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IgH、TCRδ基因重排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初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中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和T细胞受体δ链(TCRδ)基因重排情况。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IgH及TCRδ基因重排。结果 30例患中9例(30%)发生IgH基因重排,5例出现TCRδ基因重排。结论 ANLL中确定存在系列不保真现象,不仅具有较高的IgH重排发生率,还具有TCRδ重排发生。  相似文献   

2.
多聚酶链反应检测颈淋巴结细针穿刺细胞IgH及TCRβ基因重排的应用研究赵彤张素娟朱梅刚董敬朋赵菲陆药丹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淋巴瘤细胞IgH和T细胞受体(TCR)克隆性基因重排的应用研究已有一些报道。已往检测样本主要来自手术切除新鲜组织或石...  相似文献   

3.
应用DNA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进行了T细胞受体(TCR)δ基因重排的研究,并获得了3个ALL患者TCRδ基因的V-(D)-D结合部顺序(N顺序)。证明ALL,特别是B细胞ALL中,TCRδ基因不完全重排的发生率比较高,最常见的两种重排类型为Vδ2-(D)-Dδ3和Dδ1/2-Dδ3。δ基因的不完全重排是早期淋巴分化调控中一个重要的内容。δ基因V-(D)-J结合部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研究急性吉兰巴蕾(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受体(TCR)-β链基因的重排情况,以进一步对其基因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方法 分离6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用异硫氰酸胍-酚-氯仿法提取细胞总RNA。合成双链cDNA,用T4DNA聚合酶补平末端,在T4DNA连接酶的作用下进行环化。环化的DNA直接用作反向聚合酶链反应(IPCR)的模板。扩增产物在1.8%的琼脂糖凝胶上进行电泳分离,  相似文献   

5.
多重PCR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IgH及TCRγ链重排基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重PCR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IgH及TCRγ链重排基因徐兵周淑芸孙竞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和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可作为淋巴细胞白血病特异性基因标志。应用多聚酶链(PCR)技术检测重排基因以其灵敏、快速等特点而优于其它传统方法。但目前P...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难治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基因类型的变化。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56例初治及其中22例难治复发ALL患者IgH,TCRVγI-Jγ和TCRVδ2-Dδ3基因重排。结果:71.4%(40/56),80.4%(45/56)及58.9%(33/56),初始ALL存在IgH,TCRVγI-Jγ和TCRVδ2-Dδ3基因重排,40例IgH基因重排阳性病人中,17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如何通过基因特征来判断恶性肿瘤的克隆性,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限制性酶谱分析、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检测、异源双链形成实验和序列测定等方法分析了有T细胞受体(TCR)γI组基因重排的73例淋巴瘤和白血病等疾病的等位基因特征。用PCR获得TCRγ重排的V-J区基因片段后,首先用限制性酶谱分析,发现至少有34%的患者存在TCRγ双等位基因重排,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双等位基因重排达54%。提出只有发现两个以上重排的等位基因片段,才能肯定体内存在两个不同的恶性克隆。建立异源双链分析多个等位基因的方法用以弥补限制性酶谱分析存在的缺陷。应用这个方法除了证实限制性酶谱发现的双等位基因重排外,还发现2例ALL和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存在寡克隆性;1例淋巴瘤化疗1年后瘤细胞出现了克隆演化。此方法可迅速确定TCRγ重排基因的单克隆、寡克隆和多克隆性。  相似文献   

8.
5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临床及实验资料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分析多种因素对恶性淋巴瘤(ML)预后的影响,并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和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在协助T、B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SABC法进行免疫分型、PCR方法检测IgH(FR2A,3A)和TCR(β,γ)基因重排。结果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发病年龄分布呈递增趋势,危险比率每年剃守1.039^n;B-NHL发病率为66.7%,T-NHL为31.1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研究急性吉兰巴蕾( 格林巴利) 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 淋巴细胞受体(TCR)β链基因的重排情况,以进一步对其基因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方法 分离6 例患者外周血T 淋巴细胞,用异硫氰酸胍酚氯仿法提取细胞总RNA。合成双链cDNA,用T4DNA 聚合酶补平末端,在T4DNA 连接酶的作用下进行环化。环化的DNA 直接用作反向聚合酶链反应(IPCR) 的模板。扩增产物在1-8 % 的琼脂糖凝胶上进行电泳分离,溴化乙锭染色。结果 对每份患者标本均可以较好地扩增出重排的TCRβ链基因,而正常人组则未能扩增出任何产物。在反应中连接体系的cDNA 浓度对IPCR 的影响较大,过高的cDNA 浓度使有效的自身环化降低,而导致扩增效率的下降。结论 用IPCR 技术可以特异地扩增重排的未知的TCRβ链基因,该方法具有特异性高,易于操作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在初诊、完全缓解(CR)及复发不同时期的T细胞3受体(TCR)δV-D,γV-J基因重排连接区序列的差异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T-载体分子克隆测离1限制性酶团及聚合酶链反应等技术,对34丛ALL患标本进行TCTδ、γ连接区序列动态分析。结果 34丛ALL患标本进行TCR-5γ连接区序列动态分析。结果 34份ALL患标本的TCR5、γ基因重排序列在初  相似文献   

11.
背景:淋巴细胞特异性重组激活基因编码的重组激活基因1与重组激活基因2蛋白是参与V(D)J重排机制的重要的重组酶。除参与V(D)J重排以外,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重组激活基因介导的转位作用可能与染色体易位及淋巴性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但迄今尚未有明确定论。目的:检测重组激活基因、DNA修复因子Ku70/Ku80和末端脱氧核苷转移酶mRNA表达以及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在人白血病和淋巴癌细胞株的发生情况。设计:重复测量实验。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分子免疫研究所。材料:T淋巴白血病细胞株Jurkat和6T-CEM购自上海细胞生物研究所;T淋巴白血病细胞株Molt-4,皮肤T细胞淋巴癌细胞株HuT102,Burkitt’s淋巴癌细胞株Raji和Daudi以及原髓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和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株K562均由本实验室保存。细胞用含有体积分数0.1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于37℃,体积分数0.05C02条件下培养。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01在南方医科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分子免疫研究所完成。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重组激活基因1,重组激活基因2,非同源末端连接装置途径中的DNA修复因子Ku70/Ku80。以及末端脱氧核苷转移酶mRNA表达;采用巢式、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连接介导的聚合酶链反应等方法检测T细胞受体重排删除DNA环和T细胞受体B链重组信号序列两端的断裂点。了解参与V(D)J重排过程的基因表达和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中间体的产生情况。主耍观察指标:重组激活基因、DNA修复因子Ku70/Ku80和末端脱氧核苷转移酶mRNA表达以及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在人白血病和淋巴癌细胞株的发生情况。结果: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显示:重组激活基因1mRNA在4种T细胞株中均被检测到,在两种B细胞株和两种髓性白血病细胞株中未检测到;重组激活基因2和末端脱氧核苷转移酶mRNA表达仅在Jurkat,Molt-4和6T-CEM3种T细胞株中检测到,但在6T-CEM表达较弱;除HL-60细胞未检测到Ku80表达外,所有细胞株均检测到Ku70和Ku80表达。对4种T细胞株T细胞受体重排中间体检测结果表明:仅在Jurkat细胞中检测到DB2-J132 sjTRECs与DB25’端和3’Rss断点,表明Jurkat细胞发生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同时发现Jurkat TCR Dβ2-Jβ2重排删除环结合区具有明显的多样性特征。结论:重组激活基因可能与T细胞白血病具有更为密切的关系。Jurkat细胞有可能成为研究重组激活基因与T细胞淋巴性肿瘤的一个潜在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12.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儿童最常见的白血病。患儿经初治后,体内仍有少量的残留白血病细胞(108-1010)称微量残留病(minimalresidualdisease,MRD)。这是白血病复发的主要根源,大多数出现于复发期的肿瘤细胞,且与初诊时的肿瘤细胞来源同一克隆。目前普遍认为提高白血病治愈率的关键之一是要彻底地根除MRD,但MRD用一般形态学检测很难发现。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T细胞受体(TCR)克隆性基因重排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1,2]。TCR由四条…  相似文献   

13.
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 (IgH)和T细胞受体 (TCR)基因重排通常被认为是B和T淋巴细胞的克隆性标记。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细胞亦可出现IgH和(或 )TCR基因的克隆性重排 ,即序列失真现象。为此我们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的方法研究了 6 7例AML初治患者IgH和TCRγ基因重排 ,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对象和方法1 研究对象  1990~ 1996年我科初治AML 6 7例 ,男 42例 ,女 2 5例 ,年龄 16~ 70岁。所有病例均按FAB标准诊断 ,其中M2 4例 ,M311例 ,M42 4例 ,M5 2 6例 ,M6 2例。初治时均以…  相似文献   

14.
报告6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新亚型-组织细胞样T细胞淋巴瘤,6例均发生于颈部淋巴结(其中颈右4例,颈左2例),组织学上完全是组织细胞特点-细胞大,胞浆丰富,有吞噬,但免疫组化为T细胞表型,1例基因重排为TCR(+),证实为T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5.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T细胞的克隆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外周血T细胞受体(TCR)Vβ24 个亚家族基因的表达及其克隆特点。方法 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 检测3 例PV 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CRVβ24 个亚家族基因表达情况;采用基因扫描分析T细胞的克隆特点。结果 3 例PV患者外周血仅表达4 ~14 个Vβ亚家族,主要为Vβ2 、Vβ3 、Vβ16 、Vβ21 和Vβ23 ;2 例患者表达的Vβ3 和Vβ23T细胞为克隆性增殖。结论 PV 患者外周血TCRVβ亚家族的优势表达和克隆性增殖可能是患者体内对抗恶性细胞的免疫反应特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较简便、敏感的B细胞恶性肿瘤微小残留病(MRD)检测方法。 方法 根据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应用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基因扩增技术检测克隆性IgH基因重排。结果 该方法敏感性达10^-3。62例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51例检测到克隆性IgH基因重排,阳性率为82%,假阴性率为18%(11/62)。同时检测35例非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和20例正常人均阴性,无假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非血缘关系骨髓移植后生移植特抗宿主病(cGVHD)患者的T细胞受体(TCR)VβT细胞的分布和克隆性。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1例非血缘关系骨髓移植后cGVHD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TCR Vβ24个亚家族的CDR3。了解患者TCR VβT细胞的分布情况,PCR产物进一步经基因扫描分析确定T细胞克隆性。结果 患者存在8个TCR Vβ亚家族T细胞;其中Vβ2、V  相似文献   

18.
背景:淋巴细胞特异性重组激活基因编码的重组激活基因1与重组激活基因2蛋白是参与V(D)J重排机制的重要的重组酶。除参与V(D)J重排以外,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重组激活基因介导的转位作用可能与染色体易位及淋巴性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但迄今尚未有明确定论。目的:检测重组激活基因、DNA修复因子Ku70/Ku80和末端脱氧核苷转移酶mRNA表达以及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在人白血病和淋巴瘤细胞株的发生情况。设计:重复测量实验。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分子免疫研究所。材料:T淋巴白血病细胞株Jurkat和6T-CEM购自上海细胞生物研究所;T淋巴白血病细胞株Molt-4,皮肤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HuT102,Burkitt’s淋巴瘤细胞株Raji和Daudi以及原髓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和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株K562均由本实验室保存。细胞用含有体积分数0.1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于37℃,体积分数0.05CO2条件下培养。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01在南方医科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分子免疫研究所完成。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重组激活基因1,重组激活基因2,非同源末端连接装置途径中的DNA修复因子Ku70/Ku80,以及末端脱氧核苷转移酶mRNA表达;采用巢式、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连接介导的聚合酶链反应等方法检测T细胞受体重排删除DNA环和T细胞受体β链重组信号序列两端的断裂点。了解参与V(D)J重排过程的基因表达和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中间体的产生情况。主要观察指标:重组激活基因、DNA修复因子Ku70/Ku80和末端脱氧核苷转移酶mRNA表达以及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在人白血病和淋巴瘤细胞株的发生情况。结果: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显示:重组激活基因1mRNA在4种T细胞株中均被检测到,在两种B细胞株和两种髓性白血病细胞株中未检测到;重组激活基因2和末端脱氧核苷转移酶mRNA表达仅在Jurkat,Molt-4和6T-CEM3种T细胞株中检测到,但在6T-CEM表达较弱;除HL-60细胞未检测到Ku80表达外,所有细胞株均检测到Ku70和Ku80表达。对4种T细胞株T细胞受体重排中间体检测结果表明:仅在Jurkat细胞中检测到Dβ2-Jβ2sjTRECs与Dβ25’端和3’RSS断点,表明Jurkat细胞发生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同时发现JurkatTCRDβ2-Jβ2重排删除环结合区具有明显的多样性特征。结论:重组激活基因可能与T细胞白血病具有更为密切的关系。Jurkat细胞有可能成为研究重组激活基因与T细胞淋巴性肿瘤的一个潜在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髄细胞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患者的免疫球蛋白重链(IgH)、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对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IgH、TCR基因重排。结果:38例患者中12例发生IgH基因重排(31.6%),8例TCR基因重排(21.1%)。阳性病例完全缓解率低;缓解期长的病例阳性率低;初发或复发时阳性率高。结论:IgH、TCR基因重排提示AML患者预后不良,需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较简便、敏感的B细胞恶性肿瘤微小残留病(MRD)检测方法。方法根据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应用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基因扩增技术检测克隆性IgH基因重排。结果该方法敏感性达10-3。62例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51例检测到克隆性IgH基因重排,阳性率为82%,假阴性率为18%(11/62)。同时检测35例非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和20例正常人均阴性,无假阳性。检测14例B细胞非何杰金淋巴瘤患者形态学检查正常的骨髓标本,MRD检出率为71%(10/14)。随访5例处于完全缓解期的B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6个月内MRD均阳性,12个月后3例转阴性,2例持续阳性,18个月后持续阳性的2例患者均复发,而转阴性的3例仍处于完全缓解状态。结论半巢式PCR检测克隆性IgH基因重排,方法简便,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可用于B细胞恶性肿瘤MRD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