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定量(FIB),旨在预测近期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危险性,并对血hs-CRP持续增高者采用氟伐他汀行干预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黄纪文  陈次滨 《山东医药》2010,50(43):75-76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方剂辅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近期效果及机制。方法将106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及对照组51例,两组均予ACS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服用温阳益气方剂7~10 d。治疗前后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随访1个月,观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益气方剂辅助治疗ACS可改善患者预后,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hs-CR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病人血浆C-反应蛋白(CRP)及血脂干预的作用。方法符合ACS诊断标准的病人73例,随机分成辛伐他汀组(治疗组)和常规组(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28d后,清晨空腹抽静脉血5mL,应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CRP,同时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一氧化氮(NO)等水平。结果治疗组CRP,LDL,TC,TG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或P<0.01),而NO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辛伐他汀调脂干预治疗,能够降低ACS应激反应,减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和脂质过氧化损伤,改善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EH+DM)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B型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与左室功能不全的关系。方法单纯高血压病患者104例,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5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hs-CRP、BNP,彩色超声多普勒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相关指标,结合体表面积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比较两组患者血浆hs-CRP、BNP水平及与LVEF及LVMI关系。结果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LVMI及血浆hs-CRP、BNP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病组,而LVEF显著低于单纯高血压病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偏相关分析hs-CRP、BNP与LVMI正相关,r值分别是0.44、0.54(P〈0.01);hs-CRP、BNP与LVEF负相关,r值分别是-0.32、-0.31(P〈0.01);hs-CRP与BNP正相关,r值为0.62(P〈0.01)。结论 hs-CRP和BNP对评价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左心功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脑钠肽(BN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63例CHF患者(CHF组)以及55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hsCRP、BNP、Hcy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比较两组间各项指标差异,并分析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CHF组患者hs-CRP、BNP、Hcy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高,CHF患者hs-CRP、BNP、Hcy水平也随着不断升高(P0.05);CHF患者hs-CRP、BNP、Hcy水平与LVEF值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 hs-CRP、BNP、Hcy水平与CHF患者心衰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与患者LVEF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作为评价CHF患者左室功能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6.
韦福起  陶贵周 《心脏杂志》2007,19(3):361-36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主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及心源性猝死,约占冠心病总数的30%。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炎症反应导致斑块不稳定、破裂、血管收缩和局部血栓形成,导致部分或全部血管阻塞。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的进展过程中有许多炎性细胞的参与,可以产生和释放细胞因子,促使肝细胞产生急性时相反应物,如C反应蛋白(CRP)。  相似文献   

7.
李鑫  蔡久英  占育飞 《山东医药》2012,52(48):14-16
目的 研究高血压病患者在不同左室构型组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并探讨hs-CRP及ADMA在高血压病和高血压左室重构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体检健康人员30例为对照组及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31例,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相对室壁厚度(RWT)将其分为4组:左室构型正常组、向心性重构组、向心性肥厚组、离心性肥厚组.应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各组血清中hs-CRP水平,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ADMA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病组血清hs-CRP、ADMA升高(P <0.01);hsCRP水平随左室构型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而ADMA则无此规律.hs-CRP与LVMI及RWT呈正相关,ADMA与二者均不相关.结论 hs-CRP和ADMA均参与了高血压病的发生与发展,但只有hs-CRP参与了高血压左室构型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的测定,以及对两者的相关性分析,探讨白细胞内MMP-9含量对ACS斑块易损性的判断价值.方法 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0例为研究组(ACS组),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8例、急性心肌梗死12例;选择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例(SA组)、无冠心病的成年人20例(对照组)作为对照.所有研究对象抽取肘静脉血5ml,流式细胞仪检测白细胞内MMP-9含量及细胞阳性率,同时检测血清hs-CRP的浓度,比较各组患者的测量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所有数据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ACS组MMP-9的含量与SA组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125.71±49.92)μg/L比(51.60±18.99)μg/L、(11.26±13.00)μg/L,均P<0.01],而SA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ACS组含MMP-9的细胞阳性率也明显增加.②ACS组血清hs-CRP浓度与SA组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12.90±1.98)mg/L比(4.33±1.98)mg/L、(3.73±1.68)mg/L,P均<0.01],而sA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③ACS组hs-CRP浓度与白细胞内MMP-9含量呈正相关(r=0.51,P=0.02).结论 ①ACS患者白细胞内MMP-9含量明显升高,测量白细胞内MMP-9浓度可作为预测冠脉斑块易损性的有效方法.②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白细胞内MMP-9含量呈正相关,在炎症反应时两者的含量都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差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13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至少一支冠状动脉狭窄超过75%的ACS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n=49例)及多支病变组(n=86例),同期15例冠脉造影正常受试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ACS患者12h内及对照组受试者入院时的血浆hs-CRP,比较不同组别hs-CRPP的差异。结果对照组、单支病变、多支病变组,血浆hs-CRP分别为(0.92±0.75)mg/L、(1.52±0.63)mg/L、(1.71±0.83)mg/L,ACS各组血浆hs-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支病变组血浆hs-CRP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结论不同ACS冠脉病变程度患者的血浆hs-CRP水平存在差异,血浆hs-CRP水平对预测ACS患者冠脉严重程度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3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AMI组)、3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UAP组)、4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SAP组)及对照组(40例)作为入选对象。采用免疫比浊法测hs-CRP,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sICAM-1。结果 AMI组和UAP组血清hs-CRP和sICAM-1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对照组(P0.05),AMI组和UAP组之间血清hs-CRP和sICAM-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hs-CRP和sICAM-1水平与ACS的发生、发展有关,并反映斑块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刘滋源 《山东医药》2011,51(43):63-64
目的进一步探讨炎性反应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病中的作用及阿托伐他汀的治疗机制。方法将4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根据病情予溶栓、抗凝治疗,并服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B: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次,1次/d,疗程4周。两组均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并对两指标的关系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和MMP-9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血清hs—CRP和MMP-9呈正相关,P〈0.05(r=0.457)。结论hs—CRP和MMP-9可能协同参与ACS发病过程;阿托伐他汀治疗可能通过减轻炎症反应起稳定动脉粥样斑块、防止斑块破裂作用。  相似文献   

12.
急性脑梗死患者检测血清hs-CRP、血浆Hcy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肖卫军  倪国华 《山东医药》2010,50(21):64-6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Hcy)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将127例ACI患者(ACI组)分为轻、中、重型,分别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及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其血清hs-CRP、血浆Hcy;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CI组血清hs-CRP、血浆Hcy均明显升高,且轻、中、重型患者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结论血清hs-CRP、血浆Hcy是ACI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与ACI患者的NDS有直接关系,可作为判断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ACS病人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104例有临床症状或冠脉造影结果证实冠心病病人,根据阿托伐他汀剂量的不同分为10 mg组、20 mg组、40 mg组,测定基线和第1周及第4周PAPP-A和hs-CRP水平。结果 7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血浆PAPP-A、hs-CRP水平高于稳定心绞痛病人(P<0.05)。与用药前比较,10 mg组、20 mg组PAPP-A和hs-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40 mg组在第4周时降低PAPP-A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PP-A在ACS中显著升高,高剂量他汀能降低它的水平,而低剂量的他汀无此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GF)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正常对照组60例和CHF患者170例,后者又分缺血性心脏病组和非缺血性心脏病组.测定血清PlGF 和hs-CRP水平,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分析PlGF和hs-CRP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HF组血清PlGF、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加重而逐级升高.血清PlGF水平缺血性心脏病组较非缺血性心脏病组显著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PlGF与hs-CRP呈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r=0.543;P<0.01).结论:血清PlGF与hs-CRP可能参与CHF患者的病情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s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后氯吡格雷用药的方法。方法选择我院符合标准的NSTACS患者75例,分成两组,A组42例服用氯吡格雷(波立维)75mg/d,12个月后停用,为直接停药组;B组33例服用氯吡格雷75mg/d,12个月后改为37.5mg/d,2周后停药,为渐停药组。检测两组患者在停(减)药前、停(减)药后2周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两组患者的hs—CRP水平停(减)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停(减)药2周后与停(减)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hs—CRP水平停(减)药2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CI术后12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长期与阿司匹林等合用能够持续降低炎症水平,渐停法优于直接停药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连续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ACS患者68例,另选32名同期到院体检的健康者为对照组。两组入选对象均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浆BN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EuSA)法测定血浆CRP水平。结果ACS组患者血浆BNP及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亚组中血浆BNP水平为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亚组〉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亚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亚组〉对照组(992pg/ml〉581pg/ml〉305pg/ml〉48pg/ml,P均〈0.05)。血浆CRP水平为STEMI亚组〉NSTEMI亚组〉UAP亚组〉对照组[(41.2+7.1)mg/L〉(29.1+5.0)rag/L〉(14.6+3.4)mg/L〉(5.5+2.1)mg/L,P均〈0.05]。血浆BNP与CRP水平呈正相关(r=0.635,P〈0.01)。结论ACS患者血浆BNP和CRP水平明显升高,提示二者在AC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脑梗死患者血浆BNP与CRP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与C-反应蛋白(CRP)在脑梗死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45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和40例亚急期患者血浆BNP与CRP浓度,并以30例健康自愿体检者作对照。结果脑梗死组急性期血浆BNP、CRP含量显著高于亚急期(P<0.01)与正常对照组(P<0.01),大面积脑梗死组血浆BNP、CRP含量显著高于非大面积脑梗死组(P<0.01),在非大面积梗死组中后循环梗死组血浆BNP含量显著高于前循环梗死组(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浆BNP和CRP水平明显升高,提示二者在脑梗死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浓度代表体内LDL氧化应激程度,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C反应蛋白(CRP)是一项敏感的炎症反应程度指标。大量研究结果表明,CRP与冠心病有关,尤其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密切相关。本文在探讨血浆ox-LDL及血清高敏CRP(hs—CRP)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检测4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A组)、32例稳定型心绞痛和陈旧性心肌梗死(B组)患者及30例冠脉正常者(对照组)的血浆IL-18、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并行超声心动图及冠脉造影检查.结果A组血浆IL-18、hs-CRP高于B组和对照组(P均<0.05);A组二尖瓣血流频谱E/A比值<1和左室射血分数<45%者明显高于B组和对照组(P均<0.05).提示IL-18、hs-CRP是ACS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升高患者合并心功能异常的危险性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