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脑缺血后脑组织NO含量和NOS活性变化及三七总皂甙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探讨一氧化氮 (NO)在缺血神经元坏死中的作用机制及三七总皂甙 (PNS)是否通过影响NO的变化而起脑保护作用。  方法 用栓线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测定脑缺血后不同时间脑组织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成酶 (NOS)活性变化及PNS对其的影响。  结果 缺血后 3 0分钟脑组织NO含量和NOS活性均显著升高 (P <0 0 1 ) ,而PNS能防止脑缺血后两者的升高。NO含量与NOS活性呈显著正相关。  结论 NO在缺血神经元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PNS是通过降低NO的含量而起保护脑组织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Ato)对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的体外培养原代海马神经元损伤保护作用。方法选用出生0~24hSprague-Dawley大鼠乳鼠,解剖显微镜下分离海马,进行海马神经元体外培养,培养10d后用于实验。将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分为3组:(1)正常对照组:加入含有1%(质量浓度)DMSO培养基;(2)Aβ1-42组:加入1.25μmol/L Aβ;(3)Aβ(1.25μmol/L)+不同浓度阿托伐他汀组(0.1、0.5、1、2.5μmol/L)。应用CellTiter-GloTM荧光细胞活性试剂盒检测培养海马神经元ATP含量,用以反映神经元活力;通过CytoTox-ONETM试剂盒测定培养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用以测定神经元细胞膜的损伤程度;应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神经元突触素(SYP)、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bassoon蛋白表达。Western印迹法半定量检测海马神经元突触蛋白SYP、PSD-95、bassoon的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培养10d海马神经元经1.25μmol/L Aβ1-42作用48h后,其ATP和LDH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1),而0.5、1.0、2.5μmol/L Ato组能够明显抑制Aβ1-42引起的ATP和LDH水平降低(P0.01)。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1.25μmol/L Aβ1-42可使海马神经元SYP、PSD-95、bassoo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Ato能够明显抑制Aβ1-42引起的SYP、PSD-95、bassoon蛋白表达降低。结论 Ato对Aβ诱导的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毒性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Ato对抗Aβ1-42引起的海马神经元SYP、PSD-95、bassoon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3.
一氧化氮对沙土鼠缺血性脑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沙土鼠前脑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分组、分剂量进行。结果:小剂量N~G-硝基-L-精氨酸(LNNA)能明显减轻缺血性损伤后脑含水量。脑损伤后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明显升高,LNNA能抑制NOS活力,抑制程度与剂量相关。缺血性损伤后海马神经元严重缺失。中、小剂量LNNA能减轻海马神经元缺失,而大剂量LNNA能加重神经元缺失。结论:脑缺血后NOS活性明显增加,加重缺血性脑损伤。适当降低脑组织NOS活性能明显减轻脑水肿和海马细胞坏死。提示NO对脑损伤毒性作用和保护作用与NO浓度相关。  相似文献   

4.
戊四唑致癫痫大鼠脑组织NO5和MDA含量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在戊四唑诱导癫痫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戊四唑建立大鼠癫痫模型 ,测定癫痫发作后和对照组大鼠大脑皮质、海马中 NO、丙二醛 (MDA)含量及 NO合酶 (NOS)活性。结果 癫痫发作后大脑皮质、海马中 NO、MDA含量及 NOS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0 .0 5或 P<0 .0 1) ;NO与MDA、NO与 NOS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两者均 P<0 .0 1)。结论  NO通过增强脂质过氧化反应在癫痫发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β-淀粉样肽对AD大鼠脑NO、NOS和氧自由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 NO)、一氧化氮合酶 ( NOS)和氧自由基在阿尔茨海默病 ( A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参照 Nabeshima方法 ,将 1 μLβ-淀粉样肽 ( beta-amyloid peptide,Aβ) 1 -4 0 ( 1 0 μg/μL)在立体定仪下注入大鼠侧脑室建立大鼠 AD模型 ,分别于 1、2、3周时测定血液和脑组织中 NO、NOS、过氧化氢酶 ( CAT)、总抗氧化能力( T-AOC)、胆碱酯酶 ( Ch E)的含量及其学习记忆能力 ,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Aβ注射 1周后 ,Ch E、CAT、T-AOC明显下降 ( P <0 .0 5 ) ,而 NO和 NOS的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 P<0 .0 5 )。随时间延长 ,在 2周、3周时Ch E仍呈下降趋势 ,而 NO、NOS较第 1周时无显著变化 ,CAT和 T-AOC下降越显著 ,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亦明显降低 ,且两者间呈正相关。结论 Aβ能诱发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 ,致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 ,NO和 NOS的增高与学习记忆的减退密切相关 ,提示 Aβ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和 NO/NOS途径在 AD的形成过程中有一定作用 ,可能是 Aβ对 AD脑神经毒性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雷公藤多甙(GTW)的影响.方法 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用硝酸银还原法测定脑组织NO、NOS,用放免法测定血IL-1β、TNF-α含量.结果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脑组织NO、NOS和血清IL-1β、TNF-α水平显著升高,说明它们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GTW可抑制NOS活性,减少NO产生,抑制IL-1β、TNF-α水平升高.结论 GTW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β-淀粉样蛋白 (Aβ1 -40 )对海马神经元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及尼莫地平的拮抗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原代培养技术 ,分别用 MTT法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结合 Fluo-3 /AM标记观察神经元存活率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变化。结果  Aβ1 -40在较高浓度 (1μmol/L和 1 0μmol/L )下 ,对神经元存活率和 [Ca2 + ]i 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P <0 .0 1 ) ;5 μmol/L尼莫地平可部分降低Aβ1 -40引起的 [Ca2 + ]i 升高。结论  Aβ1 -40可引起培养海马神经元存活率下降及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 ,尼莫地平有部分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氧化氮及其合成酶与脑创伤性损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氧化氮(NO)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作用的小分子,它分布于人体多种组织中。NO内源合成的关键酶是一氧化氮合成酶(NOS)。脑损伤能诱导局部神经元和传入到损伤区域的神经元表达NOS,伤口内反应性的星形细胞和相关的胶质细胞聚集并有较高的NOS活性。NO发挥神经毒性作用的中心环节是损伤DNA,使细胞内能量储备耗竭而引起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9.
Aβ_(1-40)海马注射对大鼠脑内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合酶 (NOS)在 β淀粉样蛋白 (Aβ)神经毒性及阿尔茨海默病 (AD)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观察大鼠海马齿状回Aβ1 4 0 注射后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表达变化。结果 正常大鼠海马齿状回区含nNOS神经元计数为 8 96± 0 35个 /视野 ;生理盐水注射后局部含nNOS神经元无明显变化 (8 97± 0 2 9个 /视野 ) ;Aβ1 4 0 注射后 ,注射区周围含nNOS神经元数目显著减少 (2 98± 0 2 4个 /视野 )。正常及生理盐水注射组脑内未见iNOS表达 ;Aβ1 4 0 注射后 2d、10d和 30d ,注射区持续出现大量含iNOS的胶质细胞 (主要为星形胶质细胞 ) ,反应面积分别为 0 90 5± 0 0 82、0 96 2± 0 16 1、0 935± 0 12 5mm2 。结论 Aβ1 4 0 海马注射可损伤局部含nNOS神经元及诱导胶质细胞iNOS表达 ,NOS在Aβ神经毒性和AD发病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Aβ1—40海马注射对大鼠脑内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1,34(2):92-95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OS)在β淀粉样蛋白(Aβ)神经毒性及阿尔茨海默病(AD)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鼠海马齿状回Aβ1-40注射后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变化.结果正常大鼠海马齿状回区含nNOS神经元计数为8.96±0.35个/视野;生理盐水注射后局部含nNOS神经元无明显变化(8.97±0.29个/视野);Aβ1-40注射后,注射区周围含nNOS神经元数目显著减少(2.98±0.24个/视野).正常及生理盐水注射组脑内未见iNOS表达;Aβ1-40注射后2d、10d和30d,注射区持续出现大量含iNOS的胶质细胞(主要为星形胶质细胞),反应面积分别为0.905±0.082、0.962±0.161、0.935±0.125mm2.结论Aβ1-40海马注射可损伤局部含nNOS神经元及诱导胶质细胞iNOS表达,NOS在Aβ神经毒性和AD发病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NGF对烧伤大鼠血清引起纹状体神经元细胞毒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NGF对烧伤大鼠血清引起神经毒性的影响。初步探讨NGF对烧伤后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测定烧伤大鼠纹状体组织NO和LDH含量;给予原代培养纹状体神经元不同浓度NCF24h后,加入不同浓度烧伤大鼠血清,测定细胞存活率及培养液中NO含量,大鼠烧伤后,纹状体组织NO和LDH含量明显升,烧伤大鼠血清可引起卢培养的纹状体神经元存活率下降,培养液中NO含量升高,NGF能降低纹状体组织中NO和LDH的含量,提高培养的纹状体神经元的存活率,减少培养液中NO含量,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NGF对神经元存活率的影响与NO含量呈显著负相关,NGF对烧伤大鼠血甭引起的纹状体神经元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O的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12.
NGF对β-淀粉样蛋白诱导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神经生长因子 (nerve growth factor ,NGF)对β-淀粉样蛋白 (amyloid-beta protein,Aβ)诱导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 ,从而探讨 NGF对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 disease,AD)的治疗作用。方法 于无菌条件下取新生 1 d大鼠海马 ,进行原代海马神经细胞培养 ,用透射电镜、琼脂糖凝胶电泳、原位末端标记 (TUNEL)等方法观察 Aβ组和 NGF组神经元细胞的凋亡变化。结果  Aβ1 -40可诱导海马神经细胞凋亡 ,染色质浓缩 ,凋亡小体形成 ,细胞核 DNA降解 ,TUNEL 染色阳性 ;而 NGF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减少 (P <0 .0 5 )。结论  Aβ1 -40能诱导海马神经细胞凋亡 ,NGF对 Aβ诱导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探讨苯乙酸(phenylacetic acid,PAA)对大鼠原代培养的皮质神经元的毒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实验结果显示,PAA加入无血清Neurobasal培养基可剂量依赖地损伤原代培养的皮质神经元,且干预培养的时间越长,神经元存活率越低.而同浓度(1.1×10-3mol/L)的PAA对皮质神经元的损伤明显高于海马.原代培养的皮质神经元补充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L--NAME、NMDA受体拮抗剂MR-801及I-型钙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可显著地抵抗PAA的毒性作用.以上实验结果提示,PAA可选择性地损伤皮质神经元,其毒性作用可能与NO过量产生、兴奋性氨基酸的堆积及钙超载有关.  相似文献   

14.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β-淀粉样蛋白(Aβ1-40)和过氧化氢(H2O2)致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我们对培养海马神经元分别施加损伤或保护因素后,检测神经元存活率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 ]i)。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嗅鞘细胞培养液(OECCM)对海仁藻酸(KA)损伤后原代培养脊髓神经元的作用,进一步探讨其保护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原代细胞培养法,分别培养了胚胎小鼠脊髓神经元和成年大鼠的嗅神经鞘细胞(OECs),收集OECCM。通过给予KA建立体外的损伤模型,KA分别作用6,8,12h后,加入OECCM继续培养24 ̄36h。然后进行抗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cNOS)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细胞ncNOS表达情况,并对各组ncNOS阳性神经元数目进行统计,同时运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神经细胞活性;最后对不同组的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细胞染色情况、阳性细胞数目和细胞活性进行比较。结果KA作用后,一氧化氮(NO)都出现异常表达,但与实验组(OECCM干预组)相比,OECCM处理组NO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单纯KA损伤组。OECCM处理组NOS阳性细胞数目(6h组,34.3±5.25;8h组,40.6±3.68),明显低于对照组(6h组,42.3±3.48;8h组,54.5±6.30)(P<0.01),在KA损伤12h时,两组NOS阳性细胞数(52.3±5.23vs61.32±6.45)(P<0.05);而细胞活性(6h,0.372±0.034;8h,0.312±0.026)明显高于对照组(6h,0.283±0.041;8h,0.219±0.033)(P<0.01),12h时两组细胞活性没有明显差异(0.199±0.012vs0.202±0.032)(P>0.05)。结论OECCM中可能含有一些保护脊髓神经元免遭KA损伤的因子,这些因子可能在参与抑制NOS异常表达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多奈哌齐上调海马神经元β2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多奈哌齐对β淀粉样蛋白25-35片断(Aβ25-35)诱导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神经元β2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β2-nAChR)的表达。方法在不同时间及采用不同浓度多奈哌齐提前干预培养的海马神经元,之后用Aβ25-35诱导神经元损伤。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神经元形态学改变,以MTT法测量神经元活性变化,利用免疫荧光法观察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多奈哌齐干预后Aβ25-35损伤神经元β2-nAChR表达情况,并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免疫荧光半定量法测量其平均相对荧光强度变化。结果多奈哌齐干预组可减轻Aβ25-35对神经元的损伤。多奈哌齐预处理组神经元β2-nAChR表达明显增加,其平均相对荧光强度明显高于Aβ25-35损伤组。结论多奈哌齐对Aβ25-35诱导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部分与β2-nAChR的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7.
刺五加皂甙对神经元谷氨酸毒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不同谷氨酸浓度和谷氨酸作用不同时间对神经元活性的影响,探讨细胞损伤后刺五加皂甙(ASS)的有效保护浓度。方法:取孕13~15dICR小鼠,无菌条件下对胎鼠大脑皮层神经元进行原代分离培养,建立谷氨酸诱导的皮层神经元损伤模型。用MTT、LDH测定神经元活性,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的含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并在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①经谷氨酸处理的神经元,其细胞存活率呈剂量和时间依赖下降、ASS能不同程度提高细胞存活率。②谷氨酸处理组的神经元凋亡率、LDH释放量和NO含量均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及ASS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一定浓度的ASS对谷氨酸引起的神经元损伤有保护作用;ASS可能是通过抑制NO的释放和稳定细胞膜,拮抗细胞元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西比灵对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血清及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含量及病理学改变的影响。方法 选用21只沙土鼠并随机分为3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再灌注组)、西比灵预防组(预防组)及对照组,每组7只,分别测定血清、脑组织中SOD、MDA、NO、NOS的含量,并用电镜检测其病理学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再灌注组显示严重的病理损害,其血清、脑组织中MDA、N0、NOS含量明显上升、SOD含量明显下降,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与再灌注组比,预防组病理改变较轻,其血清、脑组织中MDA、NO、NOS明显下降,SOD明显上升,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P<0.01和P<0.05)。结论 西比灵可减少自由基,诱导SOD生成,具有保护脑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苯乙酸对大鼠原代皮质神经元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探讨苯乙酸 (phenylacetic acid,PAA)对大鼠原代培养的皮质神经元的毒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实验结果显示 ,PAA加入无血清 Neurobasal培养基可剂量依赖地损伤原代培养的皮质神经元 ,且干预培养的时间越长 ,神经元存活率越低。而同浓度 (1 .1× 1 0 -3mol/L)的 PAA对皮质神经元的损伤明显高于海马。原代培养的皮质神经元补充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 L- NAME、NMDA受体拮抗剂 MR- 80 1及 L型钙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可显著地抵抗 PAA的毒性作用。以上实验结果提示 ,PAA可选择性地损伤皮质神经元 ,其毒性作用可能与 NO过量产生、兴奋性氨基酸的堆积及钙超载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Aβ25-35诱导海马神经元凋亡的机制以及JNK抑制剂SP600125的保护作用,探讨在Aβ25-35细胞毒性中JNK-c-Jun信号转导通路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体外海马原代神经元培养至第7天,用β淀粉样蛋白25-35片段(Aβ25-35)和JNK抑制剂(SP600125)对细胞进行处理。用光镜进行海马原代神经元形态学观察,MTT检测不同时间点的细胞活性,以及用免疫印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的JNK及c-Jun蛋白活性。结果 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经过Aβ25-35处理后,发生凋亡,细胞生存率呈时间依赖性下降,经过免疫学方法检测发现细胞在Aβ25-35处理早期出现磷酸化JNK和磷酸化c-Jun的表达增高,且这一过程可被SP600125抑制。MTT检测发现在使用SP600125后,细胞生存率上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体外原代海马神经元培养实验表明Aβ25-35在诱导原代海马神经元凋亡过程中,c-Jun氨基端激酶(JNK)及其底物转录因子c-Jun被激活。使用JNK抑制剂SP600125后,JNK和c-Jun均被抑制,且海马原代神经元的生存率明显提高,生存状态明显改善。研究表明JNK信号转导通路可能促成Aβ的细胞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