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人工耳蜗植入对侧耳不同听力损失的患儿联合使用助听器与人工耳蜗语前聋患儿的听觉、语言及学习能力进行评估和比较,探索对患儿更为有效的助听方法,帮助患儿获得最大限度的言语交流。方法:将30例3~6岁语前聋患儿按照植入人工耳蜗对侧耳听力损失程度及是否佩戴助听器,分为一侧人工耳蜗+对侧重度听力损失助听器组(CI+SHA组)、一侧人工耳蜗+对侧极重度听力损失助听器组(CI+PHA组)、单耳人工耳蜗组(CI组)。评估各组在康复3、6、9、12、15、18个月时听觉、语言及学习能力,并记录结果。结果:随着术后康复时间的延长,聋儿听觉、语言及学习能力逐渐提高(P<0.05),CI+SHA组听觉能力优于CI+PHA组及CI组(均P<0.05),语言能力及学习能力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语前聋患儿单耳人工耳蜗植入后,若对侧耳尚有残余听力,佩戴助听器后听觉能力效果显著,长期佩戴有助于患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使用人工耳蜗和助听器的语前聋儿童的言语识别能力的比较研究,为人工耳蜗植入适应证提供参考.方法实验对象包括18例人工耳蜗植入和40例配戴助听器的先天性语前聋儿童,先在自由声场测试双耳裸耳听阈,根据装置使用时间和平均裸耳听阈值分组,测试并比较使用人工耳蜗和助听器的语前聋儿童封闭项的声母、韵母、单音节词识别率.结果人工耳蜗植入时间≥2年组儿童的韵母、声母和单音节词识别率明显高于<2年组患者.助听器使用时间≥2年组的各测试项识别率与<2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装置使用时间<2年的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者的各测试项识别率均明显高于平均裸耳听阈>100 dB HL的助听器使用者,与平均裸耳听阈≤100 dB HL的助听器使用者的各测试项识别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装置使用时间≥2年的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者的各测试项识别率均明显高于平均裸耳听阈>90 dB HL的助听器使用者,但与平均裸耳听阈>70 dB HL但≤90 dB HL的助听器使用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极重度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能获得比助听器使用者更好的言语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讲汉语普通话的人工耳蜗(Cochlear Implantation,以下简称CI)使用者对侧佩戴助听器(Hearing Aid,以下简称HA)的获益。方法:选取对侧使用HA的14名母语为汉语普通话的CI使用者,分别测试其在使用CI和CI+HA(即双模式)两种助听模式下的声调、双音节词、及句子的识别表现,并分析助听器耳残余听力对双模式言语表现的影响。结果:安静环境下使用CI和CI+HA模式下的声调识别率分别为67.6%±10.5%、71.6%±12.5%,双音节词识别率分别为72.3%±21.8%、74.2%±23.3%,句子识别率分别为62.3%±28.3%、61.8%±31.3%,噪声环境句子识别率分别为37.6%±36.5%、42.4%±35.9%。统计分析发现声调识别表现在CI+HA模式下显著优于CI模式(t=-2.285,P=0.04),其余言语识别表现在两种聆听模式下均无显著差异;且1000Hz及以下频率的助听器耳残余听力与CI+HA模式下言语识别表现显著相关。结论::对于"大龄"语前聋患者,一侧人工耳蜗植入联合对侧助听器的双模式应用,需考虑助听器耳的残余听力情况,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助听器辅助效果有限,必要时需考虑双侧人工耳蜗植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学龄前耳聋儿童单侧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 ,CI)后早期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对行单侧人工耳蜗植入术且在听觉言语康复机构按照中国残联聋康中心标准进行听觉言语康复1年以上的165例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进行听觉行为分级(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 ,CAP)、言语可懂度分级(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 ,SIR)评估,分析性别、植入年龄、基因突变类型、助听器佩戴经验以及内耳畸形与康复效果的关系。结果经过多因素回归分析,植入年龄、基因突变与CI儿童的CAP、SIR得分增长相关(P<0.05),而性别、助听器佩戴史及内耳畸形(大前庭水管综合症)与CAP、SIR得分增长无关(P<0.05)。1~3岁组CAP提高速度最快,2、3、4岁组SIR增长速度最快;GJB2基因突变致聋的CI儿童康复12个月后的CAP、SIR得分均高于非G IB2突变者。结论植入年龄为1~3岁者早期听觉康复速度较快,植入年龄为2~4岁者早期言语能力发育速度较快;G JB2突变致聋的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更优;大前庭水管综合症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效果与非大前庭水管患儿相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调查听障儿童一侧耳植入人工耳蜗后对侧耳配戴助听器,这种电声双模式同时刺激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测试78名儿童人工耳蜗植入者在使用人工耳蜗和助听器(CI+HA)及单独使用人工耳蜗(CI)时听觉事件相关电位MMN和P300潜伏期及波幅的变化,比较同一患者在三种环境下(安静、S/N-0dB,S/N-15dB)的听觉言语识别率,并进行家长问卷调查.结果 患者使用CI+HA与CI的MMN 引出率分别是 80%和75%,P300引出率分别是93.1%和89%;CI+HA组与CI组MMN和P300潜伏期以及CI+HA组与正常组P300波幅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在S/N-0dB时CI+HA组单音节、双音节和声调的识别率均高于CI组(P<0.05),而安静环境下和S/N-15dB时组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 显示60.26%的患者认为使用CI+HA模式能获得更多不同的听觉帮助.闭合式问卷结果 显示使用CI+HA和单用CI的聆听效果有差别.结论 本文大多数听障儿童使用电声同时刺激的助听模式.大脑中枢处理系统并不拮抗,能发挥协同作用,尤其在改善噪声环境下的言语识别和声调感知.以及声源定位和声信息的利用等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助听模式下儿童言语康复效果.方法 44例听障儿童按助听模式分为助听器(hearing aid,HA)组(HA组)14例,单侧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组(CI组)21例,双耳双模式组(CI+HA组)9例,分别于康复训练前、训练6、12、18、24个月后采用听障儿童语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植入人工耳蜗儿童和配戴助听器儿童在语音识别、声调识别及语音清晰度上是否存在差异,以期为助听器及人工耳蜗术后康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55名听障儿童,其中助听器组25名,人工耳蜗组30名;采用听觉语言能力评估词表进行评估;利用SPSS 16.0对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听障儿童的韵母识别率显著高于声母识别率(t=3.505,P=0.001);助听器组韵母识别率显著高于声母识别率(t=3.672,P=0.001);人工耳蜗组韵母识别率与声母识别率无显著性差异(t=1.517,P=0.135);人工耳蜗组的声母识别显著高于助听器组(t=3.508,P=0.01);两组儿童的韵母识别、双音节词声调识别及语音清晰度之间无显著差异(均P>0.05);人工耳蜗组和助听器组的语音清晰度变异系数均大于20%,离散程度较大。结论听障儿童的康复教学应重视声母识别训练,同时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此项研究比较了佩戴助听器和植入人工耳蜗的听障儿童的交流能力。研究对使用不同放大措施的听障儿童进行言语识别和语言评估,并对使用人工耳蜗的听障儿童进行了康复效果的纵向比较。评估实验组为39例佩戴助听器的儿童,裸耳纯音听阈平均为78.2dB HL,对照组为117例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儿童,术前纯音听阈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不同助听方式听障儿童和健听儿童言语韵律组块功能的差异。方法 以58例5.5~6.5岁学龄前健听及听障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健听儿童30例,双侧人工耳蜗植入儿童10例,双侧助听器佩戴儿童8例,双侧分别佩戴助听器和人工耳蜗的双耳双模式助听的听障儿童10例,采用《儿童言语韵律功能评估工具》中组块评估部分比较其组块功能表现的差异及其输入与输出维度表现的相关性。结果 (1)听障儿童韵律组块四个板块得分均显著落后于健听儿童(P<0.05);(2)不同助听方式听障儿童中,韵律组块输入维度的两个板块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韵律组块输出维度的形式板块人工耳蜗植入组和双模式组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助听器组(P<0.05),韵律组块输出维度的功能板块人工耳蜗植入组得分显著低于助听器组(P<0.05),其它各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各类儿童输入与输出两个维度的评估结果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听障儿童韵律组块输入和输出均落后于同龄健听儿童。不同助听方式影响听障儿童韵律组块输出的表现,对其输入的影响不大,整体表现为:人工耳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言语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更科学的指导聋儿言语康复。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诺尔康CS-10A人工耳蜗植入的76例儿童患者,术后1年使用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tegories of auditoryper formance,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对患儿术后日常生活环境中的听觉感知水平和言语表达能力作出分级评估。结果 统计学分析显示植入年龄、耳蜗发育有无畸形、家长文化程度、家人是否积极参与患儿术后康复、患儿每天佩戴耳蜗的时间 和术前有无助听器佩戴史6个方面均与术后言语康复效果具有很好相关性。结论 植入年龄越小、耳蜗发育正常、家长文化程度高、家长参与、每天佩戴耳蜗时间越长和术前佩戴助听器均利于患儿言语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