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5 毫秒
1.
血液是联系全身各器官的液体组织.它通过心脏的推动.有规律地在全身各脏器内不断流动.把各种物质从一个器官输送到另一个器官.与各个组织器官发生密切的联系。当人体任何一个器官发生病变时.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血液成分量或质的改变。所以当机体某一器官发生疾病时.往往需要作血液化验。对于某种特定疾病,有时还要连续多次抽血化验,以观察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总之.血液检验是为了准确真实地反映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病理、生理变化.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
化验须知     
化验是通过对人体血液、尿液、粪便或其他体液中各种化学或细胞成分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来协助诊断的过程。为保证化验结果的稳定和准确,一定要放松心情,积极配合。[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荣晓玲 《工企医刊》2009,22(2):41-42
临床上已经把血液化验结果作为诊断和反映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目前许多医院的病房护士由于晨间工作繁忙,普遍把抽血时间安排凌晨5时进行,而检验科将病区标本整理后约9时才开始检验。血液放置时间过长会影响许多化验结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尿液来自于血液,人体任何系统病变能影响血液成分改变时,均可引起尿液成分的变化。因此,尿液检查是诊断、治疗疾病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但检查结果的准确与否,与尿液标本的采集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正确的采集尿液标本是至关重要的。以下谈谈日常工作中,临床医护人员和实验工作人员应该怎样指导病人正确采集尿液标本。  相似文献   

5.
<正>在许多种疾病临床治疗过程中,有可能会需要输血。那么输血安全吗?输血前会做哪些检查项目呢?输血前为什么要进行化验输血前进行化验,是为了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与有效性。在输血过程中,化验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它能够提供关键的信息,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血液特征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从而选择合适的血液成分,确保输血的成功。化验——确定患者的血型血型是用来描述血液特征的重要指标,不同的血型、血液成分与抗体的相容性也会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刘太玲  陈璐 《中国保健》2010,(7):139-139
血液检验是临床检验中应用最广泛,对临床诊断最有价值的一项检验。血液是通过循环系统与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密切联系。当机体的某个器官发生病变时或机体自身改变时血液成分也会随之发生一定的改变。通过这些改变,我们可以判断有关脏器的病理改变。所以正确采集血液标本是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的前提。根据需求,决定采血方法。以下总结了3种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血液化验结果对患者病情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临床化验中,由于多种因素会影响化验结果,因此必须做好标本的采集、处理、贮存等各项工作,确保化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病人去医院就诊,或是正常人进行体检,常常需要空腹验血。按照传统习惯及检验规定,一些项目应在早晨空腹采血,不得进食和饮水。因为饮食会影响血液成分的某种改变。如果餐后采血进行化验,结果会不准确。即使是急诊,病人也应在饭后4至6小时,才可以取血化验。 在医院里,通常将化验分为急诊化验和生化常规化验两  相似文献   

9.
我们于1982年11月对215例X线诊断医生进行了体检,全部经职业史和病史询问、临床检查、血液化验等。现将末梢血象整理如下。一、对象:215例均为从事X线诊断工作半年以上。其中男205名,女10名。年龄18~49岁,平均34  相似文献   

10.
对血常规化验,人们并不生疏,不论你是感冒、发烧,或是其它许多疾病,医生经过一番问诊和检查之后,都要给你开几张化验单,常做的化验之一就是血常规化验。因为血液不断地在全身循环,参与人体的每一项功能活动。如果器官或组织发生病变,常常引起血液质、量和成份的改变。因此血常规检查是最常用、最有意义的化验项目。  相似文献   

11.
病理误诊引发医患争议的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理误诊引发纠纷的成因 1.1病理诊断的自身局限性 对疾病的认知缺乏和病理检查技术的有限是导致病理误诊的重要原因:①HE染色只能对形态学已经改变的疾病进行常规诊断;②活检只能反映该疾病在活检阶段的变化,有些疾病仅在特定阶段才表现出特征性病理变化;③病理诊断仅能反映送检标本的局部病变;④对良恶性交界病变,快速冰冻切片很难作出准确诊断;⑤病理诊断不能脱离临床资料;⑥病理诊断有很强的经验性和主观性,对于同一切片不同阅片者也存在歧义;⑦常规染色不能满足病理诊断,对许多特殊疾病的需要特殊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血液中血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变化情况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GSH-Px)、丙二醛(MDA)的变化情况,探讨SOD、GSH-Px、MDA是否可以作为混苯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早期敏感指标。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对接触不同浓度混苯的作业人员以及对照组的人员进行对比研究,由专业人员进行血样、血清采集及化验。结果在血液系统各个指标还未发生变化的时候,血清学指标SOD、MDA、GSH-Px已经出现异常。结论血清学指标SOD、MDA、GSH-Px可以作为混苯作业工人机体适应性改变和代偿性反应的早期敏感的生物监测指标之一,也可考虑作为损伤的早期诊断和防治工作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一例有机溶剂致中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化验检查、病理改变及肝功能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表现、化验检查及病理改变呈非特异性改变,符合中毒性肝炎.  相似文献   

14.
尘肺的生化指标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张文生 《职业与健康》2001,17(10):12-13
尘肺作为一种职业病,是吸入生产性粉尘滞留于肺脏,而引起肺弥漫性纤维化和其他反应性改变为主的,伴全身改变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包括呼吸、消化、神经、心血管、内分泌和免疫系统都存在生理,生化和形态学改变。这些改变可以通过各种化验和诊断仪器把病变的情况反映出来。但到目前为止,所采用的检测方法,还是从病理、病生理方面反应个别器官和全身状态的综合方法,还没有找到一个只反映尘肺病变的特异性的诊断项目。目前尘肺的诊断主要依靠X线胸片,而胸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随着近些年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关于制备血液的设备也陆续出现,改变了以往靠人工制备血液的传统方式,不仅增加血液储备,同时也避免了血液的浪费,提升了血站的血液供应能力,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例数,使信息一体化,能够帮助血液成分制备工作顺利进行。该文将细致探讨现代化设备对血液成分制备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兔足Ⅳ度冻伤后血液有形成分的变化杨成君,贲松彬,姜在福(沈阳军区后勤部军事医学研究所,沈阳,110031)冻伤后除局部改变外,全身各系统也有较大变化。为探讨血液有形成分的变化,我们对兔足Ⅳ度冻伤后的9种血液有形成分进行了动态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17.
血清钙测定是临床上一种常用的化验。钙是人体骨骼的主要组成成分,血液中65%以游离状态存在,其余的和血浆蛋白结合,是各组织维持正常结构与功能的必要物质。钙代谢的失常不仅影响骨骼的代谢与功能而导致各种骨骼病变,也能影  相似文献   

18.
<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存在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达23%~73%[1]。营养不良患者的人体代谢会发生变化,其人体成分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所以人体成分成可作为营养评价及营养支持的一个重要监测指标[2]。人体成分是人体内各种成分之间的数量比例,可以反映人体的营养状况、体液平衡状况、提供人体成分正常值范围、评价生长发育等,在临床医学与基础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3]。本研究应用BIA对MHD患者的人体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介PET/CT的性能特点及临床应用。方法:对PET/CT的技术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结果:PET能从分子水平上反映人体组织的生理、病理、生化、代谢改变;多排螺旋CT则可显示机体精细的解剖结构。结论:PET/CT可实现PET图像和CT图像的同机融合,形成2种技术的优势互补,具有极高的诊断性能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尿常规检查     
医生常把尿喻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一面镜子,它可随时照出生命活动的微妙变化。的确如此,尿,是医生了解人们身体健康情况的有用材料,也是一个重要的化验项目。 尿的化验检查,在某些疾病的诊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尿,是人体在物质代谢后通过泌尿系统不断产生和排出体外的废物,它不仅反映诸如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处的疾病情况,而且也反映全身各个系统、器官的病情改变。 尿的一般分析,称为尿常规检查。包括:外观、糖、蛋白质和显微镜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