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儿内镜上消化道异物较常发生 ,多由于误服所致。我院自 1996年 6月至 2 0 0 3年 5月应用电子胃镜治疗小儿消化道异物 3 2例 ,全部获得成功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 3 2例 ,其中男 2 1例 ,女 11例 ,年龄10个月~ 12岁 ,~ 1岁 1例 ,~ 3岁 9例 ,~ 5岁 12例 ,~ 7岁 7例 ,~ 12岁 5例。就诊时间 4h~ 3d。1.2器械 OLMPUSGIF XQ10 0型、GIF XQ2 40型电子胃镜、鼠齿钳、网篮、圈套器等。1.3 方法 治疗前需禁食 4~ 6h。对金属异物和不透X线异物于治疗前行X线透视或摄片 ,禁忌吞钡。 5岁以下小儿及不配合…  相似文献   

2.
慢性胃炎类内镜部分,国内近年多采用重庆会议标准,我们采用悉尼胃炎分类系统内镜部分标准检查2000例.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男1237例,女763例;年龄17~80岁,平均35.26岁;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消化道症状、体征和胃部胃镜下炎症表现,并排除了胃溃疡、胃癌及其它疾病引起的继发性胃部炎变.检查均采用Olympus CIF—XQ20型胃镜,各型胃炎诊  相似文献   

3.
我院从1981年2月到1982年12月,先后用国产GF—XWⅡ,GIF—XS_3:和日本Olympao GIF—QW等型纤维胃镜,对凡疑有慢性胃、十二指肠疾患,上消化道出血,胃切除术后又出现胃部症状等1125例病员,进行了1165次检查。除一般咽部不适等轻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96年至今对74例102枚直径〈0.8cm的上消化道息肉采用单发套扎器套扎治疗。74例均经胃镜及活检确诊,除外恶性病变。其中男43例,女31例。年龄20-55岁。息肉位于食管14枚,胃78枚。十二指肠球部10枚;息肉广基64枚,亚蒂31枚,带蒂7枚。病理组织学:炎性息肉43枚.增生性息肉28枚,腺瘤性息肉31枚;腺瘤性息肉中管状腺瘤性息肉14例.绒毛状腺瘤性息肉11例.混合性腺瘤息肉6例。所用设备Olympus公司生产P20纤维胃镜和GIF—XQ230电子胃镜及天津医学院天医公司生产的套扎器。将套扎器安装在胃镜末端。按常规进行胃镜操作,寻找息肉进行套扎,吸引压力为400—500MPa,将息肉全部吸入套扎器内,橡皮圈结扎于息肉根部。见息肉逐渐变为紫色,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细电子胃镜的性能及在老年患者上消化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22例≥60岁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分别用普通和超细电子胃镜进行诊断及治疗,比较两组被检者术前、术中情况及依从性.结果 两组老年患者基础状况无明显差异,术中较术前心率变化普通胃镜组明显(P<0.05),超细胃镜组不明显(P>0.05).结论 老年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超细胃镜检查术中心率变化小,依从性更好.  相似文献   

6.
1988年1月~1998年12月应用OLYMPUS XQ10型胃镜对2273例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其中检出上消化道癌症835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周冰  王燕  王风华  陈莹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8):2417-2418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及导致死亡的原因。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上消化道出血老年组100例,并与同期非老年组82例相比较。结果: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主要为消化性溃病56例,占56%;胃癌15例,占15%。发生低血压或休克老年组16例,非老年组7例(P<0.05),使用阿司匹林抗凝药物,老年组23例,非老年组6例(P<0.01),老年组死亡22例,其中18例因全身慢性疾病恶化和出血后并发症死亡;非老年组死亡6例(P<0.01)。结论:消化性溃疡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其次为胃癌。全身慢性疾病恶化和出血后并发症是影响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预后的重要原因,尤其是肺部感染、心脑血管疾病是主要的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8.
312例80岁以上老年患者胃镜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来80岁以上高龄患者胃镜下疾病特点,为临床诊治高龄患者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312例80岁以上患者胃镜检查资料,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性胃炎仍是最常见的疾病,高龄组胃癌与食管癌的检出率与老年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年纪越大,患消化道肿瘤的可能性越大。结论高龄患者出现上消化道症状,只要条件允许,宜行胃镜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311例60岁以上老年人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取胃黏膜组织作病理诊断和HP检测。同时与中青年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组患者HP阳性率显著高于青壮年组(P<0.01)。老年组患者慢性胃炎和胃溃疡HP阳性率分别为84.77%和83.67%,显著高于青壮年组(P<0.05);老年组患者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HP阳性率分别为71.01%和69.05%,与青壮年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疾病患者与HP感染密切相关,且感染率高,应予以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10.
我们自1975年11月至1977年2月应用国产Xw—1型和日本GIF—K_3型纤维胃镜,共检查了400例上消化道疾患的病人。现将检查结果结合临床,并复习有关文献,分析讨论如下。一般资料和检查结果表1.400例胃镜检查结  相似文献   

11.
1992年 1 0月至 2 0 0 1年 8月 ,我们经胃镜检查发现老年人霉菌性食管炎 1 3例。现报告如下。资料方法 本组 1 3例 ,男 8例 ,女 5例 ;年龄 61岁~ 73岁 ,平均 65 8岁。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吞咽痛 ,反酸 ,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痛 ;其中 5例患者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病程 2~ 8月。临床拟诊为“食道癌”或“反流性食管炎”。应用日本欧林巴斯GIF~K2 XQ~ 30型纤维胃镜 ,天津NT~30 0型内镜显示仪 ,对 1 3例患者进行常规胃镜检查 ,在胃镜下于食管病变处进行粘液刷检涂片 (培养 )找霉菌与活检病理检查。结 果 胃镜下见食管中下段粘膜有中…  相似文献   

12.
非甾体类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9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412例经胃镜及实验室检查证实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98例出血前10d内有服用NSAIDs史,分为老年组(122例)和中青年组(290例)进行研究。结果老年组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1);老年组服用药物以阿司匹林为主,中青年组以布洛芬为主;伴随疾病老年组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主,青年组以上感或关节疾病为主;老年组消化道出血以溃疡性病变为主,中青年组以黏膜糜烂为主。Hp感染老年组略低于中青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内NSAIDs相关性与非相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人患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具有其自身特点,不同于中青年患者,对于长期服用NSAIDs的老年患者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大出血的病因、临床特点及疗效与费用.方法 回顾分析近十年来我院急诊科经胃镜或手术证实的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大出血的老年患者39例完整临床资料,并与同期57例青壮年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大出血作比较.结果 老年组多以腹胀、排血便、低血压或休克、昏迷及易发展到MODS;出血病因有:消化性溃疡(PUD)占56.4%(22/39),急性胃粘膜病变占20.5%(8/39),上消化道肿瘤占10.3%(4/39),Dieulafoy病占2.6%(1/39),食管溃疡占2.6%(1/39),原因不明占7.7%(3/39);胃镜下止血术疗效确切,止血时间、再出血例数、输血量、手术例数、住院天数和总费用均明显低于内科保守治疗组,老年组与青壮年组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大出血临床表现不典型,易出现严重并发症,死亡率较高;其病因主要为消化性溃疡,其次是急性胃粘膜病变及上消化道肿瘤;胃镜下止血术作用确切有效,安全性高,尤其是在年老体弱、休克状态及不愿手术治疗的患者尤为实用,在基层医院亦可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电子线阵式超声胃镜(EUS)在上消化道及其临近脏器疾病中诊疗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PENTAX EG-3630U型电子线阵式超声胃镜对121例上消化道及其临近脏器疾病患者进行常规线阵式内镜超声检查,并对13例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病变和胰腺疾病患者行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EUS-FNA),4例晚期胰腺癌和胆管癌合并顽固性腹痛患者行内镜超声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EUS-CPN)和1例腹腔内囊性肿块穿刺抽液.结果 121例患者中,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病变60例(49.6%),上消化道黏膜良性病变8例(6.6%),食管、胃恶性肿瘤9例(7.4%),肿瘤转移性淋巴结肿大3例(2.5%),胆胰病变27例(22.3%),十二指肠乳头癌2例(1.7%),十二指肠乳头腺瘤1例(0.8%),左肾上腺良性增生病变1例(0.8%),正常结构10例(8.3%).13例行EUS-FNA的患者中10例取材成功可以进行病理诊断(76.9%),4例行EUS-CPN患者中3例治疗有效.结论 电子线阵式超声胃镜对上消化道及其临近脏器疾病有重要的诊断和治疗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沈宇桓  褚国勇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3):3557-3558
目的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临床症状及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方法以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4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73例)和中青年组(73例),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病因、临床症状及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胃镜检查结果,老年组十二指肠溃疡14例,胃溃疡24例,复合性溃疡6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9例,急性胃黏膜病变7例,胃癌13例。因胃溃疡、复合性溃疡、肿瘤引发出血的患者数老年组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十二指肠溃疡导致出血的患者数老年组明显低于中青年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为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急性胃黏膜病变等,与中青年患者的发病原因有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胃镜诊治,并分析其临床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间经胃镜检查并治疗的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100例青少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结果进行比较,记录两组胃镜检出率、出血原因、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胃镜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出血原因及镜下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胃镜检查可以准确判断老年人消化道出血原因,对于疾病的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人应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16例,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416例和中青年组(<60岁)200例,分析两组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老年组应用NSAIDs以阿司匹林为主,占55.8%(232/416),高于中青年患组(37.0%,74/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血液常规及凝血常规指标与中青年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服用NSAIDs药物后近期出血率(21.2%)低于中青年组(6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及中青年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溃疡病史及Hp感染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NSAIDs相关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与青年患者不同,需予以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急诊老年与非老年患者的死亡原因分布特点,以提升老龄化城市的急危重症的救治效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急诊科2014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的1799例急诊科完整死亡病案,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和非老年组(<60岁),对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死亡原因、变化趋势及季节分布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急诊死亡病例中老年组大于非老年组(P <0.01);老年组男性占比小于女性(0.97∶1),非老年组男性占比大于女性(3.2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帕累托图分析显示,老年组主要死因顺位为呼吸系统疾病、晚期肿瘤、猝死,非老年组主要死因顺位为猝死、晚期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老年组大于非老年组,猝死老年组小于非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晚期肿瘤死亡率老年组小于非老年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将前后4年主要死因进行比较,老年组呼吸系统疾病、晚期肿瘤呈上升趋势,非老年组猝死呈下降趋势,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季节分布中,老年组冬季死亡人数最多,夏季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及导致死亡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 10 2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并与同期 91例非老年患者作比较。结果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主要为酸相关疾病 (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炎、食管炎 ) 74例 ,占 72 .5 % ,胃癌 13例 ,占 12 .7% ;使用阿司匹林或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老年组 2 2例 ,显著高于非老年组 7例 (P <0 .0 1) ,发生低血压或休克老年组 2 1例 ,非老年组 7例 (P <0 .0 5 )。老年组死亡 14例 ,病死率 13.7% ,其中 13例因全身慢性疾病恶化和出血后并发症死亡。非老年组死亡 2例 ,病死率 2 .2 % (P <0 .0 1)。结论 :酸相关疾病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 ,其次为胃癌。全身慢性疾病恶化后并发症是影响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预后的主要因素 ,特别是心脑血管病是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20.
姚德度  吴娟娣 《江苏医药》1997,23(12):884-885
自1987年~1996年,共收治≥60岁的上消化道出血66例,与同期住院的中青年组79例进行对比,探讨其临床特征及意义。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老年组上消化道出血66例,其中男49例,女17例;年龄60~87岁,平均678。对照组79例,其中男60例,女19例;年龄12~59岁,平均25.8岁。二、诊断方法:两组病人全部经胃镜、x线钡控或手术诊断。结果一、病因:老年组胃癌、食道场发病率显著增高,X’一13.93,Pwto01;对照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及十二指肠球炎显著高于老年组人’一174,P<0.01,见附表。二、出血总量:wt500ml老年组14例(2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