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 4 2例中间综合征患者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2 4h前后患者的生理指标和部分血气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患者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 <0 .0 5 ) ,动脉血氧分压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P <0 .0 5 ) ,平均动脉压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是治疗中间综合征的一种理想的通气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间歇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将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间歇无创通气组(A组,21例)给予常规治疗+间歇无创通气治疗;持续无创通气组(B组,21例)给予常规治疗+持续无创通气治疗。记录治疗24h和72h后患者的动脉血气pH、PaO2、PaCO2变化以及并发症。结果两组的有效率、血气分析值、失败率以及住院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副作用发生率A组较B组有明显减少(P〈0.01)。结论间歇无创正压通气与持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疗效相似,前者并发症明显减少,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年02月到2012年01月收治的4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患者应用机械通气、阿托品、解磷定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4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患者均使用气管插管治疗,有18例实施气管切开治疗.治愈44例,死亡2例,治愈有效率为95%.呼吸机使用最短时间为3天,最长为22天.经过临床观察,恢复较早的是胆碱能神经障碍患者,最迟的是呼吸机麻痹患者.结论: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患者进行及时的机械通气,在早期治疗中应用足量阿托品和解磷定,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预防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的RMP的治疗方法。方法随机将247例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121例,常规给予洗胃解毒对症支持治疗;B组126例,除常规治疗外每日加用10%脂肪乳500ml静滴一次,给予5d。结果A组患者RMP发生4例,B组患者RMP发生1例,A组与B组患者RMP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脂肪乳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RMP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机械通气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5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人工机械通气,与未应用机械通气的25例抢救成功率比较。结果通气治疗后抢救成功率80,0%。对照组16.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机械通气可有效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呼吸肌麻痹所致呼吸衰竭,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肺通气对开胸手术中血液动力学改变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9例行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A组、B组、C组,各33例,A组行间歇正压通气治疗,B组行间歇正压通气配合呼气末正压通气,C组行间歇正压通气配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三组患者术后心指数(CI)、心排血量(CO)、每搏指数(SVI)、每搏量(SV)等改变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与A组相比,B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均能明显降低(P0.5),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和B组相比,C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给予开胸手术患者通气肺侧间歇正压通气及间歇正压通气配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不会对患者血流动力学产生较大的影响,而给予患者间歇正压通气配合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则会对患者血流动力学产生较小程度的影响,但仍可维持正常机体氧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呼气末正压通气模式在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呼气末正压通气模式辅助长托宁治疗30例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并与对照组传统方法治疗的30例患者进行比较,动态检测胆碱酯酶(CHE)活性,观察长托宁用量、昏迷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病死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CHE恢复时间、昏迷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治愈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呼气末正压通气辅助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16例效果。方法:在抢救OIP患者时,采用综合措施,特别是出现呼吸衰竭时,使用正压机械通气方法治疗。结果:成功率87.5%,带机时间4h ̄24d,并发症主要为肺部感染,发生率50%。结论:提示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成功率高,及时给予正压机械通气可大大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及相关预后。方法选取呼吸衰竭患者共168例,按病情将其分为无创正压通气组(A组)102例和有创正压通气组(B组)66例。其中无创正压通气组有16例患者(C组)因病情中途换为用有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并记录3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A组患者死亡6例,C组患者死亡5例,B组患者死亡8例。通过机械通气治疗后A组、B组和C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4.2%、75.1%、78.3%。B组采用有创正压通气治疗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漏气,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0%,A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为47.06%。结论对于内科急诊呼吸衰竭的患者来说,选取恰当的机械通气方法至关重要,这不仅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还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对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治疗效果。方法:24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中间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使用阿托品、解磷定和机械通气等治疗;治疗组用盐酸戊乙奎醚替代阿托品,其他治疗不变。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所需的时间、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有确切的治疗作用,可缩短其病程。  相似文献   

11.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洪军 《安徽医学》2005,26(4):269-270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中间综合征(IMS)的诊断治疗。方法对16例IMS的临床表现、血清胆碱酯酶(ChE)活力、病程等进行分析,并观察药物及呼吸机治疗的疗效和转归。结果IMS的发生率占同期收治的AOPP的14%,IMS症状出现在急性中毒后24~96小时,16例均出现呼吸困难、抬头困难、屈颈肌力弱,血清ChE活力低下,当IMS患者出现呼吸衰竭时应使用呼吸机治疗,同时合理使用阿托品、胆碱酯酶复能剂,除2例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其余均治愈。结论IMS发生率及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提高IMS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岳  王洪桥  牛柳卉 《实用全科医学》2009,7(10):1132-1133,F0003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中阎综合征(IMS)的诊断治疗。方法对15例IMS的临床表现、血清胆碱酯酶(ChE)活力、病程等进行分析,并观察药物及呼吸机治疗的疗效和转归。结果IMS的发生率占同期收治的AOPP的13.8%,IMS症状出现在急性中毒后36~118h,15例均出现呼吸困难、抬头困难、屈颈肌力弱及肢体近端肌无力,血清ChE活力低下,当IMS患者出现呼吸衰竭时应使用呼吸机治疗,同时合理使用阿托品、胆碱酯酶复能剂.经抢救治愈9例,死亡3例,放弃治疗3例。结论IMS发生率及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提高IMS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在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致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IMS)中的应用价值,并与传统方法比较。方法AOPP致IMS患者22例,均行有创机械通气,出现IMS控制窗后,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1例)和序贯治疗组(11例)。检测2组患者使用BiPAP呼吸机前、后2h测动脉血气,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并计算重新气管插管率。结果序贯治疗组患者拔管前及拔管后2h生命体征及动脉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撤机后序贯治疗组在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EICU时间明显缩短(P〈0.0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2组相似;序贯治疗组重新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患者对BiPAP呼吸机耐受性好,能够改善AOPP致IMS的通气功能,并能使常规机械通气顺利脱机。减少重新插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对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中间综合征(IMS)的发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界首市医院收治的98例重度AOPP患者随机分为HP组(n=49)和对照组(n=49),HP组在氯磷定、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Penehyclidime hydrochloride,PHC)及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HP,对照组仅解毒及综合治疗;分别对IMS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长托宁的用量、血清胆碱酯酶(ChE)和治愈率进行分析。结果两组IMS发生率为HP组42.8%,对照组44.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甲拌磷农药中毒IMS发生率分别为58.8%和65.6%,远高于其他种类有机磷(0P)IMS平均数6.2%。两组机械通气时间、长托宁用量、ChE恢复时间和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不能降低重度AOPP患者IMS发生率及病死率.IMS与OP种娄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王光道 《河北医学》2001,7(11):990-992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 (AOPP)死亡。方法 :回顾分析 1998年至 2 0 0 0年 8月死亡病例 4 6例 ,占同期中AOPP5 0 8例的 9.0 6 %。结果 :洗胃不彻底 15例 (32 .6 % ) ,阿托品用量不足 12例(2 6 .1% ) ;中间综合征 (IMS) 7例 (15 .2 % )阿托品中毒 5例 (10 .9% ) ;混合性中毒 3例 (6 .5 % ) ,其余存在严重并发症。结论 :表明洗胃不彻底 ,阿托品用量不足及中毒、IMS、混合性中毒是AOPP死亡的主要原因。对AOPP并发的紧急凶险症状未及时控制也是其死亡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Summary The hemodynamic effects of high frequency jet ventilation (HFJV) at three different rates (60, 100, 200/min) and at rate 200/min combined with jet sighs 12/min (HFJV-200+12S) during two degrees of hemorrhagic hypovolemia were investigated in dogs. Also,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IPPV). Two degrees of hypovolemia were produced by bleeding dogs until mean arterial pressure was 25 % or 50 % lower than basic value respectively. At both periods of hypovolemia, HFJV at rate 60 or 100 were found to have better hemodynamic effects than IPPV due to their lower airway pressures. However, HFJV at rate 200 or HFJV-200+12S did not demonstrate the same superiority because of their higher airway pressure, the latter even represented a tendency of worse hemodynamic effect than IPPV. The best cardiovascular effect was seen during HFJV at rate 100. Our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 hemodynamic effect of HFJV better than that of IPPV during acute hypovolemia can be seen only when proper ventilatory settings are chosen. Jet sighs at 12/min added to usual HFJV are not beneficial to circulatory function. It is recommended that HFJV at a rate below 200/min without jet sighs be used in patients who need respiratory support during acute hypovolemia or shock.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同步测定血清肌酸激酶的同功酶(CK-MB)与血清肌酸激酶(CK)比值及肌钙蛋白I(cTnI)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中的变化及其在病情判断、评估中的临床意义和实用价值。方法对868例原未有心、肺、脑、肾、骨骼各其他结缔组织疾病的AOPP患者于中毒后12h时抽取空腹静脉血4ml同步测定CK、CK-MB及cTnI,并计算出CK-MB/CK比值,另选同期测定288例健康查体者的血清CK、CK-MB、CK-MB/CK及cTnI作为对照组。结果轻、中、重中毒组的CK、CK-MB及cTnI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中度组与轻度组、重度组与中度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CK-MB/CK比值:轻度、中度、重度中毒组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重度中毒组显著低于中度中毒组(P<0.01);中度中毒组显著低于轻度中毒组(P<0.01);发生中间综合征(IMS)组显著低于未发生IMS组。结论①CK-MB/CK比值变化与AOPP中毒程度呈负相关,cTnI与AOPP中毒程度呈正相关,可用于协助AOPP临床分级、病情判断及指导AOPP的急诊、救治和预后评估;②在中度、重度急性AOPP患者中,发生IMS几率与CK、CK-MB/CK及cTnI存在着密切相关性。在一定范围内,CK-MB/CK比值越小、CK及cTnI值越大,则发生IMS的几率越高。对本组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所得的函数方程可作为早期IMS的有效预报指标,更有利于对AOPP患者早期实施更具个体化的救治方案,为AOPP患者并发IMS及心脏猝死提供了一个客观、灵敏的早期评估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8.
床旁单泵血液灌流救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床旁单泵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疗效。方法104例重度AOP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4例),均给予常规洗胃、导泻、输液及氯磷定、阿托品治疗,治疗组行床旁单泵血液灌流(HP)。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中间综合征发生率、昏迷时间、血胆碱酯酶恢复时间和阿托品用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HP能迅速清除体内毒物,明显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提高重度AOPP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阶梯方案对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及中间综合征(IMS)的临床效果。方法:82例重度AOPP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n=43)采用6 h长托宁阶梯方案:负荷量按照曾繁忠推荐用法,长托宁4~6 mg肌注,首剂后1 h长托宁2~3 mg 1次/h,连用2次后,2~3 mg 2次/h连用2次,2mg 1次/4~6 h为维持量;对照组(n=41)按以上推荐负荷量后0.5~1h常规长托宁2 mg 1次/4~6 h肌内注射为维持量。氯磷定治疗方法相同。根据长托宁化及其意识、体温等调整维持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达到长托宁化的时间(t=8.551,P<0.01)、IMS发生率(2χ=7.201,P<0.01)明显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t=11.491,P<0.05)、死亡率(2χ=4.808,P<0.05)明显低于对照组;总长托宁用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482,P(0.05)。无长托宁严重反应及中毒死亡的患者。结论:长托宁阶梯方案能早期4h达到长托宁化,与常规用法相比,能更明显降低重度AOPP的死亡率及IM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