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血糖控制情况对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波动状况。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3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内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58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72 h的连续动态血糖监测(CGMS),依据血糖谱分析其血糖波动情况。结果本研究组中有28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内)在每餐后出现显著的血糖升高现象,特别是在早餐后更为明显,患者的血糖峰值出现在早餐后的1.6 h;且血糖>14.0、11.2、7.9 mmol/L所占的时间百分比分别为7%、15%、26%;患者的72 h CGMS中血糖>7.9 mmol/L曲线下的面积与糖化血红蛋白值呈正相关。另有20例患者出现低血糖,且多发生于凌晨3点左右,多为无症状性低血糖,只有2例患者出现了低血糖反应。结论血糖情况控制较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会出现较明显的高血糖情况,72 h的连续动态血糖监测血糖谱能够比较直观的反映患者的总体血糖控制情况和动态血糖波动细节的信息,对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了关键信息。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球蛋白与血糖控制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红  孙宏勋  徐倩 《河北医药》2008,30(2):195-196
2型糖尿病(DM)是以慢性血糖升高为特征的全身代谢紊乱性疾病,久病易产生各类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血管病、糖尿病视网膜病等,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不仅与  相似文献   

3.
朱春霞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1):1386-1386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与药物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08例门诊糖尿病患者调查血糖控制情况及用药相关因素。结果:空腹血糖水平(7.5±0.80)mmol/L,理想控制在46%。初中、小学及以下文化患者的药物错服率明显高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中有相当多的高血糖患者血糖控制不良,可能与降糖药物治疗的认知程度较低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沂南县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方法本次研究主要对沂南县人民医院2009年7月~2013年4月期间的196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并分析影响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结果血糖控制良好组58例,血糖控制不佳组141例。两组患者在家庭收入、饮食控制、文化程度、职业、并发症情况、药物治疗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和家族史、高血压史和吸烟史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和家庭收入以及职业均是其危险因素(P〈0.05)。结论沂南县人民医院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并不是很高,并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中应加强相关因素分析,给予具体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和讨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意义,并探讨该行为对其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共92例,按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治疗护理期间按照标准方案进行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定期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指导,鼓励患者进行自我管理行为。采集其FPG,2h PG和Hb A1c数值,对两组之间的血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发现,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还都处于较低的水平,FPG,2h PG和Hb A1c数值均受到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自我管理水平越高,FPG,2h PG和Hb A1c指标越低,患者的生存质量越好。结论患者高效的自我管理有助于帮助2型糖尿病的恢复。但当前情况下,患者对于糖尿病的认识仍然不够深入,对于医疗概念的理解仍然有所欠缺。患者的自我管理效率低下,多数人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自我管理对于治疗和护理的重要之处。因此有必要继续加大对于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的宣传,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  相似文献   

6.
7.
2型糖尿病(T2DM)是使人过早致残和死亡,尤其是早发心脑血管疾病、截肢和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以积极控制血糖水平为核心的综合治疗,是避免或延缓上述情况发生的关键。寻找有关影响血糖控制的因素并加以纠正,也就成为医护人员应当关注的问题,下面就2004—2005年在我科住院的184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在常规糖尿病患者管理方式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理护理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糖尿病管理方法,心理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前两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接近,两组干预前后的餐后2h 血糖水平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心理护理组的空腹血糖、HbA1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管理,仅仅进行随访、健康教育和指导是远远不够的,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更有助于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在占临床糖尿病病例90%~95%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见且危害最大的慢性并发症是心血管疾病,尤其是高血压病。因此,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的高血压病,早期、及时和达标治疗非常必要。由于糖尿病本身代谢紊乱和病理生理变化的影响,使得糖尿病合并的高血压病具有一些临床特点,临床医生在降压方案的确定和降压药物的选择时,应当注意这些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门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口服降糖药物应用及主要代谢指标控制达标情况。方法:随机调查347例口服药物治疗的门诊T2DM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口服降糖药物应用及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并分析慢性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分析代谢指标达标情况。结果:347例患者中口服降糖药物使用比例最高的为二甲双胍(52.2%),其次为磺脲类(51.6%)。治疗方案中单药治疗占35.2%,2种及3种以上药物分别占49.0%及15.8%。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的达标率分别为59.1%,73.2%,71.8%。33.4%的患者血压达标,各血脂指标仅有40%患者达标。患者用药种类随糖尿病病程延长而增加,而单药、两药及三药治疗的患者HbA1c水平无差异。结论: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门诊T2DM患者血糖达标率明显提高,但血压、血脂达标率较低,仍有40.9%的患者血糖未能满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与研究两种糖尿病药物联合应用对2型糖尿病者血糖影响,从而筛选一种更加合理及有效的联合用药方案。方法随机选取56例2型糖尿病者且给予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控制血糖水平作为观察组,另外再选取55例以往仅单纯给予二甲双胍治疗的2型糖尿病者作对比研究,即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加以观察和数据的处理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二甲双胍为基础联合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者血糖调控具有显著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陆祖谦  许樟荣 《药品评价》2008,5(11):525-528
1糖尿病血糖测定的研究 历史早在公元5~6世纪,中国和印度医生均发现糖尿病患者的尿液具有甜味。1776年Mathew Dobson首次证实糖尿病患者尿液和血清的甜味与食用糖的甜味相同,后来法国的化学家Chevreul证实它为葡萄糖。1833年Baptise开始应用化学旋光的方法测定葡萄糖浓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本社区家庭医生管理下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状况.方法:以本社区已与家庭医生签约的20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3例,女性139例,年龄57~96岁,平均年龄(73±8)岁.收集和分析患者的基本情况以及血糖和血脂生化指标信息.结果: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重指数的达标率分别是62.9%、58.4%、56.9%、68.3%、60.4%、67%、58.4%、22.8%、46.5%.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全面达标要求,5项及以上全部达标的只有46.0%.结论:糖尿病控制的全面达标率仍然不高.家庭医生应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活动,提高糖尿病控制全面达标率,以预防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程莉  王佑民  刘佳 《安徽医药》2015,(8):1507-1510
目的:探讨吸烟对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 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142例,按吸烟情况分为不吸烟组(从不吸烟,n =44),戒烟组(戒烟半年以上,n =33),少量吸烟组(每天≤20支,n =33),大量吸烟组(每天>20支,n =32),采用现场调查结合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询问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工作活动强度、吸烟、降糖药的应用等情况,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等指标,实验室检测葡萄糖(GLU)、2hPBG、HbA1 C,比较各组间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差异;逐步回归及偏相关分析,了解吸烟对血糖控制影响的显著性及影响程度。结果(1)不吸烟组与大量吸烟组相比 FBG、2hPBG 明显降低(P <0.01),HbA1 C 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吸烟组与戒烟组比较2hPBG 有所升高(P <0.05或 P <0.01);(2)少量吸烟组与大量吸烟组比较 FBG、2hPBG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吸烟组与戒烟组相比 FBG、2hPBG、HbA1 C 均增高(P <0.05或P <0.01);(3)吸烟是 HbA1 C 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β=-0.216),FBG、2hPBG、HbA1 C 与日吸烟量、吸烟年限等无明显相关性(P >0.05)。结论吸烟是与年龄、BMI、工作活动强度、DM病程、用药情况等影响无关,为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差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组与戒烟组,戒烟组与不吸烟组之间血糖控制指标(FBG、2hPBG、HbA1 C)等的差异,表明大量吸烟不利于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血糖的控制,戒烟对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血糖控制有明显的积极的作用,在餐后血糖的控制上甚至优于从不吸烟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宁夏城乡地区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影响血糖控制的因素。方法调查银川市社区服务站306例和平罗县乡镇卫生院289例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本情况和膳食情况,分析影响血糖控制的因素。结果银川市和平罗县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BMI和家庭年人均收入有统计学差异(P<0.01)。银川市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奶及奶制品、大豆及坚果类、水产品和蛋类摄入量高于平罗县(P<0.01),而蔬菜类、谷薯类和腌制品类摄入量低于平罗县(P<0.05或P<0.01)。家庭年人均收入、食物支出占总收入比值以及奶及奶制品、蔬菜类和谷薯类摄入量是影响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因素(P<0.05或P<0.01)。结论宁夏城乡地区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与社会经济状况和膳食模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肥胖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肥胖 2型糖尿病患者共 2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观察组两组患者干预后血糖控制情况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低于对照组干预后 ( 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定结果中自理能力、躯体症状、社会功能及心理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 P〈0.05).结论 系统性护理干预有助于肥胖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提高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个体化糖尿病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控制方面的影响。方法210例接受糖尿病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06例(个体化糖尿病教育组)和对照组104例(常规糖尿病教育组),半年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包括饮食控制、规律运动、按医嘱服药、定期监测)及血糖控制[包括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方面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前者的FBG、2 h PBG及HbA1c达标率显著高于后者(P〈0.05)。结论实施个体化糖尿病教育对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改善血糖控制是有效的,远期效应有待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18.
李斌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4):3747-374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的现状。方法对64例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4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均未能控制在正常水平。结论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应考虑患者年龄、文化、环境、糖尿病教育、家庭情况、饮食、个人经济状况与公共卫生资源以及临床症状等,综合个体化治疗,从而避免治疗中产生心理性抵抗表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运用综合健康教育模式对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学习意愿及达到血糖控制的作用。方法 72例出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3个月内除常规药物治疗外,对照组每2周参加1次糖尿病大课堂讲座,实验组则增加一对一教育、同伴教育、每日糖尿病相关知识短信推送的模式,研究前后比较两组血糖水平及糖尿病知识水平。结果 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小组教育、一对一教育、同伴教育、短信推送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可加强患者出院后的学习意愿及效果,具备良好的自我行为管理,对血糖控制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模式及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4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对其口服降糖药物的治疗模式以及血糖控制水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的主要类型为糖苷酶抑制剂、格列奈类、噻唑烷二酮类、磺脲类与双胍类;应用频率最高的治疗方式为两种药物联用,最常用的给药方案为双胍类与磺脲类药物联用;HbAlc达标率为50%;血糖未达标和未达标组的吸烟、文化程度、健康教育、运动、饮食控制情况、医保情况、病程与体质量指数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药物联用为主要治疗方式,影响血糖达标的因素包括文化程度低、健康教育、运动控制、饮食控制以及BMI升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