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
3.
4.
介绍基于门诊医生工作站模式下的门诊药房流程改革并与传统流程比较,探索门诊药房工作流程。结果发现新流程明显减少病人等待时间,提高门诊药房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5.
门诊医生工作站的应用及功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优化门急诊管理,实现门诊管理的数字化.方法研究了门急诊管理的信息流程,并且详细分析了它的核心部分即门诊医生工作站的功能,包括:病历、检查/检验、电子处方等,在以上功能的基础上,还描述了门诊医生工作站系统与HIS系统中多个子系统协同工作.结果门诊医生工作站已完全覆盖了门诊以前的手工流程,医院的门诊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结论通过对门急诊管理数字化的应用及门诊医生工作站的实施,使得目前的门诊医疗模式更加优质、高效,极大地方便了病人和医务工作者. 相似文献
6.
以海南省人民医院为例,介绍门诊医生工作站的系统功能及架构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包括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门诊医疗管理水平以及其他部门工作效率等. 相似文献
7.
8.
浅谈门诊医生工作站在本院的应用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诊医生工作站是"门诊流程"的核心部分,它的实施能有效改变门诊就医流程,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同时也能更有效地加强患者的信息管理,真正使计算机成为服务于医生和患者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10.
门诊医生工作站系统是医院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功能上应满足门诊医生的需要,操作上应尽量方便快捷,流程上应做到高效有序,达到全院信息共享及信息快速沟通。我院2004年9月实行门诊医生工作站,从挂号,就诊,收费,检查,取药全院联网,加快了机关与科室、科室与科室之间信息传递速度,实现了医院办公及医生诊病网络化、信息化,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现将建立门诊医生工作站的做法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军卫一号工程”门诊医师工作站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方法(1)在实际工作中调查“军卫一号工程”门诊医师工作站存在的问题;(2)针对“军卫一号工程”门诊医师工作站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3)针对“军卫字一号工程”门诊医师工作站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的对策。结果找出了“军卫一号工程”门诊医师工作站影响工作效率和医疗安全的六大问题。结论工程人员需要深入实践,与门诊医师共同发现问题所在,不断改进系统配置,才能进一步提高门诊医师工作站的效率和功能,避免发生医疗问题,维护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14.
15.
国际联合委员会质量路线图:促进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领导层的程序和责任、合格的队伍及能力、员工工作环境和患者就医环境的安全、患者的临床医疗、改进质量和安全等方面阐述了医疗活动中五大关键领域的质量与安全。并介绍了医疗机构的认证和评审情况,由此描绘出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国际联合会质量路线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制订医务人员患者安全行为量表并进行心理学测试.方法 在安全行为理论、患者安全目标等基础上建立条目库,由专家小组进行内容效度评价后建立初量表;对369名医务人员进行正式调查,再对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包括Pearson相关分析、Cronbach'sα、因子分析法等.结果 统计学测试显示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0.84~0.92)、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 0.65~0.85)、结构效度(因子载荷大于0.40)、可接受度(有效回收率77.52%).结论 患者安全行为量表有科学性、适用性,可以用于安全行为测量. 相似文献
17.
18.
论医患关系由紧张走向和谐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医患关系紧张仍是当前一个十分突出的话题.本文从政府与社会公众这一新视角,从保障人权这一新高度来阐述医患关系,剖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探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途径.认为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在于医院的公益属性与市场化生存方式的冲突,在于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患方易受伤害且维权艰难.因此,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仅靠医疗机构是不够的,还有赖于政府承担起基本医疗保障的重任,有赖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使医疗服务真正惠及百姓,有赖于医务人员的善心美德,也有赖于处于劣势的患者成立一个维权组织,以便同处于优势的医疗机构相抗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