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作为一种常见癌症,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其发病的分子机制仍很不清楚。尽管对CRC发病机理的研究逐渐深入并提供增强的筛查策略,但由于早期CRC的症状并不明显,难以诊断,使得许多患者错过最佳手术治疗的机会,因此目前患病率仍在上升。目前多数研究表明,CRC早期发病主要原因是由于机体所处环境、膳食、遗传和存在患者体内的其他因素等所作用造成。对于CRC的治疗大多是手术结合化疗药物进行治疗。在此,本文就CRC主要发病机制与临床中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筛查方法、药物靶向治疗、手术与放化疗的结合、中医药在CRC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旨在为临床对该类疾病的针对性防治及相关病理机理的阐明提供最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Meta分析研究的方法系统的评价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结直肠癌患者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方法:运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PubMed等相关数据库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和检索,搜集关于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并运用Jadad量表对纳入文献评分采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11项随机对照试验,试验中共涉及72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临床有效性方面,中医药联合西医治疗CRC试验组与单纯西医治疗对照组相比较,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在中医症候疗效、不良反应、降低化疗对患者的毒副反应及试验室检查等相关方面的结局指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临床上中医药联合西医治疗CRC患者是安全和有效的,对于改善CRC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殷东风教授中药配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控制不良反应直至消失,患者未因不良反应而减药或停药,靶向治疗得以有效延续,无进展生存期已达18个月,总生存期已近36个月,血CEA显著下降,KPS评分明显提高。随着肿瘤治疗观改变,患者生存质量已成为衡量肿瘤疗效主要指标。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减轻化疗及分子靶向药物毒副作用,预防复发、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在临床上日趋重要。当今提倡多手段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肺癌,中医辨证施治正符合这一思想。虽为个案,仍能显示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赵云  范月友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3):175-176
化疗是血液肿瘤病人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治疗中产生的恶心呕吐副作用常可引起脱水、代谢紊乱等不良后果,严重者会影响化疗的正常进行。因此,为减轻病人化疗所致的胃肠道反应,我们围绕化疗前后采取积极的预防,通过化疗前期作好护理评估,了解化疗经历,熟悉化疗方案,掌握心理状态,适当饮食指导及化疗期间给予创造良好环境,掌握用药时间,正确使用止吐药,进少量清淡饮食,严密观察副作用等实施具体护理措施,取得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联合化疗治疗结肠癌手术后复发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组的方法,通过治疗组(化疗+补中益气汤),对照组(单纯化疗)进行对比试验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气血虚弱症状的改善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显效率分别为68.7%和23.5%,差异有显著性(P<0.01);中医气血虚弱...  相似文献   

6.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膀胱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男性和老年人群是膀胱癌的高危人群。当前膀胱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以手术和化疗为主,但其术后复发率较高,同时也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中医药以其独特的增效减毒作用,降低术后复发率,减轻化疗后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文从临床与实验机制研究阐述中医药治疗膀胱癌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中医药应用于膀胱癌的治疗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癌症严重威胁着全世界人民的健康。化学疗法是人类癌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然而,化学疗法的非特异性细胞毒性通常会引起癌症患者难以忍受的严重不良反应。因此,需要探索有效的佐剂策略以预防和减少化学疗法诱导的不良反应。已经使用数千年的中草药与常规化疗药物比较具备很多优势,为探索有效的佐剂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具有预防和减少抗癌化学疗法不良反应的潜力。本文揭示了化学疗法诱发的不良反应,综述了中草药对化疗诱导的骨髓抑制、胃肠道毒性、神经毒性和心脏毒性的预防作用,并讨论了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8年12月于安顺市人民医院使用中药注射剂进行治疗的患者,对他们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对使用中药注射剂产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实施一系列的预防对策,如:对症用药、合并用药、溶媒选择以及静脉注射时滴速的控制等,观察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改善情况。结果:实施预防干预措施之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占中药不良反应的78.7%(37/47),实施预防干预措施之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占中药不良反应的62.5%(15/24),实施预防干预措施前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占中药不良反应的对比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之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药物自身因素与临床使用因素等,这些因素都能够引起患者不良反应的出现,医院要想降低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就必须从中药注射剂的源头与使用两个方面来进行控制,这样才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9.
抑郁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防治的形势相当严峻。目前,西方医学对于抑郁症仍然未找到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心身一体的整体观和丰富的临床实践加之治疗中相对较小的副作用使其在抑郁症的防治方面可能有潜在的优势。单味中药或中药复方是中医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手段之一,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相当复杂,中药复方的成分更加复杂,因此该文重点探讨单味中药防治抑郁症的作用规律。不少研究者从历史文献或者不同医者的临床经验中发掘出了较多具有防治抑郁症作用的中药。目前已知的抑郁症发病机制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受体表达异常引发抑郁症,二是神经细胞可塑性及相关信号通路改变导致抑郁症,三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持续激化引发功能紊乱而出现抑郁症,四是细胞因子的异常分泌引发抑郁症。中药究竟是通过哪种机制发挥作用的;归经理论是中药临床使用中的重要指导法则,中药的不同归经与不同药理作用机制之间是否有某种关联关系?为解决这2个基本问题,该文系统梳理了所有文献库中有关中药防治抑郁症作用机制的研究,并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了中药归经与4种作用机制之间的联系。该研究可能有助于进一步的中药防治抑郁症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软件及方法从多个维度系统整理徐振晔教授针对大肠癌的临证思维方法及用药规律,为中医药诊治大肠癌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的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3月期间徐振晔教授门诊治疗的经病理或影像学诊断、至少有2次以上复诊且持续服药2个月及以上有临床症状减轻的大肠癌患者病案。在纳入病例前,将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症状、辨证分型、涉及脏腑、病理因素、临床用药等进行数据预处理及统一、标准化和规范化。在EXCEL中输入所有处理好的病案数据,采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25(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SPSS25)作临床数据有关的频次及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采取IBM数据挖掘平台 SPSS Modeler 18对临床症状及处方作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87例患者,279张中药处方。从主要症状频次分析,就诊大肠癌患者中出现纳呆、乏力、大便溏、消瘦、夜寐不安、腹胀、腰酸以及口干占到前八位。出现频次较高的辨证分型为脾虚精亏。病理因素中湿和瘀最多,占50.179%和39.068%。相关脏腑中脾胃、肾、肠、肝最多,占96.774%和41.219%、24.373%、17.921%。纳入分析的279张处方中按照频次排序为黄芪、白术、鸡内金、白茯苓、白花蛇舌草、菝葜、预知子、黄精、野葡萄藤及绞股蓝。四味药排名前五的高置信度组合有黄精、菝葜、鸡内金、黄芪,黄精、白花蛇舌草、鸡内金、黄芪,黄精、鸡内金、白术、黄芪,黄精、鸡内金、白茯苓、黄芪,太子参、黄精、白茯苓以及白术。药物和症状经过聚类后分为六大类。结论 徐振晔教授在大肠癌诊治中提倡健脾养精,佐以健脾化湿、化痰散结、疏肝理气、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等法则综合运用的学术思想,为启发中医药对大肠癌的辨证论治拓展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DCF方案联合扶正和胃汤治疗进展期胃癌3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4例用中药加DCF方案化疗,对照组32例单纯用DCF方案化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55.9%和50.0%,临床受益率分别为85.3%和81.3%,均无统计学差异;半年生存率:治疗组为82.4%,对照组为65.6%,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年生存率:治疗组为52.9%,对照组为25.0%,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WBC下降、恶心呕吐、黏膜反应、乏力有差异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期胃癌虽未能明显改善近期疗效,但能减轻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针灸防治肿瘤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研究现状,作者通过对近10年相关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分析,发现针灸主要用于防治化疗后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病变、骨髓抑制、疲劳等。其中,针灸防治肿瘤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试验设计相对完善、结果认可度较高,值得推荐;而针灸防治其他不良反应的临床试验质量不高,疗效亦不确定。因此,今后可应用针灸防治其他不良反应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提供更多的临床证据。  相似文献   

13.
当前精神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较为普遍,已经成为临床问题,在现代西方社会,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化学药品对人体的危害,甚至认为许多西药的应用利大于弊,精神药物不良反应是药祸,应当引起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对于这些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西医往往缺乏可靠疗效手段,中医可以发挥自身优势,采取辨病论治、辨证论治、对症治疗等多重手段灵活治疗,杂合以治,主要治法包括清热、解毒、养阴、活血、泻下,每每取得较好疗效。当然,中医防治精神科药物不良反应的优势远远不仅仅是这些具体治法,还在于整体观念、重视人体正气、治未病等根本优势。  相似文献   

14.
皮肤光老化是由于皮肤长期接受日光照射所引起的损害,属于外源性老化,是引起皮肤衰老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的症状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松弛、皱纹产生,局部出现色素沉着等。引起皮肤光老化的机制多种多样且极其复杂,主要涉及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基质金属蛋白酶的作用、炎症反应等方面,而皮肤光老化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防晒剂、抗氧化剂和抗炎制剂的使用等。近年来,皮肤光老化的防治与改善已成为国际上的热点问题,因此,开发具有确切抗光老化作用的药物并阐明其抗光老化的作用机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临床上虽然维甲酸等药物可改善皮肤光老化,但长期大量使用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副作用,并且大部分药物对皮肤有较强刺激及损伤。中药具有取材天然,作用平稳,毒副作用小等优势,并且中药及其复方在中医美容应用历史悠久、疗效确切且具有独特的作用,本文意在探讨近年来中药抗皮肤光老化的机制以及现代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探究皮肤光老化的机制与防治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China and other East Asian countries for helping cancer patients. However, it is unavailable to most patients who are treated in NHS in UK, due to there is not enough evidence in using TCM in cancer patients, To try to establish the evidence base for using TCM in cancer patients management, the author reviewed the current available clinical reports to TCM treatment of cancer patients, mainly those of randomly assigned an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RCTs) with bigger samples, from maintaining the quality of life, enhancing immune system, remedying the side effects from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respectively, and to propose a role of TCM as an assistant therapy to the main therapies. We then concluded that TCM holds its unique value in maintaining good quality of life, and to help the patients through the operation,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to achieve better outcomes.  相似文献   

16.
糖皮质激素在肾脏疾病治疗中应用广泛,长期大量使用时,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会带来较多的不良反应.王自敏教授认为糖皮质激素多具"纯阳"之性,初始及长期使用时,阳热过旺,易伤肾阴,减量阶段,阴损及阳,阴阳两虚,停用阶段,正气亏虚,阳气未复.对于其不良反应的防治,王老主张以分期论治为主,结合患者临床表现不同,适当加减用药,归纳总...  相似文献   

17.
心、肝、肾等脏器损害是化疗最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治疗的依从性,甚至可造成患者死亡,故早期预防和诊断十分重要,目前西医多采取与化疗药物同步使用预防药物。中医在防治化疗引起的多脏器损害方面取得良好疗效,中药注射液的综合作用疗效优于单种西药,且中药内服可在化疗间歇期发挥作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总结,以期为临床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细胞信号转导是指胞外信号刺激细胞,导致多种信号分子相互转换,最终产生对应的生物学功能的过程。各种细胞内外信号分子通过细胞内的信号转导过程,调节离子通道、代谢酶、转录因子等的活性,而参与了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一步发展,各种实验研究逐渐提高大家对肿瘤的发生机制和参与调控肿瘤细胞增殖、分化、血管形成、侵袭、转移的信号通路的认识。细胞内信号通路失调,最终造成细胞增殖与凋亡异常是细胞癌变的主要机制之一,针对这些重要的信号通路的分子靶向治疗可以逆转、延迟、阻止致癌过程。大量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药在肿瘤的治疗中已经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疗效优势,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稳定瘤体、术后防治肿瘤转移复发、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存率。以往许多实验研究表明,抗肿瘤中药可从多条途径调节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而发挥抗肿瘤作用。本文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对近几年有关中药抗肿瘤的相关实验进行归纳,总结出这些抗肿瘤中药研究中所涉及的11种信号通路,以期为后续更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增益方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术后脾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增益方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大肠癌术后脾虚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仅进行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化疗的基础上加用增益方,两组均治疗42 d。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生活质量变化、化疗不良反应及二胺氧化酶(DAO)、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水平。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治疗后,治疗组卡氏(KPS)评分、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疲倦、失眠、食欲丧失、恶心呕吐、腹泻、总体健康状况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治疗后,治疗组消化道化疗不良反应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治疗组DAO、FABP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增益方联合化疗能明显缓解大肠癌术后脾虚型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化疗不良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DAO、FABP水平,进而促...  相似文献   

20.
化疗是现代医学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的手段之一,化疗药物在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给机体带来了较大的不良反应。其中胃肠道副反应比较常见,部分患者甚至因严重恶心、呕吐而无法耐受而拒绝继续化疗。应用中医药辨证论治对于化疗呕吐具有显著疗效,极大程度上缓解了化疗的毒副作用,本文总结了常见的化疗呕吐证型及其相关的辩证用药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