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 CT 延迟显像对胰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42例临床疑为胰腺恶性肿瘤患者通过组织病理学、影像学和临床随访,最后证实27例为胰腺癌,15例为慢性胰腺炎。所有患者均于静脉注射^18F-FDG 40~60min 后进行 PET/ CT 早期显像和注射2h 后进行 PET/ CT 延迟显像,测定两次显像病灶的标准摄取值(SUV)和^18F-FDG 的储留指数(RI)来评估诊断价值。结果胰腺癌组延迟显像 SUV 较早期显像明显增高(P 〈0.01),胰腺炎组延迟显像 SUV 较早期显像明显降低(P 〈0.01),胰腺癌组的 RI 明显高于胰腺炎组(P 〈0.01);以早期显像 SUV 〉2.5作为标准,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3.3%、76.2%、81.0%;以延迟显像 SUV 〉2.5作为标准,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8.1%、81.0%、85.7%;以 RI 〉15%作为标准,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0.5%、85.7%、88.1%;结合延迟显像 SUV 〉2.5和 RI 〉15%两项标准,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5.2%、88.1%和92.9%。结论^18F-FDG PET/ CT 延迟显像有助于胰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结合应用延迟显像 SUV 及RI 两项指标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正电子断层显像(PET)通常以标准摄取值(SUV)≥2.5为肺癌诊断标准,但仍有部分SUV〈2.5的孤立性肺结节(SPN〈2.5)为肺癌。本研究旨在分析SPN〈2.5,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51例18F—FDGPET/CT早期显像SUV平均值(SUVavg)〈2.5的孤立性肺结节病人纳入研究。对SPN放射性摄取测量采用两种方法:视觉分析及半定量分析。测量SPN的早期及延迟显像的SUVavg、SUVmax及其早期一延迟变化率(△SUVavg、△SUVmax)。37例以病理诊断及14例以2年以上临床随诊结果为最终诊断标准。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结果51例SPN〈2.5患者中,良性11例,恶性40例。虽然良恶性SPN〈2.5患者各项SUV值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恶性SPN〈2.5,患者各项SUV值均有高于良性的趋势,特别是ASUVavg、ASUVmax。以ASUVmax〉0为诊断阈值,18F—FDGPET/CT诊断恶性SPN的敏感性68.4%、特异性60.0%、准确性66.7%、阳性预测值86.7%及阴性预测值33.3%。视觉分析:无FDG摄取的SPN〈2.5 9例中,5例为良性,4例为恶性;有FDG摄取的SPN〈2.5 42例中,6例良性,36例恶性,两组之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2。良恶性SPN〈2.5的CT密度及大小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综合PET和CT信息分析SPN〈2.5,18F—FDGPET/CT诊断恶性SPN〈2.5的敏感性97.5%、特异性54.5%、准确性88.2%、阳性预测值88.6%、阴性预测值85.7%。结论单纯以SUV≥2.5为标准鉴别诊断SPN会导致肺癌的漏诊。对于此类结节,ASUV有较高的肺癌阳性预测值;FDG摄取视觉分析能提高结节的良恶性鉴别准确率;综合FDGPET和cT分析的PET/CT能显著提高诊断肺癌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但特异性较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双时相显像在肺部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例肺癌患者和15例肺良性病变患者进行~(18)F-脱氧葡萄糖(FDG)PET双时相显像,早期显像于注射FDG后40~65min,延迟显像于注射后1.5~2.5h进行,测定两次显像病灶的标准摄取值(SUV),并计算两次显像SUV变化率(ΔSUV)。结果 肺癌组早期显像SUV为4.32±2.59,延迟显像为6.71±4.26,ΔSUV为(54.59±28.96)%。两肺部良性病变早期显像SUV为2.83±1.36,延迟显像为3.31±1.9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肺亲肿瘤显像对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58例经X线或CT扫描发现肺部肿块患者,肺癌组36例,良性病变组22例,肘静脉注射^99mTc—MIBI后15min进行早期平面显像及早期断层显像,2h行延迟平面显像及断层显像。结果:^99mTc—MIBI肺亲肿瘤显像灵敏度为91.67%,特异性为81.82%,准确性为87.93%;断层显像比平面显像具有优势(x^2=9.317,P〈0.01)。结论:^99mTc—MIBI肺亲肿瘤显像对肺癌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断层显像比平面显像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PET/CT双时相显像对胰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1例胰腺恶性病变和41例胰腺良性病变行18F-FDG PET/CT常规显像,其中46例胰腺恶性病变和22例胰腺良性病变行PET/CT延迟显像。寻求早期最大标准摄取值(SUV早期)和滞留指数(RI)的最佳诊断界值。结果胰腺恶性病变组SUV早期(5.46±3.51)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SUV早期(1.89±1.28)(P<0.05),胰腺恶性病变组SUV延迟(5.87±3.79)高于良性病变组SUV延迟(2.64±1.94)(P<0.05)。其中68例行PET/CT双时相显像的胰腺病变患者中,胰腺良性病变组SUV早期(2.33±1.25)和SUV延迟(2.64±1.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恶性病变组SUV早期(4.52±2.98)和SUV延迟(5.87±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以SUV早期=2.75为本研究的最佳诊断界值,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2.72%、80.49%和81.97%;以RI%=12.04%为界值,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2.61%、72.72%和79.41%;以SUV早期=2.75和RI%=12.04%为联合诊断标准,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3.48%、59.10%和82.35%。结论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对胰腺良恶性病变有良好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鉴别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对65例SPN病人分别在注药后1 h和2~3 h进行PET/CT双时相显像;对SPN的早期显像标准摄取值(SUV)、延迟显像SUV、滞留指数进行分析。结果经病理证实恶性36例、良性29例,其中良性结节包括炎性假瘤13例,结核球12例,硬化性血管瘤2例,肺腺瘤1例,隐球菌感染1例;恶性结节中包括10例磨玻璃结节。良性组、恶性组的早期显像SUV、延迟显像SUV、滞留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对SP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有限,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Peng ZM  Liu Q  Liu QW  Yao SZ  Meng L  Liu Q  Chen JH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7):3317-3320
目的 探讨^11C-胆碱PET.CT双时相显像技术在纵隔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普通影像学检查难以确诊的35例中纵隔病灶患者4周内进行CT、PET-CT及电视纵隔镜检查。应用^11C-胆碱作为PET示踪剂,应用标准摄取值(SUV值)及两次显像的变化(ASUV)作为PET检测指标,并与电视纵隔镜活检病理结果对照。注射^11C-胆碱5~10min后初次采集发射图像,25~30min再次采集发射图像。结果35例纵隔病灶经电视纵隔镜活检,诊断为结节病的患者11例,结核6例,淋巴瘤5例,纵隔原发或转移癌11例(肺癌伴有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8例,另3例无原发灶证据),肺癌纵隔淋巴结肿大病理为反应性增生2例。根据良、恶性分类,19例良性病灶早期显像的SUV值为5.11(2.9~8.3),延迟显像后为4.99(2.2~9.3),ASUV为-0.12(-0.9~1.0)。16例恶性病灶早期显像的SUV值为6.17(3.2~9.8),延迟显像后为6.48(3.0~11.2),ASUV为0.31(-0.4~1.4)。良恶性病灶早期显像的SU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05,P:0.09);两者的ASU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39,P=0.04),ASUV为负值倾向于良性疾病,正值倾向于恶性疾病。CT、初次PET-CT、双时相PET显像及电视纵隔镜对纵隔肿物良恶性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54.3%(19/35)、74.3%(26/35)、82.9%(29/35)及100%(35/35)。纵隔镜检查优于双时相PET显像(χ^2=6.563,P=0.010);双时相PET显像优于CT(χ^2=6.629,P=0.010)。结论 对纵隔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电视纵隔镜准确可靠,单纯CT及单次PET(SUV值)显像有较高误诊率,PET-CT两次显像可提高诊断的正确性,对良、恶性病灶的鉴别上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吴涛  崔坤炜  张娟  姜春利  万飞 《安徽医学》2016,37(11):1393-1396
目的 评价双时相 18F-FDG PET/CT显像对肺部占位性疾病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探讨延迟扫描对该类病变的诊断标准。方法 对诊断不明确的肺部占位性病变分别进行早期显像和延迟显像,测量两次显像中病变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计算每个病灶的SUVmax滞留指数(RI)及不同RI区间内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利用ROC曲线下面积来分析各组间的诊断效能。结果 71例患者共检出88个病灶,良性36个,恶性52个。良、恶性病灶的延迟相与早期相的SU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当SUVmax > 2.5且RI > 0%时,延迟相显像对病灶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早期相。当20%结论 双时相PET/CT显像可以作为肺部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必要辅助手段,以SUVmax>2.5且20%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ighresolutionCT,HRCT)联合^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诊断肺结节良恶性病变的应用价值及必要性。方法:对经组织学或治疗随访结果证实的86例肺结节患者行全身^18F—FDGPET/CT检查的同时,进行同机HRCT扫描,分析比较^18F—FDGPET/CT检查结果和^18F—FDGPET/CT结合HRCT的检查结果。结果:86例患者的诊断中,^18F—FDGPET/CT检查对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总符合率分别为91.5%、70.4%和84.9%,而^18F—FDGPET/CT显像结合HRCT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总符合率分别为96.5%、86.2%和93.0%。结论:^18F—FDGPET/CT加扫HRCT对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CDFI)中血流分级及动脉阻力指数在乳腺恶性肿瘤和良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5例乳腺疾病患者肿块内的CDFI血流丰富程度进行分级,并测量肿块内动脉阻力指数(RI),并与术后肿块病理对比.结果恶性组118个肿块内血流分级0~Ⅰ级占38.9%,Ⅱ~Ⅲ级占61.1%;良性组129个肿块内血流分级0~Ⅰ级占77.5%,Ⅱ~Ⅲ级占22.5%,恶性组及良性组血流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组肿块内RI中位数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肿块内RI〉0.7为界诊断乳腺恶性肿瘤,则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77.8%.结论CDFI血流显像对乳腺疾病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价值,CDFI显示肿块内血流分级为Ⅱ~Ⅲ级,肿块内高RI对提示乳腺恶性肿瘤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Wang ZX  Zhang B  Wu YW  Ni B  Pan LD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35):2456-2458
目的 研究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在诊断肺部良恶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09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18 F-FDG PET/CT全身显像并发现胸部病变的患者188例,随访至2010年1月,随访9~26个月,评价PET/CT显像诊断肺部占位、纵隔淋巴结、肺门淋巴结和其他良性病变的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良性病变中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 >2.5者占24.3%(18/74例),其中包括肺门淋巴结增大6例,纵隔淋巴结7例,肺内结节(>10 mm)1例,肺部炎症2例,陈旧性肺结核1例,胸膜增生性病变1例。恶性病变中肺内结节(>10 mm)病灶SUVmax为8.2±5.4,RI为52.4%±39.6%。PET/CT显像诊断肺内结节(>10 mm)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2%、80.0%、96.6%、98.2%和80.0%。PET/CT显像诊断肺门 J淋巴结转移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3%、25.0%、80.8%、85.7%和40.0%。PET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7%、41.7%、84.8%、86.5%和71.4%,其灵敏性和准确性高于CT的70.2%和55.9%。PET显像诊断恶性肺内小结节(<10 mm)的阳性率为63.2%,低于薄层CT显像。恶性病变治疗后复杳患者6例,病灶摄取18 F-FDG消失4例,平均生存期为(22±5)个月。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在鉴别良恶性肿瘤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田蓉  田野  李芳兰  苏鸣岗  匡安仁 《四川医学》2012,33(6):1071-1073
目的评价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 8F-FDG)正电子发射性计算机断层/电子计算机断层(PET/CT)双期扫描是否有助于鉴别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方法选择了105例SPN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分别进行早期(注射药物后1h)及延迟期(注射药物后2h)PET/CT显像,计算滞留指数(RI),通过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价延迟显像的诊断价值。结果延迟显像诊断的准确性为78.0%,良恶性SPN的RI间存在明显的重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I诊断的准确性为67.0%,曲线下面积(AUC)为0.503。结论延迟显像并不能提高PET/CT对SPN良恶性鉴别诊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肺恶性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opacity, GGO)的18F-FDG PET/CT影像学特点及18F-FDG PET/CT鉴别肺GGO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82例行PET/CT检查的肺GGO患者的临床资料及PET/CT影像学特点行回顾分析,其中51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31例随访疗效后明确诊断。结果 82例患者中,50例为恶性病变,32例为良性病变。单因素分析显示,PET/CT下GGO的密度类型、分叶、边界、毛刺、胸膜凹陷征、充气空泡征以及标准摄取值(standardized up take value, SUV)平均值、最大值对于良恶性鉴别有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混合型GGO、边界不清GGO及分叶GGO是恶性GGO的预测因子。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UV最大值与平均值对于GGO的良恶性鉴别准确性较低(AUC=0.679、0.682)。结论 18F-PET/CT对恶性GGO的诊断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定量分析探讨肺良恶性病灶内18F-FDG代谢空间异质性(MSH)分布的差异,并探讨其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 年1 月至2016 年8 月期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肺结节或肿块而行18F-FDG PET/CT显像的患者共367 例。采用软件对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不同代谢阈值进行感兴趣区(ROI)勾画,以同侧肺门角为参照点,测量并计算各代谢阈值ROI边界至同侧肺门角的最大距离。对所得不同代谢阈值的距离值进行直线拟合分析,计算相应直线斜率k值,以k值的绝对值代表病灶的代谢空间异质性,值越大则空间异质性越高。分别计算并比较SUVmax、延迟显像滞留指数(RI)、PET/CT联合诊断及MSH对NSCLC的诊断价值。结果:367 例患者中,恶性252 例,良性115 例。良、恶性两组病灶斜率k绝对值的平均值分别为1.40±0.68、2.28±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 MSH对NSCLC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62%、64.35%、70.03%、81.70%、51.75%。绘制MSH诊断NSCLC的ROC曲线,其曲线下面积为0.723,与SUVmax(0.474)、RI(0.597)、PET/CT(0.62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肺良、恶性病灶18F-FDG MSH分布具有显著差异性,与传统PET/CT诊断指标相比,MSH定量分析对NSCLC的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时相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对早期SUVmax≤2.5的低代谢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3年6月在我院诊断为SPN且PET/CT早期显像SUVmax值≤2.5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45例患者中男27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59.71±11.42)岁。所有患者注射显像剂后60 min行PET/CT早期显像,120 min后行延迟显像。以半定量方法测定结节早期及延迟期SUVmax值,并计算延迟显像与早期显像SUVmax的差值(△SUVmax)。以△SUVmax≥0为阳性判断标准对结节进行定性诊断,计算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分析其诊断低代谢SPN的效能。结果:良恶性结节间的早期、延迟期SUVmax平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93, P=0.848;t=1.452,P=0.154);恶性结节的平均△SUVmax值较良性结节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8, P=0.009)。以△SUVmax≥0为阳性判断标准诊断低代谢SPN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88%、66.67%、82.22%、87.88%及66.67%。△SUVmax诊断低代谢SPN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1。结论:双时相PET/CT显像延迟期与早期显像的SUVmax差值(△SUVmax)诊断低代谢SPN的灵敏度及阳性预测值较高,对于早期SUVmax≤2.5且无典型形态学特征的SPN,建议常规行双时相PET/CT检查以鉴别。  相似文献   

16.
许远帆  刘华  刘建军 《重庆医学》2011,40(8):769-770,773
目的比较分析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FDG PET)/CT在以CT影像为基础和PET影像为基础的肺孤立性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4年8月至2007年10月行全身PET/CT显像的肺孤立性结节患者140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每例患者均通过手术或穿刺获取明确病理检查结果。根据图像结果是否存在肺外病灶将患者分成两组(PET组和CT组),比较18F-FDG PET/CT在两组患者中的诊断效率。结果 140例患者中仅在肺内病灶中出现异常18F-FDG摄取86例,在肺外(包括肺门、纵隔及远处)出现不同程度18F-FDG摄取54例。PET组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74%、60%和69.8%,CT组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2%、63%和78.6%。PET组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9±0.058(95%信区间:0.585~0.814),CT组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3±0.048(95%可信区间:0.670~0.8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患者年龄、病灶大小、病灶结构特征(分叶、毛刺及牵拉)及平均标准摄取值(SUV)等特征应用logisitic回归建立方程后,PET组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2%、80%和81.4%,CT组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5%、78%和83.6%。结论 18F-FDG PET/CT对于肺孤立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明显受到结节病灶以外所获取的信息如肺门淋巴结、纵隔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灶的影响;对于以PET信息为基础的肺孤立性结节,其诊断价值有限,结合CT结构信息,可以明显改善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