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PLD)与术后联合激光汽化术(PLD PLDD)的疗效。方法对60例经临床和CT或MRI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施行PLD和PLD PLDD各30例,观察术后并发症,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程度和突出髓核还纳的程度。结果PLD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的优良率分别为76.7%,80%,90%。PLD PIDD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的优良率分别为83.3%,86.7%,90%。两组病例均无椎体失稳等并发症。结论PLD和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不损害椎体稳定性。优良率术后6个月内PLD PLDD高于PLD,6个月后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和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percutaneous lumbar diskectomy,PLD)联合胶原酶溶解术操作方法的选择以及疗效评价。方法:2002—03/2004—01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收治的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6例,通过对临床症状、体征与影像学资料分析,根据包含型突出与否选择不同的联合治疗方式治疗,分析其即时与远期疗效。结果:66例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临床症状体征积分为(4.75&;#177;2.62)分,术后为(12.84&;#177;2.30)分,平均改善指数为0.64&;#177;0.32,改善率为(0.80&;#177;0.21)%;联合介入治疗的总有效率98.5%,显效率为81.8%。有效率16.7%,无效1.5%;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典型的临床特点,X射线多见广泛的腰椎退行性改变,CT或MRI表现以L4—5,L5-S1双节段突出多见。PLD适合于包含型突出,盘内、盘外胶原酶溶解术适合于非包含性突出。联合介入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肖建斌  佘守章  张本国  胡志平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0):3944-3945,i001
目的:比较和评价两种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90例。组睬用单纯胶原酶溶盘术治疗,组Ⅱ采用经皮椎间盘切吸联合胶原酶溶盘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及治疗前的症状与体征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治疗后1周组Ⅰ、组Ⅱ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67%,91%,术后随访3个月~1年,于3,6,12个月时的优良率组1分别为69%,68%和68%,组Ⅱ为90%,94%和94%,两组疗效于治疗后1周和3个月时的优良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经皮椎间盘切吸联合胶原酶盘外溶解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均明显优于单纯胶原酶溶盘术,且可降低单纯胶原酶盘内注射溶盘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PLD)和术后联合激光汽化(PLD+PLDD)的疗效。方法:对60例经临床和CT或MRI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施行PLD和PLD+PLDD各30例,观察术后并发症,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和突出髓核还纳程度。结果:PLD术后3月,6月及1年的优良率分别是76.7%,80%,90%。PLD+PLDD要后3月,6月及1年的优良经分别是83.3%,86.7%和90%。两组无1例椎间盘炎和穿刺点血肿,无1例椎休失稳者。结论:PLD和PLDD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安全,不损害椎体稳定性。优良率术后6月内PLD+PLDD高于PLD。6月后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后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因具有创伤小,见效快,无严重并发症等优点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我院自1995年10月开展这项技术,已治疗43例,有效率达90%,术后无严重并发症,但仍有一些不良反应需认真处理,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3例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21~65岁,病程为3个月~10年。常见主要症状和体证为腰腿痛或坐骨神经痛,跛行、侧弯及下肢感觉异常或活动受限,直腿抬高试验阳性。1.2病例选择:符合Kambin的标准[1],即(1)持续性坐骨神经痛和腰背痛,经6周以上保守治疗无明显疗效者。(2)神经…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椎间盘镜手术与常规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行腰椎间盘镜手术:对照组行常规开窗手术。并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大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恢复工作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1.43%,对照组优良率为93.9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出血量、切口大小、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恢复工作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患者术后恢复快及不影响腰椎稳定性等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医用臭氧配合胶原酶椎间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2例,在透视下用臭氧专用6号穿刺针刺入病变椎间盘内,注入浓度为40~50mg/L的医用臭氧30~40mL,胶原酶1200~2400U(用注射用水4~8mL稀释)。结果该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2例共计160个椎间盘。显效率为29.2%(24/82),有效率64.6%(53/82),总有效率为92.8%。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医用臭氧配合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单、安全、疗效确切。臭氧不仅能够氧化髓核组织内的蛋白多糖,使髓核萎缩,同时臭氧的抗炎、镇痛作用能够缓解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8.
经皮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83例效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目的:观察经皮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3年2月~2007年9月经CT或MRI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符合臭氧治疗适应证的患者183例,在CT定位及引导下采用18号针经皮穿刺至椎间盘内,盘内注射臭氧-氧气(O3-O2)混合气体8 mL,臭氧浓度为30~45 μg/mL.结果:全组均获随访2~12个月,治疗前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60.56±15.19),治疗后2个月和12个月分别为(28.69±14.61)和(27.76±16.14),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2 个月效果评价,尤以年龄小于50岁者更优.全组均未发生任何严重并发症.结论:在严格选择适应证的基础上,经皮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在较少费用下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32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C臂X光机、螺旋式腰椎间盘自动摘除器行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PLD)共32例,结果全部病例随访3个月~3年,优21例,良8例,差3例,有效率为90.6%。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效果好、手术时间短、微创、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经皮穿刺切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附50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切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Percutaneous Lumbar Diskectomy PLD)的应用价值、并发症及其处理。材料和方法:采用ZG-Ⅱ型手动式椎间盘切割器对5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治愈率为80.2%、总有效率为89.4%,并发椎间隙感染3例。 结论:PLD操作简便,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背景:目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判定仍主要依靠患者的自觉症状和物理检查,尚缺乏客观评价手段。目的:应用远红外热像技术评估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结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6例符合条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射频治疗组23例和保守治疗组23例,分别予以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结合臭氧治疗和传统保守治疗,治疗前后使用远红外热像仪检测双下肢温度差,并与临床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射频治疗组与保守治疗组的显效率分别为52%和17%,有效率分别为96%和65%,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射频治疗组治疗后热图温差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P=0.00);射频治疗组治疗前后温差改变比保守治疗组明显增大(P=0.00)。结果可见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作为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结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一种客观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X线引导和CT区域定位经皮穿刺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12009年6月至2012年4月将采取在x线透视引导下行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LDH63例定为A组;将区域定位CT引导下行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LDH49例定为B组。依据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Macnab评价标准评估治疗效果,观察术前、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VAS评分及术后12个月优良率。【结果】两组术后VAs评分与本组术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5),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两组VAS评分B组稍低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段B组优良率均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区域定位”能够将椎间盘突出位置量化,准确把握适应证;术中CT引导能够为靶点射频热凝确定准确的穿刺路径及深度,使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技术疗效最大化,对提高微创治疗LDH的优良率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射频热凝联合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联合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2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进行射频消融、臭氧介入和两者联合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MacNab)标准分析3种方法的疗效。结果:比较2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疗效,MacNab标准分析结果,联合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VAS评分后,联合组均明显优于射频组和臭氧组(P<0.05)。结论:射频消融联合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是一种临床上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介入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87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3组,均采用不同介入方法治疗,并进行6个月的随访.结果:总有效率95.4%,其中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PLD组)有效率93.9%;化学溶核术(CNL组)96.3%;二者结合的双介入术(DIT组)96.4%,3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双介入疗法的显效率优于单种治疗方法,对于双节段或单节段突出程度较重的老年患者宜采用双介入疗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适应症及并发症。方法 通道经腰棘突旁切口进入,在显微内窥镜下切除腰椎板下缘、黄韧带、关节突内侧。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MED手术治疗,常规手术开窗法80例作对照,并比较两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恢复正常生活/工作时间。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2—20个月随访,平均6.5个月按照Nakal分级,MED组优40例、良15例、可2例,优良率91.67%。结论 MED手术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等特点。MED主要适用于单阶段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也适用于部分钙化或侧隐窝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不适用于伴腰椎不稳或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气化减压术加臭氧溶解术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7年2月至2008年8月在我院疼痛科住院的11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治疗方式随机分为经皮激光椎间盘气化减压术加臭氧溶解术联合治疗组56例和单纯臭氧(03)溶解术治疗组59例,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9.3%,症状改善明显,较单纯臭氧溶解治疗组有效率71.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激光椎间盘气化减压术加臭氧溶解术联合治疗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安全性高,疗效更佳等特点,是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组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联合医用臭氧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0例,按住院顺序编号分为射频消融组(A组)、医用臭氧组(B组)和射频消融联合医用臭氧组(C组),每组70例。在术前和术后7 d、30 d、90 d、180 d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评分(ODI)。结果:与术前相比,3组术后7 d、30 d、90 d、180 d的平均VAS及平均OD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A组和B组在术后7 d、30 d、90 d、180 d的平均VAS及平均O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在术后7 d、30 d、90 d、180 d的平均VAS及平均ODI评分均显著低于A、B组(P0.05)。所有患者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及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射频消融或医用臭氧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两者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电针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及神经电生理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电针对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以及对下肢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天、1周及疗程结束后应用目测类比定级法(VAS)对疼痛进行评估,治疗前后行双下肢体感诱发电位检查,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电针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优良率分别为83.4%和76.7%,电针治疗组可明显缩短疗程,治疗后3天疼痛已明显减轻,活动能力改善。两组患者治疗前患侧下肢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延长、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治疗后均有改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电针治疗对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体感诱发电位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情及疗效评定的电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保守治疗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经保守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生理和心理康复护理,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腰椎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屈伸活动度、侧屈活动度和旋转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心理功能、活力等方面的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保守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TED)在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单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经保守治疗无效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经椎间孔镜下行椎间盘髓核摘除术25例(观察组),传统开放手术25例(对照组),对比两种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进展顺利,术后两组患者腰痛症状均缓解。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大小、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较对照组少(P0.05),手术时间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均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手术治疗1个月与3个月JOA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两组均无硬脊膜破裂、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仅对照组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当天出现一过性神经麻痹,对症处理后症状逐渐缓解。结论与传统开放治疗相比,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相当,但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一项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