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24小时动态脉压与颈动脉结构和功能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2级高血压病患者57例作为研究对象,设21例年龄、性别与之无统计学差异的健康者作对照,对所有患者所行动态血压监测,作颈动脉血管超声测量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总动脉收缩期和舒张期内径.结果高血压病患者其24小时脉压均值、白天脉压均值、夜间脉压均值及颈动脉僵硬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2级高血压组脉压大1级高血压组;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增厚,僵硬度增加,颈动脉可扩张性降低,以2级高血压组明显;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脉压尤其是夜间脉压、内膜中层厚度、可扩张性、僵硬度及内径均密切相关.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脉压,尤其是夜间脉压增高;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可扩张性降低,僵硬度增加;脉压,尤其是夜间脉压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可扩张性、僵硬度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2.
凌晨血压增高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凌晨血压增高(MBPS)及动态血压监测参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高血压患者226例,分为MBPS组(51例)与非MBPS组(175例),并根据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分为IMT增厚组94例和非IMT增厚组132例,分别检查血脂、动态血压监测、颈动脉超声等,比较两组之间年龄、动态血压参数以及颈动脉IMT以及斑块Crouse积分的差别.结果 1)MBPS组MBPS值、凌晨平均动脉压、凌晨脉压、颈动脉IMT、斑块积分显著高于非MBPS组(P<0.05);2)颈动脉IMT增厚组MBPS值、凌晨平均动脉压、凌晨脉压、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白昼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显著高于颈动脉非IMT增厚组(P<0.05).结论 MBPS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较高,MBPS可能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凌晨血压增高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凌晨血压增高(MBPS)及动态血压监测参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高血压患者226例,分为MBPS组(51例)与非MBPS组(175例),并根据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分为IMT增厚组94例和非IMT增厚组132例,分别检查血脂、动态血压监测、颈动脉超声等,比较两组之间年龄、动态血压参数以及颈动脉IMT以及斑块Crouse积分的差别。结果1)MBPS组MBPS值、凌晨平均动脉压、凌晨脉压、颈动脉IMT、斑块积分显著高于非MBPS组(P<0.05);2)颈动脉IMT增厚组MBPS值、凌晨平均动脉压、凌晨脉压、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白昼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显著高于颈动脉非IMT增厚组(P<0.05)。结论MBPS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较高,MBPS可能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态脉压指数(24h ambulatory pulse pressure index,24hAPPI)对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hypertension,EH)患者颈动脉亚临床病变的影响。方法对255例EH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和颈动脉超声检查。所有患者分为3组:A组(PPI≤0.40)、B组(PPI:0.40~0.49)和C组(PPI≥0.50)。结果颈动脉斑块积分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 media thickness,IMT)随着PPI的增加而增加,24hAPP、24hAPPI以及斑块的严重程度(颈动脉斑块积分)与IMT间呈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24hAPP、24hAPPI、吸烟、高血压病程是颈动脉亚临床病变独立的预测指标。结论颈动脉斑块积分及颈动脉IMT随着PPI的增加而增加,24hPPI与动态PPI、斑块的严重程度与IMT间有相关性。24hAPP、24hAPPI、吸烟、高血压病程是颈动脉亚临床病变独立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及其与动态血压参数特点相关性的研究.方法 将205例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3组:对照组为非颈动脉内膜中膜增厚(IMT<1.0 mm),硬化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增厚(1.0 mm<IMT<1.2 mm),斑块组为颈动脉内膜中膜增厚合并斑块(IMT≥1.2 mm),应用无创24 h动态血压监测系统记录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24 h脉压及白天脉压、夜间脉压值,记录其中杓型高血压和非杓型高血压的比例和合并冠心病比例.用各组IMT均值与24 h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24 h脉压、白天脉压、夜间脉压及冠心病发生率作相关分析.结果 斑块组和硬化组24 h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24 h脉压、白天脉压及夜间脉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非杓型高血压在对照组中占54.3%,在硬化组占62.9%,斑块组占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冠心病发生率对照组为42.1%,硬化组为53.1%,斑块组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IMT均值与冠心病发生率及24 h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24 h脉压、白天脉压和夜间脉压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r=0.878,r=0.487,r=0.514,r=0.469,=0.448,r=0.492,r=0.435,P<0.05).结论 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平均收缩压升高、平均脉压增大和血压昼夜节律消失是造成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增厚及斑块形成的重要因素.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斑块形成与冠心病的发生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病人动态血压监测参数曲线下面积(AUC)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1级与2级老年高血压病人各30例及正常者30名(对照组),行动态血压监测,做颈动脉血管超声测量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总动脉内径,局限性内膜-中层厚度增厚≥1.3mm定义为斑块。结果老年高血压病人24h、日间、夜间收缩压AUC、舒张压AUC及脉压AUC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2级高血压组收缩压和脉压AUC大于1级高血压组,而两组舒张压AUC无统计学意义;老年高血压病人颈动脉IMT较对照组明显增厚,且随着IMT逐渐增厚,斑块级别增高;直线相关分析显示收缩压和脉压AUC尤其是夜间收缩压和脉压AUC与IMT及斑块级别明显正相关,IMT与斑块级别呈正相关。结论颈动脉IMT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动态血压AUC是真正代表血压增高的持续时间和血压增高值的综合二维参数,收缩压和脉压AUC尤其是夜间收缩压和脉压AUC的增加会加重颈动脉硬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123例糖尿病人分为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行动态血压监测,作颈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IMT≥1.3mm判断为颈动脉硬化。同49例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并高血压组的IMT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单纯糖尿病组的24h平均收缩压、夜间收缩压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夜间收缩压、年龄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结论:糖尿病和高血压均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在合并高血压之前已出现血压异常,IMT和夜间收缩压是判断大血管硬化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颈动脉重构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高血压病患者24h动态脉压与颈动脉结构和功能间的关系.以1、2级高血压病患者57例作为研究对象,设21例年龄、性别与之无统计学差异的健康者作对照,对所有患者行动态血压监测,作颈动脉血管超声测量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颈总动脉收缩期和舒张期内径.结果发现,高血压病患者24 h脉压平均值、白天脉压平均值、夜间脉压平均值及颈动脉僵硬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2级高血压组脉压大于1级高血压组;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明显增厚,僵硬度增加,颈动脉可扩张性降低,以2级高血压组明显;直线相关分析发现,脉压尤其是夜间脉压与内膜中膜厚度、可扩张性、僵硬度及内径均密切相关.该研究证实动态脉压在评估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改变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高血压病患者24h动态脉压与颈动脉结构和功能间的关系。以1、2级高血压病患者57例作为研究对象,设21例年龄、性别与之无统计学差异的健康者作对照,对所有患者行动态血压监测,作颈动脉血管超声测量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颈总动脉收缩期和舒张期内径。结果发现,高血压病患者24h脉压平均值、白天脉压平均值、夜间脉压平均值及颈动脉僵硬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2级高血压组脉压大于1级高血压组;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明显增厚,僵硬度增加,颈动脉可扩张性降低,以2级高血压组明显;直线相关分析发现,脉压尤其是夜间脉压与内膜中膜厚度、可扩张性、僵硬度及内径均密切相关。该研究证实动态脉压在评估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改变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病病人动态血压包括脉压(PP)的变化,以及脉压(PP)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测量110例老年高血压病病人24h动态脉压,计算昼夜PP的水平及PP的变化幅度,根据24hPP的水平分为24hPP〈60mmHg组和24hPP-60mmHg组,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两组血压参数与内膜-中膜厚度的差异,分析IMT和脉压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24hPP≥60mmHg组与24hPP〈60mmHg组的颈动脉IMT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24h脉压、白天均脉压、夜间平均脉压与颈动脉IMT有明显相关性(r值分别为0.427、0.352、0.576,P〈0.05或P〈0.01)。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病人的脉压尤其是夜间脉压对颈动脉IMT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220例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行动态血压监测,记录24h血压水平、血压变异性、脉压及血压昼夜节律。同时所有患者行颈动脉B超检查,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依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或是否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142例,占64.5%)和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78例,35.5%)。结果:与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比较,颈动脉粥样硬化组24h平均收缩压[(124.52±14.46)mmHg比(133.16±13.62)mmHg]、白昼收缩压[(127.23±16.42)mmHg比(136.25±12.44)mmHg],24h平均脉压[(56.74±8.98)mmHg比(64.66±10.20)mmHg]、白昼平均脉压[(56.97±7.23)mmHg比(66.52±14.62)mmHg]夜间平均脉压[(55.61±6.32)mmHg比(63.92±7.42)mmHg]显著升高,24h、自昼、夜间血压变异性也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高,与动态血压、脉压水平升高,血压变异性、昼夜节律改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动态脉压及其指数与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测量159例研究对象的24h动态血压,并计算动态脉压(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及动态脉压指数(动态脉压/平均收缩压)。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IMT。分析动态脉压指数与颈动脉IMT的相关性。结果: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颈动脉IMT与年龄(r=0.353)、平均收缩压(r=0.594)、平均舒张压(r=0.355)、动态脉压(r=0.855)、动态脉压指数(r=0.883)有良好的相关性(P均〈0.001)。进一步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IMT与动态脉压及动态脉压指数具有显著线性关系(R2=0.789),动态脉压指数的标准回归系数(p=0.621)大于动态脉压的(p=0.284)。结论:动态脉压指数和动态脉压是评价颈动脉血管硬化的良好指标,动态脉压指数的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等超声检测技术对高血压患者左室构型与颈动脉重构相关性的检测价值.方法 选取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门诊健康体检者及门诊或住院的高血压患者.对照组35名,男性18名,女性17名,年龄(56.3±14.8)岁.高血压组99例,其中,左室正常构型(LVN)组32例,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59.6±13.5)岁;左室向心性重构型(LVR)组32例,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57.0±14.5)岁;左室肥厚型(LVH)组35例,男性17例,女性18例,年龄(60.5±12.6)岁.应用二维、多普勒及QTVI技术,分别检测对照组及高血压各组受试者的颈动脉二维、血流动力学及组织多普勒相关参数.结果 颈动脉的定量组织多普勒分析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的经颈总动脉直径和脉压校正后的颈总动脉后壁峰值速度(Vimax)及加速度(Aci)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LVN、LVR、LVH组测值依次减低,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的经心率和脉压校正后的颈总动脉后壁加速时间(Ati)及减速时间(Dti)均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LVN、LVR、LVH组测值依次缩短,其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颈动脉的二维超声检测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LVR组及LVH组的内-中膜厚度(IMT)测值增高(P<0.05),但LVN组的IMT测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LVH组的颈动脉收缩期内径(Ds)及舒张期内径(Dd)增大,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的颈动脉僵硬度(β)测值增大(P<0.05).④高血压组的颈动脉可扩张度(DC)测值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质量指数(LVMI)与颈动脉重构各参数的相关关系分析表明,LVMI与Ds、Dd、IMT、β等呈正相关(P<0.01),与Vimax、Aci、Ati、Dti呈负相关(P<0.01).结论 ①高血压患者左室构型与颈动脉重构间具有明确的相关性,且颈动脉重构的发生早于左室重构.②QTVI作为检测高血压颈动脉重构的早期敏感指标,能够为临床诊治高血压及其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的预测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作用。方法:选择79例合并颈动脉硬化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mg,1次/d,2周后,血压未降至140/90mmHg以下者,增加剂量至10mg,试验组同时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1次/晚,疗程为2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颈动脉IMT、血压、TG、TC、LDL-C、H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结果:服药28周后,两组IMT、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试验组IMT降低更明显(P〈0.05)。试验组TG、TC、LDL-C、hsCRP明显下降,HDL-C明显增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IMT消退作用更显著,能有效延缓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硬化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高龄老年患者动脉及心脏结构、功能变化。方法老年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高龄组:80岁及以上,119例;老年组:60—79岁,78例。分别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S)、动脉脉压(PP);心脏超声检测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室壁厚度(LVPW)、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Dd)、收缩末期左心室内径(LVDs)、收缩末期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室质量(LVM)、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EF)、左心室舒张早期二尖瓣最大血流速度E峰及舒张晚期二尖瓣最大血流速度A峰比值(E/A)。结果高龄组冠脉钙化总积分(TCS)、右冠脉钙化积分(CSRCA)、IMT、PP、LVPW较老年组增高(P〈0.01),E/A较老年组下降(P〈0.05)。结论老年期随增龄颈动脉内膜增生及左室肥厚进一步加重;高龄老人心脏舒张功能明湿下降,但对收缩功能影响不大;增龄导致的冠状动脉钙化更易侵犯右冠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高血压左室肥厚(LVH)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将入选的187例未经治疗的1~2级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分为颈动脉正常组、颈总动脉IMT增厚组和颈动脉斑块组。采用胶乳免疫增强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观察有无颈动脉斑块形成,从而判断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分析血清hs—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颈总动脉IMT、颈动脉斑块形成之间的关系。同时行心脏超声检查,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将高血压患者分为LYH组与无LYH组。结果①颈动脉斑块组和颈动脉正常组血清hs—CRP分别为(6.34±1.35)mg/L和(2.34±0.53)mg/L,LVMl分别为(138.6±16.8)g/m。和(105.5±8.5)g/m2,颈动脉斑块组血清hs—CRP、LVMI均显著高于颈动脉正常组(P〈0.05)。②LVH组和NLVH组血清hs—CRP分别为(6.42±3.53)mg/L和(2.75±1.08)mg/L,IMT水平分别为(2.89±0.46)mm和(0.72±0.23)mm,LVH组血清hs—CRP、IMT均高于NLVH组(P〈0.01,P〈0.05)。相关分析表明,hs—CRP与LVMI及IMT均呈直线正相关(r=0.58,P〈0.05;r=0.53,P〈O.05)。结论血清hs—CRP与LVMI、IMT均密切相关,表明hs—CRP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并且可能在高血压心血管重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应用超声检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大血管病变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大血管病变的特征。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分别评估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和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颅内动脉、颈动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检出率;观察两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差异性。纳入2009年9月-2010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血脂正常,无吸烟等危险因素的191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A组)10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B组)91例。比较两组患者颈总动脉和股动脉内一中膜厚度(IMT);颅内动脉各支动脉、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狭窄总检出率、〉50%狭窄检出率的差异;分析两组患者的病程、收缩与舒张压等因素对糖尿病性血管狭窄病变的影响。结果①B组患者颈总动脉和股动脉的IMT明显高于A组,分别为(0.98±0.14)、(0.86±0.17)mm和(1.03±0.16)、(0.90±0.16)mm(均P〈0.01)。②B组患者颈动脉、下肢动脉的斑块检出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1);强回声、不均回声的钙化斑块检出率亦高于A组(P〈0.01)。③颅内动脉、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狭窄的总检出率,B组患者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对狭窄率〉50%检出率的比较中,B组颅内动脉狭窄检出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颈动脉、下肢动脉狭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B组患者高血压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与颈总动脉IMT呈线性相关(R=0.417、0.351、0.283,P〈0.05),收缩压水平与颅内动脉、下肢动脉狭窄检出率均呈正相关(R=0.912、0.795,P=0.000)。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增加了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率和颈动脉、颅内动脉、下肢动脉狭窄的发生率;CDFI与TCD联合检查,对预测糖尿病患者颅内、外动脉,下肢动脉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及临床综合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UA)水平、补体C3与血压及颈动脉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13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血压值的不同分为3组,比较各组间CRP、UA与血压的相关性,对各组患者分别检测血生化指标:血清CRP、UA、补体C3,B超观察颈动脉内膜变化,按B超结果将患者分为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和管腔狭窄组,各组间CRP、UA、C3水平。结果高血压3级患者CRP、UA显著高于高血压1级、2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高血压患者CRP、UA值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内膜异常组CRP、UA、补体C,值明显高于内膜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增加,UA、CRP的浓度亦逐渐增高;颈动脉内膜异常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与血压、UA、CRP和补体C3浓度密切相关。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CRP、UA浓度与IMT呈正相关关系(P〈0.0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左室肥厚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方法:初诊的高血压病患者125例经超声心动图和颈动脉超声检查被分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n=44例)和无内-中膜增厚组(n=81例);左室肥厚组(n=37例)和无左室肥厚组(n=88例)。测定动态血压参数,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1)左室肥厚组与无左室肥厚组的临床指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左室肥厚组与无左室肥厚组的动态血压参数比较分别为:24h平均收缩压(141.5±13.7):(127.5±11.9)mmHg,24h平均舒张压(87.1±8.6):(80.9±9.1)mmHg,24h脉压(53.9±10.3):(44.9±9.5)mmHg,动态血压非勺型昼夜节律60.3%:28.7%,其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3)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与无内-中膜增厚组的上述临床指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而动态血压参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血压病动态血压参数对左室肥厚及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有显著影响,可能参与其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脉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24h动态脉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2级高血压病患者57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与2l例年龄、性别与之无统计学差异的健康者作对照,对所有患者行动态血压监测,作颈动脉血管超声测量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总动脉内径,局限性的内膜-中层厚度增厚≥1.3mm定义为斑块.结果高血压病患者其24h脉压均值、白天脉压均值、夜间脉压均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2级高血压病组脉压大于1级高血压病组;高血压病患者内膜-中层厚度明显增厚,且随着斑块严重程度的增加,内膜-中层厚度逐渐增厚;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脉压尤其是夜间脉压与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明显正相关,内膜-中层厚度与斑块正相关.结论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脉压,尤其是夜间脉压在评估早期动脉硬化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