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探讨食管癌钡餐造影与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进去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23例食管癌患者,分别采取X线钡餐造影与CT显像检查,观察病变长度,外侵深度,外侵范围、管壁厚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分别对比分析。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X线钡餐造影用于诊断食管癌病变的长度、功能性改变及黏膜破坏程度占有优势;而CT显像用于诊断食管癌管壁的浸润程度、周围组织器官侵犯情况、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方面参考价值较高。结论 X线钡餐和CT检查各有优势,两者结合有利于食管癌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
电视纵隔镜在早期食道癌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电视纵隔镜在早期食管癌拔脱术和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自2005年10月-2006年6月应用电视纵隔镜为15例早期食管癌病人施行食管拔脱术和切除术,所有病例术前均经胃镜证实为鳞癌,钡餐及CT检查证实无明显外侵,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所有病人均以电视纵隔镜游离食管后行食管-胃颈部吻合术。结果 所有病人恢复良好。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3d(平均2.5d),呼吸功能影响明显减轻,镇痛药用量减少。结论 电视纵隔镜在早期食管癌病人中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经食管超声探查食管癌的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邱宁雷  周鑫官 《江苏医药》1996,22(3):173-174
应用经食管超声(TEUS)对15例食管癌病人进行术前检查,在肿块位置、长度、方位、浸润深度、外侵程度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等方面进行观察,并与X线钡餐造影、纤维食管镜检查进行比较,同时与术中探查和术后清理诊断对照。TEUS不仅能对食管癌作出诊断.还可弥补以往常规检查之不足,对术的判断肿块能否切除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CT扫描判断食管癌二外侵及转移,资料;经临床检查或X线造影,食管镜检查诊断食管肿瘤,经CT检查最终手术证实者69例;由CT扫描首行发现并手术证实者6例。CT表现:管壁增厚及突出爱内外的软组织肿块和梗阻以上管腔扩张,纵隔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5.
CT扫描判断食管癌病灶外侵及转移。资料:经临床检查或X线造影、食管镜检查诊断食管肿瘤,经CT检查最终手术证实者69例;由CT扫描首先发现并手术证实者6例。CT表现:管壁增厚及突出腔内外的软组织肿块和梗阻以上管腔扩张,纵隔淋巴结肿大。分析:本组75例,CT明确诊断74例,正确率达98.67%。本文结果提示:CT测量肿瘤大小同病理标本基本相符;CT检查发现食管肿物同纵隔组织间脂肪层消失并粘连则可疑有侵犯邻近组织,食管肿物部分覆盖纵隔组织并使后者边缘消失则可确诊食管癌肿物外侵;在发现膈上食管旁淋巴结方面CT比较有效,但不能单一地以淋巴结大小区分有否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青年人食管癌的X线特征与早期诊治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35岁以下青年人食管癌患者经气钡低张双对比食管吞钡检查摄片、食管镜检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74例食管癌患者中,鳞癌52例(70.2%),腺癌14例(18.9%),黏液癌8例(10.8%)。术中发现肿瘤转移70例(94.6%),其中纵隔淋巴结转移40例(57.1%),肺转移伴纵隔淋巴结肿大24例(34.2%),胃转移6例(8.6%)。结论 X线气钡低张钡餐检查仍是青年人食管癌的首选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我院胸外科 1998年 4月~ 1999年 10月应用渗透疗法治疗已失去手术机会或不愿手术的晚期食管癌病人 2 0例 ,收到了一定的近期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 2 0例中 ,男 14例 ,女 6例 ;年龄 47~ 81岁 ,平均 62岁。其中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1例 ,食管癌并食管气管瘘 2例 ,脑血栓 1例 ,冠心病 2例 ,食管完全梗阻 8例 ,不完全梗阻 12例。全部病例均行食管钡餐及食管镜病理活检证实 ,病理结果均为分化程度不等的鳞癌。2 治疗方法先行X线拍片 ,确定病变范围 ,然后取一双腔硅胶胃管 ,将直径 2 1mm、长度依肿瘤大小而定 (一般…  相似文献   

8.
碘糊造影剂在食管CT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癌的诊断主要通过上消化道钡餐及内窥镜确诊。一般病人在施行手术和放疗前 ,还须进行胸部CT检查 ,在横断面上了解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CT检查时都让其服用碘水充盈食管 (10 0ml温开水加 6 5 %安其格纳芬 8~10ml) ,由于它通过快 ,在食管内难以停留 ,故在CT像上食管显示差 ,难以正确估计食管癌本身的情况 ,如食管癌的长度、癌腔宽度、肿瘤壁的厚度以及有溃疡时探知溃疡壁的厚度等。为此我们改用食管碘糊造影取代碘水 ,使食管腔充分充盈 ,便于在同一份CT像上既观察到纵隔和肺部的情况 ,也能了解食管本身的情况。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模拟定位在食管癌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行放疗的食管癌46例,比较CT模拟定位和常规模拟定位的剂量分布情况。结果食管钡剂造影不能显示肿瘤外侵情况,而以CT图像所示的肿瘤外侵率达80.43%,非对称性外侵达78.26%,淋巴结转移率达28.26%;CT扫描病变长度长于食管钡剂造影片所示病变长度,但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以实体肿瘤为中心设置照射野的90.00%等剂量线分布能100.00%包全肿瘤病灶,而食管腔为中心位置的常规模拟定位放射治疗计划中,90.00%等剂量线包全肿瘤病灶仅41.30%(P<0.05)。结论 CT模拟定位的放射治疗计划使食管癌放疗照射野的设置更加精确合理,但在应用CT勾画食管癌肿瘤靶区长度时,应参考X线钡餐检查。  相似文献   

10.
余江  阳明 《中国医药指南》2010,8(9):29-29,138
目的探讨CT与X线检查在食管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泸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临床资料完整的80例食管癌患者X线钡餐和CT检查结果。结果X线钡餐检查诊断食管癌48例;检查符合率56.25%(45/80),诊断Ⅰ期1例,Ⅱ期16例,Ⅲ期20例,Ⅳ期8例,主要表现为食管黏膜破坏、中断、管壁僵硬、充盈缺损、狭窄;CT检查发现食管癌68例,诊断符合率85.00%(68/80):诊断Ⅰ期2例,Ⅱ期16例,Ⅲ期22例,Ⅳ期8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管壁局限增厚,外侵为肿瘤与临近器官的脂肪间隙模糊或消失,3例左主支气管受压变形移位,肺部转移2例及肝脏转移3例。结论X线钡餐是食管最常用的检查方法,CT在食管癌诊断肯定,二者各有优势,同时其局限性也很明显,应联合X线钡餐造影加CT检查,可以为临床的治疗尤其是外科治疗提供相当可靠的依据,应作为术前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上、中、下段食管癌在食管壁及淋巴系统内转移的规律。方法对472例胸段食管癌行全胸段食管切除加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术。结果全组472例共清扫淋巴结10227枚,平均21.7枚/例,其中1028枚见淋巴结转移,全组27:3例有淋巴结转移,转移率57.8%。胸上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方向主要向上纵隔和下颈部;中段食管癌颈、胸、腹均可发生淋巴结转移;胸下段食管癌主要向腹部转移;472例全胸段食管切除,两切端均未发现癌残留。结论胸中段食管癌应行全胸段食管切除加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术;胸上段食管癌应行纵隔和下颈淋巴结清扫术;胸下段食管癌淋巴结清扫重点在胸腹部,下颈部清扫可酌情施行。  相似文献   

12.
周建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5):189-190
目的探讨三维适彤放疗在食管癌纵隔转移淋巴结治疗中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2年3月本院诊治的32例食管癌治疗后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给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同顾性分析。结果32例食管癌治疗后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经过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后,4例得到完全缓解、19例部分缓解、9例稳定,总有效率为71.88%。放疗期间,13例患者出现放射性肺炎、12例出现放射性食管症状,但是症状不严重,并不影响正常治疗。结论对于食管癌治疗后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三维适形放射性治疗疗效显著,毒副作用相对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食管癌X线片与CT的对比研究,探讨诊断食管癌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食管癌50例,其中43例行X线气钡双重造影,39例行CT检查。结果食管癌的主要X线表现为管壁僵硬、充盈缺损、龛影及黏膜中断、破坏;主要CT表现为管壁增厚、软组织肿块、周围组织器官受累及淋巴结转移。结论 X线气钡双重造影是诊断食管癌的首选方法,CT检查可明确病变侵犯的程度、浸润的方式和部位及纵隔内淋巴结转移情况,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重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X线钡餐造影与CT检查对食管癌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诊治96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X线钡餐造影检查发现食管癌86例,其中食管上段13例、中段49例、下段24例。CT检查发现食管癌90例;软组织肿块57例;周围脂肪层消失模糊58例,周围脂肪层清楚9例。2例肺转移及4例肝转移。结论 X线钡餐造影与CT联合检查,是一种实用、快捷、有效的检查手段,能早期诊断出食管癌。为手术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1984年8月~2000年4月收治食管平滑肌瘤16例 ,均经手术切除和病理证实 ,现将诊断和治疗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男11例 ,女5例。年龄27~71岁 ,平均38岁。病程2月~7年。除2例无任何症状在食管镜取异物时发现外 ,其余14例均有症状。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10例次 ,胸骨后或上腹部疼痛7例次 ,返酸、腹胀3例。术前诊断食管平滑肌瘤10例 ,误诊为食管癌5例 ,食管息肉1例。1 2X线检查和食管镜检查 :全组均经食管钡餐造影或食管镜检查 ,X线表现为食管腔内光滑、规则的圆形或半圆形充盈缺损。食…  相似文献   

16.
对于上中段食管癌病人 ,放疗是首选方法。自1994年6月以来 ,我院开展了钴60体外照射治疗技术。在没有专用定位系统的情况下 ,我们采取食管钡餐(GI)及CT扫描技术行定位治疗食管癌42例 ,取得较好效果。材料与方法1994年6月至1995年2月有完整资料的食管癌42例 ,均经GI和/或胃镜活检确诊。其中男32例 ,女10例 ,年龄40~77岁。上段癌6例 ,中段癌23例 ,下段癌13例。使用日本岛津—500mA遥控X线机、日本岛津SCT—4500TE全身CT机 ,自制8cm×20cm可调式金属框一个 ,自制3cm×…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报告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治疗胸段食管癌的初步经验。方法从2000年6月~2004年10月开展食管次全切除合并颈、纵隔、腹腔三野淋巴结清扫治疗胸段食管癌回顾性分析。结果63例胸段食管癌病人接受手术,无手术死亡;并发症发生率为26.98%。结论采用三野根治术治疗胸段食管癌之颈、上纵隔淋巴结转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张明霞  孔令玲 《安徽医药》2010,14(10):1165-1166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的规律以明确术后放疗靶区。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09年我科收治的147例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转移分布情况。结果锁骨上区,上纵隔,中纵隔,下纵隔,腹腔淋巴结转移及吻合口复发发生率分别为36.73%,55.78%,7.48%,0.68%,5.44%,10.88%,食管上中段,食管下段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分别为36.07%(44/122),40%(10/25),差异无显著性(χ^2=0.138,P〉0.05),上纵膈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分别为59.84%(73/122),36%(9/25),差异有显著性(χ^2=4.779,P〈0.05)。结论建议食管癌肿瘤术后放疗的靶区包括锁骨上区及上纵隔、吻合口和食管瘤床。  相似文献   

19.
胸段食管癌根治性手术切除范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嵩岳  徐伟莉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0):1157-1158
目的 探讨胸段食管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长度和广度。方法 对1994年2月至1999年10月胸段食管癌320例的切除标本连续切片结果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粘膜下漫润长度小于3.27cm,粘膜下癌栓扩散小于2.46cm;10.9%患者有多灶癌,多灶癌相距最长长度7.40cm,食管中段癌淋巴结呈上、下双向转移,食管下段癌主要下行转移至腹腔淋巴结。结论 食管癌可浸润全胸段食管和胸、腹腔淋巴结,胸段食管癌均作全胸段食管切除及纵隔和腹腔淋巴结清扫,有利于癌瘤彻底切除。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39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伴胸骨后疼痛5个月于1984年5月24日诊断为食管中下段鳞癌入院。检查心肺听诊无病理异常,腹部未及包块,无腹水征。否认肝炎、肺结核、血吸虫病史。手术:全麻下左侧开胸,见病变位居食管中下段长8cm,近乎食管1周,右后壁外侵明显伸及对侧纵隔,逐一分离结扎根治切除,行主动脉弓上食管胃吻合。术后恢复顺利,切口一期愈合,钡餐复查示吻合口通畅。病理证实为鳞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术后第2天X 线胸片示左肺膨胀,拔除左胸管,右胸穿刺抽出淡红胸液700ml 后来再有积液(可能为术中对侧胸膜破裂冲洗液灌留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