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是指病变特征不利于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的一类病变.通常包括左主干病变、开口病变、支架内再狭窄病变等。近年来,随着对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患者实施介入治疗以后。手术的风险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亦有所增高。为此.选取我科2003年1月-2004年12月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且病变特点符合上述标准的患者128例,开展以健康教育为主的整体护理模式。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立  徐大勇  贺勇  黄德嘉  初宁 《华西医学》2005,20(1):132-133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一个难点,以往常规介入治疗常难得到满意的即刻效果,且再狭窄率高。crushing技术为治疗分叉病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现报道我院3例运用crushing治疗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是通过股动脉经冠状动脉导管推送支架达到靶血管后,确定支架置入位置,并使支架通过整个病变部位,确认理想位置后,使支架膨胀,将狭窄的血管扩张,从而使狭窄的冠脉血管TIM I前向血流3级,即狭窄血管段血流通畅和充盈。此手术无需开胸,创伤小,并发症少。我科从2000年12月至2004年8月止,开展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已为33例患者成功置入冠状动脉支架。我们体会到术前、术后的护理是该手术的重要环节,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33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7例;年龄45~50岁5例,51~60岁12例,61~70岁7例,71~80岁9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80%~90%,冠心病史8~35年;置入1个支架的23例,2个支架的8例,3个支架的2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成功的标准以冠状动脉管腔残余狭窄≤20%[1],术后8~10d出院,无并发症的发生。2护理2.1心理护理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是冠状动脉心脏病治疗的有效方法。但手术费用大,患者年龄偏大加之对手术过程的不了解,对治疗效果的不乐观,易产生恐惧心理,焦虑、紧张的情绪。因此心理护理很重要,我们采取:①首先认真学习冠脉支架置入术的有关知识,充实...  相似文献   

4.
本科2009年6月30日治愈了1例冠心病动脉造影术加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PTCA)加支架置入术后5 d出现血小板减少和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77岁,体质量34 kg,3年前不明诱因出现胸闷、气促,以胸骨后压榨样不适为主,症状每次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下午较明显,经平卧休息后或深吸气后可缓慢缓解,故考虑诊断为冠心病,为进一步诊断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中见:(1)右冠状动脉均衡优势型,右冠状动脉多处局限性狭窄,程度约20%~50%,TIMI3级;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中段狭窄约50%~70%,TIMI3级,回旋支未见异常,TIMI3级.(2)双侧颈动脉未见异常,双侧椎动脉扭曲.(3)前降支支架植入术两枚.术后安全返回病房,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无异常.术后5 d在行高压氧过程中出现头昏、恶心、呕吐,呕吐为咖啡色胃内容物,伴有全身大汗淋漓,随之蜷缩在地,立即测血压为90/60 mm Hg,心率84次/分,心电图胸前导联T波均较正常时倒置,查体可见上肢和下肢散在淤斑,急查生化、肾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均未见异常.血常规提示:白细胞3.39×109/L,红细胞2.47×1012/L,血细胞比容22.8%;血小板计数2×109/L;再次复查血小板手工计数为6×109/L.立即行消化内科和血液科会诊,根据病史[术前、术中、术后使用抗凝药物(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口服波立维片)]、临床表现、血常规考虑为消化道出血和血小板减少症,立即输红细胞和血小板,抢救成功.  相似文献   

5.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加支架置入术是近年来开展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新技术,它能较快的增加冠脉循环血量,缓解心绞痛,具有疗效显著、创伤小等优点。我科已完成17例手术,均获成功。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行介入治疗术中的护理要点,从而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70例确诊为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患者,对患者术前及术后分别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本组70例患者中,2例(2.86%)死亡,3例(4.29%)患者发生出血现象,经停用抗凝剂后,症状消失,无不良后果。术后半年回访,3例(4.29%)患者再次住院。结论:通过对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采取精心全面护理,可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采用冠状动脉造影(CAG)实施的介入治疗(PCI)已经成为治疗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手段,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按美国ACC/AHA的定义包括B2型和C型病变,即:多支和(或)多处血管病变、左主干及大血管开口处病变、慢性闭塞性病变(CTO)、弥漫/长段病变、分叉处病变、严重钙化或偏心性病变等,冠心病容易出现并发症(如肾功能衰竭等)和再狭窄发生高等情况的患者,也列为复杂冠脉病变范畴。以往,鉴于技术和设施等方面的限制,将此列为介入治疗的禁忌证或相对禁忌证。近年来,随着药物洗脱支架(DES)和介入治疗器材(如支架、旋磨、旋切等)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血管内超声(IVUS)的大量应用,尤其近年来不断涌现出来的许多新的IVUS引导技术和日渐提升的性能指标,极大地丰富了IVUS在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重要应用地位,复杂病变的介入技术成功率得以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黄桂传  陈容 《护理研究》2009,(12):3287-3287
病人,男,62岁,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胸闷6余年,再发加重3d入住心内科。入院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入院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前降支中段95%狭窄,在家属知情签字同意下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左前降支中段狭窄处用2.5mm×20.0mm球囊扩张冠状动脉,最大压力1216kPa(12atm),并植入3.5mm×29.0mm国产药物支架,  相似文献   

10.
一例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成功介入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主干病变是指冠脉造影狭窄程度≥50%的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左主干病变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因其操作的复杂性和高风险性而成为介入心脏病学的热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作为有效的再灌注治疗手段,理论上可以迅速开通闭塞的血管,阻止休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7例冠心病患者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采用持续动脉血压监测、控制性降压、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加强呼吸系统管理、血气检测、心电监护及维持麻醉深度、营养支持等护理措施,并制定康复计划,做好出院指导。结果:47例患者术后除1例发生肾功能衰竭,经治疗无效死亡外,余患者经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后均痊愈出院。随访1~17个月均取得满意效果,恢复日常生活工作。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经术前周密准备、术后严密监护及护理,可预防术后移植的冠状动脉再栓塞、肝肾功能衰竭、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部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减少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不适及严重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05例患者按常规方法进行桡动脉穿刺及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术前、术中、术后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观察术侧上肢的皮肤颜色、血氧饱合度、腕围变化等方面的护理。结果 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介入诊疗手术,术后1例患者发生术侧上肢肿胀明显,经减压、抬高手臂或上举及拆除包扎后得到改善,无一例手部发生缺血性坏死及其他并发症。结论 有针对性地观察和预防性的护理,对于减少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明显不适及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可以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泵治疗高危冠状动脉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7例高危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泵,并予围术期精心护理。结果:本组症状改善23例,占85.2%,未改善4例。结论:主动脉球囊反搏泵为高危冠状动脉疾病治疗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围术期精心护理可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并发抑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抑郁症致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有炎症学说、血小板聚集增强、脂质代谢紊乱和心率变异性下降,冠心病致抑郁的机制有社会心理因素及生理机制五大学说;对冠心病并发抑郁的干预也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42例冠心病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病人的护理,认为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术侧肢体制动,加强拔管护理和生活护理可以促进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病人的早日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96例治疗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应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冠心病(CAD)的早期效果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CABG。应用体外循环(CPB)74例,非体外循环22例。搭桥数264支。平均2.7支。对手术方法、主要并发症和术后处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96例手术,9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1例死于顽固性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伴室性心律失常。术后发生心律失常16例;气胸1例,为呼吸机辅助下自发性气胸;心功能不全32例;二次开胸止血1例;切口感染2例;42例取静脉侧下肢有轻度水肿,2~4个月后消失;胸腔积液11例。上述并发症均给予相应处理后痊愈。术后心绞痛症状消失者61例,明显减轻者29例。无明显改善者6例。92例随访1~41个月,随访率96.8%,所有患者心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合理的选择病人,成熟的手术技术,良好的心肌保护及加强术后管理,能有效提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亢君  郝春雨  董小玲 《护理学报》2005,12(12):34-36
总结5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发冠状动脉穿孔患者的护理经验。除加强PCI常规护理外,重点强调了血液动力学以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和心电图变化的监测。本组3例患者并发急性心包填塞,其中2例为术后迟发性心包填塞;3例并发急性非Q波性心肌梗死,其中1例出现心力衰竭。5例患者经积极处理,未发生Q波性心肌梗死、需紧急冠状动脉搭桥或死亡。冠状动脉穿孔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加强术后护理对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并发症、减少不良心脏事件发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肝癌介入治疗72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72例肝癌患者加强介入前、介入中、介入后护理,积极给予健康指导。结果:本组症状改善56例,症状稳定14例,恶化6例。3个月生存率为91、3%,半年生存率为80.2%,1年生存率为56.7%。结论:加强肝癌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高龄冠心病病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术后监护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高龄冠心病病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均顺利手术,术后出现频发室性期前收缩2例,经抗心律失常治疗后纠正,心源性休克1例,及时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均好转出院;随访3个月~15个月,死亡2例。[结论]加强高龄冠心病病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术后监护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及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室玲 《护理研究》2007,21(3):199-20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蚀继发的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是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最主要手段。目前新的研究思路是确定早期处理“ACS的规则”。本文阐述了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进展及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