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评价超声造影对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个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超声造影形态学增强模式和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参数,并比较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对该组肿瘤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本组17个导管原位癌中,造影增强显示病灶周围扭曲或穿入血管15个(88.2%)、造影剂分布不均匀16个(94.1%)、病灶形态不规则14个(82.4%).超声造影前后肿块的平均大小分别为(27.0±9.4)mm、(31.6±11.8)mm,造影后肿块明显增大(P<0.01).病灶多呈快速高增强,平均达峰时间(17.3±3.9)s、平均峰值强度6.8±2.8.本组乳腺导管原位癌超声造影的诊断准确率达94%(16/17).结论 乳腺导管原位癌具有较典型的恶性造影增强特征.超声造影明显提高了对导管原位癌的诊断准确率,有望成为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率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检出率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而逐年提高。超声是诊断乳腺病变的常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评估DCIS时,超声主要作为乳腺X线摄影的辅助手段,在诊断有症状的DCIS患者中尤为重要。随着超声诊断仪器的更新,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等新技术的出现,DCIS的超声检出率得以提高。多种超声技术联合应用实现了DCIS的早期诊断,在DCIS的早发现早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4.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超声征象,探讨高频超声对其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40例乳腺导管原位癌和30例乳腺增生病的声像图特征,包括边界、内部回声、微钙化、后方回声、峰值血流速度、阻力指数以及血流分布等。结果:乳腺导管原位癌的声像图特征表现为肿块型、片状低回声型、导管扩张型、单纯微钙化型者分别占57.50%(23/40)、27.50%(11/40)、10.00%(4/40)、5.00%(2/40)。7例(17.50%)伴有微浸润,其中1例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术前超声正确诊断导管原位癌31例,乳腺增生病24例,其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78.57%、80.00%和77.50%。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78%和72.73%。微钙化、阻力指数鉴别乳腺导管原位癌和乳腺增生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导管原位癌的声像图特点具有一定特征性,高频超声对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超声检查对乳腺原位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超声诊断乳腺原位癌的价值.方法 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3例乳腺原位癌患者(原位癌组)和30例乳腺增生(腺病)患者(良性组)的声像图特征,包括边界、内部回声、微钙化、后方回声、峰值血流速度、阻力指数等,并与钼钯检查结果、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乳腺原位癌的声像图特征表现为肿块型、片状低回声型、导管扩张型、单纯微钙化型,分别占55.81%(24/43)、30.23%(13/43)、9.30%(4/43)、4.65%(2/43).7例(16.28%)伴有微浸润,均为导管原位癌,其中1例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术前超声正确诊断原位癌34例,乳腺增生 24例,其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79.45%、80.00%和79.07%.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00%和72.73%.原位癌组与良性组的微钙化数、阻力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原位癌的声像图特点具有一定特征性,高频超声检查对诊断乳腺原位癌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 ,6 0岁。右侧乳房乳头间歇性少量血性溢液 15天。查体 :右侧乳房未见乳头偏向收缩或内陷 ,挤压乳晕区 ,可见乳头单孔微量淡粉色液滴 ,乳晕区未扪及包块。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应用ESAOTEBIOMEDICAAU4彩色超声诊断仪 ,10MHz线阵探头 ,在右乳距乳头 6 .0mm处 ,主输乳管内 ,可见一纵径 2 .6 2mm ,横径 3.2 5mm ,中等回声结节。结节形态欠规整 ,略呈椭圆形 ,表面不平滑 ,界限清楚。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及能量图均未显示彩色血流。结节有蒂与主输乳管管壁相连 ,蒂稍粗 ,宽径 1.2 0mm(如图 )。用力挤压乳晕区 ,结节体积略缩…  相似文献   

7.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好发于40~50岁女性,是发生于导管上皮的一种良性肿瘤。乳头间断性血性溢乳是本病临床特点.临床体检时对其难以扪及.特别是肥胖者。高频探头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对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对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CIS)的诊断及分级能力。 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DCIS患者的超声表现,包括病灶数量、大小、形态、边缘、分界、内部回声、导管改变、后方回声、局部结构紊乱以及钙化,同时记录病灶内部血供情况。将所有病灶的超声特征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Van Nuys 1级49例,2级30例,3级13例。单发肿块67例(67/92,72.83%),导管扩张伴导管内部低回声24例(24/92,26.09%),结构紊乱7例(7/92,7.61%)。18个病灶具有2个及以上超声特征。超声发现微钙化21例(21/92,22.83%),均位于结节或导管内部。超声对DCIS的显示率与Van Nuys分级相关(r=0.91,P<0.05)。结节形态、边界和后方回声也与Van Nuys分级明显相关(r=0.78,P<0.05)。形态不规则肿块伴有界限不清或边缘成角,不伴有后方回声与Van Nuys 3级密切相关(r=0.83,P<0.05);而椭圆形囊性结节、边界清晰伴有后方回声增强多见于Van Nuys 1级(r=0.94,P<0.05)。 结论 DCIS的超声表现具有特征性,有助于诊断和病理分级。  相似文献   

9.
钼靶和超声结合诊断乳腺原位癌2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6):4002-4002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和超声诊断乳腺原位癌影像学特点。方法对比21例手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原位癌患者的钼靶与超声诊断结果。结果 21例患者在乳腺钼靶摄片上有乳腺癌征象的15例(71.4%);在乳腺超声诊断中有乳腺癌表现的8例(38.0%)。结论在乳腺原位癌诊断方面,乳腺钼靶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高于乳腺超声检查;两种检查结合诊断可减少此类早期乳腺癌的漏诊。  相似文献   

10.
原位癌又称“上皮内癌”,是上皮细胞增生达到恶变的早期阶段。乳腺原位癌包括导管内癌和小叶原位癌。超声对乳腺原位癌的诊断一直存在难点。本文回顾性分析2004—04/2008—12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原位癌52例患者的声像图特征,并与X线钼靶摄影对照,分析误诊原因,旨在提高对乳腺原位癌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钼靶X线和超声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乳腺DCIS患者的钼靶X线和超声特点,比较二者诊断DCIS的敏感度和对肿物及钙化的检出率。结果 16例钼靶X线片可见肿物,其中圆形8例(8/16,50.00%),分叶形6例(6/16,37.50%),不规则形2例(2/16,12.50%)。边缘浸润10例(10/16,62.50%),边缘清楚6例(6/16,37.50%)。77例钼靶X线片中可见钙化,42例钙化呈细线状或细分支状(42/77,54.55%),35例表现为多形性(35/77,45.45%);钙化呈簇状分布44例(44/77,57.14%),区段分布25例(25/77,32.47%),线样分布8例(8/77,10.39%)。70例超声可见肿物,圆形38例(38/70,54.29%),分叶状29例(29/70,41.43%),不规则形3例(3/70,4.29%);肿物边缘不清楚53例(53/70,75.71%),边缘清楚17例(17/70,24.29%)。根据检出肿物和钙化,钼靶X线和超声诊断DCIS的敏感度分别为77.89%(74/95)和42.11%(40/95,P<0.001),二者联合诊断准确率可提高至89.47%(85/95,P<0.05)。钼靶和超声对肿物的检出率分别为16.84%(16/95)和73.68%(70/95,P<0.001),对钙化的检出率分别为81.05%(77/95)和12.63%(12/95,P<0.001)。结论钼靶X线对钙化的诊断较敏感,而超声对肿物的检出率更高,二者联合可明显提高诊断DCIS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12.
乳腺导管内癌超声图像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内癌的声像图特征及利用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超声版(BI-RADS-US)进行最终评估,探讨超声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9例乳腺导管内癌的声像图特征,并依照BI-RADS-US进行最终评估。结果根据乳腺导管内癌的声像图特征,可分为5大类:(1)结节肿块型;(2)导管扩张填充型;(3)结构紊乱型;(4)囊实性混合回声型;(5)无占位的单纯钙化点型。利用BI-RADS-US评估乳腺导管内癌,得到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7.9%。结论高频超声在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诊断:超声与数字钼靶X线摄影对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与数字钼靶X线摄影及两者联合对不同级别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诊断价值。 方法 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DCIS患者38例,比较超声与数字钼靶X线摄影及两者联合对不同级别DCIS的诊断符合率及微钙化特征。 结果 高级别DCIS 20例,低级别和中级别DCIS 18例;单纯DCIS 28例,DCIS伴微浸润10例。超声对DCIS、高级别DCIS、低级别和中级别DCIS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3.68%(28/38)、90.00%(18/20)和55.56%(10/18)。数字钼靶X线摄影对DCIS、高级别DCIS、低级别和中级别DCIS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6.32%(29/38)、90.00%(18/20)、61.11%(11/18)。两者联合对DCIS、高级别DCIS、低级别和中级别DCIS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8.95%(30/38)、90.00%(18/20)、66.67%(12/18)。超声与数字钼靶X线摄影对DCIS的微钙化检出率均为57.89%(22/38)。 结论 超声与数字钼靶X线摄影对DCIS的诊断符合率与微钙化发现率相似,直径>20 mm的DCIS常伴有微浸润,直径<10 mm无钙化的DCIS易于漏误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BI-RADS分类误诊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CIS)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87例乳腺导管上皮内瘤变(DIN)(包括447例DCIS及40例良性DIN)的超声表现及超声BI-RADS分类诊断结果.结果 超声BI-RADS分类诊断DCIS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15%(366/487)、76.73%(343/447)和57.50%(23/40);诊断Ⅱ型DIN的准确率明显低于Ⅲ型和Ⅳ型(x2=27.189,P<0.001).伴发钙化灶见于54.36%(243/447)的DCIS,明显高于良性DIN(5/40,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747,P<0.001).超声BI-RADS分类对于不伴发超声可见钙化的DCIS的误诊率为33.82%(69/204),明显高于伴发钙化者(35/243,1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428,P<0.001).结论 病灶长径<10 mm或声像图中未见实质性肿物及钙化是超声BI-RADS分类漏诊和误诊DCIS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超声造影鉴别诊断乳腺肿瘤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用SonoVue超声造影剂,对109例乳腺肿瘤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实时超声造影,对肿瘤的增强形态、强度及造影时间-强度曲线特征进行分型,并对比分析良、恶性肿瘤超声造影的特征.结果 恶性组48例,以不均匀部分增强及整体性增强为多;良性组61例,以点状、线状和环状增强为多;恶性组高增强明显多于良性组,低增强及无增强多见于良性组;良性组的时间-强度曲线呈"缓升速降"型及"速升速降"型,恶性组呈"速升缓降"型;峰值强度及明显减退时间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超声造影诊断乳腺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100%、83.61%及90.82%.结论 乳腺良、恶性病灶在超声造影下呈现不同的造影特征;实时超声造影有助于提高乳腺肿瘤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肝B细胞淋巴瘤超声造影表现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患者,男,57岁.突发高热1天入院.有乙肝病史.实验室检查:WBC 7.45×109/L,肝功能正常,肿瘤标记物(AFP、CEA)阴性.腹部常规超声检查:肝脏左叶形态失常,左外叶上段支可见外凸性低回声肿块,边界尚清,内回声分布均匀,大小约6.4 cm×8.2 cm,内可见正常肝脏血管走行.  相似文献   

17.
[Keyword] Livers; Mesothelioma; Ultrasonography  相似文献   

18.
超声对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癌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分析44例乳腺导管内癌声像图。结果腺病型11例,腺体局部增厚,结构紊乱;导管扩张型7例,3例单纯导管扩张,4例扩张导管壁欠光整,内见隆起性小光团;实性肿块型24例,腺体内实性低回声,纵横比〈1;混合肿块型2例,腺体内见境界尚清的囊实混合性肿块,以囊性为主,内部见团絮状弱回声。结论超声检查乳腺导管内癌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