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俊芳 《现代保健》2011,(21):191-192
目的探讨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所在医院于2009年2月~2020年2月对确诊的42例更年期综合症患者进行HRT治疗。结果与治疗前相比雌二醇(E2)、孕激素(P)明显升高,而促卵泡成熟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碱性磷酸酶(AKP)、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等指标均明显降低。结论HRT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是肯定的,且达到预防疾病、提高更年期妇女生活质量的目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围绝经期,俗称更年期,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接近绝经期及绝经以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内分泌、躯体和心理方面变化。使用激素疗法,可有助于顺利跨越更年期。  相似文献   

3.
医学上将妇女绝经前后这段时间称为更年期。把更年期妇女因卵巢功能衰退而引起的一系列症候群称为更年期综合征。  相似文献   

4.
张利燕 《职业与健康》2012,28(17):2152-2153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围绝经期前后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或丧失,激素水平下降而引起的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代谢障碍为主的综合征。现今逐渐老龄化的社区,更年期妇女这一庞大的群体出现的生理及心理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为解决这一社区妇女常见疾患,社区医生采取激素替代疗法、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等综合方法,有效地改善了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症状,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燕玲 《药物与人》2003,(1):28-28
功能性子宫出血:中医称为"崩漏",认为是肾气不足、血热妄行、气滞血瘀等原因造成。治疗上以"初用止血以塞其流,中用清热凉血以澄其源,末用补血以还其旧"为三大治疗章法。更年期综合征:妇女更年期出现的一些症候,如经期不准、经量改变、潮热盗汗、头晕心悸、失眠怔忡等,统称为更年期综合征。现代医学认为这一症候群是一个复杂的内分泌变化过程,通常使用激素和镇静剂治疗,效果不佳。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提高更年期综合征妇女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 6 1例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给予 2 0次高压氧治疗 ,同时在治疗前后测定其血清中促黄体生成激素 (L H)、促滤泡成熟激素 (FSH)、雌二醇 (E2 )的含量有无变化。结果 :治疗前 L H、FSH增高 ,E2 降低 ;治疗后 L H、FSH降低 ,E2 增高。结论 :经高压氧治疗后卵巢功能及症状与体征明显改善 ,说明高压氧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是一种简单、无创、效率高的治疗手段 ,从而为提高妇女更年期生活质量提供了辅助治疗手段 ,并且可以替代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7.
刘烨秋  胡桂英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5):5740-5741
目的:探讨更年期妇女激素替代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更年期综合征患者65例,给予激素替代治疗,检测治疗前后激素及生化指标,并且对患者更年期综合征症状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雌二醇、孕激素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所有患者经治疗后促卵泡成熟激素、黄体生成激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经激素治疗后,大部分患者有明显的效果,只有极少数患者效果不明显。结论:采用激素替代对更年期妇女进行治疗,不但可以有效改善其各项更年期不良症状,还可以改善患者子宫内膜状况,降低更年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更年期综合征为妇女常见病之一, 是指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导致下丘脑及生殖系统变化和一系列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的症候群。综合近年来有关针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方面的研究,对针灸治疗本病的临床研究,实验研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9.
雌激素疗法诞生于上世纪40年代,主要用于改善更年期综合征,仅在美国就有超过40%的更年期妇女服用雌性激素替代药物。但在我国仅有1%的更年期妇女接受雌激素疗法。公众对这种治疗手段还不熟悉,特别是有些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对治疗的安全性有顾虑。专家时雌激素治疗进行了深度利弊平衡分析后表明,对于有更年期综合征的妇女,  相似文献   

10.
孟昭瑛  陈剑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3):1877-1878
目的:探讨影响妇女更年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一般的调查问卷,SCL-90症状自评量表,生活事件量表(LES)等等。选择附院就医者56名、40~55岁更年期妇女进行调查。结果:妇女更年期心理健康与心理社会因素相比,生殖激素与更年期妇女的心理健康状态相关性小,仅有雌二醇、泌乳素与SCL-90评分呈正相关,且值较小,可能与部分更年期妇女补充外源性激素有关。结论:本研究在调查了更年期妇女心理状态、生活事件、生活质量的同时测定其生殖激素,旨在分析各因素对更年期妇女心理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大多数妇女绝经发生在45~55岁之间,在绝经前及绝经后共约20余年时间称之为更年期,在这段时期,身体的内分泌功能已发生很大的变化,由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急骤降至最低水平,引发了一系列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为主的症候群,统称为更年期综合征。  相似文献   

12.
女性健康启动项目(women's health initiative,WHI)是目前唯一的一项评估绝经后妇女使用激素补充疗法的益处和风险的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尽管WHI主要是在有发病高危因素的中老年妇女中进行,可能无法反映激素补充疗法正常使用的实际情况,但它首次表明了激素补充疗法治疗的相对风险(即静脉血栓和乳腺癌,以及老年妇女中的心肌梗死和中风)和益处及其绝对风险.已被证实的激素补充疗法益处如: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和结肠癌发病风险,似乎对较早使用激素补充疗法治疗的年轻妇女效果更好;心血管疾病风险可以通过使用经皮激素补充疗法而降低,但这还未被如同WHI中的安慰剂对照研究证实.该文通过对比不同年龄组,就激素补充疗法的益处和风险对WHI的研究结果进行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13.
金玲桂 《职业与健康》2010,26(14):1635-1637
女性一生中约有1/3,甚至更长的时间是在围绝经期与绝经期度过的。由于卵巢功能的逐渐衰退,造成雌激素不足,绝经后的妇女会出现一系列的身心症状,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和负担。激素补充治疗对缓解更年期综合征,减少骨质疏松和骨折,改善妇女的生活质量,减少社会和家庭的压力与负担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该文肯定了激素补充治疗(HRT)对绝经期妇女的益处多于不良作用,强调每年评估利与弊,不断总结应用HRT的特点,扬长避短,为绝经期保健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姜秀丽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1):3320-3321
目的:探讨激素替代治疗更年期妇女泌尿生殖系统症状的疗效。方法:选取在该院治疗的86例更年期妇女,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激素替代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泌尿生殖系统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药物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例数占90.70%,而对照组总有效例数占74.4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2,P<0.05);治疗前阴道健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13,P>0.05);治疗后阴道健康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92,P<0.05)。结论:激素替代治疗更年期妇女泌尿生殖系统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5.
更年期是自然的生理过程,更年期的问题和疾病严重困扰着广大中老年妇女的身心健康。因此,更年期女性应以积极的心态适应这一变化。现代医学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对更年期综合征相关症状的治疗.补充雌激素是不可替代的最有效的治疗手段。遗憾的是.虽然我国现在处于围绝经期和绝经期的女性数量庞大.但是,规范接受激素补充治疗的女性却很少。一方面是公众对这种治疗手段还不熟悉.另一方面是更年期女性对治疗的安全性有所顾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适量激素替代治疗对绝经期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围绝期30例闭经时间<1年病例,给予序贯疗法补佳乐(0.5~1.0 mg/d×21 d,后10 d加服安宫黄体酮6 mg/d;绝经后≥1年30例,不想来月经者使用联合疗法(补佳乐0.5-1.0 mg/d,安宫黄体酮2 mg/d),连续服药3个月以上,用药前均做全面体检,除外使用HRT禁忌症,用药后定期监测子宫内膜厚度、乳腺、血清FSH、E2.结果 通过适量激素治疗后更年期症状(潮热、出汗、失眠等)全部改善,两组患者用药前血清FSH均≥40 mIu/ml,用药后均<40mIu/ml,E2水平上升,未发现与HRT应用相关肿瘤,合理使用HRT治疗绝经后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法明显,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7-甲基异炔诺酮治疗妇女绝经后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选择50例自然绝经后引起身体不适来就诊,并确诊为更年期综合征的妇女,其中同意接受激素治疗的35例为治疗组;随机选择同期就诊,且更年期症状明显,但拒绝激素治疗的妇女15例为对照组.所有病例经检查无子宫、卵巢恶性病变,子宫内膜<5mm;乳腺检查无异常,治疗组予以7-甲基异炔诺酮2.5mg/d口服,疗程3个月;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 60mg/d、维生素E 50mg/d,口服连续3个月.结果 应用7-甲基异炔诺酮治疗3个月后,患者更年期症状评分均有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与治疗前比较t分别为3.51、3.55、3.11、2.67、2.46,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t分别为2.04、2.29、2.09、2.36、2.13、均P<0.05);治疗组2例在治疗2个月后出现阴道流血,呈点滴状,1例在治疗1个月后出现乳房胀痛,继续服药后症状消失;治疗结束后X线钼靶摄影检查示乳腺无异常、子宫内膜厚度<5mm.结论 7-甲基异炔诺酮能有效改善绝经后妇女更年期症状,且副作用少,患者耐受性良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激素替代治疗(HRT)是针对更年期妇女体内低雌激素环境导致的病理生理变化而言的,国外自50年代以来的研究认识到HRT非但对更年期综合征有效,且对骨质疏松症和心血管疾病等有防治作用。HRT的目的在于将绝经前后,尤其是绝经后的潜在的不健康状况减低到最低程度,以提高生活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激素替代疗法(HRT)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11月在新乡市长垣县人民医院就诊的更年期综合征女性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健康宣教,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HRT治疗。3个周期后,观察2组患者性激素的变化情况,同时采用更年期症状评分量表(Kupperman)、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更年期生存质量量表(MENQOL)评价其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研究组雌二醇(E2)升高,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的E2高于对照组(P〈0.01),而FSH,L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研究组的Kupperman,SAS,SDS及MENQOL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的改善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 HRT能显著改善更年期妇女的性激素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林晶  孙晓波 《健康必读》2008,7(4):56-56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及医学的发展,如何提高更年期妇女的健康状况,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成为医务工作面临的主要课题。我院门诊自2003年8月至2005年8月间本文收集了39例自愿接受激素替代治疗更年期患者,与同期的40例不接受激素替代治疗患者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