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早期情志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和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11月桐柏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依照建档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于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早期情志护理,统计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1个月后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及康复护理依从性。结果两组护理前SAS评分、SD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康复护理依从性为92.86%(39/42),高于对照组的71.43%(3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采取早期情志护理可明显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其康复护理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情志护理对老年脑梗死病人的临床辅助疗效以及负性情绪与依从性的影响。方法:80例老年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常规护理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情志护理组病人则加施早期情志护理,比较2组病人神经功能、情绪、依从性与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情志护理组病人各维度神经功能评分、依从性评分、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及其总分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1),SAS与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1)。结论:早期情志护理对老年脑梗死病人的临床辅助疗效、负性情绪与依从性的影响显著,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对负性情绪、自我效能、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中医情志护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施沃兹自我效能量表评分、生活质量、护理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DS评分(18.7±4.3)分,SAS评分(18.1±4.8)分,自我效能评分(29.4±3.7)分,生活质量评分(71.7±6.5)分,对照组患者SDS评分(27.7±7.4)分,SAS评分(29.5±7.6)分,自我效能评分(22.3±5.2)分,生活质量评分(82.9±7.3)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观察组患者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引入中医情志护理干预措施,可提升患者自我效能和护理依从性,并实现负性情绪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早期情志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和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整体筛查法选取老年脑梗死患者130例,根据设计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早期情志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康复训练、用药、生活自理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行早期情志护理,能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路毅 《黑龙江医学》2023,46(4):479-481
目的:探讨家庭延伸护理方式对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患者自我效能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106例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家庭延伸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医嘱依从性、负性情绪、自我效能及自护能力情况。结果:观察组医嘱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43,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41、8.323,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中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13、5.547、8.668、7.752、8.039、9.685,P<0.05)。结论:家庭延伸护理能够提高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患者遵医行为,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改善其自我效能,增强其自护能力。  相似文献   

6.
江珊 《包头医学》2023,(4):42-43
目的 :探究情绪调节策略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2020年5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情绪调节策略。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对照组SAS、SDS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干预后两组SE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对照组SES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以情绪调节策略为主的短干预有利于减少抑郁障碍青少年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张璐 《中国民康医学》2023,(11):173-175+179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关节镜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80例行关节镜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康复锻炼依从性、护理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膝关节功能(LKS)]评分和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研究组康复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疼痛、肿胀度、楼梯攀爬、蹲姿等LKS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可提高关节镜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和膝关节功能评分,降低负性情绪评分,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1年7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6例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78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遵医行为、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I)]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3、0.191,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09、7.382,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评分、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55、0.462,P>0.05);干预后,观察组遵医行为评分、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27、6.372,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97,P<0.05)...  相似文献   

9.
李春芝 《黑龙江医学》2023,46(4):485-487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对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临床症状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持续护理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临床症状评分、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生活质量[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17,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62、0.289,P>0.05);护理后,观察组日间和夜间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02、4.483,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1、0.117,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38、11.900,P<...  相似文献   

10.
张彦 《中国民康医学》2024,(7):180-182+186
目的:观察结构式心理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108例拟行TKA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结构式心理护理。比较两组锻炼依从性评分,护理前后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疾病不确定感[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评分和生命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锻炼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UIS-A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GQOLI-74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30%(52/54),高于对照组的81.48%(4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结构式心理护理可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手外伤病人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手外伤病人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1、4周的康复锻炼依从性;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病人的负性情绪焦虑、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4周的康复锻炼依从性好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χ2=10.040、10.297,P<0.05)。观察组出院时负性情绪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11.318、5.304,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能提高手外伤病人的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降低病人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基于健康商数理念的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82例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健康商数理念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负性情绪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FMA评分和BI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健康商数理念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促进HICH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缓解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和化疗方案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价负性情绪,比较二者化疗依从性。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较本组护理前均降低,但是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化疗方案依从性评定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有效缓解宫颈癌根治术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术后化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CICARE沟通护理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100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CICARE沟通护理。比较两组依从性,护理前后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疾病认知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依从率为98.00%(49/50),高于对照组的70.00%(3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疾病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的72.00%(3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术后护理基础上实施CICARE沟通护理可提高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术后患者依从率、疾病认知评分和护理满意度,降低负性情绪评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初产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8月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产褥期负性情绪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活动、精神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活动、精神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护理前,两组产康知识了解、护理依从性、情绪护理、康复情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产康知识了解、护理依从性、情绪护理、康复情况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对初产妇产褥期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6.
胡娟 《中国民康医学》2023,(15):169-171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94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以奇偶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命质量[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CQQC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87%(46/47),高于对照组的82.98%(3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可提高生命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降低负性情绪评分,效果优于常规康复护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收治的6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治疗依从性、睡眠与疼痛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护理前,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PSQI、V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叉神经痛患者治疗过程中加强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不良心态,提升治疗依从性,减轻疼痛,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互动达标康复护理在缺血性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130例缺血性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互动达标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康复锻炼依从性、护理前后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和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研究组康复锻炼依从性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GSES、ESCA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3个月后,两组ADL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DS、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采用互动达标康复护理可提高缺血性卒中恢复期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GSES...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早期心理干预在急性脑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通许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6例AMI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早期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计算患者治疗依从性,采用医院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58.33%,高于对照组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0.94±5.74)分,高于对照组的(78.63±6.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心理干预可提高AMI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沈婷  周明丽  郑绪莲 《中国民康医学》2023,(19):186-188+192
目的:观察多元化连续性护理在老年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该院收治的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7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多元化连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命质量[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及疾病认知程度等SAQ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多元化连续性护理可提高老年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生命质量评分,降低负性情绪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