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亚临床甲减对2 型糖尿病病人下肢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 2012-06 ~ 2013-06 于北京
友谊医院住院治疗的2 型糖尿病140 例,其中男性72 例,女性68 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组78 人,亚临床甲减组
62 人。所有病例均行多普勒超声检查ABI. 测定FT 3、FT 4、TSH、空腹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载脂蛋白-A 1、载脂蛋白B、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水平。结果: 合并亚临床
甲减的2 型糖尿病病人下肢动脉病变发生率明显增加。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正常组中PAD 发病率
为10. 2%,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减组中PAD 发病率为33. 8%,二组经χ2 检验,P<0. 01,二组发病率有显著差
异。结论: 亚临床甲减可增加2 型糖尿病病人下肢动脉病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根据是否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将入组的280例T2DM患者分为单纯T2DM组(228例)和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减(SCH)组(52例),并且根据不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将SCH组分为两组,即SCH1组(4.2≤TSH≤10 μIU/ml,45例)和SCH2组(TSH≥10μIU/ml,7例),分析TSH水平与糖尿病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SCH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TSH水平高于DM组,SCH组DM肾病和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DM组(P<0.05),且SCH2组DM肾病和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高于SCH1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为T2DM患者糖尿病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 T2DM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其糖尿病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且T2DM合并高水平TSH的患者发生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更高,提示亚临床甲减是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甲减对血液流变学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作用。方法回归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2型糖尿病患者及2型糖尿病合并甲减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设置为对照组,2型糖尿病合并甲减患者设置为观察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等各项甲状腺功能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血脂指标水平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察组患者FT3、FT4、TSH水平较对照组显著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TC、TG、LDL-C等血脂指标水平较对照组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电泳率、血沉、红细胞压积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分别为20%、53.33%、26.67%较对照组3.33%、10%、6.67%显著较高(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甲减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降低,血脂紊乱导致血流流变学改变,临床并发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4.
对524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中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合并率为7.3%,合并亚临床甲减组冠心病的发病率高于无亚临床甲减组(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五家渠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亚临床甲减(亚甲减)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方法:对294例五家渠人民医院内科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集空腹静脉血标本,以固相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ICMA)检测甲状腺功能.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亚甲减的发生率为12.02%,占糖尿病患者中甲状腺疾病的52.63%,明显高于其他甲状腺疾病(P<0.01).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中亚甲减患者年龄更大,糖尿病病程更长(P<0.01).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亚甲减较为常见,受患者年龄和糖尿病病程影响,加强对糖尿病患者中亚甲减的筛查和早期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探讨亚临床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疾病对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于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临床资料相对完整的患有2型糖尿病的病人共500例,按患者是否伴随有亚临床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分成两组,即亚临床的甲减组与非亚临床甲减组,然后将患病史、并发症以及各种生化指标等相关资料都进行统计。结果伴有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病人,其糖尿病的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病率比没有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显著升高,其生化指标空腹的血糖值与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显著降低,而其生化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尿蛋白的排泄率以及促甲状腺激素的水平显著增加。结论糖尿病病人需要严格定期检测其甲状腺的功能状况,有利于早期地发现、诊断与治疗,避免糖尿病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的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照组(CON)187例,2型糖尿病组(T2DM)288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组(T2DM+PAD)177例,比较各组间临床一般资料,糖、脂代谢相关指标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组的年龄、收缩压与2型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收缩压与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独立显著相关(年龄OR=1.076,95%C I=1.028~1.127,P=0.002;收缩压OR=1.028,95%C I=1.002~1.054,P=0.033)。结论高龄、收缩压可能是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杨崇惠 《基层医学论坛》2016,(22):3061-3062
目的:分析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与亚临床甲减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13年3月—2015年7月收治伴亚临床甲减症的糖尿病患者与单纯糖尿病患者各50例,进行空腹静脉血以及甲状腺功能检查,对比2组患者各项检查指标的差异,总结亚临床甲减症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空腹 C 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 a(Lpa)以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游离甲状腺素(FT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糖尿病患者发生慢性并发症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临床甲状腺减退可以加剧糖尿病病情发展,诱发糖尿病患者发生肾病、糖尿病足等慢性并发症,加重病情。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应该定期对甲状腺功能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诊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回顾性的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情况分析了解,调查其主要临床特点。方法将临床的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资料,详细分析其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相关抗体中存在的异常。结果通过相关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组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病率非常明显的超过了对照组。临床中还发现有甲减、亚临床甲减、甲亢和亚临床甲亢的病发。结论最终发现亚临床甲减发病率,高于对照组,同时女性的发病率要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状态。方法对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游离T3(FT3)、游离T4(FT4)、促甲状腺激素(TSH)进行检测分析,并设正常对照组130例。结果 2型糖尿病组甲状腺功能提示TSH水平升高和FT3水平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型糖尿病患者中,甲状腺功能异常者占28%,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占21%,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28.1%)显著高于男性。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甲状腺功能异常较常见,尤以女性亚临床甲减最常见。2型糖尿病患者应常规筛查甲状腺功能,提高亚临床甲减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踝臂指数评价2型糖尿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PAD)的发病情况,探讨踝臂指数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住院的T2DM患者320例,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并检测相关生化指标。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专人测定糖尿病患者的足背动脉、胫后动脉与肱动脉的比值(踝臂指数),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PAD的患者为92例,总的发病率为28.75%。2型糖尿病合并PAD组患者的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M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餐后2hC肽(P2h—CP)、血尿酸(UA)明显高于与2型糖尿病非PAD组(P〈0.05)。PAD与年龄、血压、血尿酸有相关性(P〈0.05)。结论增龄、高血糖、高血压、高低密度脂蛋白、高总胆固醇、高甘油三酯、高C肽水平及高尿酸是下肢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踝臂指数测定可作为早期诊断PAD的首选和常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临床资料相对完整的1 062名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是否合并亚临床甲减分为亚临床甲减组及非亚临床甲减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合并慢性并发症、辅助检查结果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并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合并亚临床甲减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冠心病以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病率、空腹C肽、血脂、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ABI,E/A值低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促甲状腺激素是糖尿病肾病(β=0.127 3,OR=1.136 1)、糖尿病足(β=0.115 3,OR=1.122 2)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有必要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以便及早诊断和干预亚临床甲减,从而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6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将其中30例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另外30例2型糖尿病不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2组患者的慢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26.67%)、周围神经病变(36.67%)、肾病(43.33%)、糖尿病足(20.00%)、外周动脉病变(46.67%)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若合并出现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时更容易出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合并亚临床甲减(SCH)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DM组)53例、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DR组)53例、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DR合并SCH组)53例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  相似文献   

15.
踝肱指数用于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倩  周宁 《海南医学》2008,19(7):89-90
目的分析踝肱指数(ABI)对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意义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入选的126例患者测定ABI,以ABI<0.9为异常,分成PAD组(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组)和非PAD组(正常组),比较两组病人的年龄、病程、餐后2小时血糖、HbA1C、TG、LDL-C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BI可用于早期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而增龄、病程长、高血糖、高TG、LDL-C是下肢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踝肱动脉血压指数(ABI)在诊断2型糖尿病(T2DM)下肢动脉病变(PAD)的意义及临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普勒超声血流仪对107例糖尿病患者进行ABI检测,按照ABI值分为两组,ABI﹤0.9为PAD组,ABI≧0.9为非PAD组,比较分析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ABI异常患者的临床相关因素.结果 PAD组与非PAD组比较,年龄、病程、收缩压、脉压差、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酸、吸烟率以及合并溃疡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HbAIC、餐后血糖、高TG、收缩压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独立因素.结论 ABI检测是临床方便、无创的诊断下肢动脉病变的指标.年龄、病程、高TG、血搪及血压控制差是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周劲梅  王绘 《医学综述》2013,(23):4383-438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与血管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盐城市亭湖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275例,按照是否合并亚临床甲减分为合并亚临床甲减组和单纯糖尿病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管并发症状况及其临床特征.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减组女性所占比例(64.58%)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46.70%),病程(9.3±1.7)年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8.3±1.6)年,胆固醇[(5.2±0.9) mmol/L]和三酰甘油[(1.9±0.9) mmol/L]水平也分别高于单纯糖尿病组[(4.8±1.0) mmol/L、(1.5±0.8) mmol/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糖尿病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分别为64.58%和20.83%,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的45.82%和8.8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减者糖尿病肾病和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高于无亚临床甲减者,应定期检查,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亚临床甲减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相对完整的339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首先按照是否合并亚临床甲减分为亚甲减组及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间临床资料差异。然后按照是否合并糖尿病足分为糖尿病足组及对照组,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足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合并亚临床甲减组患者踝肱指数明显降低,冠心病、糖尿病足发病率则明显升高,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是糖尿病足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74,95%CI=1.102~1.473,P〈0.05)。结论亚临床甲减促进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对2型糖尿病患者有必要进行甲状腺功能定期检查,以便及早诊断和干预亚临床甲减。  相似文献   

19.
陶冬青  严兆丹  张令晖  周红燕 《吉林医学》2013,34(17):3309-33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机能减退症(亚临床甲减,SH)患者TSH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将临床资料相对完整的142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是否合并亚临床甲减分为亚临床甲减组及非亚临床甲减组,回顾性分析患者超敏促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及颈总、颈内动脉内径、内中层厚度,并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stic回归分析。结果:亚临床甲减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总胆固醇(CHOL)、三酰甘油(TG)、血肌酐(Scr)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性(P<0.05),促甲状腺激素(TSH)与颈总、颈内动脉内径、内中层厚度有一定相关性;经多因素非条件Log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是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亚临床甲减不但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而且会增加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踝臂指数(ABI)在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PAD)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内分泌代谢科住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24例,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肾功能、C肽等,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专人测定糖尿病患者的足背动脉、胫后动脉与肱动脉的比值(踝臂指数),并对结果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PAD的患者为97例,总的发病率为43.3%。老年2型糖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