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面神经麻痹预后的判断,除参考临床指标外,要靠电检查(肌电图和神经兴奋性试验)。近年Blatt及东辻英郎等提出用测定颌下腺流量及唾液pH值估测面神经麻痹的预后,方法简便易行。 唾液分泌功能取决于面神经鼓室乳突部节前副交感纤维的完好。这些纤维位于面神经断面的外围部分。当面神经管内压力增加时,这部分纤维最易受累。  相似文献   

2.
迷走神经(vagus nerve)为混合性神经,是行程最长、分布范围最广的脑神经,含有四种纤维成分:①副交感纤维,②一般内脏感觉纤维,③一般躯体感觉纤维,④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相似文献   

3.
鼓索神经是面神经的一个重要分支,含有支配舌前2/3味觉的感觉纤维及支配颌下腺、舌下腺的副交感纤维,由于其复杂的解剖径路关系,中耳及乳突手术多易造成损伤。损伤后的并发症虽远不致于危及生命,但可能使得患者极为苦恼,且难以治疗,故应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随着现代耳科学的进展,中耳手术中如何处理鼓索神经问题,已引起耳科手术者的极大关注,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脊髓电刺激增加脑血流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脑血管的交感和副交感通路探讨脊髓电刺激(SCS)对脑血流影响的机制。方法SD大鼠分5组:对照组(n=14,不对神经纤维和神经节作任何手术处理)、V1组(n=9,切断双侧鼻睫状神经及其副交感节后纤维)、SCG组(n=8,切断双侧颈上神经节)、V1 SCG组(n=9,切断双侧鼻睫状神经及其副交感节后纤维和双侧颈上神经节)、假手术组(n=11,手术暴露双侧鼻睫状神经及其副交感节后纤维和双侧颈上神经节,但不切断神经纤维或神经节);给予大鼠SCS,并用激光多普勒(LDF)实时记录脑血流。结果SCS时LDF测量值的变化在对照组、V1组和SCG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V1 SCG组,SCS的升脑血流效应被明显抑制。结论SCS的升脑血流效应可能是通过交感和副交感双重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大鼠脊髓排尿反射通路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鼠脊髓水平的排尿反射路径.方法于大鼠膀胱壁注入结合霍乱毒素B亚单位的辣根过氧化物酶(CB-HRP),研究膀胱感觉传入末梢在脊髓内的分布部位.于L1~L2 节段的中间侧细胞柱及骶副交感核分别给予辣根过氧化酶(HRP)和结合麦芽凝集素的辣根过氧化物酶(WGA-HRP),分别在L6~S1检测逆标神经元和L1~L2检测顺行示踪末梢.结果膀胱感觉末梢从脊髓后角进入脊髓后,主要分布走向至骶副交感核和后联合核.于交感中枢给予HRP后,在副交感中枢的背内侧发现有逆标的非胆碱能性神经元,且该神经元的所在部位正好位于膀胱的感觉末梢分布的部位.于骶副交感核给予WGA-HRP后,发现在L1~L2节段中间侧细胞柱区有顺行的神经末梢.结论脊髓内部除了有盆神经-副交感中枢-盆神经的反射通路以外,可能还存在有盆神经-交感中枢-腹下神经的反射路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从脑血管的交感和副交感通路探讨脊髓电刺激(SCS)对脑血流影响的机制. 方法 SD大鼠分5组:对照组(n=14,不对神经纤维和神经节作任何手术处理)、V1组(n=9,切断双侧鼻睫状神经及其副交感节后纤维)、SCG组(n=8,切断双侧颈上神经节)、V1+SCG组(n=9,切断双侧鼻睫状神经及其副交感节后纤维和双侧颈上神经节)、假手术组(n=11,手术暴露双侧鼻睫状神经及其副交感节后纤维和双侧颈上神经节,但不切断神经纤维或神经节);给予大鼠SCS,并用激光多普勒(LDF)实时记录脑血流. 结果 SCS时LDF测量值的变化在对照组、V1组和SCG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V1+SCG组,SCS的升脑血流效应被明显抑制. 结论 SCS的升脑血流效应可能是通过交感和副交感双重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标记法结合免疫细胞化学法(PAP 法)对大鼠迷走神经背核簇尾侧部内神经降压肽样免疫反应(NT-LI)物与核内迷走神经传入纤维及副交感节前神经元的联系进行了光镜下的研究。发现注射侧孤束核内 HRP 顺行标记纤维或终末与NT-LI 胞体和终末重叠分布;迷走神经背核内 NT-LI 终末与 HRP 逆行标记的节前神经元也有明显重叠的现象。由此推测核内一部分 NT-LI 细胞有可能作为迷走神经传入纤维与迷走神经副交感节前神经元之间的中间神经元,构成一条回路参与对内脏、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相似文献   

8.
应用辣根过氧化酶逆向运输技术(HRP法),研究了家兔颌下腺的神经支配,发现支配颌下腺的副交感节前神经元在脑干下端的位置靠前,紧邻面神经核的背外侧;腺包囊下感觉神经起自第2~4颈脊神经节,以第3节为主。  相似文献   

9.
李新萍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7):557-558
手术麻醉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因手术刺激或牵拉引起的反射性心率减慢,乃至心搏骤停,即迷走神经-心反射。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偶可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迷走神经是脑神经中行程最长、分布范围最广的神经,在脑神经中也是惟一不对称分布的。迷走神经是由内脏运动纤维(副交感纤维)、躯体运动纤维、内脏感觉纤维及躯体感觉纤维组成的,  相似文献   

10.
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植物性神经节、副交感节后纤维和某些交感节后纤维以及神经肌接头均产生乙酰胆碱。乙酰胆碱在神经元细胞体内生成,经轴突运送至纤维终末释放,作为递质传递神经冲动,此种递质还可以为乙酰胆碱酯酶水解而阻遏神经冲动的传递。这在周围神经早经肯定了。然而,脑内是否有类似的情形?这是近艹余年来人们所关心的问题。据目前的研究,脑内不仅有胆碱能神经元而且形成胆碱能系统,作用也很重要。因此,它在生理学、药理学和临床医学方面自必有其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大鼠腹腔 -肠系膜上神经节内交感节前神经纤维的来源、走行及分布。方法 :用嗜神经追踪剂菜豆白血球凝集素 (phaseolus vulgavis leucoagglutinin,PHA - L )顺行性追踪 ,行 PHA- L免疫组化反应 ABC法。结果 :分布到腹腔 -肠系膜上神经节的交感节前神经纤维 ,来自胸 8~ 10脊髓节段侧柱 ,随内脏大神经走行 ,在内脏大神经进入腹腔 -肠系膜上神经节时 ,标记纤维集中成束 ,进入节后则立即分散分布。在节内腹侧部只见少量的标记纤维 ,节的中间部有大量互相交织成网状和树枝状集中分布的标记纤维 ,节的背侧部也只见有少量的标记纤维。节的吻侧端的标记纤维多于尾侧端。结论 :来自胸 8~ 10脊髓节段侧柱中间外侧核的交感节前神经纤维随内脏大神经走行 ,进入腹腔 -肠系膜上神经节 ,在节内呈广泛型分布。  相似文献   

12.
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现代检测方法及应用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室莫综述谢正祥审校中图分类号R741.04自主神经系统是一个整体系统,也受中枢调控。自主神经纤维除了交感和副交感外,还发现了第三种纤维,即非交感非副交感纤维。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对心律起着调控作用,二者...  相似文献   

13.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探寻支配靶器官的节前神经元与多巴胺β羟化酶或神经垂体素1纤维的关系。注射真蓝于大白鼠肾上腺内,脊髓冰冻切片,抗多巴胺β羟化酶或神经垂体素1血清染色。镜下紫外线激发真蓝标记的交感节前神经元位于胸髓下段侧角,数量少。换蓝光激发免疫荧光染色阳性纤维。两次曝光法显示标记细胞和阳性纤维于同一底片中。真蓝标记细胞周围有丰富的多巴胺β羟化酶纤维,但神经垂体素1纤维极少。即支配肾上腺的交感节前神经元主要接受前者。提示靶器官由一群特定的交感节前神经元支配,后者又接受含某种特定神经介质纤维的支配。  相似文献   

14.
颅外段椎动脉壁交感神经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①目的 探讨颅外段椎动脉壁交感 神经的分布特点及其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 的影响。②方法对30例新鲜引产死亡胎儿(孕24~40周)颅外段椎动脉标本行神经纤维染色(分层,分段),其中20例行氯化金染色,10例行乙醛酸(GA)交感 神经荧光染色。③结果 椎动脉壁的神经纤维主国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其分布插点为外膜表层为 密集的网状结构,纤维密度自上而下有减低趋势,并深入外膜层;中膜层为 在点状神经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组织化学方法对同在面部分布的运动神经(面神经)和感觉神经(眶下神经)予以染色,并进行鉴别,为口腔颌面显微外科神经吻合技术提供确实可靠的依据。方法 本文选取10只日本大耳白兔,取其双侧面神经和眶下神经制作切片。置于孵育液中孵育染色。全部孵育染色过程控制在1h以内完成,使之能够达到临床上快速简捷的要求。结果 面神经染色后镜下可见有髓神经纤维轴索区呈酶活性反应,而髓鞘不染色,无髓神经纤维呈酶活性反应。眶下神经染色后可见有髓神经不染色,而无髓神经纤维呈酶活性反应,在面神经纤维中无髓神经纤维染色数量远较眶下神经中无髓神经纤维染色数目少。结论 乙酰胆碱酯酶组织化学方法对实验动物和人体的面神经和眶下神经的定性准确可靠,由于其快速简捷的特点,为临床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课题系统地研究了胃及其不同部位副交感节前中枢定位及其差异,胃副交感节前神经元与高位中枢的纤维联系及其可能递质。  相似文献   

17.
HRP分别注入兔心各腔壁内,见结状节、少数颈静脉节和颈_3~胸_7脊神经节内有HRP标记细胞。脊神经节和结状节内标记细胞以小细胞为主,少量大细胞,提示心交感传入纤维并非只传导痛觉,而副交感传入纤维亦不只参与心血管反射调节;证实心交感传入神经元在颈_3~胸_7脊神经节,心副交感传入纤维的胞体主要位于结状节,首次发现心的传入纤维少数来自颈静脉节细胞。  相似文献   

18.
根据研究,认为胆碱能纤维广布于交感节后纤维中。如狗之颈上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狗猫后肢的腰交感神经链,支配狗猫兔子宫,兔耳血管之交感节后纤维,以及支配瞬膜及心脏的星状神经节后纤维等皆是。 近年Brandon及Rand二氏应用猫脾豚鼠小肠作连环灌流,证明脾神经中有某些胆碱能纤维。其后在脾脏实验中看到向灌流液中加入半胆碱(Hemicholinum),它能抑制乙  相似文献   

19.
<正> 消化道的运动受神经及体液因素调节。去甲肾上腺素及乙酰胆碱分别为交感肾上腺素能及副交感胆碱能神经的递质,但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NANC)神经的递质还未完全明了。Furchgott和Zawadzki1980年发现内源性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能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明,NO在消化道运动中起着重要作用。NO可能是NANC神经递质或/和神经调质之一。  相似文献   

20.
睫状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翼腭神经节和耳神经节是位于颅部的四对副交感神经节 ,它们在神经解剖教学及科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颅部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在这些神经节内换神经元 ,然后发出副交感节后纤维到达所支配的器官。这四对副交感神经节具有体小、扁、软、纤维细等特点 ,制作标本时很容易撕掉。在实验中通过反复操作 ,不断摸索、总结出一些经验和体会。此标本制作的基本步骤为先剥离出翼腭神经节 ;依此向眶内将睫状神经节显示出来 ;然后把下颌下神经节和耳神经节显露出来。取一侧面颅在其内侧面上先将上、中鼻甲去掉 ,再除去下鼻甲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