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诊断性刮宫术后联合应用炔诺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治疗前行诊断性刮宫术,病理结果为单纯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更年期功血患者6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使用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33例,使用炔诺酮治疗。观察用药期间阴道流血情况及子宫内膜厚度变化。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8.8%(26/33),对照组为66.7%(20/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变薄(P〈0.01),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的子宫内膜厚度薄(P〈0.05)。结论诊断性刮宫术后联合应用炔诺酮治疗更年期功血疗效确切,子宫恢复情况好,不失为治疗更年期功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戴中超 《中国保健营养》2012,(14):2562-2563
目的对诊断性刮宫后联合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96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8例,均给予诊断性刮宫,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于刮宫术后联合妈富隆与炔诺酮口服治疗,均治疗3个周期后停药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总有效率为100%,且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明显变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诊断性刮宫后联合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安全有效,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祝怀平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8):4035-4036
目的:观察诊断性刮宫(诊刮)术后分别联合应用米非司酮和炔诺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诊刮术后分别口服米非司酮和炔诺酮的围绝经期功血病例各50例,观察用药期间及停药后阴道流血情况及子宫内膜厚度变化。结果:治疗期间两组患者阴道流血均得到较好控制,治愈率米非司酮组较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复发率米非司酮组较低,差异无显著性(P>0.05);闭经率米非司酮组较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均变薄,差异有显著性(P<0.05);米非司酮组抑制子宫内膜增生效果较好,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诊刮术后分别联合应用米非司酮和炔诺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均有效,但以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齐海艳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1942-1942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对妇科功血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136例宫血患者的诊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6例功血患者服用米非司酮3个月后治愈率97.4%、闭经率93.4%、复发率2.6%、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4.6±1.3)mm,显著低于治疗前厚度(12.4±2.6)mm.而60例采用炔诺酮治疗者3个月后治愈率78.3%、闭经率68.3%、复发率21.7%、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5.4±1.1)mm,显著低于治疗前厚度(12.3±2.5)mm.米非司酮组治愈率和闭经率均高于炔诺酮组,复发率低于炔诺酮组,且治疗后米非司酮组较炔诺酮组子宫内膜薄,性激素水平也高于炔诺酮组.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宫血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为临床治疗更年期宫血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诊断性刮宫术后加用去氧孕烯炔雌醇(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妈富隆组)与对照组(炔诺酮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月经控制情况、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等;并随访1年,观察患者自然绝经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48/50),对照组为82%(41/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变小(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直接进入绝经期率为40%(20/50),对照组为20%(10/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还可使子宫内膜萎缩,临床效果优于炔诺酮.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学工程》2015,(8):1056-1057
目的观察曼月乐联合益气化瘀汤治疗围绝经期无排卵型功血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NO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PDU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于诊刮后第二次月经期放置曼月乐,术后抗炎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益气化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阴道出血时间、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和血清NO值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阴道出血时间、子宫内膜厚度、血清NO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治疗组阴道出血时间、子宫内膜厚度、血清NO值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曼月乐联合益气化瘀汤治疗围绝经期无排卵型功血临床疗效较好,主要通过改善子宫内膜脱落情况、调整血管舒缩功能及调节子宫动脉血流,达到止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董完秀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0):1217-1218
目的:探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与子宫内膜厚度的关系。方法:对该院门诊2002年8月~2003年12月间的功血患者50例(观察组),常规行B超检查,了解子宫内膜厚度,根据子宫内膜的厚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并与同期不愿意行诊断性刮宫(诊刮)术及B超检查功血患者42例(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χ2=6.63,P<0.0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根据子宫内膜的厚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使疗效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和比较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和口服炔诺酮治疗无排卵性功血的疗效。方法:将65例无排卵性功血患者随机分为LNG-IUS组(30例)和炔诺酮组(35例)进行治疗,对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月经情况、经前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激素水平、肝肾功能、血脂及治疗满意度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6个月后月经量均明显减少,血红蛋白显著增加,经前子宫内膜变薄,肝肾功能及血脂水平均无明显变化。与治疗前相比,LNG-IUS组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炔诺酮组雌二醇水平下降,孕酮水平升高;LNG-IUS组治疗满意度高于炔诺酮组。结论:LNG-IUS和炔诺酮治疗无排卵性功血均效果明显,但LNG-IUS较炔诺酮治疗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9.
功能性子宫出血1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玲芳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7):2357-2358
目的:对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诊断及治疗进行临床总结。方法:将我院1999~2005年治疗功血患者128例,按其发病年龄及其相应的治疗原则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1组为青春期功血34例,平均年龄(14·9±1·5)岁。2组为更年期功血94例,平均年龄(39·9±7·1)岁。结果:青春期功血治疗首先纠正贫血及大剂量雌激素助子宫内膜修复止血,继之使用人工周期或克罗米酚促排卵。更年期功血治疗原则是诊断性刮宫加孕激素使用,40岁以后发病且症状重者,诊刮加药物治疗不满意可考虑其他外科治疗。结论:青春期功血治疗以止血和恢复月经周期为原则。更年期患者治疗前应排除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诊断性刮宫在更年期功血的鉴别诊断和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甲羟孕酮治疗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的疗效.方法 将70例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血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甲羟孕酮组(33例)和炔诺酮组(37例),两组均采用递减法止血,于撤退性出血后第5天采用递增法口服炔诺酮以调整月经周期和减少月经量,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甲羟孕酮组控制出血时间与完全止血时间明显短于炔诺酮组[(18.54±6.92)h比(24.37±7.17)h、(48.04±9.85)h比(56.42±11.14)h],显效率明显高于炔诺酮组[87.88%(29/33)比64.86%(24/37)],治疗后月经量明显减少率明显高于炔诺酮组[81.82%(27/33)比59.46% (22/37)],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明显低于炔诺酮组[(6.14±0.89) mm比(8.04±0.95)mm],血红蛋白明显高于炔诺酮组[(83.82±21.46)g/L比(71.45±23.23)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甲羟孕酮治疗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血,止血较炔诺酮迅速,效率高,治疗后子宫内膜恢复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对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血可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诊断性刮宫(诊刮)术后分别应用米非司酮和安宫黄体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诊刮术后分别口服米非司酮和安宫黄体酮的围绝经期功血病例各40例,观察用药期间及停药后阴道流血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及性激素的变化.结果:治疗期间两组患者阴道流血均得到一定的控制,米非司酮组治愈率较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均变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米非司酮组抑制子宫内膜增生效果较好,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用药后米非司酮组显示FSH、LH、E2、P值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安宫黄体酮组无明显变化.结论:围绝经期功血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功血效果优于安宫黄体酮,且诱导闭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应用诊断性刮宫和炔诺酮联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应用诊断性刮宫和炔诺酮联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8例.[结果]本组28例经治疗,止血时间在24 h以内者24例,48h内3例,无效的1例经病理确诊子宫内膜癌.19例血红蛋白在60 g/L以下者,均提高到75 g/L.[结论]应用诊断性刮宫和炔诺酮联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周征 《现代保健》2010,(25):98-99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诊断性刮宫治疗更年期功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32例更年期功血患者给予米非司酮联合诊断性刮宫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32例经米非司酮联合诊断性刮宫治疗,24 h止血28例,48 h止血4例,其中25例直接进入绝经期,4例(分别为47岁、51岁、52岁、53岁)月经稀发,3例(均为48岁)分别于停药6、8周后恢复正常月经.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诊断性刮宫术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满意,是一种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阴道B超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在治疗功血中的作用。方法:56例功血患者行阴道B超监测子宫内膜厚度(B超组),内膜厚度<6mm者给予雌激素治疗;内膜厚度6~10mm者给予孕激素治疗;内膜厚度>10mm者行诊断性刮宫手术,同时妈富隆治疗1周期。所有患者第1次撤退性出血的第5天给予妈富隆治疗3个周期(每个周期21天)。51例功血患者给予单纯雌激素或孕激素治疗(激素组),第1次撤退性出血的第5天给予妈富隆治疗3个周期;55例功血患者行诊刮术(诊刮组),刮出内膜送病理学检查,诊刮术后妈富隆治疗1周期,第1次撤退性出血的第5天给予妈富隆治疗3个周期。对比3组治疗效果。结果:B超组治疗后3天内止血者49例,成功率87.50%,与激素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1次撤退性出血时间在6天内者44例,与激素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妈富隆治疗3个周期后子宫内膜厚度≥10mm者7例,与激素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B超组诊刮19例,内膜异常者7例,异常率36.84%,与诊刮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阴道B超监测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功血,止血时间短、复发率低,诊刮者内膜病理学检查异常率高,在功血治疗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蔡梦红  张夏兰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2):1541-1542
目的:观察诊断性刮宫术后加用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3例确诊为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并伴有不同程度内膜增厚患者进行药物治疗作为治疗组,口服米非司酮10mg/d×30d后,改每日5mg再服60d,共3个月为1疗程。治疗前后均检测血、尿常规及肝功能,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泌乳素和雄激素。术前均已行B超及妇科检查除外其他妇科病变。另取同时期本院就诊的仅行诊断性刮宫术的确诊功血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服药组33例患者全部在服药期间出现暂时性闭经,贫血得以纠正,停药后月经量恢复正常,治疗后血FSH、LH、E2、P平均水平也较用药前下降,其中E2和P的下降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PRL、T用药前后变化不明显。对照组有11例出现暂时性闭经,贫血有所好转,两组贫血纠正程度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诊断性刮宫术后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效果好、副反应小、复发率低,不易诱发其他激素依赖性疾病,是一种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朱巧玲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1):1724-1725
目的:观察宫腔镜引导下刮宫术后配合达英-35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宫腔镜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67例患者,以单纯行宫腔镜引导下刮宫的32例作为对照组,以宫腔镜下刮宫后口服达英-35 3个月的35例作为治疗组,比较两组术后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率和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复发率低,临床症状改善率高。结论:子宫内膜息肉刮除术后配以短效口服避孕药治疗效果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子宫功能性出血诊断和治疗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回顾性选择我院收治的38例子宫功能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年龄的不同,将本组38例患者分为青春期功血组13例和育龄期及更年期功血组2s例。经临床确诊后,青春期功血组行大剂量雌激素+人工周期促排卵治疗;育龄期及更年期功血组予以诊断性刮宫。结果:青春期功血组13例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均自然恢复正常月经;育龄期及更年期功血组25例患者5例患者绝经,17例阴道出血干净,月经恢复正常,3例月经量稍多,但不需服药治疗。结论:子宫功能性出血诊断关键在于确定子宫出血是由非器质性病变引起;其治疗应注意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予以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青春期患者以药物治疗为主,而育龄期及更年期患者予以诊断性刮宫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阴道不规则流血29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诊断性刮宫术对阴道不规则流血明确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于本院妇科门诊因阴道不规则流血就诊,排除出血来源于阴道及官颈后行诊断性刮宫术的2910例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其年龄为20~71岁.按照年龄将其分为20~35岁组(n=1567)、36~50岁组(n=1162)和51~57岁组(n=181).对3组患者诊断性刮宫术后的刮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的结果及其发病年龄的关系进行网顾性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3组患者阴道不规则流血的流血量及诊断性刮宫术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3组患者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因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导致的阴道不规则流血发病率均最高,DUB总发病率为75.7%(2203/2910).诊断性刮宫术刮出物的病理学类型除子宫内膜息肉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类型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不规则流血还常与妊娠因素有关,其次为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结核等.结论 诊断性刮宫术具有费用低、创伤小、无需住院等优势.排除出血来源部位为阴道及宫颈后,诊断性刮宫术即可对子宫内膜不规则流血明确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9.
黄小花 《现代保健》2010,(12):81-82
目的探讨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在更年期功血治疗中的效果,为其临床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2月至2008年1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48例更年期功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甲基睾丸素组)24例和试验组(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组)24例,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复发率、副作用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进行研究统计,并加以比较。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变化较大,试验组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及副作用发生率却低于对照组,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更年期功血的治疗中采用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方案,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临床医学工程》2017,(9):1255-125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电切术后干预对预防围绝经期月经过多复发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行子宫内膜电切术的60例患者,患者均因子宫良性病变引起月经过多,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仅行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观察组行子宫内膜电切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月经量、血红蛋白和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及9个月,观察组的月经量、血红蛋白和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术后给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干预治疗,可明显减少患者的月经量和月经过多复发,纠正贫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