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VVI型起搏器更换时心室电极直接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长期起搏器治疗后起搏阈值、电极阻抗的变化及电极使用的寿命。 32例病人 ,在起搏器置入术及更换术时 ,用起搏器分析仪直接测量心室电极参数。心室电极在体内埋置时间为 10 4 .2 2± 30 .10 (49~ 16 8)个月。置入时起搏阈值为 0 .72± 0 .33(0 .2~ 1.5 )V ,更换脉冲发生器时为 1.85± 0 .75 (1.0~ 3.5 )V ,P <0 .0 0 0 1。更换脉冲发生器时起搏阈值是置入时的 2 .5 7倍 ,增加幅度为 2 0 1.2 %± 16 2 .9% (10 %~ 70 0 % ) ,增加绝对值为 1.13± 0 .71(0 .1~2 .5 )V。置入时电极阻抗为 6 4 2 .83± 185 .39(333~ 980 )Ω ,更换脉冲发生器时为 70 2 .79± 73.0 0 (40 2~ 12 4 0 )Ω ,P >0 .0 5。更换起搏器后 ,对继续使用原心室电极的 2 8例随访 5 4 .91± 5 1.2 1(1~ 16 8)个月。 3例在更换术后 1~ 2 4个月分别出现起搏及感知障碍 ,再次手术时发现导管不全断裂、绝缘包鞘破损及微脱位。结论 :置入性右心室心内膜电极在使用 8年以上 ,大部分的直接参数在正常范围 ,可考虑继续使用 ,但早年生产的电极 ,更换术时参数即使正常 ,亦不排除电极可能短期内发生故障 ,须随访及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永久起搏器更换时电极导线参数的变化。方法1988年12月至2005年5月,143例患者因电池耗竭而更换起搏器时的起搏电极导线阈值与植入时的阈值比较。结果至更换时电极导线使用年限为6~18年,平均(9.66±2.67)年,心室电极导线起搏阈值由植入时的(0.64±0.21)V升至更换时的(1.99±1.13)V(P<0.01),阻抗和感知没有统计学差异。心房电极导线起搏阈值由植入时的(1.10±0.34)V升至更换时的(1.44±1.47)V,无统计学差异,阻抗和感知亦无统计学差异。原起搏电极导线的使用率为75.47%。结论大多数起搏器在首次更换时原电极导线阈值满意,可以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85岁,因反复出现情绪激动后喘憋、胸闷5年,加重5小时,伴心悸、不能平卧、大汗于2011年8月急诊入院.入院后体格检查:T 36.5℃,Bp 90/60 mm Hg,神清语利,体型消瘦,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向左侧扩大,心率60次/分,律齐,心音低(争),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急性左心衰,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  相似文献   

4.
探讨心房J型电极和心室直电极在心房起搏的临床应用并分析其特点 ,对 78例心房起搏电极 (J型 5 0例、直电极 2 8例 )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常规方法放置心房J型电极 ;借助J型钢丝定位放置直电极。J型电极主要应用于手术前已明确房室结传异功能正常的患者 ,直电极用于房室结传导功能尚未确定 ,而需紧急安装永久起搏器者。结果 :J型电极和直电极均可在右心耳定位起搏心脏 ,操作简单、起搏成功率高。两种电极在安置时起搏的P波振幅、心房起搏阈值以及其它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随访 3.5 2± 3.17(2个月~ 8年 )无交叉感知、无电极脱位。结论 :心室直电极可以替代心房J型电极在右心耳起搏  相似文献   

5.
齐强 《起搏与心脏》2003,17(2):158-158
患者女性,61岁。因病窦综合征安置DDD起搏器。起搏器与电极导线连接后末观测到起搏心电图即结束手术。术后2h发现起搏器呈VVI起搏方式,不能感知、起搏心房。手术探查,重新连接起搏器与心房电极,起搏器呈DDD起搏方式。提示:肉眼观测电极尾端插入到位且拧紧起搏器接口螺丝,仍应结合起搏心电图判断起搏器与电极导线是否连接良好。  相似文献   

6.
植入起搏电极参数的测定和随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单根电极导线心室起搏双腔感知双反应方式起搏器 (VDD起搏器 )的远期临床使用效果。方法  1993- 0 3~ 2 0 0 2 - 0 5共植入单根电极导线的VDD起搏器 16例 ,其中男性 12例 ,女性 4例 ,年龄 4 9~ 75岁 ,平均年龄 ( 6 4 4± 7 8)岁。均为窦性心律正常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常规采用穿刺锁骨下静脉方法植入电极导线 ,起搏器植入电极导线插入的同侧。结果 随访时间 112~ 1个月 ,平均 ( 6 8 8±6 3)个月。全部患者植入后 ,心功能提高 ,临床症状消失 ,长期随访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无心房感知不良者。 1例因冠心病合并心衰于随访 4 2个月死亡外 ,其余均健在 ,无失访者。结论 只要适应证选择合适 ,使用VDD起搏器手术简单易于操作 ,又可减轻病人负担并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心内科同道应重视这类起搏器的选用 ,特别是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植入性心脏起搏器更换时心室电极直接参数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本院 90年代以来更换起搏脉冲发生器时心室电极参数的直接测量结果。在 2 6例病人中 ,男 15例、女 11例 ,年龄 6 3 .9± 13.6 ( 19~ 90 )岁。Ⅲ度房室阻滞 14例、病窦综合征 12例。在更换手术中 ,应用起搏分析仪直接测量原心室起搏电极参数。结果 :至测量时原心室起搏电极在体内埋置时间为 114.2± 2 7.4( 5 8~ 179)个月。首次埋置时的起搏阈值为 0 .5 9± 0 .2 7V ,更换脉冲发生器时为 1.6 0± 0 .75V(P <0 .0 0 0 1) ,起搏阈值增加的幅度为198.1%± 141.1% ( 2 0 %~ 5 6 7% ) ,增加的绝对值为 1.0± 0 .7( 0 .1~ 3 .0 )V。更换脉冲发生器时 ,起搏电极阻抗 5 5 8.5± 136 .3Ω。更换起搏脉冲发生器后 ,继续使用原心室起搏电极 2 2例。术后随访 48.7± 30 .6 ( 6~ 96 )个月。 2例于更换术后 12 ,2 4个月 (即原心室起搏电极在体内埋置时间分别为 98,12 0个月 )分别出现起搏器感知功能不良。重新手术时发现 ,原心室电极起搏阈值或阻抗增高。其余病人起搏与感知功能均良好。结论 :植入性心室起搏电极使用约 10年后 ,大部分电极的直接测量参数仍在良好范围 ,可以考虑继续使用 ,但必须注意随访 ,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起搏阈值、起搏阻抗和感知阈值的变化,对42根心房电极和49根心室电极进行了随访。结果显示:心房电极慢性期起搏阈值为1.17±0.35V/0.5ms,出现波动者6例(27.3%),心室电极为1.27±0.38V/0.5ms,出现波动者7例(30.4%);19根电极的起搏阻抗在急性期均有波动,慢性期为585.6±150Ω,慢性期出现波动者2例(10.5%);11根心房电极慢性期感知阈值(P波振幅)与植入时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主动固定电极(螺旋电极)与被动固定电极术后心室各参数的变化。方法对30例接受被动固定电极及30例螺旋电极置入的病人,分别于置入时、术后1周、术后3个月在平静状态下测定起搏阈值及阻抗。结果两组起搏阈值在置入后1周均较置入时升高(P0.05)。术后3个月时与术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阻抗均较术中降低(P0.05)。结论置入螺旋电极者不论起搏阈值、阻抗的变化均与传统被动固定电极相近。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埋藏式起搏器更换原因,并对术中电极处理进行探讨。方法:埋藏式起搏器更换术28例,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60~98岁,17例患者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1例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其中更换电极11例。结果:28例起搏器更换术中,起搏器电池耗竭或使用时间已到质保期25例,电极绝缘层破裂1例,囊袋皮肤无菌性破溃1例,囊袋感染1例。心室电极在体内埋置时间为3~11年(平均8.3年)。植入起搏器时起搏阈值为(0.44±0.27)V,更换时起搏阈值为(1.08±0.53)V,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植入时电极阻抗为(547.52±126.35)Ω,更换时电极阻抗(723.22±103.30)Ω,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起搏器更换原因多为电池耗竭或使用时间已到质保期。测量数据显示,心室起搏电极使用约8年后大多数的可以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心室主动固定电极(螺旋电极)与被动固定电极术后各参数的变化。方法将入选患者按植入电极分为螺旋电极组(n=50)和被动电极组(rt=50),测定两组术中,术后1周,术后1、2、3、6个月在平静状态下起搏阈值、V波电压及阻抗。结果螺旋电极组术后1周起搏阈值和阻抗均较术中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起搏阈值、阻抗变化不明显;被动电极组起搏阈值、阻抗术后1周较术中略有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略下降(P〉0.05),术后6个月内保持稳定状态,术后两组间各时间点测定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术后V波电压测定值变化不明显(P〉0.05),各时间点V波电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螺旋电极安全,脱位率低,术后起搏参数稳定,可用于长期稳定起搏。  相似文献   

13.
报告安置不同类型心房电极56例的经验。其中螺旋电极21根(内收式单极11根、双极8根,暴露式单极2根),倒叉J形电极35根。56例的心房电极均于首次手术时安置成功,住院期间无电极脱位、心肌穿孔及阈值异常增高。随访期有1例患者倒叉电极移位;内收式螺旋单、双极电极和倒叉电极各有1例晚期阈值增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将心房电极安置于右心耳并使X线和心电测试的指标及起搏参数达到可靠的要求,则有助于提高安置心房电极的成功率,并能减少电极移位和阈值升高。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心房、心室内电信号振幅 (简称A波、V波振幅 )、起搏电极阻抗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 ,对 30例接受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治疗的患者分别于术中、术后 1周、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和 6个月在平卧位、平静呼吸状态下测定并比较以上起搏参数。结果 :16例应用MedtronicCAPSURE SP系列心房激素电极的患者A波振幅术后测定值均较术中升高 ,术后 1个月最高 ,与术中、术后 2周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 4例应用MedtronicCAPSURE SP系列激素及 6例应用BIOTRONIKSYNOXSX系列非激素高阻抗心室起搏电极的患者术中、术后V波振幅测定值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16条MedtronicCAPSURE SP系列激素心房电极和 2 4条MedtronicCAPSURE SP系列激素心室电极阻抗术后均较术中明显降低 (P <0 .0 1) ,术后 1周至 6个月电极阻抗非常稳定 ,未出现显著变化 (P >0 .0 5 ) ;9条BIOTRONIKSYNOX系列非激素高阻抗电极起搏阻抗术后测定值均较术中明显降低 (P <0 .0 1) ,同时术后 2周与 1,2 ,3个月比较 ,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 1周~ 6个月 ,A波振幅于平卧位平静呼吸状态下偶尔出现较明显波动 ,但V波振幅相对稳定 ;起搏电极阻抗于 1周时?  相似文献   

15.
为观察激素与非激素起搏电极术后A、V波振幅及阻抗的变化规律,对40例接受心脏起搏器治疗的患者分别于术中;术后1,2周及1,2,3,6个月在平静状态下测定并比较以上起搏参数。结果:激素电极术后1个月A波振幅明显升高;V波无明显变化;非激素电极A、V波振幅均无明显变化。激素与非激素电极A、V波各时间点所测之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管是激素电极,还是非激素电极术中所测电极阻抗,均较术后各时间点所测之值高(P<0.05)。激素电极术后阻抗比较稳定,非激素电极术后有逐渐降低的趋势。非激素电极各时间点所测阻抗明显高于激素电极阻抗(P<0.01)。结论:起搏电极置入术后,A波振幅于平静时偶尔出现较明显波动,但V波振幅相对稳定;电极阻抗于术后1周时开始明显降低,激素电极阻抗保持稳定,而非激素电极阻抗则术后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16.
对119例应用激素释放电极及96例应用非激素释放电极患者在心房电极植入后即刻及术后1,3,6,12,18个月分别测试心房起搏阈值,并进行比较。发现激素释放心房电极的心房起搏阈值均显著低于非激素释放电极,且无非激素释放电极的早期阈值升高现象。植入激素释放心房电极95%的患者在术后第3个月心房起搏阈值≤1.3V;植入非激素释放电极的患者心房起搏阈值≤1.3V者仅占15%。表明激素释放心房电极明显优于非激素释放电极,即使进行长期低能量起搏前者亦非常安全,故能降低起搏器电池消耗和延长其寿命。  相似文献   

17.
紧急床旁临时心脏起搏173例分析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对两种临时心脏起搏方法的效果和并发症作一分析。173例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分别采用两种床旁临时起搏方法:即用球囊飘浮电极经静脉心内膜起搏169例,用钢丝电极剑突下经皮穿刺心内膜起搏4例。结果:用球囊飘浮电极经静脉心内膜起搏全部成功,起搏7(1~31)天,电极脱位6例经重新安置电极后恢复起搏;穿刺损伤胸导管1例。用钢丝电极剑突下经皮穿刺心内膜起搏4例,1例成功;3例因心脏停搏时间太久而失败。结论:两种临时心脏起搏方法急救不宜搬动的严重心律失常病人均有效,但应视具体情况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