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分析急诊科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急诊科发生的68例医院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68例患者中男性占66.18%,女性占33.82%,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在60~69岁感染率最高为35.29%;住院时间30~39 d组感染率最高为55.88%;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52.94%,均高于其他组.结论 急诊科病房环境特殊,患者病情危重,存在许多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加强病房管理及严格无菌技术,有助于医院感染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院急诊科患者继发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查阅2012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急诊科病历资料,分析急诊科患者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6年来,急诊科接诊患者8 350例,发生医院感染1 135例(医院感染率为13.59%)、1 295例次(例次感染率为15.51%)。就诊的最主要原因为复合外伤;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年龄60岁、住院时间1周、1种抗菌药物使用及侵入性操作是急诊科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菌最多。无论是革兰阴性菌还是革兰阳性菌,除对个别抗菌药物未产生耐药性外,基本上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尤其是鲍氏不动杆菌具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急诊科感染风险高,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广泛,医院务必强化急诊科有关医院感染与合理用药的理念,对耐药菌的耐药性及时监测。  相似文献   

3.
为预防与控制急诊科医院感染的发生,加强急诊科医院感染的管理,我们对2008年1月-2010年8月,收治急诊科的创伤患者3605例进行了前瞻性监测和回顾分析。1对象与方法我院急诊科2008年1月-2010年8月收治的3605例创伤患者进行了医院感染监测。  相似文献   

4.
丁离 《医疗装备》2021,(3):156-157
目的 探讨经口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胃管在急诊中毒洗胃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医院急诊科收治的41例中毒洗胃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医院急诊科收治的41例中毒洗胃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持牙垫固定胃管,观察组采用经口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胃管,比较两组置入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急诊科应用隔离提示图应对疑似传染病患者的防护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急诊科55例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遵从"标准预防"与"基本疾病传播途径的预防"的隔离原则,结合医院实际,制成隔离提示图,并对隔离提示图中相关隔离防护知识及正确应用进行培训;比较隔离提示图使用前(2015年1-12月)及使用后(2016年1-12月)急诊科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隔离知识的掌握程度、感染隔离操作流程的正确依从性以及接触疑似传染病感染患者后急诊科医护人员感染率。结果隔离提示图使用后急诊科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隔离知识的掌握程度98.18%明显高于使用前3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3,P<0.05),医护人员对感染隔离操作流程的依从性为94.55%,显著高于使用前依从性3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22,P<0.05);隔离提示图使用后医院急诊科接触疑似传染病感染患者的医护人员感染率为3.64%,明显低于使用前感染率1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6,P<0.05)。结论隔离提示图的使用有利于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隔离知识掌握,提高对医院感染隔离流程操作的依从性,从而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对急诊科医护人员有着良好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描述医院感染在时间、科室和患者人群中的分布,探讨医院感染的发生状况,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和2011年医院感染患者进行前瞻性监测,收集患者的住院基本资料和医院感染相关资料,建立住院患者与医院感染患者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年收纳住院患者23.3万例,发生医院感染4640例、11 784例次,感染率为1.99%、例次感染率为5.05%;2011年医院感染率为1.93%,略低于2010年的2.02%(P<0.05);男性感染率为2.15%,女性为1.79%,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P<0.05);<4岁儿童、>75岁老年患者感染率高于青壮年患者;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科、急诊科、呼吸内科和神经内科是医院感染高发科室,感染率分别为23.73%、11.18%、9.77%、9.43%和8.24 %;呼吸、血液和泌尿系统是常见的感染部位,分别占50.91%、15.16%、14.17%;细菌和真菌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49.26%.结论 建立了两年住院患者和医院感染患者数据库,明确了医院感染在时间、科室和患者中的分布及医院感染的感染部位、主要发生科室和病原体,为进一步的目标性监测奠定了基础,并为制定相应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急诊科重症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对有效预防对策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急诊科所接诊的重症患者965例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涉及到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以及感染情况等,对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总结.结果:在该组患者中110例出现院内感染,对应感染率为11.39%.从观察部位上分析可知,以呼吸道感染患者居多,其次为消化道等.侵入性操作、抗生素使用情况以及病症类型等均是导致该类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导致急诊科重症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为复杂,为实现对治疗期间院内感染的有效控制,帮助重症患者尽快康复,需要给予针对性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急诊科重症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状况,为临床医师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急诊科1 207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医院感染病原菌培养和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采用临床病原菌检验常规方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WHO规定的K-B法进行操作,药敏结果敏感、中介、耐药的评价依据CLSI的最新标准。结果 1 207例急诊科重症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78例、211例次,感染率14.7%、例次感染率17.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62.1%;基础疾病、有创性诊疗操作、广谱抗菌药物的过量使用等为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检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21株,检出率为44.7%,检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30株,检出率为41.7%。结论必须增强急诊科医师预防医院感染与合理用药理念,切实执行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降低急诊科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诊科重症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临床急诊感染预防提供依据。方法以本院急诊科2014年3月-2016年10月收治的436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发生医院感染的部位、感染菌种以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436例重症患者中,66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5.14%;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36.36%;其次为胃肠道和泌尿道。(2)66例感染患者中共检测出8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47株,革兰阳性菌25株,真菌10株。(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深静脉置管、气管插管或切开、留置导尿管、反复使用抗生素或激素、住院时间2 d、机械辅助通气时间2 d以及存在多部位病变等均对重症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存在影响(P0.05)。(4)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深静脉置管、气管插管或切开、留置导尿管、反复使用抗生素或激素、机械辅助通气时间2 d以及存在多部位病变是重症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诊科重症患者医院感染问题不可忽视。医院应采取切实措施,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探讨有效预防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对2007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360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医院感染进行调查,统计医院感染发生率,分析其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 36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率为33.9%,感染发生部位以呼吸道及腹膜为主,分别占41.8%、26.2%,侵入性操作(55.0%)、年龄>60岁(46.0%)、住院时间>30 d的患者(57.5%)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导致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及真菌.结论 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实施侵入性操作、年龄>60岁以及住院时间>30 d的患者较易发生医院感染,应减少侵入性操作,采取各种措施加强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消毒隔离管理,以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呼吸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方面的临床特点及易感因素.方法?通过收集2008年2月—2012年2月我科住院患者1080例的临床资料,对医院感染45例患者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本组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为4.17%,高于同期全院医院感染率2.51%.结论?呼吸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加强对医院感染高危因素的监测及管理,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急诊科重症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274例急诊科重症患者,观察其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相关因素。结果 274例急诊科重症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11例,感染率为40.51%;且行血培养共发现病原菌188株,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分别占17.02%、19.1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敏感性较好,对头孢唑林、头孢噻肟耐药性较强;铜绿假单胞菌对替考拉宁、磺胺甲唑/甲氧苄啶、左氧氟沙星较为敏感,对头孢曲松、红霉素耐药性较强;气管切开、年龄、胃管置入、机械通气、深静脉置管、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卧床时间、糖尿病均是导致急诊科重症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了解急诊科重症患者医院感染常见的病原菌,有助于指导疾病的治疗,熟悉掌握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可及时做出针对、有效性预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门诊患者自我管理技能培训方法在降低医院感染上的效果,为降低医院感染提供确实可行的方案.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法选取本中心2009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400例门诊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选取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400例门诊患者为观察组进行针对性自我管理技能培训,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率.结果 对照组发生医院感染17例,感染率为4.25%,观察组发生医院感染5例,感染率为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冬春两季感染率为5.93%,夏秋两季感染率为1.83%;女性感染率为4.46%,男性为4.04%;有内镜操作感染者为9.40%,无内镜操作感染率为2.12%;1~5岁患者中感染率为6.21%,>55岁患者感染率为4.62%,5~55岁患者无感染发生;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季节、年龄以及内镜操作是门诊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对门诊患者加强医疗卫生保健常识宣教,并对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技能培训,能显著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选择2009年2月-2011年11月在医院治疗发生医院感染的4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8例医院感染患者中,男27例占56.3%,女21例占43.7%,<50岁患者17例占35.4%,>50岁患者31例占64.6%,医院感染病例中发生在住院≤10d者有7例占14.6%,11~30 d者有15例占31.3%,>30 d者26例占54.1%,而且使用抗菌药物越多,感染率越低;48例乙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分布主要为下呼吸道、上呼吸道、泌尿道及胃肠道,分别占45.8%、20.8%、12.5%及8.3%;另外在医院感染发生时,大多数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载量较入院时有所下降,且肝功能状况改善,然而病情的缓解尚不足以阻止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 预防乙型肝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要严格做好医院内部管理及提高医务人员的认识,尽量缩短乙型肝炎患者的住院时间,以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医院急诊科患者继发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及病原菌种类,为临床医师诊断疾病与治疗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查阅2010年1月-2012年12月医院急诊科患者的病历资料,医院感染病原菌培养鉴定按照卫生部临床微生物检验操作进行;药敏试验采用K-B法,敏感、中介、耐药的划分依据CLSI最新标准。结果医院急诊科3年接诊患者5 022例,继发医院感染患者755例、863例次,医院感染率为15.0%、例次感染率为17.2%;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最高,566例次,占65.6%;急诊科医院感染易感因素主要是原发疾病、有创性诊疗技术、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等;共检出病原菌93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51株占26.8%,革兰阴性菌628株占67.2%,真菌56株占6.0%,主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分别占23.8%、21.3%、13.2%、10.8%、7.7%;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86株,检出率为48.3%;产ESBLs菌145株,检出率为45.0%;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达16.7%及22.1%;755例患者中预防感染和抗感染治疗使用抗菌药物者521例,占69.0%;使用>2种抗菌药物患者334例,占44.2%。结论医院务必强化急诊科医师有关医院感染与合理用药的理念,切实贯彻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降低急诊科医院感染率和致病菌耐药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气胸的急诊处理特点、护理特点及医院感染的预防,为提高临床治愈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60例气胸急诊处理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急诊处理方法及护理方法.结果 60例患者中5例在救治过程中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8.33%;经过临床积极救治及护理干预,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 对于气胸患者早期引流及手术治疗,对引发医院感染的因素积极预防及护理是促进气胸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了减少应用洗胃机造成的医院感染,我院急诊科于2008年5月-2010年12月使用不同消毒液对154例洗胃后的洗胃机进行消毒效果比较,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154例洗胃患者,男69例、女85例,年龄13~73岁,平均42.0岁.其中有机磷农药中毒88例,鼠药中毒17例,安定中毒23例,砷化物中毒12例,乙醇中毒11例,蘑菇中毒3例.103例经洗胃、解毒等急诊对症处理后好转出院;44例经急诊对症处理之后转入住院部,其中7例因中毒较重死亡,其余治愈出院,均未发生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诊科重症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调查分析2007年1月~2008年12月急诊科危重抢救患者就诊疾病、侵入性操作、医院感染率、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感染部位及感染菌群分布情况。结果急诊科危重患者医院感染率为18.8%,以下呼吸道感染率为最高,占61.0%;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为患者严重的基础疾病、多种侵入性操作,广谱抗菌药物和皮质激素的大量应用等;医院感染病原菌包括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肠球菌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等耐药菌。结论必须采取切实的管理措施,预防和降低急诊科患者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胸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0年11月胸外科1464份出院患者病历.结果 1464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76例,感染发生率为5.19%;下呼吸道感染占首位,其次为泌尿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医院感染与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住院时间长、抗菌药物应用、侵入性操作密切相关.结论 胸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加强对医院感染的监测,积极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20.
某三级医院医院感染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某三级医院医院感染风险进行评估,寻找高风险科室,为制定医院感染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0-2012年上报的1 474例医院感染及1 580例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010-2012年共监测出院患者119 598例,上报医院感染1 474例,医院感染率为1.23%;各年度间医院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234,P<0.01),呈逐年下降趋势;医院感染率居前5位的科室依次为ICU、急诊科、神经外科、肾内科、医保中心,2012年感染率分别为19.59%、8.45%、4.75%、3.28%、2.95%;与2011年相比,2012年ICU、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率下降明显,分别下降了8.64%、3.80%,急诊科医院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Z=-4.4646,P<0.01);多药耐药菌检出率居前3位的科室为ICU、急诊科、神经外科,其中ICU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8.7845,P=0.012),急诊科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10.3719,P=0.006)。结论 ICU医院感染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仍是感染率最高的科室,需继续加强控制;神经外科医院感染控制效果明显;应重点控制急诊科医院感染和多药耐药菌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