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复合磷脂对大鼠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磷脂是以大豆磷脂、维生素E为主成分的复方制剂。动物试验表明,高脂饲料中添加10%复合磷脂喂养大鼠 2wk,可明显降低高脂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P<0.05),并能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HDL-C/TC)的比值(P<0.01)。至3wk末,降脂效果更显著(P<0.01)。其降脂效果优于非诺贝特,且无副作用。对正常大鼠血脂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方枸杞袋泡茶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大鼠造成高脂血症模型,观察复方枸杞袋泡茶对大鼠体质量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影响。结果复方枸杞袋泡茶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TC、TG水平、升高HDL-C水平(P<0.05),但对大鼠体质量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复方枸杞袋泡茶对高脂血症大鼠有一定的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疆哈萨克族传统发酵乳酪乳清(简称乳酪乳清)调节血脂的作用机制。方法:高脂乳剂灌胃制备高脂血症大鼠模型,以普伐他汀(20 mg?kg-1)作为阳性对照,观察乳酪乳清(50,100 mg?kg-1)对大鼠血清中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一氧化氮(NO)水平以及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和血浆胆固醇卵磷脂酰基转移酶(LCAT)活性的影响。结果:与高脂模型组相比,高、低剂量乳酪乳清组均可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TC,TG,LDL-C,HDL-C的水平(均为P<0.01),增加NO含量(P<0.05),增强?OH的清除能力(P<0.01),提高LCAT的活性(P<0.01)。结论:乳酪乳清可调节血脂水平,其机制可能与其升高HDL-C水平、增强胆固醇卵磷脂酰基转移酶酶活性以及清除?OH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灵芝三七降脂片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高脂饲料喂饲2周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然后连续给予模型大鼠阳性药血脂康及灵芝三七降脂片高、低两剂量4周,测定大鼠体重和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结果给予高脂饲料后大鼠体重和血脂显著升高,灵芝三七降脂片能够明显降低喂饲高脂饲料小鼠血清TC,TG及LDL-C含量,并提高HDL-C含量。结论灵芝三七降脂片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5.
海豹油软胶囊防治高脂血症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海豹油软胶囊对实验性高脂血症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预防实验:灌服高脂乳剂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的同时,连续30d灌胃给予低、中、高剂量的海豹油,试验结束时检测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治疗实验:灌服高脂乳剂15d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后,继续给予高脂乳剂的同时按预防实验方法进行。结果预防实验:海豹油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G、TC,明显升高血清HDL-C,降低血清LDL-C(P〈0.05)。治疗实验:海豹油低、中、高剂量组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和TG水平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P〈0.001),各剂量对HDL-C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高剂量组对LDL-C水平有降低作用(P〈0.05)。结论海豹油软胶囊具有防治高脂血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对大鼠实验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壳聚糖对大鼠脂肪肝的预防作用。方法:在小剂量的四氯化碳致肝损伤的基础上,合并应用高脂饮食复制大鼠脂肪肝模型,同时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壳聚糖,以肝脏的脂质含量、脂变程度为衡量指标,观察其预防效果。结果:四氯化碳损伤肝脏合并高脂饮食可引起大鼠肝脏明显的脂肪变性,表现为肝组织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含量显著增加,SOD活力明显降低,病理切片检查显示肝细胞肿胀,内部充满大小不等的脂滴。而壳聚糖预防组大鼠与模型组相比肝组织TG、TC值显著降低,SOD活力逐渐升高并恢复正常,肝细胞的脂变程度明显减轻,其改善程度随用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壳聚糖对脂肪肝的形成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其机理除了减少脂肪自肠道的吸收外,还可能有保护肝脏,提高肝抗氧化能力,促进其对脂质的氧化与转运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壳聚糖降脂保肝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壳聚糖(Chitosan)对高血脂及脂肪肝造型大鼠的降脂作用,初步探讨壳聚糖的降脂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壳聚糖1组(建模前给药)、壳聚糖2组(建模后给药),分别以各组饲料连续喂养6周。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两个壳聚糖组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均显著降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同时,壳聚糖对大鼠肝脏TC,TG、肝重、腹脂等均有显著效果,能显著升高大鼠盲肠内容物pH。结论壳聚糖具有较显著的降脂效果和脂肪肝防治效果,其降脂作用机制应以包裹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西立伐他汀及普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50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立伐他汀组75例和普伐他汀组75例,治疗8周后观察血脂变化和安全性,并加以比较。结果:两种药物均可显著降低总胆固醇(TC),血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可升高高密度胆蛋白-胆固醇(HDL-C),而两药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西立伐他汀具有显著的降脂作用,在调脂的同时并可抑制血小板活性,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9.
非诺贝特非调脂作用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诺贝特(fenofibrate)是第3代苯氧芳酸类调脂药,具有显著降低血中升高的三酰甘油(TG)、降低血中总胆固醇(TC)及中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等调节血脂异常的作用。该药最先由法国Foumier公司于1975年开发上市,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贝特类药物,可作为仅次于他汀类的二线调脂药而主要用于高三酰甘油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唐海滨  冷静  李颖  赵予  刘鲲 《中国药业》2005,14(12):83-83
目的:观察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2例68岁以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予洛伐他汀20 mg,1次/d,疗程8周,观察调脂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上升(P<0.05);降低TC,TG,LDL-C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54%,73.08%,88.46%,升高HDL-C的总有效率为55.77%;TC,TG,LDL-C的达标率分别为57.69%,40.38%,59.62%;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洛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进行调脂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大豆蛋白水解物对血浆胆固醇水平作用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膳食大豆蛋白水解物对高胆固醇模型大鼠血浆胆固醇及其有关血脂指标的影响,并对其可能的作用机理加以研究.方法:4周龄断乳雄性Wistar大鼠,经28d诱导高胆固醇模型以后,按血浆总胆固醇浓度将动物均衡分为两组,分别喂饲含酪蛋白和大豆蛋白水解物的纯合成高脂饲料56d.结果:经28d诱导高胆固醇模型后,高胆固醇模型大鼠的TC浓度是阴性对照组的1.51倍.又经56d喂饲含有处理因素的饲料后,酪蛋白组和大豆蛋白水解物组大鼠体重分别增加了198.5和117.4g;TC水平分别为(6.41±0.57)和(3.04±0.38)mmol/L;TG水平分别为(3.73±0.70)和(2.1 5±0.60)mmol/L;粪胆汁酸含量分别为(0.74±0.11)和(0.98±0.18)mmol/d;与酪蛋白组相比,大豆蛋白水解物组动物体重及TC,TG含量显著降-低.而粪胆汁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大豆蛋白水解物组可使大鼠肝脏HMG-CoA还原酶mRNA,LDL-R mRNA的表达增强.结论:膳食大豆蛋白水解物摄入可降低高胆固醇模型大鼠TC、TG浓度、使粪胆汁酸排泄量增高,但对HDL-C水平无影响.另外,大豆蛋白水解物可以增强大鼠肝脏LDL-R基因的表达,这可能是其降低血浆胆固醇的机理之一.大豆蛋白水解物可影响血浆胆固醇水平,但其相应的作用机理还需进-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银杏叶提取物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调脂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调脂机制.方法 预防给药,即以高脂饲料造模的同时连续给药28 d,于末次给药后测定大鼠血浆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和脂蛋白脂酶(LPL)、肝脂酶(HL)的活性及大鼠粪便中胆汁酸(FBA)的排泄量;治疗给药,即给予高脂饲料喂养28 d,造模成功后连续给药28 d,测定大鼠血浆中TC、TG、HDL-C、LDL-C的含量和LPL、HL的活性及大鼠FBA的排泄量.结果 预防性给药后,银杏叶提取物高、中剂量组与高脂模型组比较,能显著降低血浆中TC、LDL-C,显著升高HDL-C,同时可显著提高HL和LPL的活性及增加大鼠FBA的排泄量;治疗性给药后,银杏叶提取物高、中剂量组与高脂模型组比较,能显著降低已形成高脂血症大鼠血浆中的TC、LDL-C,显著升高HDL-C,同时可显著提高HL、LPL的活性及增加大鼠FBA的排泄量.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具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药物提高LPL和HL的活性并加速体内胆固醇的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中国海洋药物》2010,29(5):48-50
目的探讨甲壳低聚糖对高脂模型小鼠的降脂功效及其机理。方法采用高脂饲料连续饲养30 d建立小鼠高脂模型;同时,将壳聚糖酶解获得的甲壳低聚糖,以低、中、高(0.1、0.2、0.4 g·kg~(-1))3个不同的剂量分别给药。30 d后,眼眶取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结果甲壳低聚糖能显著降低高血脂小鼠血清中的TC、TG和LDL-C含量,并能升高HDL-C的含量。结论甲壳低聚糖调血脂生物活性较为显著,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4.
壳聚糖合并中药对实验性大鼠脂肪肝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壳聚糖合并中药对脂肪肝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小剂量四氯化碳合并高脂饮食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给予壳聚糖合并中药治疗,以肝脏的脂质含量及组织形态学变化为衡量标准。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四氯化碳合并高脂饮食可引起大鼠肝脏明显的脂肪变性,表现为肝组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显著增加,病理检查显示;肝细胞肿胀,内部充满大小不等的脂滴;壳聚糖加中药治疗组大鼠肝脏TG,TC,FFA含量显著降低。肝细胞脂变程度明显减轻。结论:壳聚糖合并中药可明显降低肝脂肪含量,对脂肪肝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志文  张秀春  徐峰  金宗濂 《北方药学》2011,8(11):22+13-22,13
目的:观察润康普瑞牌平脂康胶囊辅助降血脂的作用。方法:将动物随机分为高脂模型对照组和平脂康胶囊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剂量组每天灌胃给予样品,并同时喂饲高脂饲料。于给样37d后,取血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指标。结果:该胶囊对大鼠体重增长无不良影响。与高脂对照组比较,该受试物中剂量组能降低血清甘油三酯(P〈0.05);高剂量组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平脂康胶囊具有辅助降血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多廿醇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胆固醇和抗氧化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多廿醇预防组和高脂造模组.多廿醇预防组喂饲高脂饲料的同时给予多廿醇灌胃10周;高脂造模组先给予高脂饲料4周制备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再按照总胆固醇水平分为多廿醇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物洛伐他汀对照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6周后采血,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计算LDL-C/HDL-C、TG/HDL-C比值和动脉硬化指数(AI);测定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 与高脂模型组比较,多廿醇预防组、多廿醇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的血清中TC、LDL-C含量显著性下降(P<0.01);阳性对照组大鼠的血清中TG水平显著性降低(P<0.05);多廿醇预防组、多廿醇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中HDL-C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多廿醇预防组,多廿醇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LDL-C/HDL-C比值显著性下降(P<0.01);AI显著性下降(P<0.01);血清中MDA含量显著性下降(P<0.05或P<0.01);多廿醇中、高剂最组和阳性对照组的血清中SOD活性显著性升高(P<0.05或P<0.01);多廿醇中和高剂量组的血清中GSH-Px活性显著性升高(P<0.01).结论 多廿醇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具有明显降胆固醇的作用,且可增强机体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国产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疗效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薇  曹东平  彭应心 《河北医药》2009,31(18):2387-2388
目的比较国产瑞舒伐他汀5、10mg与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疗效。方法对入选患者进行4周筛选,将筛选合格的受试者随机分配为瑞舒伐他汀5mg,瑞舒伐他汀10mg,辛伐他汀20mg,3组均每日服药1次,治疗期共8周,观察调脂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8周末,瑞舒伐他汀5mg,瑞舒伐他汀10mg,辛伐他汀20mg3组TC、LDL-C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G降低和HDL-C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5mg,瑞舒伐他汀10mg,辛伐他汀20mg 3组间TC、LDL-C降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我(P〈0.05),TG降低、HDL-C升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5mg组、瑞舒伐他汀10mg组均能明显降低TC、TG、LDL-C,升高HDL—C,调脂疗效确切。瑞舒伐他汀安全性好。瑞舒伐他汀5mg、10mg可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  相似文献   

18.
血脂康胶囊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血脂康胶囊对高胆固醇血症患的调脂效果。方法:79例高胆固醇血症患随机分成两组:血脂康组(37例,0.6g,bid)与普伐他汀组(42例,10mg.qd),服药前与服药8周后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服药8周后,血脂康组与普伐他汀组患的TC比用药前降低,降幅分别为21.7%(P<0.05),与21.9%(P<0.01),患LDL-C也比用药前降低,降幅依闪为34.9%(P<0.01),与33.2%(P<0.01),血脂康组患TG比用药前下降20.1%(P<0.01),而普伐他汀组患血清TG仅降低8.5%(P>0.05),结论:血脂康胶囊能够显降低高胆固醇血症患的血清TC,LDL-C与TG水平,可有效地用于高胆固醇血症患的调脂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心脑欣丸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心脑欣丸给药组。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羧甲基纤维素,心脑欣丸组给予心脑欣丸,均灌胃给药。3周后测定大鼠血清( Hcy)、三酰甘油( 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水平。结果模型组和心脑欣丸组 TG、TC、HDL-C、LDL-C 及 VLDL-C 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心脑欣丸组血清 Hcy 水平低于模型组。结论心脑欣丸可降低大鼠血清 Hcy 水平,但对血脂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降脂灵药物对动物高血脂的影响。方法以降脂灵1.5g.kg-1.d-1、3g.kg-1.d-1、6.0g.kg-1.d-1低、中、高3个剂量分别给予腹腔注射蛋黄乳液致高血脂小鼠及高脂饲料喂养致高血脂大鼠,观察降脂灵对受试动物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C/HDL-C)的影响。结果该制剂中、高剂量显著降低高脂小鼠血清TC(P<0.05);高剂量组显著降低高脂小鼠血清TG(P<0.01);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高脂大鼠血清TC(P<0.05)、TG(P<0.05)及TC/HDL-C(P<0.01),并且显著提高HDL-C的含量(P<0.05);高剂量组显著降低高脂大鼠血清TC(P<0.01)、TG(P<0.01)及LDL-C(P<0.05)、TC/HDL-C(P<0.05)。结论降脂灵对高血脂动物有明显的降脂和调节脂代谢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