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颌位关系包括铰链轴关系、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不同关系记录方法不同,同一关系记录方法多样,颌位关系的记录及其评价方法、影响因素、临床及科研应用也各异.本文着重论述铰链轴关系记录及垂直关系记录. 相似文献
2.
3.
水平关系包括正中关系和非正中关系记录,其记录方法多样,争议颇多.本文对其记录内容及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徐颂成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98,12(4):311-312
临床上普遍应用(牙合)托来确定上下颌垂直颌位和水平颌位关系。如果(牙合)堤制作过宽或位置旋转不当,戴入口内往往会侵犯唇、颊、舌肌的活动空间,引起(牙合)托固位不良、干扰神经肌肉的反射活动,造成患者的紧张不适,使颌位关系记录变得困难并易导致(牙合)位记录发生误差。蜡(牙合)托刚性不足,尺寸稳定性差,在转移上(牙合)架步骤中,蜡(牙合)托复位到无牙颌模型上密合不良,也是导致颌位关系记录发生误差的原因之一。上下颌蜡堤(牙合)平面为平面接触关系,一旦发生接触便产生摩擦阻 相似文献
5.
吴国锋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2,28(1):123-126
无牙颌颌位关系记录的目的是正确确定患者的正中关系位,以期在此位置上通过全口义齿重新建立良好的咬合关系。颌位关系记录内容包括垂直关系与水平关系2部分。对于垂直关系,临床上一般通过记录患者面下1/3垂直距离来确定。当患者下颌位于息止颌位时,髁突位于关节窝中央略向前下,咀嚼肌处于均衡放松状态,临床上一般通过测量息止颌位垂直距离来确定正中关系位垂直距离。在临床上医师通常在记录垂直关系的同时进行水平颌位关系的记录。本文通过图文并茂方式详细描述了颌位关系记录的几种临床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孟艳华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6,33(3):243-245
颌位关系记录对口腔修复、正畸、正颌、颞下颌关节病研究均有重要意义,其记录方法繁多,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各方法间评价结果仍无定论。 相似文献
7.
姜婷 《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2010,(1):57-64
义齿修复无论采用何种形式、何种材料,但是其最基本的目的是在符合正常生理要求的骀位上恢复咀嚼功能。牙齿的缺失会带来咬合支持能力的下降,关键部位的牙齿缺失或多数牙的缺失会造成颌位的变化和不稳定。义齿修复时颌位关系是否正确常常会影响到义齿修复的成功,在不正确的位置上建立义齿的咬合关系,可能会出现义齿不稳定、 相似文献
8.
谷无畏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2,18(2):156-156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 ,许多初次镶全口义齿的患者都保存有拔牙前的上下颌复杂局部义齿。 1998年以来 ,我们将局部义齿用于患者全口牙颌位记录 ,经对 13位患者的临床应用 ,认为此方法操作简单 ,颌位记录准确 ,患者容易适应。1 病例选择及方法1.1 选择初次镶全口义齿并保留有上下颌复杂局部义齿的患者 13位 ,年龄 5 2~ 78岁不等 ,其中男性 10位 ,女性 3位。患者拔牙术后 1个半月至 3个月 ,拔牙创愈合良好 ,无明显骨尖、骨突 ,上下颌牙槽嵴较丰满。对上下颌复杂局部义齿的要求 :上、下颌局部义齿的基板应超过双侧第二前磨牙区 ,义齿无明显… 相似文献
9.
颌位关系记录对口腔修复、正畸、正颌、颞下颌关节病研究均有重要意义,其记录方法繁多,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各方法间评价结果仍无定论. 相似文献
10.
黄瑞江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2,3(2):87-87
在总义齿修复过程中,正确的颌位记录是成功修复的关键因素。但在临床上,由于患者长期失牙未能及时修复,或就诊时精神紧张,易形成前伸或侧向,以致在颌位记录时产生错误,导致总义齿修复的失败。在临床实践中,笔者探索出一个补救措施,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嘱患者将上颌总义齿戴入口内,然后将烫软的红色打样膏铺于下颌总义齿咬合面,将其戴入,嘱患者咬紧。待打样膏硬固后,将上下颌总义齿一并取下,上架。石膏凝固后将架打开,去掉咬合面的打样膏。沿下颌总义齿龈缘向下磨除覆盖人工牙颈部的基托,直至将人工牙整体暴露,再用裂钻沿… 相似文献
11.
12.
数字化颌位关系转移是将上下颌牙弓或者颌骨在习惯闭口位的三维位置关系以数字化方式转移到计算机系统从而使数字化模型可恢复稳定的咬合接触的方法,转移的内涵包括下颌牙列或牙弓相对于上颌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上牙列或牙弓相对于双侧颞下颌关节的位置关系.随着口腔修复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无论是模型诊断、美学设计、修复体设计、修复体预调(牙合)、还是疗效预测,都需要在计算机设计软件或数字化虚拟(牙合)架上精准的重现咬合接触关系.目前已经有多篇文献报道了不同数字化颌位关系转移的方法,比如通过口内扫描法或者口外模型扫描法获取上下颌位置关系,通过面部扫描、CBCT影像等方法获取牙列和颞下颌关节的位置关系等.这些研究操作各有繁简,精度各有差异.为了实现更为简便易行和达到更高精度的颌位关系转移,尚需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颌位关系转移是将上下颌牙弓或者颌骨在习惯闭口位的三维位置关系以数字化方式转移到计算机系统从而使数字化模型可恢复稳定的咬合接触的方法,转移的内涵包括下颌牙列或牙弓相对于上颌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上牙列或牙弓相对于双侧颞下颌关节的位置关系.随着口腔修复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无论是模型诊断、美学设计、修复体设计、修复体预调(牙合)、还是疗效预测,都需要在计算机设计软件或数字化虚拟(牙合)架上精准的重现咬合接触关系.目前已经有多篇文献报道了不同数字化颌位关系转移的方法,比如通过口内扫描法或者口外模型扫描法获取上下颌位置关系,通过面部扫描、CBCT影像等方法获取牙列和颞下颌关节的位置关系等.这些研究操作各有繁简,精度各有差异.为了实现更为简便易行和达到更高精度的颌位关系转移,尚需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颌位关系转移是将上下颌牙弓或者颌骨在习惯闭口位的三维位置关系以数字化方式转移到计算机系统从而使数字化模型可恢复稳定的咬合接触的方法,转移的内涵包括下颌牙列或牙弓相对于上颌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上牙列或牙弓相对于双侧颞下颌关节的位置关系.随着口腔修复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无论是模型诊断、美学设计、修复体设计、修复体预调(牙合)、还是疗效预测,都需要在计算机设计软件或数字化虚拟(牙合)架上精准的重现咬合接触关系.目前已经有多篇文献报道了不同数字化颌位关系转移的方法,比如通过口内扫描法或者口外模型扫描法获取上下颌位置关系,通过面部扫描、CBCT影像等方法获取牙列和颞下颌关节的位置关系等.这些研究操作各有繁简,精度各有差异.为了实现更为简便易行和达到更高精度的颌位关系转移,尚需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确定无牙颌患者的水平颌位,是全口义齿修复中关键步骤之一。在临床中可以使用的方法很多,如卷舌法,吞咽法,后牙咬合法,自然开闭口运动,肌监控仪,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以及美国最新推出Biopark系统,都能帮助无牙颌患者的下颌回到他们的生理性最适位,建立正确的下颌对上颌的位置关系。但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化颌位关系转移是将上下颌牙弓或者颌骨在习惯闭口位的三维位置关系以数字化方式转移到计算机系统从而使数字化模型可恢复稳定的咬合接触的方法,转移的内涵包括下颌牙列或牙弓相对于上颌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上牙列或牙弓相对于双侧颞下颌关节的位置关系.随着口腔修复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无论是模型诊断、美学设计、修复体设计、修复体预调(牙合)、还是疗效预测,都需要在计算机设计软件或数字化虚拟(牙合)架上精准的重现咬合接触关系.目前已经有多篇文献报道了不同数字化颌位关系转移的方法,比如通过口内扫描法或者口外模型扫描法获取上下颌位置关系,通过面部扫描、CBCT影像等方法获取牙列和颞下颌关节的位置关系等.这些研究操作各有繁简,精度各有差异.为了实现更为简便易行和达到更高精度的颌位关系转移,尚需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口内多数牙缺失时新的颌位记录方法。方法:使用一种截面为H形专用托盘,托盘内置入弹性印模材料放于缺牙区,病人自然咬合至印模材硬固后取出,再放到石膏模型上就位后上颌架固定,转移咬合关系。结果:采用颌位记录托盘制取咬合记录平均时间减少15min,耠关系准确率高。结论:使用颌位纪录用托盘与传统蜡记录方法相比,可明显缩短操作时间,胎记录准确,操作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18.
用发音确认水平颌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发音时髁突位置的测定,筛选最接近于下颌正中咬合位和正中后退接触位的髁突位置时的发音.方法:选择能发出标准汉语拼音、英文26个字母、日文51个假名的个别正常耠成人10名,采用下颌运动测量仪(ARCUS Digma)记录发音时的下颌位及髁突位置,比较发音时的髁突位置和正中咬合位及正中后退接触位时髁突位置的差异,筛选出与下颌正中后退接触位最接近的发音.结果:当发汉语拼音"n"时下颌稍向后移动,张口度小而稳定,髁突位置最接近于正中后退接触位时的髁突位置;在前后方向的X轴和上下方向的Y轴上,发"n"音髁突位置和正中后退接触位时的髁突位置距离之差分别为0.94 mm及0.99mm.发"r"音时的髁突位置接近于下颌正中咬合位时的髁突位置.发"n","r"音和CR位时的髁突位置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发汉语拼音"n"时的髁突位置最接近于下颌正中后退接触位时的髁突位置,这一研究结果有助于临床上对下颌正中后退接触位的确定和验证.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