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及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MEP)对脑梗死患者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的评估价值。方法:将138例首次发病脑梗死患者按肢体肌力≤3级和&;gt;3级进行研究,检查健、息侧的SEP,MEP,统计两组异常率。结果:SEP,MEP异常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且MEP更为灵敏(SEP X^2=19.551,MEP X^2=79.934,P&;lt;0.001)。SEP,MEP与治疗效果有关联,SEP缺失、延长、正常组未愈分别为12,14,7例;MEP缺失、延长、正常组治愈分别为20,12,1例。MEP,SEP检查3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8.433,P&;lt;0.05;X^2=14.328,P&;lt;0.01)。结论:SEP,MEP客观反映脑梗死患者中枢感觉运动传导通路功能受损情况,并帮助预测其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s)在评价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评估在预测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中的价值。方法:脑卒中急性期患者25例,在发病7d内和住院30d时分别进行上、下肢SEPs检测,同时进行上、下肢Fugl-Meyer评分(F-M评分),对照组18例发病7d内进行上、下肢SEPs检测,比较两组患者SEPs的潜伏期,并将病例组在发病7d内和住院30d时的SEPs潜伏期与F-M评分进行相关分析;根据病例组是否存在感觉障碍,分成有和无感觉障碍组,比较两组潜伏期的变化。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上、下肢SEPs潜伏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病例组入院时和住院30d时SEPs潜伏期(除P14、N30、P22、N35)与上肢(包括腕、手)和下肢F-M评分有相关性。有感觉障碍组上、下肢SEPs和各电位潜伏期较无感觉障碍组普遍延长。结论: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尤其是存在感觉障碍者SEPs潜伏期的改变较为敏感,并与F-M评分有相关性,说明SEPs在预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早期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和安全性,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是否可作为评定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的客观指标。方法:105例在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神经科住院的有肢体瘫痪脑梗死患者,并排除发病已超过1周,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和失语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70例,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急性期均按常规治疗,康复组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开始早期康复运动治疗,对照组未给予康复治疗。在治疗前后同时对患者做运动功能评定,采用Fugl-Meyer评价法(FMA)及做SEP检查。结果:治疗后康复组的FMA值为68.15&;#177;20.12与对照组58.69&;#177;19.1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2174,P=0.0290),治疗后康复组SEP的潜伏期改善较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或0.01)。治疗前后的FMA值与SEP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二者有明显负相关(P&;lt;0.05或0.01)。结论:早期的康复治疗有利于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SEP可作为评价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与亚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51例脑梗死住院患者,于发病1周时行双上肢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测定,同时评定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上肢Fugl-Meyer评分,并根据SEP分级分为3组:正常组(Ⅰ级)16例、异常组(Ⅱ级)14例、缺失组(Ⅲ级)21例。发病3周时再次评定NIHSS评分及上肢Fugl-Meyer评分。结果:发病3周后,正常组和异常组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1),Fugl-Meyer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24)。在NIHSS评分和Fugl-Meyer评分中,缺失组均较正常组预后差(P=0.026,P=0.000)。结论: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有望成为预测亚急性脑梗死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6.
截瘫患者功能恢复与体感诱发电位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髓因炎症、外伤等原因引起局部功能障碍 ,势必影响脊髓上下传导束的功能 ,因而会出现体感诱发电位 (somatosenso ryevokedpotential ,SEP)的异常及损伤平面以下功能障碍[1] 。功能恢复情况取决于损伤平面及损伤程度。而SEP的改变可反应脊髓损伤的程度 ,但它与患者功能恢复之间的关系如何尚不是很清楚[2 ] 。本研究检测 3例脊髓损伤患者双下肢SEP ,并随访 6个月 ,分别在 1、3、6个月时进行功能评定 ,以了解患者功能恢复情况。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病例 1 男 ,3 7岁 ,因坠落伤后导致T11骨折并截瘫…  相似文献   

7.
脑梗死病人体感诱发电位改变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8.
脑梗死患者针刺前后体感及运动诱发电位变化的初步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治疗脑梗死的临床应用较广泛,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1]。为了探讨针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诱发电位的影响,我们观测了急性脑梗死患者针刺前后诱发电位的变化,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0例入选者来自于2002年9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男性6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SEP)与急性期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的相关性及其对上肢运动康复潜能的预测作用。方法:27例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行正中神经SEP检测,评估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上肢部分、改良Ashworth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改良Barthel指数(MBI)。其中22例患者3个月后再次评估以上量表。对正中神经SEP N20的振幅、潜伏期与急性期及3个月后的各项量表做相关性分析。结果:患侧正中神经SEP的N20潜伏期较健侧延长,振幅较健侧减低(P0.05)。患侧正中神经SEP N20消失的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其患侧上肢FMA评分和MBI低于N20可引出者(P0.05)。22例患者3个月后患侧上肢FMA评分和MBI较急性期增高(P0.05)。急性期患侧正中神经SEP的N20潜伏期与3个月后患侧上肢FMA评分负相关(P0.05)。结论:急性期脑卒中患侧正中神经SEP N20消失者上肢运动功能和自理能力较差。正中神经SEP N20潜伏期可预测急性期脑卒中患侧上肢运动功能康复潜能。  相似文献   

10.
体感诱发电位对大面积脑梗死纳洛酮疗效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将脑梗死纳 络酮即刻效应与体感诱发电位(SEP) 脑功能评价法相结合,以探讨脑梗死的神经功能变化和纳洛酮对其的影响。方法 结合临床和影像资料,动态分析纳洛酮治疗脑梗死前后的SEP表现。结果 皮层电位N20未引出的责任病灶,一是丘脑梗死,二是放射冠和顶叶梗死;N20再现与纳洛酮药效相一致;纳洛酮对脑梗死的影响,与改善神经传导功能相比,主要是提高大脑神经元兴奋性。结论 SEP即是评价脑梗死纳洛酮即刻疗效的客观、敏感方法,又可用于探讨纳酮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近年来有多种诱发电位(EP)和脑外伤预后显著相关的报道,而EP和脑出血预后的关系还未见报道。本实验旨在了解发病早期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和脑出血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81例脑出血患者均在发病48h内行SLSEP、F-VEP检查、Glascow昏迷评分(GCS),出院或死亡时进行Glascow预后分级(GOS)。结果SLSEP的中枢传导时间(CCT)、N20、F-VEP的N2和脑出血患者的GCS、GOS均显著相关。结论SLSEP和F-VEP是评价脑出血近期预后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功能性电刺激(FE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体感诱发电位(SEP)及运动诱发电位(MEP)的影响。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13例脑卒中患者分为FES组(9例)和FES安慰刺激组(4例)。患侧上肢腕背伸拇外展肌群接受FES治疗(30min)或安慰刺激(30min),FES治疗频率30Hz,脉宽200μs,强度为患者最大耐受量;治疗前后分别接受SEP及MEP检测,记录SEP检测中N9及N20潜伏期和波幅,MEP检测中正中神经的肘部刺激点,臂丛区刺激点,C7刺激点及皮质刺激点潜伏期和波幅;比较同一测试时间点MEP重复检测的信度,并对组内同侧治疗前后,组间治疗前后SEP、MEP变化率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MEP值各部位5次测量值的相关系数值均在0.8317—1.0000之间;2组患者患侧皮质MEP均未引出;FES组治疗后患侧SEP及MEP潜伏期均有缩短,波幅明显增高(P<0.05);FES组健侧和安慰刺激组双侧刺激后SEP及MEP变化不明显;刺激前后变化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患侧上肢FES后SEP及MEP潜伏期有缩短,波幅有增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脑功能恢复及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的影响。方法将 3 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A组 )、造模组 (B组 )和康复组 (C组 ) ,采用血管内栓线法制备脑缺血动物模型 ,术后 2 4h、3d、7d分别进行Bederson神经功能评分、平衡木、转棒、网屏测评及体感诱发电位 (SEP)潜伏期测定。结果B、C组大鼠的Bederson评分各时间点均与A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随时间延长 ,A组大鼠的各项指标很快恢复 ,与B、C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C组大鼠的平衡木评分在术后 3d与B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术后 7d ,除Bederson评分外 ,C组大鼠的各项指标与B组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或P <0 .0 5 ) ;B、C组大鼠术后即刻SEP潜伏期与A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术后 7d ,C组大鼠SEP潜伏期的改善程度与术后即刻相比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康复训练能提高脑梗死大鼠的平衡、行走及抓握能力 ,并能通过调整脑梗死大鼠皮层SEP潜伏期使缺血损伤的脑细胞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非梗死侧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SEP)的改变。方法对25例经头部MRI确诊的单侧颈内动脉脑梗死患者进行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非梗死侧SEP的P15潜伏期延长(P<0.05)、N60潜伏期显著延长(P<0.001);25例脑梗死患者中8例患者非梗死侧SEP异常,异常率32%。结论SEP检测对发现脑梗死患者的微小病灶或亚临床病灶具有重要价值,其敏感性高于MRI。它是一种客观的、敏感的脑功能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功能性电刺激(FES)对健康青年体感诱发电位(SEP)及运动诱发电位(MEP)的影响。方法:采用经颅磁刺激仪(TMS)及肌电图仪,分别测量15例健康青年,其中男10例,女5例,平均年龄(22.9±0.7)岁。单次FES前、后检测SEP值及MEP值,其中11例完成两周FES(每天1次,每次30min),并再次接受SEP及MEP检测。结果:健康青年者单次及2周FES后SEP及MEP值的潜伏期缩短,波幅增高,与FES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非FES侧变化不明显。结论:健康青年者FES前后SEP及MEP值均有变化,尤以波幅明显。  相似文献   

16.
体感诱发电位在脑通口服液治疗大鼠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脑通口服液(NT)对急性脑梗死大鼠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 24只脑梗死模型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NT、脑血康口服液(NXK)和生理盐水(NS)灌服治疗20 d,于治疗前后观察动物的SEP和神经病学评分改变.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NT组大鼠所有SEP波及NXK组部分SEP波潜伏期缩短( P〈0.01);NT和NXK组大鼠治疗后神经病学评分均降低( P〈0.05),且低于NS对照组组 ( P〈0.05);模型大鼠SEP潜伏期与神经病学评分呈高度正相关( r=0.97~0.99; P〈0.05~0.01).结论 脑通口服液可明显促进急性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SEP可用于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7.
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体感诱发电位影响的信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功能性电刺激(FES)治疗脑卒中患者患侧肢体对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影响及SEP的重复测试信度。方法:按FES的治疗部位将9例脑卒中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刺激偏瘫侧上肢组(上肢组)4例和刺激偏瘫侧下肢组(下肢组)5例。2组患者分别接受1次30min的患侧上肢或下肢FES治疗,刺激频率为30Hz,脉宽为0.2ms,通电/断电比为5s/5s,波升/波降为1s/1s,刺激强度为患者耐受的最大强度。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接受双侧上肢或下肢的SEP检测。分析双侧上肢或双侧下肢SEP检测过程中N9、N20和P40的波幅及潜伏期,并比较同一测试时间点SEP的重复检测信度。结果:2组患者2次检测的SEP值等级间相关系数(ICC)值上肢为0.989—1.000,下肢为0.832—1.000,上肢组优于下肢组。治疗前后SEP值比较,治疗后上肢组双侧N9、N20的波幅均升高,健侧N20的潜伏期缩短。下肢组患侧N9、P40的波幅和健侧P40的波幅均升高,健侧N9的波幅下降。结论:利用SEP检测脑卒中后肢体接受FES治疗的神经电生理变化具有较高的信度,且上肢组优于下肢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具身认知视角下运动想象疗法对初发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0例病程1个月以内且Brunnstrom分期在Ⅲ—Ⅴ期的初发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具身运动想象疗法,疗程共4周,每周5次,每次治疗30min,每天1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行上肢运动皮质诱发电位(MEP)检测,检测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EP皮质潜伏期和MEP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采集患者患侧肱二头肌、腕屈肌表面肌电图(sEMG)均方根值(RMS)和积分肌电值(iEMG);用Fugl-Meyer评定法(FMA)评定患者上肢、手和腕运动功能积分以及上肢总运动积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MEP皮质潜伏期和CMCT、iEMG、RMS、FMA积分无明显差异(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MEP皮质潜伏期和CMCT缩短,sEMG值和FMA积分均有所增高(P均<0.05);治疗组的治疗后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同期水平比较,治疗后治疗组MEP皮质潜伏期和CMCT明显缩短,sEMG值和F...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频率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梗死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0.5Hz组、1Hz组和2Hz组,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基础上对健侧大脑皮质M1区进行不同频率(0.5Hz、1Hz、2Hz)的rTMS治疗,持续治疗20d,于治疗前、治疗第10天及第20天时对各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采用上肢Fugl-Meyer评分法、上肢运动力指数(MI)、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香港版)对患者上肢功能进行评定,同时检测各组患侧脑区运动诱发电位(MEP)皮质潜伏期及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结果:①上肢功能变化:治疗后3组上肢功能均明显提高,治疗10d时,0.5Hz组上肢MI评分明显高于2Hz组(P<0.05),1Hz组与其他两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20d时,0.5Hz组各项评分均优于2Hz组(P<0.05),1Hz组上肢MI评分优于2Hz组(P<0.05),0.5Hz组与1Hz组组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神经电生理学变化:治疗后3组MEP皮质潜伏期及CMCT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治疗10d时,0.5Hz组CMCT明显短于2Hz组(P<0.05);1Hz组与其他两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20d时,0.5Hz组MEP皮质潜伏期明显短于2Hz组(P<0.05),CMCT明显短于1Hz组和2Hz组(P<0.05);1Hz组CMCT较2Hz组缩短明显(P<0.05)。结论:0.5Hz或1Hz的重复经颅磁刺激作用于脑梗死患者健侧半球均可明显提高患侧脑区运动皮质的兴奋性,促进患侧上肢功能的恢复,且0.5Hz的刺激频率对提高患侧运动皮质的兴奋性最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与其预后的关系,总结经验,为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压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将2008年9月—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1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平均动脉压分为低血压组,正常血压组,轻度高血压组和重度高血压组,观察并比较4组患者的危险因素和预后。结果正常血压组、轻度高血压组的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血沉以及血糖等指标的异常例数低于低血压组、重度高血压组。正常血压组、轻度高血压组出院时的NIHSS评分和BI评分均较入院时显著好转,而低血压组、重度高血压组有所改善,但与入院时无显著差异,正常血压组、轻度高血压组患者出院时的NIHSS评分和BI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低血压组、重度高血压组。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过低或过高均可导致出现多种危险因素,且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