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2001年11月至2011年11月采用支气管袖状切除、支气管肺动脉双袖状成形术等手术方式治疗45例中央型中央型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45例袖状肺叶切除手术治疗,其中主气管、肺动脉吻合双袖状切除术4例,左右各式袖状肺叶切除术41例。结果全组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无吻合口瘘支气管胸膜瘘、支气管狭窄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为:室上性心律失常(11.3%)和手术肺不张(10.2%)。术后1、3、5年生存率为:88%,56%,45%。结论在许多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手术治疗仍然是首要选择,袖状肺叶切除和气管、肺动脉双袖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能最大程度切除肺癌组织,并且最大限度保留健康肺组织,减少全肺切除术的应用及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手术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35例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的情况。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有4例出现期前收缩、房颤;1例对侧肺感染;2例出现肺不张;1例呼吸衰竭。随访5年存活率为42.8%。结论在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时,注意游离主支气管和支气管残端的长度、主支气管和支气管断开后吸尽远端支气管痰液及血液、吻合时切缘一定要阴性等事项,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支气管袖状切除术与楔形切除术治疗肺癌的疗效。方法分析38例支气管袖状切除术和24例支气管楔形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资料,对两组间吻合口瘘发生率、围手术期死亡率、支气管残端癌细胞阳性率、吻合口癌复发率及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支气管袖状切除术组中有2例术后出现吻合口瘘,有3例围手术期死亡,2例支气管残端有癌细胞,1例出现吻合口瘢痕组织增生,1例出现吻合口癌复发,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7.5%、60%、40%。支气管楔形切除术组中术后无吻合口瘘发生,2例围手术期死亡,5例支气管残端有癌细胞,有4例出现吻合口瘢痕组织增生,3例出现吻合口癌复发,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5.7%、53.3%、42.9%。结论与支气管袖状切除术相比,支气管楔形切除术虽然增加气管残端癌细胞阳性率和吻合口癌复发率,但两者生存率无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42例采用袖状支气管切除治疗肺癌、支气管扩张、良性肿瘤和外伤性破裂的经验,无1例死亡。其中肺癌34例行肺叶切除支气管袖状吻合术。单纯支气管袖状切除及肺叶切除支气管油状吻合术各有1例于术后有刺激性咳嗽症状。14例肺功能低下者术后呼吸功能无影响。42例经随访,肺癌3年生存率为43%。木文就手术指征,支气管衲状缝合技术,缝合材料,预防吻合口瘘及术后处理等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肺血管成形术治疗中心型肺癌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分析我院自1993年1月-2003年6月36例气管、支气管、肺血管成形术肺叶切除术治疗中心型肺癌诊疗经过,重点讨论术式选择及术中注意事项,总结经验。方法:术式包括支气管楔状成形肺叶切除术17例、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10例、隆突成形一侧全肺切除2例、支气管肺血管双成形术7例。结果:36例中除1例术后死于呼吸衰竭外,其余病人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支气管肺血管成形术最大限度保存了正常肺功能,扩大了手术适应症,而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没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VATS)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12例经电视胸腔镜行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的患者进行较为全面的术前及术后护理,尤其是加强呼吸道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12例患者平均术后住院9.6 d,2例出现心房纤颤,经对症处理后治愈,无支气管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胸腔镜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通过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患者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袖状成形肺叶切除术治疗32例肺肿瘤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人华  尤健 《天津医药》1999,27(3):169-170
1987年6月至1992年5月,我们对32例肺肿瘤病人行支气管袖状成形肺叶切除术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32例肺肿瘤患者男23例,女9例,年龄25~68岁,中位55岁。病程0.5~36个月。术前X线诊断均为中心型肺癌,其中病变位于左上叶12例、左下叶5例、右上叶8例、右下叶6例、右中叶1例。纤支镜检查肿瘤均侵犯患侧肺叶支气管开口并累及主支气管或中间支气管。 2.手术治疗(1)术式选择:32例均行患肺和受累主支气管、中间支气管袖状切除,保留的健叶支气管与主支气管或中间支气管行端端吻合。其中左下叶支气管与左主支气管吻合12例,左上叶支…  相似文献   

8.
孙斌  陈锁成 《江苏医药》1996,22(3):217-218
我院自1980年9月至1994年9月,共作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13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3例中男12例,女1例。年龄24~66岁,平均55岁。其中中央型肺癌10例,非肿瘤良性病变3例(结核1例,炎症2例)。10例癌症均为鳞癌。手术方式:油状右上肺叶切除8例,油状左上肺叶切除4例,袖状左下肺叶切除1例。油状右上肺叶切除术8例中,3例作了肺动脉成形,其中2例行肺动脉油状切除,l例行肺动脉部分切除。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肺不张、吻合口疾或支气管血管疾并发症。随访3个月~14年,3例良性病变均存活,最长达14年。10例恶性肿瘤,术后3个月、6…  相似文献   

9.
刘永志  陈剑  刘建  陈大庆  王啸 《安徽医药》2020,24(4):775-779
目的总结胸腔镜支气管袖式切除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心胸外科 2016年 7— 12月开展 3例单操作孔胸腔镜支气管袖式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手术结果以及术后跟踪随访 20~26个月情况。结果 3例均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时间 265~315 min,平均 281.67 min,支气管吻合时间 23~41 min,平均 31.33 min;清扫淋巴结 7~15枚,平均 11.33枚;术后复查胸部 CT余肺复张良好,支气管吻合口通畅,均未出现肺不张、支气管吻合口瘘、声嘶、呛咳等并发症,均顺利出院,术后住院时间 10~13 d,平均 11.33 d;术后病理 2例为鳞状细胞癌, 1例未分类癌,病理分期分别是 pT2N0M0、pT1cN1M0、pT3N0M0。术后半年内均行 4次正规化疗,随访 20~26个月,随访率 100%,胸部 CT检查未见明显转移及复发,支气管通畅未见明显狭窄,随访期间无声嘶、呛咳等并发症。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下支气管袖式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分析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7例行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顺利康复出院,无支气管瘘及狭窄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最大限度保存了正常肺功能,扩大手术适应证,而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没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治疗中心型肺癌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方法 16例中心型肺癌患者,对其进行支气管成形切除治疗,其中支气管袖状成形肺叶切除术9例,支气管楔形肺叶切除术5例,支气管肺血管双成形术2例。结果术后16例患者中无死亡病例发生,发生术后并发症5例(31.25%),其中肺不张3例,肺部感染1例,支气管胸膜瘘1例,并发症经相应处理均治愈。术后随访1~36个月,其中术后1年的生存例数为15例(93.75%),术后3年的生存例数为11例(68.75%)。结论采用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术治疗中心型肺癌,能提高肺癌切除率,最大限度的保留患者肺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低,长期生存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12例高龄肺癌患者支气管袖状切除与全肺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对本院外科2010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12例70岁以上的接受支气管袖状切除与全肺切除术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气管镜吸痰次数明显较多,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龄肺癌患者来说,支气管袖状切除与全肺切除术并不会明显影响到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是术前肺功能差。  相似文献   

13.
目前,肺切除术仍然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当肿瘤距离支气管开口较近或侵犯支气管开口、主支气管时,单纯肺叶切除已无法彻底切除肿瘤,全肺切除又严重损害肺功能,患者多数无法耐受,此时,支气管袖状切除术就成了最理想的治疗方案.2000年12月~2009年12月,我院采用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1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陈志昌  李正伦 《贵州医药》1998,22(5):361-362
在1989 ̄1995年间应用肺叶支气管袖状切除术治疗癌肿侵及肺叶支气管开口处中央型肺癌9例,达到了既彻底切除癌肿,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正常肺组织及肺功能的目的。避免了全肺切除术的许多弊端,同时介绍了该手术的操作要点及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带蒂胸膜片包绕肺癌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的优点。方法 2000年10月至2011年6月,带蒂胸膜片包绕肺癌全肺切除、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支气管楔形肺叶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结果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随访6月以上无1例发生支气管胸膜瘘。结论带蒂胸膜片包绕肺癌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是预防肺癌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徐建勋  蒋惠森 《江苏医药》1992,18(9):488-489
本文报告手术治疗70岁以上肺癌22例。其中全肺切除术1例,肺叶切除术17例,肺段切除和右肺上叶及右支气管袖式楔形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手术切除率为90%。术后辅以化疗,一年生存率为83.3%。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高龄肺癌肺切除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高危影响和预后。方法全组91例,年龄70~85岁,平均76.8岁。Ⅰ期28例,Ⅱ期51例,Ⅲ期12例。肺段和楔形切除6例,单纯肺叶切除(包括双叶切除)70例,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8例,肺动脉加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2例,全肺切除5例。结果并发症发生率43.5%,病死率44%,围术期死亡3例(33%),其中循环衰竭2例,呼吸衰竭1例,总5年生存率44.2%,Ⅰ期、Ⅱ期、Ⅲ期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73.2%、32.6%、15.0%。结论 70岁以上患者肺癌肺切除术后心肺并发症明显增高。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和术式,正确和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能降低手术危险性。肿瘤分期对术后生存时间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支气管类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总结1980-2000年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支气管类癌22例,其中气管类癌2例,支气管类癌20例,典型类癌17例,不典型类癌5例。22例病人行手术治疗24次(2例术后局部复发再手术),2例气管类癌均作气管袖式切除加端端吻合术,其中1例术后6年局部复发,再次手术行肿瘤刮除并加术后放疗。20例支气管类癌,2例主支气管类癌均作单纯支气管袖式切除加端端吻合术,其中左主支气管类癌病人术后11年复发,再次手术行左全肺及隆突切除重建术,15例作不同形式的肺切除术(一叶或双叶肺切除11例,肺叶切除加支气管袖式切除3例,左全肺切除1例),3例周围型类癌行肺楔形切除术。结果无手术死亡,5年生存率81.3%,3例不典型类癌分别于术后10、16、22个月死于远处转移。2例初次手术后6年、11年局部复发病人再手术后已2年、3年仍存活。结论支气管类癌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好发于段以上支气管,平均发病年龄较肺癌轻。主要症状为反复咯血和呼吸道感染。X线以及CT检查,纤支镜检查对诊断有价值。提倡保守的外科治疗,即以肺叶或袖式肺叶切除为主要手术方式,尽量避免全肺切除。手术切除后,一般预后良好,但不...  相似文献   

19.
<正> 我院自1978年12月以来,共做袖状肺叶切除术6例,均为男性,年龄最小者42岁,最大者58岁。4例选用卡伦氏双腔导管,2例选用自制的单腔导管。6例均用静脉快速诱导,插管后,5例选用静脉复合麻醉,1例选用乙醚紧闭吸入麻醉,现就麻醉方面谈点体会。 1、导管的位置应根椐手术步骤进行调整。手术施行至支气管切断之前,导管应保持在气管内;当准备切除患侧支气管行袖状吻合时,应将导管插入健侧主支气管内,听诊证明通气良好后,固定导管;待袖状吻合完毕,将导管再退至气管内。 2、保证气体充分交换。保证气体交换是麻醉的一条重要原则,因此,保持单肺通气  相似文献   

20.
我们对 1991年~ 2 0 0 0年剖胸术后呼衰 3 0例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剖胸手术后并发呼衰的原因。1 临床资料  本组 3 0例 ,占同期剖胸手术 3 .1% ( 3 0 /967)。男 2 3例 ,女 7例 ,年龄 5 2~ 74岁 ,平均 65岁。以动脉血气分析PaO2 <8kPa(Ⅰ型 ) ,伴PaCO2 >6.67kPa(Ⅱ型 )为呼衰标准[1] 。Ⅰ型 2 0例 ,Ⅱ型 10例。食管癌切除术 18例 (吻合于主动脉弓下 3例 ,弓上 6例 ,颈部 9例 )。全肺切除术 2例 ,肺叶切除术 8例 (双肺叶切除 6例 ,单肺叶切除 2例 ,伴支气管袖状切除 2例 )。气管肿瘤切除气管成形术 1例。胸腺瘤切除术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