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府院合作”医联体模式突破“院院合作”模式在人财物管理和运行机制方面的限制,通过协议明确双方责任,派驻管理团队统筹人财物管理,下沉学科专家担任科主任,加强文化建设,塑造医院品牌,助推地方医院管理水平、技术实力、人才队伍全面发展。但是“府院合作”医联体还存在配套政策不足、管理考核困难、优秀人才短缺等问题。本文深入分析宿迁“府院合作”建设经验,为丰富医联体建设提供实践经验与路径支持。 相似文献
2.
组建医疗联合体是在医改大背景下促进公立医院改革、落实健康战略的重要举措,将有效促进医疗卫生资源的共享,推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实现分级诊疗、双向转诊.该文借鉴孵化器理论,以江苏省卫健委基层特色科室孵化中心建设项目为抓手,通过江苏省特色护理基层孵化基地建设、南通市基层特色内分泌科建设基地建设过程中的的具体... 相似文献
3.
为了整合区域卫生资源,江苏盛泽医院经过5年探索和实践,构建了"上连省级医院,下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盛泽医联体模式"。分析该模式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学科建设、城乡一体化、医养结合等方面进行的创新举措以及取得成效,为基层医疗服务改革推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寻跨组织医疗服务的“院地”服务模式的实践特点和其关键成功因素,为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与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跟踪调查华西医院与成都市成华区政府开展的“院地”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过程和方法,对华西-成华医联体 “N+1+N”联盟架构中转诊绿色通道、检验同质化、家庭医生团队、信息化支撑的多项服务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紧密型医联体的成效集中在基层医疗、上下联动、患者满意度、双向转诊制度等多个方面。结论 紧密型医联体服务模式成效显著,能充分适应“大健康”战略要求,为深化医联体服务创新能力、发挥更深层次效用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分级诊疗是当前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重点工作,对公立医院改革以及解决百姓就医的问题产生重大影响。按照“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思路构建紧密型医联体,在基层医院施行干部“双兼制”方案。以西电集团医院构建的“3+2+1”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医联体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该医联体的建设方法、建设成效、具体问题以及解决办法,为继续强化推进互联网医联体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7.
以铜陵市立医院城市医联体试点改革为例,阐述了医联体在坚持政府主导、推动一体化管理、畅通转诊通道、创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动医防融合、创新医保支付政策等方面的典型经验.收集医联体建设的相关数据,分析改革取得的效果及当前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医联体接下来应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完善财政补偿机制,减轻牵头医... 相似文献
8.
在介绍我国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的定义、优势与发展的基础上,基于“大学附属医院内部医联体”的概念,结合复旦大学各附属医院的实际情况与发展现状,提出了具有复旦大学特色的附属医院内部医联体的建设模式。此模式主要以医疗集团和专科联盟为主,实现医疗资源的纵向与横向整合,依托中山医院、华山医院、儿科医院等附属医院医联体平台的资源优势,打造复旦的优势学科群,充分发挥强势学科效能,提升专科医疗辐射能力,进一步完善区域内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
10.
在区域纵向医联体推动过程中,出现了医联体运行不够稳定和持久、分级诊疗引导作用逐渐受阻、医疗信息互通滞后导致沟通成本大等问题.本文在分析北京市朝阳区在构建紧密型医联体的探索中取得的成效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顶层设计、提升医疗水平、构建服务延续性长效机制、整合内部资源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为更好地推进分级诊疗,优化区域内医疗资源配置。方法:医院以信息化为基础,通过技术与人才“双下沉”模式对接社区诊疗服务。结果:医院与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医联体服务模式,不仅发挥了医院专业技术优势,提升了社区服务能力建设,更好地引导本区域居民合理就医。结论:“双下沉”医联体模式能有效推进分级诊疗,加快医疗机构间的协同发展,优化区域内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3.
14.
针对当前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足、技术力量薄弱、分级诊疗运行机制不健全、信息共享不足对完善分级诊疗带来的不利影响,分级诊疗的策略应积极发挥区域医疗联合体的纽带作用,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加强区域协同发展,优化医联体功能布局,构建区域信息平台,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协作机制,积极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5.
东振彩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8,32(2):8-10
建设发展医联体是现阶段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儿科医联体的构建在解决儿科医师资源短缺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缓解了患儿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与现阶段儿科医疗资源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本文从天津市成立儿科医联体的实践中进行探索,提出应当尽快建立医疗机构风险共担机制、完善绩效评估体系和搭建信息化诊疗平台等多种措施,逐步改变患者就医理念,建立起科学布局、合理分流和高效运转的新型儿科医疗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6.
17.
跨区域医联体建设是实施“健康中国2030”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两大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是导入优质医疗资源的有效路径。文章主要阐述,在政府指导和支持下,2019年1月建立了牵头医院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心医院为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成员医院为相城区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山-相城”医联体。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在医疗管理、医疗技术、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智慧医疗建设5个方面开展跨区域医联体合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并对实践结果进行总结,探讨如何通过跨区域资源整合来加强医院自身建设水平,提高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的品牌效应,推进区域分级诊疗运行。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逐步发展,医药管理模式也逐步向国际化转变,药学工作从以往单纯的"药品保障为中心"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为适应医改发展的需求,引导患者分层次、有序、有效就医,国内各地医疗机构广泛开展医联体建设,旨在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逐步建立分级诊疗体系.与此同时基层医疗机构药学管理也面临着巨大...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