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评价正中悬头位Dix-Hallpike诱发检查法在诊断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广东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眩晕门诊2008年4月1日到5月29日根据经典或者正中悬头位Dix-Hallpike法诊断为后半规管BPPV患者28例的临床资料,均首先进行正中悬头位Dix-Hallpike诱发试验,如结果为阴性后继续行经典Dix-Hallpike检测证实为后半规管性BPPV。比较正中悬头位Dix-Hallpike相对于经典Dix-Hallpike的阳性率。结果28例后半规管BPPV患者中,正中悬头位Dix-Hallpike诱发试验相对于经典Dix-Hallpike诱发实验的阳性率为78.57%(22/28)。结论正中悬头位Dix-Hallpike法诊断BPPV可以有效地简化诊治程序,并减轻部分患者诱发的眩晕及眼震强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但由于其阳性率低于经典方法,故在临床上不能完全代替经典方法。  相似文献   

2.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眼震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视频眼震图(VNG)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126例BPPV患者的VNG资料,分析总结各型BPPV在Dix-Hallpike和滚转试验中VNG上的眼震特点。结果:126例BPPV患者中,后半规管BPPV(PSC-BPPV)98例(77.8%),水平半规管BPPV(HSC-BPPV)17例(13.5%),前半规管BPPV(ASC-BPPV)5例(3.9%),混合型BPPV6例(4.8%);28例PSC-BPPV记录到反转相眼震。VNG上显示PSC和ASC管石症Dix-Hallpike悬头位垂直相眼震分别向上、向下,水平相眼震均向对侧,回到坐位时眼震反向。HSC-BPPV滚转试验向两侧转头均可诱发出眼震,眼震与转头方向相同时,可判断为HSC管石症,以能够诱发较强眼震的转头侧为患侧;眼震与转头方向相反时,则为HSC嵴顶结石症,以能够诱发较弱眼震的转头侧为患侧。结论:VNG能够客观地记录BPPV患者的眼震情况,准确判断耳石所在的半规管,并且保存了眼震数据资料,可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运用自主研制的SRM- IV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 ional ver t igo,BPPV)诊疗系统在上半规管BPPV的诱发试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中将367例高度怀疑BPPV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181例依序进行Dix-Hallpike试验及SRM-IV BPPV诊疗系统采用后半规管BPPV诱发试验和上半规管BPPV诱发试验检查,有20例被确诊为上半规管BPPV;另一组186例检查顺序相反,共有21例被确诊为上半规管BPPV,观察并记录该41例确诊为上半规管BPPV的每位患者每种体位下的特异性眼震,计算每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并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Di x-Hal lpike试验中有26(63.4%)例患者诱发出典型垂直向下眼震;SRM-IV后半规管BPPV诱发试验中有28例(68.3%)患者诱发出典型垂直向下眼震;SRM-IV上半规管BPPV中有35例(85.4%)患者诱发出典型垂直向下眼震。Dix-Hallpike试验与SRM-IV后半规管BPPV诱发试验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SRM-IV上半规管BPPV诱发试验对上半规管BPPV检出率高于其余两种方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SRM-IV上半规管BPPV诱发试验对上半规管可产生有效的刺激,对诊断上半规管BPPV敏感性高,此方法应该在临床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上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诊断和治疗的最佳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上半规管BPPV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对所有患者的诊断及复位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SRM-Ⅳ模拟Dix-Hallpike试验诱发出典型垂直向下眼震28例(68.3%),其中眼震伴有向地扭转的成分19例,不伴有扭转成分9例;SRM-Ⅳ上半规管BPPV诱发试验诱发出典型垂直向下眼震35例(84.6%),其中眼震伴有向地扭转的成分30例,不伴有扭转成分5例。在所有41例患者中有38例能通过两种诱发试验对受累侧别做出判断,其中因诱发眼震伴有扭转成分而判断侧别30例,单侧诱发诱发出垂直向下眼震且不伴有扭转成分3例,双侧诱发出垂直向下眼震5例,且不伴有扭转成分,但因眩晕及眼震的强度有明显差别而判断出侧别,患者对受累侧别不能判断3例。在能判断出侧别的38例患者中有左侧上半规管受累25例,右侧上半规管受累13例。对41例采用SRM-Ⅳ上半规管BPPV复位法进行治疗,通过一次治疗痊愈28例,有效12例,无效1例。结论 上半规管BPPV 临床上被越来越重视,应用SRM-ⅣBPPV诊疗系统对上半规管BPPV进行诊治效果好,应该在临床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继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研究继发性后半规管BPPV的内耳疾病6例病历资料,诊断依据为病史及Dix-Hallpike试验诱导出现的眼震结果。结果 6例内耳疾病(分别为突发性聋3例, 梅尼埃病2例, 前庭神经元炎1例)伴有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被确诊,通过Dix-Hallpike试验诱发出垂直扭转型眼震。结论 继发性BPPV临床较少见,常为后半规管受累,通过Dix-Hallpike试验和Epley手法复位可以确诊和治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Dix-Hallpike诱发试验双侧阳性的眼震特点和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科的BPPV患者的诊治过程。结果 Dix-Hallpike诱发试验,阳性患者150例,其中双侧阳性患者14例,2例双侧可见扭转、向上、向地性眼震,进一步行平躺试验为垂直向上性眼震,分次给予双侧改良Epley法复位后双侧眼震均消失;12例患侧为扭转、向上、向地性眼震,健侧为扭转、向上、离地性眼震者,给予患侧改良Epley法复位后双侧眼震均消失。结论除了双侧后半规管BPPV,部分单侧后半规管BPPV患者行Dix-Hallpike诱发试验也可表现为双侧阳性结果,临床诊治应注意眼震方向形式的差别。  相似文献   

7.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诊断。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06年9月,本眩晕中心共确诊为水平半规管BPPV(HSC BPPV)患者46例。诊断依据为典型的病史及用红外视频眼震电图仪记录患者在Dix—Hallpike试验和滚转试验中的眼震结果,并排除其他疾病。研究HSC BPPV的眼震特点。结果441例诊断为BPPV患者中,46例(10.43%)为水平半规管BPPV。其中38例(82.61%)为单侧病变,5例(10.87%)患者合并同侧后半规管病变,3例(6.52%)为双侧病变。35例患者通过两种试验诱发出水平眼震,11例患者仅通过滚转试验诱发出水平眼震。25例患者眼震方向向地,13例患者眼震方向背地,3例患者眼震方向不固定,5例患者各种手法诱发出同一方向的眼震。29例患者在双侧手法中出现眼震,17例患者在一侧手法中出现眼震。结论HSC BPPV眼震为完全水平性且多为快相向地。通常受累耳在双侧手法中均可出现眼震,以向患侧为重。一侧水平半规管和后半规管可同时受累。滚转试验在HSC BPPV检查中比Dix—Hallpike试验更加敏感。Dix—Hallpike试验结合滚转试验可使更多的HSCBPPV患者得到确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裸眼及视频眼震图(videonystagmograph,VNG)下观察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ositional paroxysmal vertigo,BPPV)患者眼震及诊断结果的差异。方法108例BPPV患者分别进行Dix-Hallpike和滚转试验(Roll),应用红外视频眼震电图仪观察眼震特点,进行定位诊断,并与裸眼下观察其眼震特征及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08例患者中共诊断后半规管BPPV(PSC-BPPV)75例(69.44%,75/108),裸眼及VNG辅助下典型眼震检出率分别为66.67%(50/75)和93.33%(70/75);前半规管BPPV(ASC-BPPV)18例(16.67%,18/108),裸眼及VNG下典型眼震检出率分别为72.22%(13/18)和100%(18/18),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平半规管BPPV(HSC-BPPV)9例(8.33%),裸眼及VNG辅助下分别正确诊断7例和9例;混合型BPPV6例(5.56%),裸眼及VNG辅助下分别正确诊断3例和6例。结论 VNG能够客观地记录BPPV患者的眼震情况,有助于提高眼震的检出率及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红外视频采集仪记录BPPV患者眼震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用红外视频眼动采集仪(CHARTR VNG)观察记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的眼震特点。方法用红外视频采集仪详细记录78例BPPV患者在Dix-Hallpike试验及滚转试验中的眼震变化。结果40例(51.28%)为一侧后半规管病变;13例(16.67%)为一侧水平半规管病变;6例(7.7%)为一侧上半规管病变;19例(24.36%)出现多发位置性眼震,其中6例为双侧后半规管病变,2例双侧上半规管病变,3例为双侧水平半规管病变,8例患者在不同头位下出现眼震,提示混合半规管病变。结论红外视频眼动采集仪可以更直观地观察眼动变化,对诊断BPPV受累半规管提供可靠依据,特别是对非典型位置性的眼震,能更好的提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非典型位置性的眼震发生率,包括水平半规管、上半规管病变和多个半规管联合病变。患者的治疗可以根据不同的受累半规管采取不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不同变位试验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变位试验在诊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中的价值。方法:对我科2000年2月~2004年4月诊断的后半规管(PC)源性良性眩晕72例,采用交叉设计,随机将其中36例先行Dix-Hallpike试验,再行侧卧试验;男36例试验排序与其相反。此后再行仰卧侧头位试验。结果:Dix-Hallpike试验和侧卧试验在诊断PC—BPPV中所得结果具有关联性(P〈0.01),诊断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裸眼观察到眼震的典型阳性反应分别为77.9%及77.1%,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试验诱发眩晕和(或)眼震具有的潜伏期、持续期及性质、方向等特征无差异。1例患者同时仰卧侧头位试验阳性,诊断同时存在PC—BPPV。结论:在诊断PC—BPPV中,侧卧试验与Dix-Hallpike具有相同的客观诊断价值。在活动受限的情形下,侧卧试验更易于操作及更具安全性,可完全取代Dix-Hallpike试验。在前2种试验出现水平眼震时应同时行仰卧头位试验,以确定是否同时伴有或为水平半规管源性病变。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