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CT诊断胰岛素瘤(附七例报告)白人驹贺能树张云亭孙建中徐文坚吴恩惠胰岛素瘤术前检出及定位较困难,我们应用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CT(CTCA)检查,获得了较为满意的诊断效果。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7例临床疑为胰岛素瘤的病人进行了CTCA...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胰岛素瘤1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检查、实验室检查。在血糖、血清胰岛素测定,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全身CT检查等检测手段中,血中葡萄糖与胰岛素的比值及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检查对诊断胰岛素瘤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瘤是胰岛细胞瘤中最常见的肿瘤类型,功能性胰岛素瘤病人症状严重,就诊早、病灶较小,CT是术前定位的主要手段。例1男,26岁,反复意识障碍半年余,再发加重1月。空腹血糖1.62mmol/L,临床诊断胰岛素瘤,曾在外院行超声、CT及腹腔动脉造影,胰腺...  相似文献   

4.
胰岛素瘤是一种较为少见肿瘤。我院采用腹部动脉造影并经手术病理证实胰岛素瘤2例,现报告如下: 例1,男性,29岁。1987-11-23入院,反复出现视力模糊意识障碍伴大汗淋漓3年,多见晨起及空腹时,进食及喝糖水后症状可消失,多次查血糖2.775mmol/L以下,B超及ERCP:胰腺未见异常。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于脾门内下缘见约2cm×2cm肿瘤染色阴影,其中可见细小血管网由增粗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动脉内钙剂刺激试验在功能性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0例胰岛素瘤患者行动脉内钙剂刺激肝静脉采血试验(ASVS)测定胰岛素的研究,ASVS前均行超声、CT、MRI及内镜超声检查。10例功能性胰岛素瘤均得到手术病理证实,病灶大小为0.8-2.0 cm。分别行胃十二指肠动脉(GDA)、肠系膜上动脉(SMA)、脾动脉近端(sAP)和脾动脉远端(SAD)造影,并通过导管注射钙剂5 m1(含Ca2 约27 mg),于每次动脉刺激后30、60、90、120、 150和180 s行右肝静脉取血测定胰岛素:不同动脉激发试验的间隔时间为15 min。阳性判断标准:若胰岛素峰值达到或超过基础值的4倍以上,即提示该动脉为肿瘤的供血动脉,肿瘤即被定位于相对应的胰腺区域。结果:10例中9例ASVS 结果与最终诊断完全一致,1例肿瘤位于胰尾,因未行SAD激发而漏诊。结论:ASVS是功能性胰岛素瘤安全、准确的术前定位方法,尤其适用于病灶较小、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为阴性的病例。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12例胰岛肿瘤的放射线检查所见,其中包括功能性胰岛细胞瘤10例(良性胰岛素瘤7例,恶性胰岛素瘤1例,胃泌素瘤2例),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2例(良性与恶性各1例)。检查方法包括血管造影,同位素扫描,CT 检查,上消化道钡检与纤维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等。作者在讨论中指出: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多有特征性临床表现,通过内分泌激素的定量分折就可以明确诊断。进行放射学检查的目的在于确定肿瘤部位,数目及其性质。胰岛素瘤进行放射学检查的唯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胰岛素瘤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胰岛素瘤患者的MSCT表现.结果 胰岛素瘤CT平扫大多数表现为等密度,2例为稍低密度,1例为稍高密度,1例为囊实性.增强扫描肿瘤实体部分均有强化,大多数动脉期强化程度高于门脉期,1例门脉期强化程度高于动脉期,延迟扫描强化程度均有减退.结论 胰岛素瘤有特征性的MSCT表现,MSCT对胰岛素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动脉钙刺激静脉采血(ASVS)检查术前定位胰岛素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例临床定性诊断为胰岛素瘤患者术前行ASVS检查,选择性插管至胃十二指肠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脾动脉近段和远段,分别快速注入葡萄糖酸钙激发,于激发前和激发后30、60、90、120、150和180 s经肝静脉采血测胰岛素值,计算不同激发值与基础值之比值,将比值最高者的动脉所供应的胰腺区域认定为肿瘤所在区域。结果ASVS定位准确性为83.3%,优于经腹超声(33.3%)、内镜超声(42.9%)、CT(75%)、MR(80%)和选择性血管造影(16.7%)。结论ASVS在胰岛素瘤术前定位中准确率高而且安全,尤其适合于其他形态学检查阴性的隐匿型胰岛素瘤。  相似文献   

9.
经动脉钙剂刺激试验术前定位诊断胰岛素瘤的价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评价经动脉钙剂刺激试验对胰岛素瘤术前定位的诊断作用。方法:对16例临床颖为胰岛素胰腺B超和CT检查均阴性的患者,术前应用经动脉钙剂刺激肝静脉取血测定胰岛素(ASVS)的方法进行肿瘤定位。经各供胰动脉分别注射葡萄糖酸钙,在注射前及注射后30,60,90,120,150s分别取2ml肝静脉血测定胰岛素。动脉刺激后血胰岛素水平的峰值超过基础值2倍以上,则确定肿瘤位于该动脉供应的胰腺区域,结果:16例患者,手术和病理证实孤立胰岛素瘤12例和胰岛细胞增生1例,除1例胰岛素瘤外,ASVS对肿瘤均做出了准确定位,另3例经手术探查或随访排除胰岛素瘤,ASVS结果亦为阴性。因此ASVS术前定位胰岛素瘤或胰岛细胞增生的敏性为92.3%(12/13),特异性为100%(3/3),准确性为93.7%(15/16)。结论:经动脉钙剂刺激肝静脉取血测定胰岛素的方法安全准确,适用于其他影像学检查阴性的胰岛素瘤的术前定位。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影像学诊断肾上腺嗜铬细胞瘤8例,其中包括选择性肾上腺动脉造影检查,CT和NRI。对其发病情况,临床表现与影像诊断作了分析。本文讨论了各种检查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各种检查曲影像表现,并指出选择性动脉造影对诊断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血管造影诊断肠道肿瘤并发急性消化道出血三例张朝杰,李跃海本文报告我院近3年来经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外科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肠道肿瘤并发急性消化道出血3例,其中良性肿瘤2例、恶性肿瘤1例。着重讨论肠道肿瘤并出血的血管造影表现和诊断及介入治疗等问题。造影方...  相似文献   

12.
笔者报告了经选择性肝动脉造影证实的24例医原性肝动脉假性动脉瘤,3例源于胆囊切除术后并破裂与胆道相通发生消化道大出血,其余21例发生于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与栓塞术后,由血管内膜损伤引起。所有病例均施行了肝动脉栓塞治疗并取得良好治疗结果。笔者描述了肝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血管造影表现并讨论了诊断与治疗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256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分析总结胰岛素瘤的CT影像特点,评估双期增强扫描对胰岛素瘤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临床疑诊胰岛素瘤患者30例,行CT扫描,以手术后病理及临床定性诊断为对照标准,分析双期CT增强扫描诊断胰岛素瘤的定位诊断效能,并总结分析胰岛素瘤的CT影像特点。结果 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胰岛素瘤,CT扫描检出22例,6例临床定性诊断除外胰岛素瘤患者CT检查均为阴性。CT对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1.67%(22/24)、100%(6/6)、93.33%(28/30)。22例胰岛素瘤均为单发,其中1例为恶性肿瘤,余均为良性;肿瘤位于胰头7例,胰体5例,胰尾10例;肿瘤多较小,边缘光整,最大径为0.60~5.22cm;CT平扫多为等低密度病灶,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明显强化,静脉期肿瘤强化减退,密度减低。结论胰岛素瘤CT影像表现具有鲜明的特征,应用256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功能性胰岛素瘤DSA、CT表现及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功能性胰岛素瘤DSA、CT表现,并与病理对照,以提高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对23例功能性胰岛素瘤患者行腹部CT平扫、增强扫描和胰腺动脉DSA检查,分析CT、DSA具体表现,并与手术、穿刺病理对照.结果23例患者中手术病理诊断为良性胰岛素瘤22例,共检出肿瘤结节26个,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恶性胰岛素瘤1例,肿瘤结节CT和DSA检查与病理的符合率分别为57.7%(15/26)和88.5%(23/26).选择性DSA检查主要表现为肿瘤供血动脉增粗,血管增多和肿瘤染色.结论选择性DSA检查对功能性胰岛素瘤定位诊断率高于CT,同时可提供肿瘤血供情况,对手术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选择性动脉造影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选择性动脉造影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21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选择性动脉造影,观察造影表现,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17例发现阳性征象,15经手术及病理证实,2例同时行介入治疗,2例单纯行介入治疗。结论选择性动脉造影对诊断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和部位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下消化道出血的肠系膜动脉造影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选择性的肠系膜动脉造影在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上起着重要作用,是下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其应用价值很大。本文收集了我院近5年来11例做过肠系膜动脉造影的下道化道出血病例,并讨论造影的诊断价值,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7.
胰岛素瘤的影像学评价(附28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多种影像学方法在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岛素瘤患者于术前做B超和DSA检查,22例行胰腺CT扫描,10例行MRI检查。结果:4种影像学方法对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准确率分别为:DSA 82%(23/28),超声57%(16/28),CT 41%(9/22),MRI90%(9/10)。DSA与超声。MRI相结合使本组术前定位诊断准确率达93%(26/28)。结论:MRI和DSA是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准确率高而有效的方法。对临床有Whipple三联征患者,应首先选用超声和MRI或螺旋CT检查,特别是MRI或螺旋CT薄层快速动态增强扫描。当上述无创检查方法仍不能明确诊断时,可进一步行胰血管造影,多种影像技术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本病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消化道出血的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栓塞治疗的方法和价值。方法:报告26例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进行血管造影诊断及导管介入栓塞治疗。栓塞剂使用明胶海绵和弹簧圈。结果:26例中23例明确了出血部位和出血原因,其中上消化道出血17例,下消化道出血6例,病变性质为:肿瘤性病变2例,血管性病变13例,非特异性炎症溃疡8例,造影阴性3例。23例中21例栓塞后即刻止血,动脉栓塞成功率为91.3%,无胃肠道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动脉造影对消化道出血的定位及定性有重要的价值,动咏栓塞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止血措施。  相似文献   

19.
笔者报告了15例同种肾移植后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表现,其中急性排斥反应1例,轻度排斥反应4例,慢性排斥反应2例,血栓形成1例,未见异常7例。文中还探讨了其检查价值,插管及放射摄影术。笔者认为,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同种肾移植后的排斥反应及血栓形成,有相对特征性的表现,对其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双期薄层动态增强CT在胰岛素瘤术前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定量分析胰岛素瘤动态增强扫描各期相的强化特点,探讨胰岛素瘤术前CT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胰岛素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对肿瘤的形态特点、各期相的强化方式和强化程度及CT定位诊断的敏感度及假阴性的潜在原因等进行分析。结果:胰岛素瘤术前薄层双期增强CT诊断的敏感度为81.6%,单纯动脉期CT诊断的敏感度为81.6%,门静脉期为60.5%,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胰岛素瘤平扫时平均CT值(40.32±8.13)HU,周围正常胰腺组织平均CT值为(44.48±6.75)Hu,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38例中有36例肿瘤至少在一个期相上强化明显。动脉期胰岛素瘤的平均CT值(113.66±27.26)HU,周围正常胰腺组织为(80.5±15.43)HU;门静脉期胰岛素瘤的平均CT值为(111.59±19.05)HU,周围正常胰腺组织为(90.5±13.91)HU,两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胰岛素瘤动脉期强化值(73.44±29.23)HU,门静脉期为(71.22±21.64)HU,两者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627);胰岛素瘤动脉期较周围正常胰腺组织的强化程度为(33.16±20.64)HU,门静脉期为(20.09±16.31)HU,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7例漏诊的病例中,5例呈等密度,2例为异位胰岛素瘤。结论:薄层双期CT增强扫描对检查胰岛素瘤有较高的敏感性,动脉期扫描的诊断价值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