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8a(1990~1997)我院共收治萎缩性胆囊炎43例,均采用了胆囊后壁粘膜剥除的胆囊切除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27~66y;病史1~22a。急诊手术者8例,择期手术35例。43例的胆囊内均有结石。伴有胆囊十二指肠瘘者2例。合并有胆总管结石者5例。1.2 手术方法 均在连续硬脊膜外麻醉下,经右上腹直肌切口入腹。分离胆囊周围粘连,在胆囊底部切开胆囊全层,切口长约1.0cm,由此切口吸净胆汁、脓液等胆囊内容物,取净结石,再沿此切口距肝脏约0.5~1.0cm处切开胆囊壁至胆囊颈,在胆囊内试探胆囊管行径,分出胆囊管,距胆总管0.5cm处切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严重并发症包括:胆管损伤、胆漏、胆道残余结石和腹腔内出血等。本院2001年3月至2006年3月,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1520例胆囊疾病患者,发生上述并发症15例,经再次手术、抗感染、引流等对症治疗,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现就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1520例,男性590例,女性930例。年龄22~78岁,平均46.5岁。其中胆囊结石1076例,胆囊息肉396例,结石伴胆囊息肉48例。在胆囊结石患者中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101例,伴胆囊颈或胆囊管结石嵌顿63例。所有严重的并发症均发生在该两类患者中。1.2手术方法和…  相似文献   

3.
T型管拔除后导致胆汁性腹膜炎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小华  段聪 《云南医药》2000,21(3):228-229
胆总管切开探查后,需常规放置T管外引流胆汁。一般在术后12天夹T管,造影未发现胆道有病变或残余结石后,于14天拔除T管,绝大部份患者能痊愈出院。但作者近20年来遇到7例患者,拔除T管后发生胆汁性腹膜炎,其中6例再次手术治愈出院,1例死亡。现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7例,男4例,女3例,最大年龄62岁,最小年龄29岁,平均年龄535岁。术前诊断胆囊及胆总管结石4例、胆囊结石3例。行胆囊切除或总胆管切开取石,探查术。7例患者经T管造影均未发现残余结石、十二指肠乳头狭窄,术后15~60日拔除T管。6例患者在拔出T管后即出现右上腹痛,并加剧…  相似文献   

4.
胆囊颈入路的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的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康 《江西医药》2011,46(12):1083-1085
目的探讨经胆囊颈入路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意义、适用范围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6年以来因胆囊三角黏连、胆囊颈部或胆囊管结石嵌顿等原因而行经胆囊颈入路的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26例患者,除1例中转开腹完成手术外,其余均于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术后无严重胆汁漏、胆汁性腹膜炎及术后大出血发生,全组病例痊愈出院。术后住院时间4-10d,平均6.1d。随访患者中无胆管梗阻、膈下脓肿、肝脓肿、残余结石发生,无反复上腹疼痛、畏寒发热、胆道感染等典型胆囊术后综合征表现。结论对于胆囊三角萎缩、坏疽、瘢痕化、胆囊颈部结石嵌顿、Mirizzi综合征等患者,无法行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改行胆囊颈入路的胆囊次全切除术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既可有效防止胆管损伤、异常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又可有效降低中转开腹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胆囊颈管结石嵌顿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总结笔者所在医院2001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胆囊颈管结石嵌顿手术治疗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胆囊颈管结石嵌顿引起急性炎症53例(69.7%),结石慢性嵌顿23例(30.3%);入院72h内急诊手术25例(32.9%),择期手术51例(67.1%);本组行逆行胆囊切除69例(90.8%),胆囊大部分切除2例(2.6%),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5例(6.6%)。本组病例无胆道损伤,术后患者均康复。结论胆囊颈管结石嵌顿手术是最佳治疗措施,选择逆行或顺逆结合方式切除胆囊是安全有效的,术中在Calot三角情况下采取打开胆囊吸净胆汁取出结石逆行切除胆囊的方法是安全有效的。在Calot三角处,采取小心谨慎态度,钝性分离,仔细识别三管关系,防止副损伤。  相似文献   

6.
胆囊颈管结石如处理不当会发生残余胆囊管结石或继发胆管结石及胆管损伤等并发症,从而给患者带来痛苦.总结我院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共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392例,其中96例合并胆囊颈管结石,现就其术前诊断、术中判断及处理方面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笔者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辅以中药治疗胆囊疾病,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86年1月至2006年10月收治并施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辅以中药治疗的病例502例,男198例,女304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8岁,平均47.3岁。一般择期手术的结石性胆囊炎336例(66.9%),非结石性胆囊炎9例(1.8%),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I1月至2009年2月我院收治的9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98例患者均用腹腔镜完成了手术,全部病例均无切口感染,痊愈出院,住院时间为5—9d,平均7d。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Mirizzi综合征是指胆囊颈或胆囊管结石嵌顿和炎症 ,压迫肝总管 ,引起胆绞痛、发热及肝外胆道梗阻的临床征候群。该病术前诊断困难 ,术中处理不慎易致胆道损伤。我院外科于 1989年 5月至 2 0 0 2年 3月经手术证实共诊治本征 19例 ,术前均未被确诊 ,并在术中造成 2例胆总管损伤。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8例 ,女 11例 ;年龄 2 9~ 74岁 ,平均 5 5岁。临床表现 :所有病例均有黄疸史 ,大部分病例有反复发作胆管炎 ,病程最长 15年 ,最短 3个月。B超检查 :17例胆囊结石 ,其中 12例结石在胆囊颈、管嵌顿 ,胆囊萎缩 9例。…  相似文献   

10.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230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院自1999年5月~2002年5月开展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230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230例中 ,男96例 ,女134例。年龄27~80岁 ,平均53岁。病因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153例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45例(其中坏疽性胆囊炎22例) ,胆囊息肉28例 ,胆囊腺瘤4例。合并糖尿病15例。无1例出现并发症。1 2手术方法:采用气管插管麻醉22例 ,其余均采用椎管麻醉。取右肋缘下斜切口长在5cm以内 ,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和腹直肌前鞘外缘 ,距在腹直肌外缘约1cm处钝分两侧肌肉(注意用力均匀、缓慢、持续) ,使肌肉间的裂隙大于或等于皮肤切口的长度 ,…  相似文献   

11.
许江平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2):174-17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中胆道造影(IOC)应用的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5年来实施LC及IOC患者76例的资料,比较IOC阴性和阳性患者的相关特征。结果:76例IOC患者中发现残余结石15例(19.7%),其中胆囊管结石2例,胆总管结石13例;发现胆囊管过长或变异3例(3.9%),胆总管损伤2例(2.6%)。15例有残余结石的患者术前检查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胆红素、血尿淀粉酶异常增高均多于56例无残余结石者(P〈0.05),而和患者的年龄、反复胆绞痛病史、胰腺炎病史无关。结论:入院检查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胆红素、血尿淀粉酶异常增高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术应行胆道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胆囊切除术医源性副损伤的增加,故我们总结多年临床经验,采用胆囊剖开法行胆囊切除术,现将我院 1998-2000年诊治病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6例,急性胆囊炎伴胆总管结石5例,其中2例为坏疽性胆囊炎,3例为化脓性胆囊炎,胆囊息肉2例.13例中有的为胆羹管解剖变异,有的为炎症水肿、粘连致胆囊管寻找困难.年龄17~72岁,平均42.5岁,男女比例为8:5.1.2方法 术中胆囊周围盐水纱布保护,避免胆汁污染,近胆囊游离缘剖开胆囊体,吸净胆汁,顺沿切口至胆囊管,贴…  相似文献   

13.
胆囊颈管结石如处理不当会发生残余胆囊管结石或继发胆管结石及胆管损伤等并发症,从而给患者带来痛苦。总结我院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共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392例,其中96例合并胆囊颈管结石,现就其术前诊断、术中判断及处理方面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葛玉龙  张泰臻 《江苏医药》2002,28(10):789-790
Mirizzi综合征是指胆囊管或胆囊颈结石嵌顿 ,压迫或波及肝总管引起胆绞痛 ,发热及梗阻性黄疸的一系列症候群 ,临床比较少见 ,笔者 1990年 7月~ 2 0 0 0年 7月共收治 39例 ,现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对象 :男 15例 ,女 2 4例 ,年龄 37~ 6 9岁 ,平均 5 4岁 ;病程 5~ 10年 13例 ,5年以内 2 6例。临床均表现有上腹部胀痛 ,伴纳差、发热 ,31例有黄疸史及反复发作胆绞痛史。B超检查均发现胆结石 ,位于胆囊颈或胆囊管 2 9例 ,合并胆总管结石 5例 ,胆囊萎缩 7例。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红素 17 1~34 6 μmol/L 19例 ,35~ 112 μmo…  相似文献   

15.
高治华  郭亚  刘保华  王凡 《安徽医药》2013,34(9):1341-1342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急性无结石性胆囊炎(AAC)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19例高龄老年急性无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年龄72~88岁,平均77.2岁,患者均为高龄老年急性无结石性胆囊炎。13例患者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的(68.42%),9例合并呼吸系统疾病(47.36%),6例合并糖尿病(31.57%),3例脑血管意外后遗症(15.78%)。同时合并2种及2种以上疾病的患者有8例(42.10%)。15例患者行胆囊切除术,3例患者行胆囊大部分切除,1例行胆囊造瘘术,其中3例胆囊坏死、穿孔(15.78%),均获得痊愈,无一例患者死亡。结论高龄老年急性无结石性胆囊炎应在48 h内进行胆囊切除术,早期手术是防止胆囊穿孔、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重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6.
陈金星 《江苏医药》2000,26(12):970-971
我院 198 9年~ 1999年共进行 2 3例特殊型结石性胆囊切除术 ,均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本组 2 3例 ,男 6例 ,女 17例 ,年龄 32~ 76岁。其中急性坏疽性结石性胆囊炎 15例 ,胆囊十二指肠内瘘 2例 ,胆囊胆总管内瘘 1例 ,三管汇合部结石(Mirizzi综合征 ) 3例 ,慢性萎缩性胆囊炎合并肝硬变 2例。均临床治愈 ,无手术并发症。二、典型病例1.胆囊大部切除 ,胆囊粘膜剔除术例 1,女 ,56岁。胆囊炎胆囊结石反复发作 5年 ,右上腹绞痛 ,高热 3天 ,无黄疸史。手术见 :胆囊6cm× 4cm大小 ,胆囊壁厚而脆 ,颈部结…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来 ,我们对 2 1例胆囊切除未放引流患者进行了观察。1 临床资料本组男 3例 ,女 1 8例 ,年龄 2 8~ 68岁 ,平均 48岁。 2 1例中胆囊结石 1 4例 (66.67% ) ,胆囊息肉 3例 (1 4 .2 8% ) ,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 4例 (1 9.0 5% )。急诊手术 2例 ,早期手术 3例 ,择期手术 1 6例。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手术方法 :经右上腹直肌切口 ,显露胆囊管后 ,用直角钳挑起胆囊管 ,引一丝线在胆囊管距胆总管 0 .5cm处结扎后切断 ,在胆囊管的后上方分离出胆囊动脉 ,同样结扎切断 ,然后自胆囊底开始切除胆囊。清点用品后关腹。术后用青霉素、甲硝唑静滴 5天 ,6…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胆囊管结石诊断困难的原因及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2007年12月间67例胆囊管结石临床资料。结果:术前胆囊管结石阳性诊断率46.27%,67例病例中胆囊管结石嵌顿者占83.58%。全部病例均获治愈,中转开腹9例,余LC成功,除剑突下戳孔感染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和皮下气肿各1例外无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胆囊管结石发现及处理策略,有效预防术后胆囊管残余结石发生。  相似文献   

19.
我院1994年以来 ,在传统胆囊术式的基础上改进 ,对16例结石患者施行了胆囊切除术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本组16例 ,男7例 ,女9例 ,年龄12岁~62岁 ,泥沙结石11例 ,直径0 3~0 5cm5例。1 2手术方法 :手术进腹后 ,先从胆总管向胆囊方向探查 ,胆囊颈部可扪及嵌顿结石时 ,用手指将结石挤入胆囊内 ,在手指略上方用肠钳阻断胆囊颈部 ,防止结石再次下降。如胆囊张力过大时先用粗针头行胆囊减压 ,便以钳夹。然后用手指仔细探查胆总管内有无结石 ,再行下步操作。分离胆囊三角区 ,找出胆囊管后用丝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急性胆囊炎(AC)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82例AC施行L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70例完成了LC,12例即刻中转开腹胆囊切除,中转率3.14%.胆囊切除方法依次为顺行267例、逆行59例、顺逆结合方法44例.均行腹腔引流.术后并发症15例,发生率3.93%,分别为剑突下穿刺孔感染化脓9例、腹腔感染2例、粘连性肠梗阻2例、剑突下切口疝2例.无死亡及医源性损伤发生.结论 AC施行LC以症状发作后72 h内最佳 仔细解剖Calot三角、正确处理胆囊颈或胆囊管结石嵌顿以及增粗变短的胆囊管、防止胆囊动脉损伤和避免过深剥离胆囊床是手术成功的主要措施 及时中转开腹有利于减少和避免并发症及医源性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