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更换起搏器时单极心室电极直接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82例II~III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病窦综合征患者,在起搏电能耗竭更换起搏器安置术中,应用起搏分析仪直接测量原心室起搏电极参数,并随访观察更换后起搏器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至测量时原心室起搏电极在体内埋置时间为64~172,平均(109.2±26.4)个月,首次埋置时的起搏阈值为(0.64±0.32)V,更换脉冲发生器时为(1.55±0.62)V(P<0.05),更换脉冲发生器时,起搏电极阻抗(756.5±156.8)Ω,更换起搏脉冲发生器后,继续使用原心室起搏电极79例,术后随访1~151,平均(68.3±30.6)个月,3例于更换术后17~46个月,出现起搏器感知功能不良,重新手术时发现为导管不全断裂、绝缘层包鞘破损,其余病人起搏与感知功能均良好。结论:心室单极起搏电极使用约9年以后,大多电极的直接测量参数仍在良好范围,可以考虑继续使用,但必须注意随访,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2.
VVI型起搏器更换时心室电极直接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长期起搏器治疗后起搏阈值、电极阻抗的变化及电极使用的寿命。 32例病人 ,在起搏器置入术及更换术时 ,用起搏器分析仪直接测量心室电极参数。心室电极在体内埋置时间为 10 4 .2 2± 30 .10 (49~ 16 8)个月。置入时起搏阈值为 0 .72± 0 .33(0 .2~ 1.5 )V ,更换脉冲发生器时为 1.85± 0 .75 (1.0~ 3.5 )V ,P <0 .0 0 0 1。更换脉冲发生器时起搏阈值是置入时的 2 .5 7倍 ,增加幅度为 2 0 1.2 %± 16 2 .9% (10 %~ 70 0 % ) ,增加绝对值为 1.13± 0 .71(0 .1~2 .5 )V。置入时电极阻抗为 6 4 2 .83± 185 .39(333~ 980 )Ω ,更换脉冲发生器时为 70 2 .79± 73.0 0 (40 2~ 12 4 0 )Ω ,P >0 .0 5。更换起搏器后 ,对继续使用原心室电极的 2 8例随访 5 4 .91± 5 1.2 1(1~ 16 8)个月。 3例在更换术后 1~ 2 4个月分别出现起搏及感知障碍 ,再次手术时发现导管不全断裂、绝缘包鞘破损及微脱位。结论 :置入性右心室心内膜电极在使用 8年以上 ,大部分的直接参数在正常范围 ,可考虑继续使用 ,但早年生产的电极 ,更换术时参数即使正常 ,亦不排除电极可能短期内发生故障 ,须随访及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61岁,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DDD起搏器。心房、心室电极导线参数测试满意后与起搏器连接,心电监护示:心房率78次/分,心室率38次/分,未见心室起搏心律。术中探查,用程控仪测心室电极阻抗9999Ω,心房电极阻抗正常;然后将心房、心室电极导线互换分别插入起搏器心室、心房电极插入孔,测试示:心室电极导线阻抗9999Ω,心房电极导线阻抗正常。提示:心室电极导线与起搏器不匹配,更换心室电极导线,起搏器呈VDD起搏模式。  相似文献   

4.
植入性心脏起搏器更换时心室电极直接参数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本院 90年代以来更换起搏脉冲发生器时心室电极参数的直接测量结果。在 2 6例病人中 ,男 15例、女 11例 ,年龄 6 3 .9± 13.6 ( 19~ 90 )岁。Ⅲ度房室阻滞 14例、病窦综合征 12例。在更换手术中 ,应用起搏分析仪直接测量原心室起搏电极参数。结果 :至测量时原心室起搏电极在体内埋置时间为 114.2± 2 7.4( 5 8~ 179)个月。首次埋置时的起搏阈值为 0 .5 9± 0 .2 7V ,更换脉冲发生器时为 1.6 0± 0 .75V(P <0 .0 0 0 1) ,起搏阈值增加的幅度为198.1%± 141.1% ( 2 0 %~ 5 6 7% ) ,增加的绝对值为 1.0± 0 .7( 0 .1~ 3 .0 )V。更换脉冲发生器时 ,起搏电极阻抗 5 5 8.5± 136 .3Ω。更换起搏脉冲发生器后 ,继续使用原心室起搏电极 2 2例。术后随访 48.7± 30 .6 ( 6~ 96 )个月。 2例于更换术后 12 ,2 4个月 (即原心室起搏电极在体内埋置时间分别为 98,12 0个月 )分别出现起搏器感知功能不良。重新手术时发现 ,原心室电极起搏阈值或阻抗增高。其余病人起搏与感知功能均良好。结论 :植入性心室起搏电极使用约 10年后 ,大部分电极的直接测量参数仍在良好范围 ,可以考虑继续使用 ,但必须注意随访 ,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埋藏式起搏器更换原因,并对术中电极处理进行探讨.方法:埋藏式起搏器更换术28例,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60~98岁,17例患者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1例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其中更换电极11例. 结果:28例起搏器更换术中,起搏器电池耗竭或使用时间已到质保期25例,电极绝缘层破裂1例,囊袋皮肤无菌性破溃1例,囊袋感染1例.心室电极在体内埋置时间为3~11年(平均8.3年).植入起搏器时起搏阈值为(0.44±0.27)V,更换时起搏阈值为(1.08±0.53)V,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植入时电极阻抗为(547.52±126.35)Ω,更换时电极阻抗(723.22±103.30)Ω,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起搏器更换原因多为电池耗竭或使用时间已到质保期.测量数据显示,心室起搏电极使用约8年后大多数的可以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永久起搏器更换时电极导线参数的变化。方法1988年12月至2005年5月,143例患者因电池耗竭而更换起搏器时的起搏电极导线阈值与植入时的阈值比较。结果至更换时电极导线使用年限为6~18年,平均(9.66±2.67)年,心室电极导线起搏阈值由植入时的(0.64±0.21)V升至更换时的(1.99±1.13)V(P<0.01),阻抗和感知没有统计学差异。心房电极导线起搏阈值由植入时的(1.10±0.34)V升至更换时的(1.44±1.47)V,无统计学差异,阻抗和感知亦无统计学差异。原起搏电极导线的使用率为75.47%。结论大多数起搏器在首次更换时原电极导线阈值满意,可以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埋藏式起搏器更换原因,并对术中电极处理进行探讨。方法:埋藏式起搏器更换术28例,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60~98岁,17例患者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1例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其中更换电极11例。结果:28例起搏器更换术中,起搏器电池耗竭或使用时间已到质保期25例,电极绝缘层破裂1例,囊袋皮肤无菌性破溃1例,囊袋感染1例。心室电极在体内埋置时间为3~11年(平均8.3年)。植入起搏器时起搏阈值为(0.44±0.27)V,更换时起搏阈值为(1.08±0.53)V,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植入时电极阻抗为(547.52±126.35)Ω,更换时电极阻抗(723.22±103.30)Ω,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起搏器更换原因多为电池耗竭或使用时间已到质保期。测量数据显示,心室起搏电极使用约8年后大多数的可以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主动固定起搏导线(3830,美国美敦力公司)在临床心脏起搏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40例符合起搏器植入适应证患者,随机分为主动固定导线组(n=20)和普通导线组(n=20),采用VVI或DDD起搏模式,心室导线均放置在右心室间隔部,观察两组在术中及术后各项心室导线参数情况以及有无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起搏器植入手术,术后均无导线脱位或穿孔发生.主动固定导线组术后并发肺栓塞2例,且X线曝光时间[(10.8±4.4) min对(7.3±2.8)min,P<0.01]明显延长.与普通导线组相比,主动固定导线组术中及术后1、3个月的心室起搏阈值[(0.52±0.23)V对(0.60±0.17)V,(0.51±0.07)V对(0.50±0.04)V,(0.52±0.13)V对(0.54±0.18)V]、阻抗[(785±152)Ω对(797± 153)Ω,(542±.100)Ω对(560±110)Ω,(510±113)Ω对(558±107) Ω];R波振幅[(11.24±4.9)mV对(10.52±4.3)mV,(11.16±2.34) mV对(11.31±1.86) mV,(11.31±2.26)mV对(11.72±1.68) m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830型主动固定起搏导线用于选择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是可行的,但应谨慎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量国人植入起搏器时右房、右室导线的实际使用长度,为得出适合国人的起搏导线长度提供依据。方法连续入选117例植入起搏器患者,记录其性别、年龄、身高、起搏器类型、导线植入侧(左/右)、静脉植入路径(锁骨下静脉/头静脉)、电极放置的位置(心尖部/流出道)等参数。术中测量静脉入口结扎部位到脉冲发生器连接口处的导线长度,将电极导线总长度减去上述长度得出电极导线实际使用长度,术后通过胸部正位片测量导线进入上腔静脉后垂直下行的反向延长线同左、右锁骨中点连接线的交界点与左/右锁骨中点间距离的差值,得出对侧植入时所需导线的长度。结果左锁骨下路径植入时右房导线实际使用长度为(30.0±2.3)cm;右室导线实际使用长度为(39.1±3.0)cm。右锁骨下路径植入时右房导线实际使用长度为(26.5±2.8)cm;右室导线实际使用长度为(33.5±2.8)cm。Spearman′s单因素相关分析发现,右房导线实际使用长度主要与身高(r=0.475,P0.001)相关,右室导线实际使用长度主要与身高(r=0.533,P0.001)相关;结论相对于常规使用的心房心室导线长度(心房53cm/心室58cm),国人选择心房导线40cm/心室导线50cm应该是可行和更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观察双心房、单心室三腔起搏器治疗病窦综合征合并阵发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三根电极导线分别置入冠状静脉窦内、右心耳和右室心尖部行三腔起搏。冠状窦电极导线与右心房电极导线通过一个Y型转接器构成心房部分。结果 :10例患者 ,9例经左锁骨下静脉径路置入导线 ,1例因存在残存左上腔静脉 ,从右锁骨下静脉置入。 10例中 9例冠状窦电极导线置于冠状静脉窦中部、1例置于冠状静脉窦远端。冠状窦起搏阈值为 1.0 6±0 .2 0V、起搏阻抗 6 11± 115 .8Ω、P波振幅为 4.0 7± 0 .88mV ;右室电极起搏阈值为 0 .5 3± 0 .12V、起搏阻抗 6 70 .3±191.7Ω、R波振幅为 9.6 6± 1.87mV。随访 5~ 2 4个月有 9例起搏器呈DDD工作方式 ,1例呈AAT工作方式。起搏和感知功能良好。 10例中 8例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完全控制 ,2例发作次数减少 ,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三腔起搏器技术安全、可靠。适合于缓慢型心律失常合并阵发性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起搏阈值、起搏阻抗和感知阈值的变化,对42根心房电极和49根心室电极进行了随访。结果显示:心房电极慢性期起搏阈值为1.17±0.35V/0.5ms,出现波动者6例(27.3%),心室电极为1.27±0.38V/0.5ms,出现波动者7例(30.4%);19根电极的起搏阻抗在急性期均有波动,慢性期为585.6±150Ω,慢性期出现波动者2例(10.5%);11根心房电极慢性期感知阈值(P波振幅)与植入时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
动态心电图诊断起搏功能异常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各种起搏器埋置后的工作状况,运用动态心电图(DCG)对192例起搏患者进行监测分析。192例患者六种起搏方式的24h心搏均数在89117~96239次之间。VVI起搏患者中心房颤动的检出率为26.1%(29/111)、室房传导检出率为12.6%(14/111)、过感知检出率为3.6%(4/111)、起搏故障率为3.6%(4/111)。AAI起搏中过感知检出率为23.3%(10/43)、起搏故障率为6.9%(3/43)。低感知检出率:VVI起搏为5.4%(6/111)、AAI起搏为11.6%(5/43),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DDD及VDD起搏所致介导性心动过速的检出率为24.3%(9/37)。起搏器埋置后,起搏及感知功能异常多为间歇性发生,DCG监测时间较长,发现起搏功能异常的机率较多,特别是带有脉冲标记的对于分析起搏功能异常帮助更大。有条件者DCG可考虑列为起搏器埋置后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3.
几种食管心房调搏方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降低有效起搏阈值、减轻刺激疼痛是顺利完成经食管心房调搏(TEP)检查的必要条件。将150例患者等分成三组,分别采用常规法(常规电极、常规极间距)、互换法(两个电极可交替作为刺激电极)、宽距法(常规电极、宽极间距)和粗极法(电极直径6mm)行TEP检查,观察指标有起搏成功率、起搏阈值、插入成功率等。当刺激电压<25V时,互换法与粗极法起搏成功率(分别为90%与84%)均高于常规法(64%)和宽距法(70%);粗极法100%成功时的起搏阈值(17.0±5.0V)低于其他三种方法(25.2±10.0,19.0±8.0和21.0±13.0V,P均<0.05),其电极插入成功率最低(84%)、鼻衄率最高(26%)。认为互换法具有起搏阈值较低,在一定电压范围内成功率高、并发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紧急床旁临时心脏起搏173例分析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对两种临时心脏起搏方法的效果和并发症作一分析。173例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分别采用两种床旁临时起搏方法:即用球囊飘浮电极经静脉心内膜起搏169例,用钢丝电极剑突下经皮穿刺心内膜起搏4例。结果:用球囊飘浮电极经静脉心内膜起搏全部成功,起搏7(1~31)天,电极脱位6例经重新安置电极后恢复起搏;穿刺损伤胸导管1例。用钢丝电极剑突下经皮穿刺心内膜起搏4例,1例成功;3例因心脏停搏时间太久而失败。结论:两种临时心脏起搏方法急救不宜搬动的严重心律失常病人均有效,但应视具体情况选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主动固定电极(螺旋电极)与被动固定电极术后各参数的变化。方法对18例接受被动固定电极及15例螺旋电极置入的患者,分别于术中;术后1,2周;1,2,3,6个月在平静状态下测定起搏阈值,A、V波振幅及阻抗。结果15例放置螺旋电极者,术后心房、心室阈值较术中下降(P<0.05);18例放置被动固定电极者,心房及心室电极术后起搏阈值无明显变化;全部33例术中;术后A、V波振幅测定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患者术后阻抗较术中明显降低(P>0.05),术后1周至6个月电极阻抗稳定,未出现显著性变化。结论安置螺旋电极者起搏阈值较术中下降,安置被动固定电极组起搏阈值无明显变化;而电极阻抗均较术中明显下降,长期随访稳定。  相似文献   

16.
对12例安置 Premier 起搏器的病人进行观察。安置时起搏阈值0.44±0.1 V、阻抗506±98 Ω(5 V 起搏时)、R波振幅8.58±6.3 mV。随访2~8个月,测得在0.8 V 起搏时的脉宽阈值为0.18~0.24 ms,显示其有良好的低阈值性能。程控取1.6 V、0.3~0.36 ms 就可保证安全有效的起搏。初步体会该起搏器性能良好,配合激素电极可节省耗电量和延长起搏器寿命。预计其寿命可超过16年。  相似文献   

17.
起搏阈值分析与低能量起搏安全性的长期随访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起搏阈值进行分析研究,随访观察低能量起搏的安全性。方法对106例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在术中、术后3个月及1年分别进行起搏阈值测试,并于术后3个月时将起搏器输出电压降为实测起搏阈值的2倍,随访观察起搏器的工作状态,时间为1~6年,分析不同时期、不同电极的起搏阈值。结果106例起搏器均安全起搏。比较电极的起搏阈值,术后3个月与术后1年无差别,心房电极高于心室电极,激素电极明显低于非激素电极。结论经长期随访观察证明,为节省能耗延长起搏器寿命,长期采用低能量起搏的方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AIMS: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acute clinical performance of a new ventricular automatic capture algorithm developed to work with all lead types and pacing vectors. METHODS AND RESULTS: During regular pacemaker implant or replacement, AutoThreshold and manual threshold tests were performed in ventricular unipolar (UP) and bipolar (BP, if applicable) pacing using a customized external prototype INSIGNIA pacemaker. The success rate and accuracy of two different modes (commanded and ambulatory) of the automatic capture algorithm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Loss-of-capture events (two consecutive non-captured beats without backup pacing) were used to assess safety. Data of 53 patients (33 DDD/20 VVI) from four medical centres were analysed. Tested leads included 43 BP and 10 UP from nine manufacturers, and seven had electrodes with low polarization. The rate of successful commanded and ambulatory AutoThreshold tests was 96 and 94%, respectively, with an average absolute threshold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manual threshold of < 0.1 V at 0.4 ms (commanded 0.07 +/- 0.07 V and ambulatory 0.08 +/- 0.07 V).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erformance between UP/BP pacing, polarization, and lead type. No loss-of-capture event was observed. CONCLUSION: When successful, the ventricular automatic capture algorithm accurately determined pacing thresholds in either a UP or BP pacing configuration among all leads tested.  相似文献   

19.
心脏电击转复对永久起搏器起搏阈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体外及心内心脏电击转复对永久起搏器起搏阈值的影响。方法观察5例体外直流同步及5例非同步电击转复前后起搏阈值及起搏导线阻抗的变化,以及3例ICD使用者上述起搏参数的变化。结果13例均一次电击转复成功。体外直流同步及非同步电击转复后,10例中有8例起搏阈值增高(均使用单极心室起搏导线),2例无明显改变(均使用双极心室起搏导线);ICD行心内电击转复3例,起搏阈值无明显改变(患者先前植入的均为单极心室导线)。所有13例的起搏导线阻抗在正常范围内波动。结论体外心脏电击转复有可能使永久起搏器的起搏阈值增高,尤其采用单极导线的患者,事先宜将起搏器的输出电压及脉冲宽度适当调高。对起搏依赖患者应作好及时更换起搏导线的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