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回顾性总结分析2013年7月22日甘肃省岷县、漳县里氏6.6级地震2周内4 377例地震伤员伤情及救援过程,为今后进一步完善地震医学救援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收集震后1 ~ 14天收治的地震伤员相关数据,分析伤情和医院总体救治情况,并将数据录入Excel表格,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截至震后14天,省内共收治地震伤员4 377人,其中住院858人,危重伤员194人.伤员分布在岷县、漳县、宕昌和礼县.至震后2周,灾区向全省10个省市级医院转运伤员共145人;甘肃省精神卫生中心医疗救援队对受灾群众和伤病员等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千余人次;定西市卫生防疫机构震后2小时内启动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制订和完善震后防病技术方案,迅速派出防疫应急队伍完成遗体处理、水质和疫情监测、环境废墟消毒、安置点防疫及大规模健康教育等工作.结论 岷县、漳县地震灾区医疗卫生救治和卫生防疫应急指挥体系整合资源、统筹指挥、应对及时,完成了抗震救灾医疗救y和卫生防疫阶段性任务,积累了宝贵资料和经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汶川地震震中阿坝州医疗救治的经验,为地震活跃带地区的灾后重建和医疗救治提供一手资料和参考。方法亲历和见证汶川地震后阿坝州震后100天内(2008年5月12日至8月20日),尤其是震后1周内医疗救治全过程,收集、整理、分析受灾情况和医疗救治工作的数据、工作模式、绩效和问题。结果全州13个县中有12县受灾,其中极重灾县2个和重灾县5个。死亡20233人,失踪7873人。卫生系统自身受损严重。灾后州委、州政府在汶川重灾区迅速设立5·12阿坝州抗震救灾指挥部,派出医疗防疫队,整合当地资源和外援力量,迅速开展救治工作:①2008年5月12~15日州内派出医疗救援队共20支138人,州外派出医疗救援队共14支428人,抵达重灾县救治伤员316人次,到第7天救治伤员6285人次。②州内各级医疗机构投入医务人员1444人,截至8月20日一线医疗机构和医疗救治点累计收治因灾受伤门诊患病群众355579人,住院7028人次:其中汶川3490人、茂县2166人、理县689人、小金县351人、黑水304人、松潘县28人。出院人数6726人,重伤604人,住院死亡20人,转运伤员456人,实施手术2703台次,完成心理治疗4630人次,出动救护车3435台次。结论汶川地震中阿坝州医疗救治工作成绩显著,其经验值得类似情况借鉴。今后应加强当地医疗机构人力、管理和硬件设备建设,提高其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3.
汶川地震医疗救援中,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科学指挥,迅速确定在此次地震医疗救援中的定位,确立并提出“保证院内病人安全,配合华西医院主战场,集合主力资源主动奔赴灾区救援”的总方针。医院管理模式迅速从常态进入双轨制应急状态,科学合理配置和调动资源,保证抗震救灾高效、有力地进行:截至6月2日,医院先后派出12批医疗队、共148人赴北川、什邡、都江堰等重灾区参与现场救治;共接诊地震伤员329例,其中住院132例,无一例伤病员死亡。  相似文献   

4.
汶川地震绵阳极重灾区如何开展卫生防疫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12汶川8级地震在造成人员严重伤亡的同时,导致极重灾区存在严重公共卫生隐患,绵阳卫生防疫系统伤亡16人,重灾县灾后县、乡两级传染病网络瘫痪。震后2小时内,市疾病预防控控制中心启动重大自然灾害直急预案,制订和完善震后防病技术方案,迅速派出防疫应急队伍,并在援绵卫生防疫人员帮助下,处理人畜尸体6767568具,处理粪坑5254228个次,清除蚊蝇孳生地3514166处,消杀面积累计93259.5万m^2。截至6月30口,检查供水单位11092个,组织实施饮用水消毒31979.97万m^3,并在四个重灾区和绵阳城区监测水质动态。组织卫生执法监督员开展灾后食品安全检查,规范集中安置点的供餐行为,销毁过期变质食品和蔬菜,阻止群众食用死禽、畜肉,确保灾后无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对170个受灾群众安置点和132个疏散群众安置点按6有4强化要求规范管理,确保安置点无公共卫生事件发生。震后第3天开始建立灾后疫情实时监测报告网络,监测安置点群众疾病症状,确保无重大疫情发生。监测结果显示,传染病发病人数与往年持平,但性传播疾病新发人数较往年略增。还进行89595人次儿童甲肝疫苗和41196人份乙脑疫苗强化接种,储备了10万人份口服型霍乱疫苗,组织印制和发放宣传资料1012.65万份,利用媒体开展大规模健康教育和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组织群众进行临时避震场所的清洁卫生和消毒、灭鼠、灭蚊、灭蝇工作。正是在绵阳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应急指挥部的统筹指挥下,各级疾病控制中心和援绵卫生防疫人员在救灾同时处理尸体、监测水质和疫情,提前进行安置点防疫和次生灾害防范,开展大规模健康教育等工作,确保了卫生防疫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抗震救灾中野战医疗队紧急救援药材保障的管理方法,为今后应急条件下药材卫勤保障提供管理经验。方法结合汶川抗震救灾医疗队的实际工作,总结和分析地震应急条件下医学救援中药材保障的做法和经验。结果成功保障了震后4738例伤员的救治(包括手术1108例),为25428例次灾民及官兵提供诊治及卫生防疫。结论加强野战医疗队药材保障管理对于提高医护人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强震期间灾区伤员医疗救援大转运的专业特点.方法 查阅120中心抗震救灾调度指令的派车记录和伤员转运的值班统计,收集全市120网络等各医疗机构震灾救援的官方信息,结合120中心应急反应的具体行动等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经120中心统一调度指挥,震后4周内共救援转运灾区伤员8264人进入成都市内住院救治,转出2431人至外省进一步治疗.入城伤员中,震后头3 d为救援高峰期,占86.30%(7132/8264);重伤员约占总数比例13%;院内死亡伤员中,90.54%(134/148)发生在震后第一阶段;各阶段住院死亡率随救援进程加大呈现下降趋势(2.07%~0.77%).陆路转运成都周边灾区伤员数量最大,占81.53%(6738/8264),用时13 d;空路转运重灾偏远山区伤员数量居次,占16.50% (1363/8264),但耗时最长(24 d);水路转运周期最短(4 d).出城伤员中,第三阶段为转运高峰(53.56%),单日伤员最大出城量专列大于包机.结论 汶川大地震医疗转运灾区伤员具有转运周期长、转运高峰短、重伤员偏多、死亡时段集中等独特的救援学时间特征、伤情特征、路径特征等,对未来的震灾救援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江岚  李志强  边志辉  李健 《护理研究》2009,23(2):443-444
[目的]探讨空降医疗队模块化管理在重大灾害及非军事战争行动中的应用。[方法]“5·12”汶川地区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空降医疗队在什邡重灾区通过科学的模块化管理,实施伤员救治及防疫任务。[结果]空降医疗队共救治伤员9762例,收治住院244例次,实施大小手术217例,危重抢救42例,消毒防疫面积达1300余万平方米,抢救成功率100%,伤员零死亡。[结论]空降医疗队的科学模块化管理系统能适应抗震救灾的救护防疫需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评价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后3个月内极重灾区危重症医疗救治的绩效,为全球地震医学救援降低死亡率、伤残率,提高康复率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查找并分析评价所有与本研究目的相关的回顾性分析、原始研究和二次研究。结果①据不完全统计,震后72小时极重灾区自救伤员共30620人,其中危重伤员数占住院伤病员总人数的22%。②地震极重灾区市属、近灾区市属、省属和部属医疗机构院内危重伤员死亡率依次为12.21%、4.50%、2.50%、2.17%。③二线医院收治住院的躯干、四肢和部位不详骨折、危重伤和其他伤员人数高于一线医院,伤情更重。④震后4个月,转运到三线医院的10373名稳定期伤员出院99.07%,死亡率0.017%。结论①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危重伤员救治基本形成"上级帮下级,重灾区帮极重灾区,一般灾区帮重灾区和极重灾区,极重灾区以自救互救为主"的医疗救治模式。②对极危重伤员采取"四集中"治疗能有效降低死亡率,使重伤员院内死亡比例由15.06%降至2.9%以下。③在准确伤情信息指导下及时、科学、规范的现场分检后送是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汶川特大地震极限条件下极重灾区危重症伤员的救治工作还有很大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9.
汶川地震10373例伤员跨省转运救治纪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回顾性总结汶川地震伤员跨省转运工作的计划、组织与实施,为今后紧急救灾转运工作提供全新经验和一手参考证据。方法参与整个转运过程,汇总并统计2008年5月12日至5月31日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医疗保障组伤员转运小组逐日上报的数据:结果在卫生部抗震救灾前方协调组相关政策的指导,铁道、民航等交通部门的通力协作和全同医务工作者的全力医疗救治下,伤员转运小组倾力运作、科学组织、周密实施,从2008年5月12日至5月31日,累计转运来自四川成都、绵阳、德阳等11个地震灾区的10373名伤员到重庆、江苏、浙江等20个省市,转运途中无伤亡发生,圆满完成了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非战争状态下最大规模的由政府组织的伤员跨省安全转运救治。结论伤员跨省转运是缓解地震灾区医疗资源不足、减轻医疗救援压力、保障医疗质量的有效措施。今后将针对各类灾害建立救援应急预案、完善信息平台和细化转运流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1950例汶川地震伤员伤情,为今后建立和完善灾区一线医院医疗救援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收集该院从震后至7月12日止收治的地震伤员相关资料,分析伤员基本情况和医院总体救治情况。资料录入采用EXCEL表格,统计方法采用SPSS11.0软件,对结果做描述性分析。结果截至7月12日,该院共收治伤病员3328例,其中伤员1950例,病员1378例。住院伤员集中在震后1周内(占65.64%),震后当天住院伤员数最多(703例)。伤员主要来自绵竹、什邡和旌阳区。入院诊断前三位损伤依次为骨折(45.85%)、颅脑伤(含头面部外伤)(20.91%)和胸腹部损伤(14.69%)。共死亡48例,其中人院前死亡30例,急诊死亡10例,住院死亡8例。向二、三线医院有效外送和转运伤员441例,为全省第一家实施规模转运的医院。收治重灾区病员1378人次,下基层巡诊治疗726人次。对住院伤员和灾区居民、医护人员、武警官兵实行心理抚慰共5000余人次。结论在汶川大地震中,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出色地完成了地震灾区一线救治转运中心的任务,起到了紧急救治中的关键枢纽作用。  相似文献   

11.
汶川地震四川省卫生应急救援成效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全面系统总结和反思汶川地震中四川省医疗卫生应急救援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各类巨灾的卫生应急救援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收集、整理、分析各类统计数据、专报、座谈会资料和相关评估报告,采取头脑风暴法、问卷法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①迅速组建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医疗保障组,在极短时间内建立部省间、部门间、军地间协调机制,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卫生应急救援行动。②水陆空三进,“黄金72小时”内实现3.58万名医疗救援人员大集结和重灾县医疗救援全覆盖,采取“四集中”、“伤员大转移”等有效措施,尽最大努力抢救伤员、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③坚持早期、科学、规范,狠抓防病重点环节,灾后两周实现乡、村和灾民安置点卫生防疫工作全覆盖,确保灾后无疫情发生。④全力组织灾区医疗物资保障供应,做到科学快捷、透明公开,实现单月的药品器械调配量达到平常一年总用量。⑤分两阶段推进灾区医疗卫生功能恢复和重建,10月中旬实现灾区医疗救治、疾病防控和监督执法所必需的仪器设备基本恢复到震前水平。结论在特大地震灾害面前,四川省卫生应急反应迅速、指挥有力、科学防控、攻坚克难,取得了抗震救灾卫生应急救援的阶段性成果。深刻反思存在的不足,在应对巨灾方面还需从卫生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和能力提升、医药物资储备和队伍装备、学科建设和预案完善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相似文献   

12.
大批海上灾害伤病员的医疗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海上医疗队(组)在海上开展灾害医疗救护的展开效果,提高海上灾害的救治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海上医疗队的10,15,50,120人的编组构成与展开流程的实践.全组经海上医疗救护68批次,抢救伤病员937例,对有关伤病员进行分类,心、肺、脑复苏,急救手术、海水浸泡伤的处理、并发症的防治和快速后送.结果 本组937例伤病员中,存活872例(93%),死亡65例(7%);伤后1 h以内死亡16例(25%),24 h以内死亡43例(66%);死于创伤合并症61例(94%),溺水3例(4.5%),中毒1例(1.5%).结论 在海上灾害大批伤病员海上救护中,除掌握海上灾害大批伤病员的特点、海上灾害医学救援组织与程序、海上灾害大批伤病员救治方法与措施外,还要及时、有效地组织现场急救和采取稳妥的后送措施.海上医疗队在平时海上灾害时医疗救护的实践,提高了海上灾害救护的快速反应能力、整体配合能力和救护水平,丰富了海上医疗队的救护经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海上医疗队(组)在海上开展灾害医疗救护的展开效果,提高海上灾害的救治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海上医疗队的10,15,50,120人的编组构成与展开流程的实践.全组经海上医疗救护68批次,抢救伤病员937例,对有关伤病员进行分类,心、肺、脑复苏,急救手术、海水浸泡伤的处理、并发症的防治和快速后送.结果 本组937例伤病员中,存活872例(93%),死亡65例(7%);伤后1 h以内死亡16例(25%),24 h以内死亡43例(66%);死于创伤合并症61例(94%),溺水3例(4.5%),中毒1例(1.5%).结论 在海上灾害大批伤病员海上救护中,除掌握海上灾害大批伤病员的特点、海上灾害医学救援组织与程序、海上灾害大批伤病员救治方法与措施外,还要及时、有效地组织现场急救和采取稳妥的后送措施.海上医疗队在平时海上灾害时医疗救护的实践,提高了海上灾害救护的快速反应能力、整体配合能力和救护水平,丰富了海上医疗队的救护经验.  相似文献   

14.
汶川地震伤员的紧急医疗分级救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5.12汶川地震伤员紧急医疗救援进行总结,分析讨论灾害发生时紧急医疗分级救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12日至8月12日四川省地震医疗救治伤员资料和紧急医疗救援队资料。结果救援医疗队员在地震发生后迅速集结灾区,救治伤员达374640,其中住院治疗96540人,在灾害现场急救、各级医院院内救治、跨省病员转移、重症集中收治等不同阶段,采取有效的救治对策,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死亡率。结论5.12汶川地震医疗救援工作主要以三级救治模式全面展开,一级救治是始动环节,二级救治是关键环节,三级救治是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急救援中野战医疗所护理组织管理的做法,为今后应急救援积累实战经验。方法快速启动医学救援应急预案,合理调配护理人力资源,落实工作制度,做好灾区消毒隔离及卫生防疫工作。结果野战医疗所共救治伤病员2 999人次,开展手术26例,巡诊6 500人次,开展消毒隔离及卫生防疫工作面积44万平方米,确保了灾区无疫情发生,手术病人无一例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无护理缺陷、差错事故发生。结论快速启动应急预案、合理调配人力资源、严格落实工作制度、抓好消毒防疫工作是野战医疗所完成应急救援任务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861例汶川地震住院和死亡伤员伤情与死因,为今后完善和健全地震灾害应急预案机制和建立国家级区域性医疗中心提供决策参考。方法从医院信息处系统收集震后至7月23日止收治地震伤员的相关资料,分析伤员基本情况和医院总体救治情况。资料录入采用EXCEL表格,统计分析采用SPSS 11.5软件。结果截至7月23日,共收治2728例地震伤员,其中急诊伤员872例,住院伤员1856例。住院伤员男性974例,中位年龄43岁;女性882例,中位年龄46岁。伤员入院时间集中在震后2周内(占82.4%),震后第8天住院伤员数达峰值976例;伤员出院时间集中在震后第9-18天(占60.2%);伤员来源最多的3个地区为德阳市、阿坝州和都江堰市。入院诊断前3位损伤依次为骨折(54.84%)、颅脑伤(含头面部外伤)(9.81%)和胸腹部伤(含脏器伤)(7.54%)。共死亡33例,其中院前死亡5例,急诊死亡1例,住院死亡27例。结论建立我国地震灾害医疗救援应急预案,是今后再遭遇特大灾害时提高医疗救援的应急反应速度、搜救能力,改善现场伤员分拣和外送、转运流程,合理配置与使用医疗资源的重要保证。全面总结华西医院汶川地震医疗救援指挥和救治经验,可为国家建立区域性医疗中心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针对此次海地地震的自身特点,分析中国国际救援队在灾区紧急医疗救援的救治措施及遇到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灾害医疗救援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以中国国际救援队赴海地地震灾害紧急医疗救援工作的信息数据为基本资料,运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开展的紧急医疗救援工作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 2010年1月13日至1月27日,为期15天的海地救援,为灾民提供医疗服务共计2500余名,包括700名外伤换药、150多例清创缝合手术、救治危重病伤员12例;挖掘出8具中国烈士遗体和7具包括联合国驻海地稳定特派团总指挥Annabi、副总指挥Costa在内的联合国官员遗体.结论 快速、充分的准备工作是高质量完成救援任务的基础;独特的工作流程是完成紧急医疗救援任务的保证;医疗队员专一多能是参加国际救援的需要;医疗装备制式化是适应国际救援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