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lowbirthweightinfant,VLBWI)存活率的相关因素,为降低其病死率和病残率提供依据。方法:对1997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48例VLBWI按体重分三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VLBWI治愈出院32例,治愈率66.67%(32/48);随体重增加而上升(P<0.01);治愈者平均住院天数(27±13)d,住院天数随着体重增加而缩短(P<0.01);死亡5例,病死率10.42%(5/48),病死率随体重增加而降低(P<0.01)。结论:提高VLBWI近远期存活率,除重视围产期保健及儿科的处理外,VLBWI必须早期发现,密切监护,及时处理并发症,并且要加强保健随访工作,做到早期干预,从而降低VLBWI的病死率和病残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的相关因素,为降低其病死率和病残率提供依据。方法对1999年9月~2005年9月收治的22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按体重分三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极低出生体重儿治愈出院170例,治愈率75.2%;随体重增加而上升(P〈0.05);治愈者平均住院(27±13)d,住院天数随体重增加而缩短(P〈0.05);病死30例,病死率13.2%;病死率随体重增加而下降(P〈0.01)。导致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主要原因有多胎妊娠(27.8%),胎膜早破(22.5%),妊娠并发症13.7%,习惯性流产2.6%,妊娠患内科慢性疾病(1.76%)和原因不明(31.6%)。所有住院患儿均有一种以上并发症,≤1000g的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高达85.3%,其体重越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P〈0.01),存活率85.1%,体重≤1000g,存活率56.3%。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肺出血,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和颅内出血。结论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必须收住NICU病房密切监护,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及时处理;防止院内感染;对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表面活性物质和高频通气治疗可以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3.
孙志强 《南通医学院学报》1997,17(2):283-283,285
报告5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综合治疗及影响预后因素分析,其中死亡27例,对死亡相关因素的分组比较表明,患儿胎龄成熟度,低体温状况,发生呼吸暂停或呼吸衰竭以及合并或并发症与病死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我院近年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和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的疾病分布情况和影响治愈的因素.方法:总结我院新生儿科自2007年1月到2012年4月收治的152例VLBW的临床资料,寻找对治愈有显著影响的疾病和因素.结果:共152例病例纳入本次统计,其中治愈组125例,未治愈组27例,在两组中,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疾病和因素有:新生儿产后窒息[x2=16.384,P<0.00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x2=11.302,P=0.002];新生儿产时窒息[x2=7.204,P=0.012];高胆红素血症[x2=5.084,P=0.015];肺出血[x2=9.213,P=0.018];酸碱平衡紊乱[x2=4.350,P=0.049];住院天数[Z=-7.751,P<0.001],Apgar10 min评分[Z=-2.984,P=0.001],多胎[Z=-3.071,P=0.002],Apgar5 min评分[Z=-2.700,P=0.004],出生体重[Z=-2.779,P=0.005],胎龄[Z=-2.189,P=0.029],Apgar1 min评分[Z=-1.696,P=0.045].Logistic回归模型示:住院天数、产时心肺复苏、出生体重对结局有显著影响.结论:VLBW患儿结局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呼吸系统尤为重要,需要系统的监护、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 I)发生的原因及存活的相关因素,为提高其存活率及生存质量提供临床资料。方法:将3年来收治的109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按体重分为3组,即≤1000g,1001~1250g和1251~1500g,并对其发生原因、转归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VLBWI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多胎妊娠及胎膜早破为主要因素;以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呼吸暂停,高胆红血症,感染,新生儿硬肿症为常见并发症;以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频发性呼吸暂停,感染,颅内出血为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应加强高危孕妇围产期监测及产科、儿科医生的合作,对VLBWI应积极预防并发症,尽早发现,及时处理,以提高其生存率及近远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正> 1993年1月~1997年12月,我院共收治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51例,存活25例,死亡率50.98%,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51例,男30例,女21例。1例为足月小样儿,其余胎龄均<37周,平均入院日龄为生后22.8小时。出生体重、胎龄、入室时体温等资料见附表。有合并症或并发症者42例(同时有两项及两项以上并发者18例),其中窒息13例,硬肿症及呼吸衰竭各17例,呼吸暂停21例,感染15例,肺出血6例,NRDS及电解质紊乱各2例,颅内出血1  相似文献   

7.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近期随访及预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郁玉波  王凤敏 《宁波医学》2000,12(9):403-405
目的:了解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预后,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对1996~1999年从我院新生儿加强监护病房(NICU)治愈或好转出院的VLBWI进行近期随访,了解其生长发育、疾病等情况,并对31例VLBWI作全面的体格检查和智力、视听功能测试以及免疫功能检查。结果 体格发育和生长发育情况与随访年龄有关,随访年龄越小,体格发育和生长发育异常率越高,1~2岁时基本达正常,但以小于-1s占多数;智力发育异常率占21.43%。体格发育和智力发育异常与胎龄和出生体重、并发症、喂养方式、早期教育间均未见相关性。本组随访儿中有反复呼吸道感染者达80%,但免疫球蛋白基本正常。视听功能正常。结论 VLBWI早期存在体格、生长发育迟后,至1~2岁趋正常范围;智力发育大多数正常;存在反复感染,而免疫球蛋白正常。视力、听力  相似文献   

8.
陈莉 《实用全科医学》2008,6(7):704-705
目的观察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对113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病原因、转归、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原因等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并按出生体重分成3组,按胎龄分成大于30周和小于30周2组,比较其病死率。结果导致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主要原因有多胎妊娠、妊娠合并症、胎膜早破、高龄产妇和原因不明等。所有患儿均有一种或多种并发症,主要为低体温、呼吸暂停、低钙血症、早产儿贫血、感染性肺炎、高胆红素血症、肺透明膜病(RDS)、高血糖、喂养不耐受等。本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为73,5%,死亡率为23.9%。胎龄大于30周患儿的病死率明显低于胎龄小于30周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随体重增加而降低(P〈0.05)。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必须密切监护,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并发症,从而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近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39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VLBWI为研究对象,按是否行母乳喂养分为母乳喂养组(n=76)及早产儿配方乳喂养组(n=63),比较两组患儿恢复至出生体重所需时间、奶量至100 mL·kg-1·d-1所需时间、静脉营养时间、住院时间、体重增长速率和喂养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新生儿静脉营养时间、体重增长率、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乳喂养组恢复至出生体重所需时间、奶量达100 mL·kg-1·d-1所需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早产儿配方乳喂养组(P<0.05);喂养不耐受、Ⅱ-Ⅲ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发生率低于早产儿配方乳喂养组(P<0.05).结论:母乳喂养可促进VLBWI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及NEC的发生率,值得倡议推广.  相似文献   

10.
文琼仙 《华夏医学》2003,16(3):412-413
极低出生体重儿 (VL BWI)是指出生体重低于 15 0 0 g的新生儿。由于器官功能不成熟 ,病死率很高。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ICU)的建立 ,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有显著提高 [1 ,2 ] ,2 0世纪 90年代后期 ,由于新生儿静脉全营养液的推广 ,其抢救成活率有更进一步的提高。但其生存质量及预后备受人们关注 ,于是各种早期干预方法也应运而生 ,现就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早期干预与远期预后概述如下。1  VLBWI早期干预方法1.1 住院早期的管理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各种脏器功能发育不成熟 ,应给予积极的呼吸管理、体温调节、内…  相似文献   

11.
极低体重儿早期静脉营养及体质量增长状况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卓平辉  杨钊  宋康文  杨军  欧小平 《四川医学》2010,31(12):1790-1792
目的探讨极低体重儿(VLBWL)早期静脉营养的耐受及体质量增长情况。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1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VLBWL进行回顾分析。其中2005年1月~2007年12月为A组40例,2008年1月~2010年1月为B组58例。结果 A、B组在开奶时间分别(68.5±24.1)h和(31.7±12.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恢复出生体质量日龄(12.8±5.1)d、开始胃肠外营养日龄(3.8±2.9)d、第1周摄入热量(52.7±11.8)kcal/(kg.d)方面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开奶时间、胃肠内热量是影响体质量增长的相关性因素(P〈0.05);A组和B组在生后第1天、第4天、第7天血糖、血脂、血清胆红素、血肌酐及尿素氮、碳酸氢根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极低体重儿(VLBWL)早期可以耐受较大剂量静脉营养,以达到最佳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感染与高血糖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 2 0 0 2年 1月~ 2 0 0 3年 3月存活出院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血糖及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非感染组患儿 2 5例 ,仅 1例发生高血糖 ,发生率 4 %;感染组患儿 15例 ,发生高血糖 13例 ,发生率 86 6 7%。结论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如发生不明原因的高血糖 ,则提示可能有感染存在。  相似文献   

13.
文琼仙  韦定敏 《华夏医学》2012,25(4):581-583
目的:探讨早期随访干预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VLBWI 72例,按住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养育,干预组实施常规养育加随访干预,并定期对两组患儿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和发育商数(DQ)、智能发育指数(MDI)、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的测定。结果:两组NAB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月龄时干预组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行为、语言和个人-社会性行为5大功能区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提高;10,12,24月龄时干预组MD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6,10,12,24月龄时干预组PD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随访干预可以明显提高VLBWI的DQ、MDI、PDI,提高VLBWI远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卢庆晖  彭爱霞  阳红华  靳铁霞 《医学综述》2008,14(15):2391-2393
目的探讨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颅内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出生的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29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沿用常规方法预防颅内出血,实验组在其基础上加用新鲜冰冻血浆,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颅内出血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PT、APTT、FIB、D-D4个指标均有好转,实验组各指标数值改善更加明显。两组比较发现PT(t=-2.65,P<0.05)、APTT(t=-2.49,P<0.05)、FIB(t=3.89,P<0.01)3项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D-D项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1.79,P>0.05)。查CT后发现实验组颅内出血发生率为12%,而对照组为34%,二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28,P<0.05)。结论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新鲜冰冻血浆可较显著地改善其凝血功能,对颅内出血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5.
凌其英  陈虹  李静  陈苹 《四川医学》2011,32(7):1026-1028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 I)生后早期合理的营养方法。方法 40例极低体重儿(VLBW I)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间断鼻胃管喂养,观察组采用间断鼻十二指肠喂养。用同一种配方乳喂养,观察两组患儿喂养1周的进奶量、胃储留、胃食管返流、误吸、呼吸暂停、腹胀、血糖、体重下降幅度、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平均每日体重增长、平均使用静脉营养液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2例因肺出血分别于21h和35h放弃治疗,对照组2例因肺出血放弃治疗,1例死于呼吸窘迫综合征,其余患儿喂养后1周鼻十二指肠喂养组较鼻胃管喂养组平均进奶量显著增加(P〈0.001),体重下降幅度、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每日体重增长、胃储留、胃食管返流、平均使用静脉营养液的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腹胀发生有统计学意义(P〈0.05),误吸、呼吸暂停和低血糖发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二指肠喂养为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后早期提供了合理肠内营养,减少了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部分静脉营养联合早期微量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治疗效果。 方法 :对 2 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 (VLBWI)采用部分静脉营养 (PPN)及早期微量喂养。观察体重增长情况及PPN前后电解质、血糖、肝肾能功变化。 结果 :(1) 2 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均有所增加 ,平均每天体重增加 (16 .91± 6 .5 7) g。 (2 )PPN前后血钾、血钙、血糖、BUN、血浆总蛋白、血浆白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而血钠、氯及CO2 CP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PPN联合早期微量喂养能补充热能、营养物质、液体及电解质 ,纠正体内代谢紊乱 ,使内环境稳定 ,有利于VLBWI体重增加和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11月到2010年12月问入住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病区,共7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按出生体重分为500—1000g、1001—1500g两组,对照组30例为健康足月新生儿。生后3~7天测定血甲状腺激素FT3、FT4、TSH水平,异常者7~10d后复查,记录典型甲状腺功能低下临床表现发生率。对连续2次FT3、FT4低下者予以小剂量口服左甲状腺素。结果:体重500—1000g组、1001—1500g组的FT3、FT4水平低于对照组,体重越低者FT3、FT4水平越低。3组间TSH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甲状腺素水平异常波动比例达65/75(86.7%),但临床表现不典型;以单纯FT3降低、FT3和FT4均降低、单纯嘎降低为3种主要表现类型。64.6%(42/65)异常者2次复查恢复正常水平,接受甲状腺激素治疗者仅32.3%(21/65)。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易出现暂时性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多数可自行恢复,少数异常者需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和极早早产与新生儿的生存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和极早早产儿(VPI) 142例,选取同期出生的非VLBWI和非VPI 140例,比较入组新生儿的生存状况及远期预后,根据生存状况将VLBWI与VPI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出生体质量小于1 500、1 500~2 500、>2 500 g新生儿的预后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龄小于32周、32~37周、≥37周新生儿的预后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新生儿的胎龄、出生体质量和产前使用地塞米松的比例明显低于存活组,母亲年龄、窒息、胎粪吸入、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机械通气比例明显高于存活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周胎龄、≤1 000 g出生体质量、窒息是影响VLBWI与VPI生存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VLBWI与VPI的生存状况及远期预后不佳,易发生智力和运动障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我国2012-2016年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相关研究的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为未来研究提供可能的方向.方法 以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为主题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12年11月至2016年11月.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Excel2007软件建立高频关键词的共现矩阵,使用Ucinet6.0及Netdraw绘制可视化网络,展示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关系.结果 最终纳入536篇文献,共35个高频关键词,处于核心地位的研究对象为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临床研究资料相对较少.喂养不耐受的原因、治疗方式、临床疗效、临床表现、生长发育、肠内/肠外营养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临床学者关注的焦点.结论 目前国内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特征、诊断标准、预防和干预治疗措施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而对于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生物学指标预测等方面的研究无明显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