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胃食管反流病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属于中医吐酸范畴。通过收集相关古代文献,分析历代医家治疗吐酸病经验,总结其发病机理为气机不畅,辨证分型有脾胃虚弱、寒邪犯胃、停痰留饮、肝火犯胃、湿热内蕴等,病位在肝、胃。以理气和胃为基本治法,根据病证,分别施以消食化积、温中散寒、理气健脾、清肝泻火、滋阴疏肝等方法,对现代临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选方用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现代文献中整理归纳胃食管反流病用药规律和特点,以期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对文献记载的356个医案进行药物频次、分类、性味及高频药物聚类、关联规则分析,挖掘该病用药及配伍规律。结果:本次研究纳入药方356个,中药276味,发现半夏、甘草、黄连、柴胡、陈皮、吴茱萸等在处方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前十位的中药分类中补虚药、理气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清热药累积使用频率超过60%;五味中苦、辛、甘最常用;四气分布依次为寒、温、平、热、凉;归经以脾胃、肺肝为主,其次为心、肾、胆、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心包等。通过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及复杂网络可视化的构建,发现胃食管反流病临床中常用药对,如黄连和吴茱萸、半夏和黄连、半夏和厚朴等。通过聚类分析结合临床得到胃食管反流病治疗的五类核心药物群,适用于5类中医证候。结论:现代中医诊治胃食管反流病的用药规律是审查病因,谨守病机;圆机活法,调其中和。具体治疗时斡旋气机,调理脏腑;寒热并用,辛开苦降;补虚泻实,标本兼顾;分型论治,有的放矢;病证结合,随症加减。  相似文献   

3.
李黎 《环球中医药》2011,4(1):11-15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古代文献中无对应病名,中医常据其临床主要表现命名,在古代文献"吞酸"、"反胃"、"胸痹"、"呃逆"、"梅核气"、"噎膈"、"胃脘痛"、"痞满"等范畴中都可找到相关内容的描述,却不能认为直接等同对应.中医古代文献中对胃食管反流病中医病因病机的描述与现代医家的认识对比总结后,归纳为胃食管反流病病位在脾胃,因...  相似文献   

4.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内容物,包括从十二指肠流入胃的胆盐和胰酶等反流入食管,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其诊断治疗存在很多争议。笔者临床治疗9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乐  叶柏  汪悦 《江西中医药》2008,39(1):76-78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泛酸、反食等症状,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丰富的经验,临床疗效较满意,本文试将近年中医对本病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张力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9):62-62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人食管引起的烧心等症状,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邻近的组织损害。临床表现有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不适,吞咽困难、口苦、咽干等,均排除消化性溃疡,均行电子胃镜检查确诊。中医诊断符合胃热炽盛症的表现:胃痛急迫、嘈杂吐酸、口苦或牯、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数。  相似文献   

7.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中医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与治疗概况,认为目前本病还没有一个统一、公认的中医辨证分型方法和标准,临床医生常根据自身的经验来辨证分型、选方用药。今后需加强中医诊治胃食管反流病的客观化与标准化研究,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8.
现代医学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因素主要包括防御机制削弱、胃排空延迟、食管感觉异常、攻击因子作用等;其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方式主要包括:改变生活习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维持治疗等。传统医学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的病位在脾胃,与肝胆关系密切。大黄黄连泻心汤多用于胃热攻冲型反流性食管炎,小陷胸汤多用于胆火上逆型反流性食管炎,四逆散可用于肝胃气滞型反流性食管炎,橘皮竹茹汤可用于胃虚有热型反流性食管炎,麦门冬汤多运用于胃阴不足型反流性食管炎,旋覆代赭汤可运用于痰浊阻滞、胃气上逆型反流性食管炎,旋覆花汤多运用于气滞血瘀型反流性食管炎,黄芪建中汤可运用于脾胃虚寒型反流性食管炎。  相似文献   

9.
败酱草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沛田 《中医杂志》2003,44(1):11-11
笔者在临床上用败酱草为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满意,举例如下。例1:李某,男,33岁,1998年7月初诊。主诉2个多月来胃脘部嘈杂隐痛,口苦粘腻,呕恶纳少,咽干欲饮,剑突下灼热隐痛频发,大便不爽,小便黄少,进食辛辣肥腻之物则症状加重,舌薄黄微腻、质红,脉弦滑小数。胃镜检查提示:反流性食管炎、慢性浅表性胃炎。药用:败酱草40g,蒲公英20g,刀豆15g,半夏15g,枳实  相似文献   

10.
潘霜  蓝青强 《山西中医》2011,27(5):50-52
目的:研究半夏泻心汤治疗GERD的临床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方法:以半夏泻心汤加胃食管反流病等为检索词,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对2000~2009年半夏泻心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文献检索及分析,排除综述性质和实验研究的文献,剔除重复或高度雷同的文献。结果:最终符合纳入条件的文献32篇,总治疗病例1740例。其中,25篇(78.12%)文献研究对象为RE患者,5篇(15.63%)文献为GERD患者,2篇(6.25%)文献为NERD患者。31篇文献治疗组总有效率最高97.78%,最低77.5%,平均89.71%,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确有一定的疗效,但临床科研设计和方法尚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献的总体质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1.
《医古文》作为高等院校中医药专业基础课,对于扩大学生视野,全面认识古代医书概貌,提高古医籍阅读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在较少的学时内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能掌握更多的内容,是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作者在教学中采用"从树看林"与"林中观树"两种不同的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消乳丸是202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儿科部分)》中的儿科经典名方之一,临床疗效确切,但当前暂未转化为中成药制剂。笔者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搜集消乳丸相关古籍文献数据共173条,筛选出有效数据99条,涉及中医古籍46部,该研究从消乳丸的方源方名、组方剂量、药物基原、制法用法、主治功效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考证结果显示消乳丸可能出自宋代医家汤民望的《婴孩妙诀论》,在历代古医籍记载中有消食丸、杨氏消乳丸、快膈消食丸等异名,但主要以消乳丸之名记载在册,该方由香附、砂仁、陈皮、神曲、麦芽及甘草6味药组成,炮制方法为香附、神曲、麦芽炒用,甘草炙用,砂仁、陈皮生用,功效为温中快膈,止呕吐,消乳食,主治乳食积滞所致的呕吐、泄泻、夜啼等诸多病证。历代古籍记载中使用最多的组方剂量折算成现代用量为香附41.30 g、砂仁20.65 g、陈皮20.65 g、神曲20.65 g、麦芽20.65 g、甘草20.65 g,制剂为丸剂,在服用方法上主张以温开水或姜汤送下,服药时间为食后。通过对消乳丸古籍文献的挖掘梳理,确定其关键信息,以期为经典名方的临床应用及研发申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举例分析方法说明读古医籍要在“感悟”两字上下工夫。感,是感受文句的形象意境;悟,是领悟其中的真意要旨。推求言下之意可以从揣摩字面义、抓关键语句、参考写作意图、贯通上下文等入手。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上具有独特优势,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文章系统综述了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名、病因病机和辨证分型,并对近年来中医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辨证治疗、经方验方、中成药口服、针灸及基础实验和临床试验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目前胃食管反流病中医研究存在和急需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和胃胶囊治疗胃食管返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30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和胃胶囊治疗组和莫沙比利对照组 ,治疗 8周 ,观察治疗前后食道动力及 2 4h食管PH监测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LESP为 (2 5 2± 0 5 5 )、(9 2 8± 3 4 5 ) ,LESRR为 (0 6 8± 0 12 )、(0 94± 0 0 5 ) ,收缩不协调比例为 (0 5 8± 0 12 )、(0 16± 0 0 8)治疗前后相比均P <0 0 5。治疗组治疗前后食管PH <4时间、PH <4所占百分比、长时间酸返流次数、最长酸返流时间、酸返流总次数分别为 (18 12± 16 88)、(5 38± 5 12 ) ;(7 2 2± 3 0 2 )、(2 0 6± 2 2 7) ;(8 90± 5 2 3)、(2 81± 1 12 ) ;(2 0 4 2± 32 90 )、(4 2 1± 3 74 ) ;(88 5 0± 36 6 5 )、(32 2 5± 15 13)治疗前后相比均P <0 0 5。与对照组相比 ,治疗组在改善食道收缩不协调比例、改善长时间酸返流次数方面 ,P <0 0 1。结论 :和胃胶囊能改善GERD患者的LESP、LESRR、收缩不协调比例 ,减少食管酸暴露时间  相似文献   

16.
茵陈蒿汤临床疗效确切,自东汉《伤寒论》至今广为流传记载,是一首被历代医家推崇的清热、利湿、退黄经典名方,收录于202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汉族医药)》。笔者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搜集茵陈蒿汤相关古籍文献数据共801条,筛选出有效数据36条,涉及中医古籍36部。从茵陈蒿汤的方源方名、组成、功效、方义分析、药物基原、剂量、制法用法、主治及现代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笔者建议茵陈蒿汤现代用量及用法为茵陈82.8 g、栀子12.6 g、大黄27.2 g,煎服方法为茵陈先加水2 400 mL煮至约1 200 mL,再加入栀子和大黄煮取600 mL,去除药渣,每次温服200 mL,每日服用3次。茵陈蒿汤的功效为清热利湿退黄,主治病症以湿热发黄为主。方中茵陈蒿为君,主利湿退黄;栀子为臣,主清泄三焦利小便;大黄为佐,主泄热退黄。该方现代应用遍布肝胆系统、皮肤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等,具体在黄疸、黄疸型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更有优势。通过对茵陈蒿汤古籍文献的挖掘梳理,确定其关键信息,以期为经典名方的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风病是中医临床治疗中具有明显优势的疾病之一,早在《内经》时代就有较为系统的阐述。唐宋以前多认为中风病因外风而致,唐宋以后多主张内风致病。外风致病向内风致病理念的转变是对于早期理论的纠错,还是病因病机理论的延伸,一直以来存在着争议。笔者认为这一观念的转变是对于中风病病因病机分析的细化,唐宋以后"外风致中"思想与"内风致中"理论并行。本文通过对历代中医古籍文献的梳理,重点分析唐宋以后"外风致中"思想的相关研究,并通过现代相关实验研究的整理证实该理论的发展,为中风病中医研究与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神农本草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神农本草经>的成书年代,辑本<神农本草经>的积极意义和<神农本草经>的不足之处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竹叶石膏汤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百首经典名方之一,该研究采用溯源法和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竹叶石膏汤的主治病证、功效方义、现代疾病谱等方面进行考辨分析,以进一步推进该方复方制剂的研发。考证结果表明竹叶石膏汤最早源自《伤寒杂病论》,组成为淡竹叶、石膏、半夏、麦冬、人参、甘草、粳米,古籍记载的竹叶石膏汤主治病证广涉内、外、妇、儿各科病证,包括中暑、咳喘、疮疡、汗证、呃逆、失眠、疟疾、头痛、血证、鼻渊、喉痹等,细究其病机总属“余热未尽,气阴两伤,胃气失和”。研究发现,该方还可用于治疗痘疮、麻疹、霍乱等疫病,尤其适用于疫病后期。方中竹叶、石膏清热除烦;人参、麦冬、甘草、粳米生津益气;半夏和胃降逆止呕。全方配伍精妙,共奏清热除烦,益气生津,和胃降逆之效。竹叶石膏汤的现代临床应用广泛,其中在消化系统、儿科相关病证、呼吸系统、传染病、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的应用频次较高,具体病证包括复发性口疮、呃逆、小儿肺炎、小儿夏季热、不明原因发热、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出血热、麻疹后期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梳理中医经典祛湿方剂的临床运用情况,探讨其遣方用药规律。方法:参照《中医方剂学》将中医祛湿法的燥湿和胃、清热祛湿、利水渗湿、温化寒湿及祛风胜湿五类,进行分类,共分成:化湿法、燥湿法、利湿法、胜湿法及渗湿法;其中化湿法细分为疏表化湿、清热化湿、解毒化湿;燥湿法细分为苦寒燥湿和苦温燥湿;利湿法细分为淡渗利湿、温阳利湿、滋阴利湿、清热利湿及温肾利水;胜湿法细分为祛风胜湿和活血胜湿。以法统方,分别检索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医方剂学》和《中华医典》,检索出祛湿方剂,再以方剂名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三大中文期刊数据库,筛选出运用该类方剂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出71 首经典祛湿方剂,来源于38 部中医经典,纳入现代文献456 篇,共涉及282 种疾病,共使用了122 味中药,药物总使用频次3 783 次。结论:梳理经典祛湿方剂,明确其来源出处及证治,了解其现代临床应用,掌握经典祛湿方剂的组方构造,对于明确湿病(证) 的病因证治研究,可充分挖掘经典祛湿方剂的现代应用,并将提供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