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研究神经系统多原发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对颅内原发肿瘤具备2个以上,除外转移的标本18例进行了形态学观察.本组多原发肿瘤中,脑膜-胶质瘤发生率最高占40%.本组神经系统多原发肿瘤发生率占同期颅内肿瘤的3‰.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肿瘤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2013年6月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5例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先证肿瘤部位对第二原发肿瘤良恶性有显著影响(P<0.01);以恶性乳腺肿瘤并发恶性甲状腺肿瘤的危险性更高(P<0.01)。甲状腺肿瘤C组与对照组的ER强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C组的ER强阳性率更高;C组甲状腺与乳腺肿瘤ER免疫组化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40岁的甲状腺肿瘤、>50岁的乳腺肿瘤发生良性第二原发肿瘤的危险性较大,且发生间隔时间越长,对应部位第二原发肿瘤恶性的危险性更大。雌激素调节在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肿瘤病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同一个体同时或先后发生两种以上的恶性肿瘤,并可排除复发和转移者称多原发恶性瘤(以下简称 MPMT)。亦称重复癌。白血病与癌瘤发生在同一病人身上,自1978年 Whiphan 报道一例死于慢粒患者,尸检时有胰腺癌合并肝转移以来,续有病例报道。现将我院自1979.1~1984.6白血病或淋巴瘤并发 MPMT 9例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性别与年龄男性6例,女性3例男与女之比为2:1。与 Gadman Foucar报道相近。本组第一癌与第二癌发病年龄见表1。  相似文献   

4.
原发骨恶性淋巴瘤(PrimaryLymphomaofBone,PLB),是非常少见的结外淋巴瘤,作者诊治2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1 一般资料 患者,男,46岁,因左上腹胀痛1月,加重3d入院。疼痛呈持续性,自服木香顺气丸、快胃片效果欠佳。3d前加重,大便黑色,便稀。入院查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Murphy氏征阴性,肝肾区无扣击痛。辅助检查:B超示:肝左叶探及1.8cm×1.6cm的无回声区,后伴增强效应,脾脏形态正常,内探及多个低回声光  相似文献   

6.
乳腺原发恶性淋巴瘤是非常少见的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的结外侵犯。临床上常以乳腺肿物为首发症状,因其缺乏特异性,故较难与乳腺原发肿瘤鉴别,常造成误诊误治。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检查及特殊的免疫组化结果来判断,由于组织量要求较大,故推荐粗针穿刺)或切除病检。若术中冰冻病检提示为恶性肿瘤,但组织类型比较特殊,需待石蜡切片病检确诊的患者,宁可等待最终病检结果回报,暂时不要行进一步手术,以免患者承受不必要的治疗。乳腺恶性淋巴瘤的治疗应遵从恶性淋巴瘤的治疗原则:以全身化疗为主,辅以局部放疗及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原发于睾丸的恶性淋巴瘤临床少见,我科曾治疗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46岁,因右侧睾丸肿大4个月来我院泌尿外科就诊。入院前4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睾丸肿大,伴轻度胀痛,无发冷、发热、尿急、尿痛等其它症状,随后右侧睾丸持续增大,遂来就诊,否认隐睾史。入院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发现异常,腹部未触及包块,肝脾无肿大,肾区无叩击痛,右侧睾丸肿大约10cm×7cm×5cm,质硬,表面光滑,轻度触痛。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无异常,肝肾功能、电解质无异常。胸、腹部CT检查:纵隔、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无…  相似文献   

8.
1病历摘要 患者,女,37岁。因宫颈息肉行宫颈锥切术后2个月,下腹部疼痛伴分泌物增多、异味1个月,于2007年8月19日入院。平素月经规则,无异常阴道流液。查体:患者一般状态尚可,生命体征稳定,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检查无异常,腹部平软。妇科检查:宫颈明显增大,约6cm×5cm大小,可见手术创面,表面充血,可见炎性渗出,宫颈右侧可触及豆粒大小不规则质硬肿物,宫颈管内有血性组织液流出,宫颈无举痛;宫体稍大,呈前倾位;分泌物为粉色、量多、异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腮腺多原发肿瘤临床特点、病理类型及生存现状。方法分析腮腺多原发肿瘤病理类型、患者性别、年龄、生活习惯等。结果所分析病例中腺淋巴瘤占56%(30例),其次为混合瘤占20%(11例)。单侧35例,双侧19例,同时性肿瘤44例,异时性肿瘤10例,男女比例为2.6:1,平均年龄58岁(23~80岁),34例嗜好吸烟,70%采用了保留面神经的瘤体及腮腺浅叶切除术。结论腮腺多原发性肿瘤大多数为腺淋巴瘤,其次为多形性腺瘤,男性好发,吸烟是该病重要致病因素,保留面神经的瘤体及腮腺浅叶切除术为最佳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0.
鼠类自发性多原发肿瘤少见,作者常规剖检Wistar系实验空白对照组大鼠370只,发现有自发性肿瘤鼠31只(肿瘤发病率为8.38%),其中多原发肿瘤者2只,均为雌性。特报告如下: 1.A鼠,18月龄,体重320g. 大体解剖:在16月龄时发现右后肢内侧皮下包块,椭圆形,活动度大,与周围组织无粘连,2个月后明显消瘦,被毛松乱,右后肢瘫痪,肌张力消失。将动物处死后,剖检右后肢内侧的肿瘤,见肿块有完整包膜,大小4 cm×3 cm×2.5 cm,重25g,切面灰白色,其间有不同方向排列的白色条纹。腹腔检查时又发现腹腔内有一肿块,前与回肠、后与脊柱相连,分离肿块,发现其起源肠系膜,腹腔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 1 5例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诊治情况。 1 5例中术前经相关检查确诊者仅 1例 ,余全被误诊为其他疾病。手术切除 1 5例 ,再次手术 1例。手术患者术后全部辅以CHOP方案 (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 )化疗。病例随访率为 78.5 % ,5年生存率为 37.5 %。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45例肺癌中,有多发性原发肺癌12例,占1.6%。男性11例,女性1例。年龄范围36~72岁,平均61.9岁。11例为双原发癌,1例为三原发癌。作者对发病率升高的原因、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外科治疗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对收治的31例多原发癌进行分析,全部病例均为二重癌且经病理确诊,其中间隔时间同时性(<6个月)10例(32.3%);异时性(>6个月)21例(67.7%)。单纯化疗或放疗各2例,其余27例采取手术、化疗或放疗等综合治疗。通过分析认为只要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本病的预后几乎与单一癌瘤一样好。  相似文献   

14.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病理学证实的13例原发性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为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来源的边缘带淋巴瘤,2例为弥漫大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为NK/T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为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1例为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咳嗽、发热、盗汗或体重减轻,2例无症状.CT检查多表现为肺内肿块,实变影中常见支气管充气征.5年总生存率9/13,其中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来源的边缘带淋巴瘤型的5年生存率7/8.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外科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2005年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外科收治54例腹膜后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43例,共手术48例次.其中完整切除29例次,姑息切除14例次,剖腹探查加活检术5例次.联合脏器切除21例.无手术死亡,院内死亡8例.未手术11例.[结论]准确的术前评估,确切的影像学诊断,良好的手术技能是提高切除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23例重复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复癌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我科2002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23例重复癌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科5年中共收治各类肿瘤患者5 107例,其中重复癌23例,占0.45%。发病年龄29-85岁,平均60岁,患病高峰年龄段是60-69岁。23例重复癌中有22例为二重癌,1例为三重癌。同时性发生者13例;异时性发生者占10例,间隔时间7-125个月,平均39.6个月。肺、肠、食管、乳腺等器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器官。随访至2007年3月,生存期为2-154个月,平均35.8个月。结论重复癌的病因可能与放疗、化疗及遗传因素等有关。如果能够早期、正确、及时诊断,并采取积极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有助于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原发性肠道恶性淋巴瘤的有效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1990-2001年6月原发性肠道淋巴瘤的临床诊治做回顾性分析。[结果]患以腹部不适,腹泻,腹痛及腹部包块,黑便为临床表现,回肠末端4例,十二指肠球部1例,直肠1例。术前确诊2例。为胃,肠镜下确诊,其中5例获随访,5年生存率为40%,病理类型为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B淋巴细胞性淋巴瘤5例(4例为高度恶性,1例为低度恶性);高度恶性T淋巴细胞性淋巴瘤1例。4例行辅助性CHOP化疗。[结论]胃,肠镜活检最有诊断价值。手术方式与肠癌相似。术后化疗与手术治疗同等重要。病理类型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标准。【方法】对11例原发于肾脏的恶性淋巴瘤进行HE、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1例肾实质内有弥漫成片的淋巴瘤细胞浸润,瘤细胞核呈不规则形,染色质呈凝块状,9例瘤细胞表达LCA、CD20、CD79a;2例瘤细胞表达LCA、CD3、CD45RO。【结论】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罕见,预后极差。其诊断首先要排除它处淋巴瘤或白血病侵犯肾脏。治疗以肾切除辅以放化疗为主。主要与慢性炎症、Wilm′s瘤、肾细胞癌等鉴别。  相似文献   

19.
二甲基苯蒽诱导大鼠多发性原发性恶性肿瘤模型的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皮下注射二甲基苯蒽(DMBA)诱发Wistar大鼠多发性原发性乳腺癌和纤维肉瘤,并以此建立模型,经24周后致癌组雌性大鼠70%发生乳腺癌。其中45%为多发性原发性乳腺癌;40%发生皮下纤维肉瘤,35%在实验期间同时发生乳腺癌和皮下纤维肉瘤。雄性大鼠33.3%发生皮下纤维肉瘤而未发生乳腺癌。该模型的建立对于多发性原发性恶性肿瘤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合并感染时病原菌的分布及年度动态变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对489例恶性肿瘤患者合并感染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61.1%。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条件致病菌,其中G-菌占首位(46.3%),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其次为G+菌(29.9%),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居第3位(23.8%),以白色念珠菌为主。G-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除头孢他啶外)、磺胺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G+菌对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真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耐药率较高。从5年感染率的变化趋势来看,真菌感染有明显上升趋势。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合并感染的病原菌大多为条件致病菌,并且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严重。真菌感染上升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