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间歇应用维持量地高辛治疗窦性心律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15例窦性心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58例,采用间歇维持量地高辛治疗;B组57例,采用持续维持量地高辛治疗。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6个月比较心率(HR,次/min),A组分别为97±14、76±15、75±13,B组分别为101±11、76±13、76±1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A组分别为0.37±0.13、0.42±0.12、0.45±0.13,B组分别为0.37±0.14、0.42±0.11、0.44±0.14。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HB与LVEF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2组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地高辛过量和中毒的发生率2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间歇维持量地高辛疗法与持续维持量疗效相似,但可降低洋地黄过量或中毒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投药方法。  相似文献   

3.
4.
<正> 近年来,通过对洋地黄作用及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证明,洋地黄的正性肌力作用与剂量呈线性关系;每日排泄量与体存量成比例,从而废除了作用“全或无”、代谢每日排泄量固定的传统概念,否定了饱和量疗法的基础。维持量地高辛疗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普遍应用于临床,中毒发生率显著降低,但在易患因素的影响下仍有发生中毒者,本文对笔者所遇30例维持量地高辛中毒者进行临床分析,试图探讨易患因素。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系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男19例,女11例,年龄20~75岁,其中≥60  相似文献   

5.
地高辛的主要作用是加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抑制传导,具有吸收快,但作用消失也快的特点。维持量地高辛主要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维持量地高辛是降低洋地黄中毒发生率和死亡率的有效方法,但在一些诱因下仍可发生中毒,若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洋地黄中毒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地高辛两种不同维持量治疗窦性心律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6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2例采用间歇维持量地高辛治疗;B组31例采用持续维持量地高辛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和6个月,比较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A组分别为(0.35±0.12),(0.45±0.11),(0.44±0.10);B组分别为(0.35±0.13),(0.45±0.10),(0.45±0.12).心率(HR)A组分别为(96±15)次/min,(76±14)次/min,(75±14)次/min;B组分别为(100±12)次/min,(75±13)次/min,(74±15) 次/min,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高辛过量或中毒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两组疗效相似,但A组洋地黄过量或中毒的发生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7.
汪一波 《浙江医学》1999,21(8):500-501
随着血管扩张剂、新型利尿剂、依赖性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使心力衰竭的治疗药物多样化。但洋地黄仍然是治疗心力衰竭的主要药物,尤其是基层医院应用更多。洋地黄虽然在给药方式方法上较前有改进,更多情况采用小剂量或维持量来治疗心力衰竭,但仍会发生洋地黄中毒,尤其在老年人、重度心力衰竭、有电解质紊乱者更易发生。现将使用小剂量或维持量洋地黄时发生中毒反应的16例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韩玉琴 《中原医刊》2007,34(16):88-88
维持量地高辛疗法主要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房纤颤、心房扑动、阵发性心动过速等。病情控制后维持量地高辛是降低洋地黄中毒发生率和死亡的较佳方法,但在一些诱发因素的影响下仍可能发生中毒。笔者将近年遇到的102例此类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分析了47例维持量地高辛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中毒发生时间平均为服药后11天,平均用药总量2.25mg。临床表现与常规剂量洋地黄中毒无明显差异。中毒易患因素为:重度缺氧,低钾血症,肾、肝功能不良;合并感染;充血性肝硬化以及风湿活动等。其中39例为两种或两种以上易患因素并存(83.0%)。结合有关文献对维持量地高辛中毒之易患因素进行了讨论,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间歇维持量地高辛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对60例患者给予间歇维持量地高辛0.25mg,隔日1次口服,连服4周.观察患者症状,必要时测地高辛血药浓度。结果:显效75%(45/60).总有效率88%(53/60),无效率12%(7/60),中毒率8%(5/60)。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间歇维持量疗法具有疗效佳、不良反应少、申毒发生率较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地高辛维持疗法中毒46例临床分析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内科(226200)邵锦兰,张鸿本文就近几年来我院应用地高辛维持疗法治疗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致洋地黄中毒46例进行分析,以探讨其临床价值。资料和方法病例来源:本组为我院1981年8月至1992...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应用维持量地高辛治疗充血性心力表竭致洋地黄中毒的35例进行了临床易患因素的分析,并对其诊断问题做扼要讨论。  相似文献   

14.
洋地黄中毒致房颤转为窦性节律1例蒋若愚,吕桂萍(贵阳医学院附院心内科贵阳550004)洋地黄中毒可引起各种心律失常,包括冲动起源异常、冲动传导异常和冲动起源传导异常。但致长期持续性房颤转为窦性节律却十分罕见,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3岁,风...  相似文献   

15.
16.
孙利 《吉林医学》2006,27(11):1419-1419
地高辛的主要作用是加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抑制传导,具有吸收快,但作用消失也快的特点。维持量地高辛主要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维持量地高辛是降低洋地黄中毒发生率和死亡率的有效方法,但在一些诱因下仍可发生中毒,若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洋地黄中毒原因,不仅能降低中毒发生率,还可以有效控制心衰。现将笔者近几年遇到的68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8例患者,男48例,女20例;年龄在26 ̄73岁,平均53岁,其中50岁以上40例;冠心病29例,肺心病28例,风心病11例,伴心房纤颤32例;Ⅱ度心衰43例,Ⅲ度心衰25例。1.2临床表现:患者入院后均采…  相似文献   

17.
1临床资料本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风湿性心脏病10例,冠心病8例,扩张型心肌病5例,肺心病4例,甲克性心脏病3例。病程5~肥年。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2体会2.1正确诊断首先要认识到诊断有时可能发生错误。因为难治性心力衰竭诊断主要是根据呼吸困难与水肿,但不少疾病亦可有呼吸困难或水肿,如呼吸道疾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等。如患者有器质性心脏病证据,全身静脉压升高,循环时间明显延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基本可以成立。2.2尽量去除病因如某些先天性心脏病,缩窄性心包炎,高度二尖辩狭窄患者,首先要手术去除病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维持量地高辛间歇疗法治疗窦性心律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窦性心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两组:A组32例采用间歇维持量地高辛治疗。B组31例采用持续维持量地高辛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和5个月比较,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A组分别为(0.36±0.12)、(0.42±0.10)、(0.44±0.13);B组分别为(0.36±0.14)、(0.43±0.12)、(0.45±0.14)。心室率:(HR):A组分别为(97±16)、(76±15)、(75±13)次/分;B组分别为(98±14)、(76±16)、(76±14)次/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地高辛过量或中毒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间歇维持量地高辛疗法可能降低洋地黄过量或中毒的发生率,其疗效相似,可能是有效更安全的临床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