紧张测量问卷(Job Sress survey,JSS)调查,了解乌鲁木齐市脑力劳动者的职业紧张水平,为控制脑力劳动者职业紧张、降低职业危害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市脑力劳动者1100人进行工作紧张测量问卷(JSS)调查。结果女性脑力劳动者职业紧张水平高于男性;不同民族、不同婚姻状况脑力劳动者职业紧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民族:t=1.808,P=0.125;婚姻状况:t=1.258,P=0.225);工龄短的脑力劳动者职业紧张水平高于工龄长的;高级职称的脑力劳动者职业紧张水平高于初级职称者;科学技术人员职业紧张水平高于公务员;经济收入≥1500元的脑力劳动者职业紧张水平高于经济收入〈1500元者。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主要影响脑力劳动者职业紧张的因素是工龄、经济收入、工作压力和组织支持缺乏。结论乌鲁木齐市脑力劳动者职业紧张水平存在人口学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上海市高等职业(简称高职)院校教师工作压力与满意度的现状,并分析两者的相互关系。方法对上海市不同区域的7所职业院校的413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由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工作压力问卷和工作满意度量表构成。结果高职院校教师工作压力和满意度分别处于中等和中等偏上水平。教师的工作压力和满意度呈倒U状,压力水平为轻度时工作满意度最高,当没有压力或压力严重增加时工作满意度显著降低。教师工作压力的影响因素包括除教学外有无兼职工作或是否双师型教师、定期定时下企业实践情况、是否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和开展科研。教师对学校要求"定期定时下企业实践""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和"教学同时开展科研"的压力逐渐增高,超过一定界值后,总满意度下降(P<0.05或P<0.01)。结论高职院校管理层应从压力源入手,给予教师适当的压力,提高教师的主观满意度,从而提升教师的工作绩效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校大学生面对及缓解压力时所采取的不同应对方式,为高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更有力依据.方法:通过分层抽样对某校1301名在校大学生开展心理压力与应对方式的问卷调查,并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别就大学生性别、年级、生源地的不同进行应对方式评分比较.结果:该校在校大学生在面对及缓解压力时,更趋于合理积极的方式.在性别方面,男女大学生的应对方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在面对及缓解压力时,更趋于采取不理性化应对方式,在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方面的应对方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镇户口的学生处理方式更理想,在解决问题、求助方面评分均明显高于农村户口的学生(P<0.01).结论:不同群体压力应对方式不同,应根据其应对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与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儿科护士职业压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儿科护士职业压力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法,抽取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80名儿科护士进行调查。采用一般人口学问卷、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身心健康自评量表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工作压力均分在76.11±13.19,其中以病人护理和管理及人际关系维度得分较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均分在71.54±42.42。儿科护士大多都会采取积极应对方式;护士社会支持以主观支持得分最高;儿科护士职业压力、应对方式、对支持利用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均有相关关系(P<0.05~P<0.01)。结论: 儿科护士存在中等程度的职业压力;职业压力、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压力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运用自编的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及症状自评量表对3所大学49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互关系。结果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两两相关(P<0.05);就业压力、积极应对方式与消极应对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P<0.01);应对方式在大学生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有部分中介效应作用。结论大学生就业压力及其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手术科室医生在职业应激情况下,心理健康状况与不同应对方式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付方式问卷,对无锡市162名不同医院?不同手术科室的医生的心理健康和应付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根据SCL-90使用的标准,本次研究中,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人数为54人,阳性率达到33.3%(其中男性37人,女性17人);外科医生SCL-90的总水平,各因子(除躯体化因子外)与混合型和不成熟型应付方式呈正相关,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 <0.01)?结论:外科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不同的应付方式相关  相似文献   

16.
从心理角度调适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的压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拉扎勒斯的压力交互作用理论中"压力"一词的解读,对女性图书馆员面对来自社会、个人、职业发展、管理体制和自身知识水平等压力源进行了分析,提出女性馆员应从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公平的氛围与环境以及关注馆员的心理需求,增加图书馆员培训机会,实行有计划岗位轮换制等方面进行调试,以减轻女性图书馆员的心理压力,提高工作效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油田野外作业女工职业紧张与工作能力的关系。 方法 :利用“职业紧张量表”和“工作能力指数调查表”测试油田野外作业女工职业紧张强度、紧张反应、应变能力和工作能力变化。 结果:油田野外作业女工随着应变能力的降低 ,紧张水平增加 ,工作满意度逐渐降低 ,紧张反应增强 ,工作能力逐渐降低。在低度紧张组工作能力与职业紧张呈现明显的正相关。 结论 :长期过度的紧张可导致油田野外作业女工工作能力下降 ,但适度的紧张有助于提高工作积极性 ,提高工作能力 ,符合职业紧张 -紧张反应的理论。  相似文献   

18.
梁良   《中国医学工程》2008,(4):288-290
目的考察师范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特征,并进一步认识其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以症状自评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为研究工具对436名师范学生进行施测。结果①师范学生的SCL-90多数因子分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但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和偏执6项因子分较全国青年组常模明显增高。②师范学生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均进入回归模型。结论师范学生发生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普遍,消极应对方式是影响师范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研研究探讨临床医生工作压力、积极应对方式和焦虑的关系,探讨管理对策,为促进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制定相应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临床医生352名,运用工作压力源表、积极应对方式量表以及焦虑量表对临床医生进行调查,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研究结果进行归纳,统计分析。结果:临床医生工作压力、积极应对方式以及焦虑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回归分析表明积极应对方式在临床医生工作压力和焦虑的关系中存在着完全中介作用。结论:临床医生的工作压力对焦虑的影响完全是通过积极应对方式对其焦虑产生间接作用,强调了积极应对方式在减少医生焦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