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咳嗽由肺失宣肃,肺气上逆所致。致病因素引起气机变化的三条通路:因于风热,或风燥,或肝火犯肺等,则肺气宣发太过而咳;肺病日久致肺阴亏耗,或日久及肾,肾不纳气,肺气肃降不及,宣发偏亢,肺气上逆而咳;风寒而寒盛,或因于痰饮,或因于其他有形异物等,致肺气宣发不及甚或气道壅滞不通,肺气积聚气道冲逆而为咳嗽。  相似文献   

2.
咳嗽的病机主要在于外邪束肺或脏腑机能失调,导致肺气上逆。外感久咳不愈与素体虚弱动辄感冒久咳者,不能单纯以外感咳嗽对待。本文拟就外邪恋肺、肺脾气阴不足的虚实夹杂型咳嗽,谈一点体会。外感咳嗽稽延日久,常出实转虚、虚实相兼。譬如:外邪袭表束肺,肺失宣肃,气逆而咳,子夺母气,伤及于脾,土不生金,日久即  相似文献   

3.
小儿慢性咳嗽是指咳嗽作为主要症状持续或反复3~4周以上者,且伴随症状少,X线检查无异常[1]。中医学称之为"久咳"。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机为各种原因所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西医病理机制尚未明确。西医多以抗生素或止咳药物治疗,中医治疗此病多为口服中药,但治疗时间比较长且易致患儿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笔者随导师学习期间,采用鱼际穴透刺劳宫穴治疗小儿慢性咳嗽1例,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患者,男,9岁,2011年5月28日初诊。患儿干咳  相似文献   

4.
感冒后咳嗽证治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感冒后咳嗽的证治作了较为深入地探讨。提出:风寒郁遏,治当宣散邪;风邪伏喉扰肺,治当风利咽抗敏;风邪郁热灼津化燥,治应辛甘润肺止咳;湿热留恋久咳,治宜轻清开泄宜通肺气;本虚感冒后正伤久咳,治宜扶正祛邪兼调他脏等法。  相似文献   

5.
正感染后咳嗽指各种病原体导致的呼吸道感染后继发的咳嗽,感染控制后咳嗽仍迁延不愈,可持续3~8周或更长时间。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有11%~25%会发生感染后咳嗽,迁延不愈还可发展为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1])。本病属中医"风咳"、"久咳"范畴。六淫或时邪疫毒侵袭,致卫表不和,发为感冒,因过于重视清热解毒而忽视疏风解表,致清热太过,导致失治,外邪留恋犯肺,伤及肺气肺阴,咳嗽缠绵难愈。临证以风寒犯肺型咳嗽多见,病机为风寒恋肺,肺失宣降。表现为刺激  相似文献   

6.
1 脏腑咳《千金异方》:肝咳则刺足太冲。心咳则刺手神门。脾咳则刺足太白。肺咳则刺手太泉。肾咳则刺足太溪。胆咳则刺阳陵泉。厥阴咳刺手太阴。《丹溪心法》:肺胀咳嗽不得卧,但可一边眠者,可左侧者灸右足三阴交,可右侧者灸左三阴交立安。《普济方》:肺咳穴肺俞。治肺痿咳嗽穴肺俞。治肺气咳嗽穴膻中。  相似文献   

7.
水蛭治久咳     
咳嗽一症,无论内伤、外感,或是五脏六腑之咳,都是肺气失于宣降,才会发生。而肺气宣降失常,或逆乱,或壅遏,久则必然导致肺络瘀阻。同时久咳肺气必虚,气虚无力运血,也会导致肺络瘀滞。而肺络瘀滞,反又壅遏肺气,更使其宣降无权。如此恶性循环,必令咳嗽缠绵难愈,或反复发作。X线胸透所见的肺纹理增生、紊乱等现象,就可能是肺络瘀滞的表现。因此,在治疗久咳时,佐以祛瘀透络之品,甚是不可忽视的一环。但是,肺为娇  相似文献   

8.
寒咳的辨证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权  魏成功 《新中医》1997,29(8):59-60
咳嗽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早见于《内经》。《素问·宣明五气论》曰:“五气所病……肺为咳”。指出咳嗽的病变在肺。但“寒咳”一词见于《诸病源候论》“咳嗽者,肺感于寒,微者则成嗽也。”书中将咳嗽分为10种,有风咳、寒咳、久咳等之分,对后世影响很力[1]。清代程国彭在《医学心悟·咳嗽篇》中指出“咳嗽之因,属风寒者,十居其九,故初起必须发散,而又不可过散。不散则邪不去,过散则肺气必虚,皆令缠绵难愈”。寒咳多发于儿童、年老体弱及感受外邪者。咳嗽以夜间为甚,遇风寒则加重,得温则减。若辨证准确,每收桴鼓之效。1…  相似文献   

9.
咳嗽虽有外感,内伤之分,有新咳、久咳之别,而临床上以外感咳嗽较为常见。笔者仅就止嗽散治疗外感咳嗽作些肤浅探讨。病例介绍 [例1] 患者林某,女,68岁,日本华侨,1979年4月回国途中受凉感冒,沿途就诊打针服药近周咳嗽不瘥。 4月19日诊:形体肥胖,精神佳,喉痒咳嗽,痰多清稀胸闷,无寒热,心脏听诊(一),双肺可听及干性罗音,胃纳佳,小便清长,大便2日未通,脉浮滑,苔白厚。证系风寒束肺,内挟痰湿,肺失清肃。治用止嗽散加半夏,川朴,连服2剂。  相似文献   

10.
王娟 《西部中医药》2000,13(1):47-48
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腰背部的腧穴,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上,大体依据脏腑位置而上、下排列,本人擅用背俞穴于临床,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兹报道如下。1 咳嗽(支气管炎)曹某,女,47岁,1998年11月20日就诊。患者两个月前因受凉而致咳嗽,痰多、色白,经中、西药治疗后,仍久咳不愈。就诊时患者咳嗽,痰少,不易咯出,咳则胸痛,舌淡,苔白,脉细数。听诊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检查血常规正常,胸透两肺无异常。针刺时取肺俞(双)、大椎、风门(双),留针30min,取针后加拔火罐于上述穴处,1日一…  相似文献   

11.
胆为“中清之腑”,系附于肝,与汗互为表里,受肝之“余气”成胆汁。若肝气不疏,气机郁滞,湿热内蕴,胆道瘀阻,久成砂石,聚结于胆,多须手术切除治疗。胆囊术后,肝郁不伸,气机过乱,引致诸多病症,影响身体康复。余临证摸索论治5法,收效显著。l清肝化痰医咳嗽咳嗽多由风寒燥热外邪从口鼻或皮毛侵袭,使肺气不宣,清肃失常所致。然“五脏六腑皆令人咬,非独肺也”。内脏致咳,均果及肺。胆结石症,气机不利,气郁日久,胆囊术后,刀口疼痛,肝气不伸而郁甚,气郁化火,木人刑金,熏灼肺脏,炼津成疾,阻碍肺气肃降而咳嗽咯痰。症见咳…  相似文献   

12.
一、寒郁久咳案秦××,男,10岁。1979年10月12日诊。患儿平素常感冒咳嗽。半月前,又复感受风寒,致发咳嗽,服西药“咳必清”等未效。现咳嗽频作,昼夜不息,气逆而咳痰不利。刻诊:咳窒不爽,痰少清稀,口干,脉浮缓,舌尖红少津,苔薄白。此寒邪郁肺,化热伤阴,肺气不利。治拟清肺散寒,养阴利气为法: 麻黄3克,桑白皮9克,生地9克,麦冬9克,法夏9克,五味子1.5克,前胡6克,  相似文献   

13.
许业辉 《新中医》1989,21(7):《新中医》-1989年21卷7期-20.1-20.1页-《新中医》-1989年21卷7期-20.1-20.1页
例一:张××,男,66岁。1987年6月10日初诊:长期慢性咳嗽史,咳甚则气急短促,经X 线胸透诊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6月7日受凉,当晚畏寒发热咳嗽加剧,痰色青黄,胸闷恶心,次日起呕吐多次,不敢饮食,进食即吐。鼻塞流涕,身疼,大便二天未解。体温39℃,血压140/100毫米汞柱,心率112次/分。双肺可闻干啰音圜觥⑻瓢缀褡?脉弦数。诊为久咳并发肺胀挟外感。证由久咳伤肺,肺失肃降,气机郁滞,不能宣调津液,遂致水液代谢失常,留聚于内,生痰化热,肺络受  相似文献   

14.
魏建中 《河南中医》2006,26(6):25-25
笔者在治咳过程中颇感咳者以寒为多,以寒为著,故在辨证咳嗽时,从寒入手,蠲其陈年冰伏,戳其病根,每每收到显效。咳嗽分外感内伤,六淫之邪外侵于肺,肺如钟,撞则鸣,五脏六腑功能失调波及肺引起肺气上逆,失于清肃则咳。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教科书上,外感分风寒、风热、暑湿  相似文献   

15.
小儿慢性咳嗽的辨证施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理论认为慢性咳嗽大多起始于风寒 ,占发病者十之八九。张景岳言 :“六气皆令人咳 ,风寒为主”。小儿稚阴稚阳之体 ,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 ,卫阳不固 ,更易为六淫之邪所侵 ,发为顿咳 ,失治或误治则使病情迁延不愈 ,久咳不止。亦可因饮食停滞 ,肺脾气虚所致或因体质特异过敏致咳 ,分述如下。风为阳邪 ,风邪上干则咽痒 ,咳嗽频急。风寒袭肺 ,入里化热 ,痰热壅肺 ,使肺失清肃。风寒因素不除 ,肺气郁闭日久 ,咳嗽往往缠绵难愈。且久咳伤阴 ,更致肺阴不足 ,气阴两伤 ,邪郁痰滞 ,咳不得愈。基于以上中西医理论对慢性咳嗽病机的认识 ,必须内外兼治…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通报》2008,7(1):66-13
凡治咳嗽,贵在初起得法为善。《经》云:微寒微咳,咳嗽之因,属风寒者十居其九。故初治也必须以散,而又不可以过散,不散则邪不去,过散则肺气必虚,皆令缠绵难愈。薛立斋云:肺有火,则风邪易入,治宜解表兼清肺火;肺气虚则腠理不固,治宜解表兼补肺气。又云:肺属辛金,生于己土,久咳不已,必须补脾土以生肺金。此诚格致之言也。  相似文献   

17.
杜××,女,59岁。1983年12年13日诊。患“慢支”、“高血压”病已十几年。今年入冬以来咳嗽加重,咯痰色白质粘量不多,且咳嗽时小便不能自禁;伴见腰背酸痛不适,口干。舌质淡红而小,边有齿痕,苔少,脉细滑数。此即《内经》所谓“肾咳”、“膀胱咳”。为肺失清肃,久伤肾气。拟补益肾气、止咳化  相似文献   

18.
孙路路  褚瑞萌 《新中医》2014,46(2):234-235
<正>外感咳嗽乃由六淫袭肺,肺气不清,致失于宣发肃降之职所致。然由于失治或误治,咳嗽迁延不愈,反复发作而致久咳。临床中外感久咳者为数实不在少,治疗外感久咳常用辛温之药,如细辛、干姜、麻黄等,以温宣肺气,配以降气止咳,疗效明显。现将笔者治疗外感久咳体会介绍如下。1外感久咳病机盖肺主气,司呼吸,为玲珑通彻之体,具开合之机,其用在于宣发肃降,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9.
覃基烜  刘蓉  史原华  吴生元 《光明中医》2016,(11):1550-1553
咳为肺之变动,并与脾胃为重。久咳不愈,损伤脾胃,痰湿内生。痰湿型咳嗽治则运脾燥湿,止咳化痰。吴生元教授验方麻杏蒌贝汤临证用于治疗咳嗽日久,肺气不宣,脾胃虚弱而痰湿未尽,湿邪入里所引起的咳嗽之证。笔者从临床实践和学习中有感脾胃对咳嗽的重要关系,加之对吴生元教授验方麻杏蒌贝汤的剖析,现从脾胃论治麻杏蒌贝汤治疗痰湿型久咳之要。  相似文献   

20.
咳嗽乃肺系疾患中常见的证候之一,是以肺气上逆作声为特征的。《素问·咳论》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仲景遵经旨,创治咳大法,体现了“本之于诸脏。标之于肺”的治疗思想,其制方遣药,严谨有度,堪为楷模。笔者据《伤寒论》、《金匮要略》有关条文将其约为十四法,祈斧正之。一、解表宣肺法(《伤寒》35条)为治疗风寒犯肺咳嗽之主法。肺司气,主宣、主降。缘风寒束表,内合于肺,致肺气失于宣降、发为咳嗽。其证候特点是:恶寒发热,无汗咳喘,苔薄白,脉浮紧。宗《内经))“因其轻而扬之”,立辛温解表、宣降肺气法。方用麻黄汤。方中麻、桂合用,解表宣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