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在任职方式方面的差异性,为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运用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调查问卷对791名护理人员报告认知与态度进行调查。[结果]不同任职方式护士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报告认知、执行意向、管理期望维度上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式护士的报告认知与态度随学历的增高呈低-高-高的发展趋势,各学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同制护士的报告认知与态度随学历的增高也呈低-高-高的发展趋势,不同学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任职方式护理人员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不同;护理管理部门要给予合同制护士尤其低学历者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在婚姻状态方面的差异性,为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运用《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调查问卷》对791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婚姻状态护士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执行意向、管理期望维度上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婚姻状态护理人员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不同,护理管理部门要给予未婚护士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韩剑童 《护理研究》2014,(9):3249-3250
[目的]探讨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在婚姻状态方面的差异性,为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运用《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调查问卷》对791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婚姻状态护士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执行意向、管理期望维度上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婚姻状态护理人员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不同,护理管理部门要给予未婚护士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认知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改善护士的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认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一般资料问卷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认知问卷对某省6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 866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的认知得分为(11.51±1.96)分,正确率为68.4%,问卷3个项目得分依降序为报告重要性、报告类别、报告流程.≤25,26~35,36~45,>45岁护士不良事件报告认知总分分别为(11.45±1.88),(11.76±1.92),(11.67±2.10),(11.30±2.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09,P<0.05);不同学历、职务、职称、护龄科室的护士不良事件报告认知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职务和学历是影响护士对不良事件报告认知的主要因素.结论 护士对不良事件报告的认知呈中等水平,亟待加强,尤其要改善报告流程.护士的职务和学历影响其不良事件报告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影响黑龙江省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认知的因素,为管理者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10月—1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黑龙江省内抽取4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护士989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及Logistic回归明确影响护士对不良事件报告认知情况和报告的因素。[结果]有41.97%护理人员在最近1年内自愿上报过护理不良事件,护士对不良事件报告认知的正确率为63.16%;护士的职称和工作年限是影响其对不良事件报告认知程度的因素,护士的工作年限及不良事件报告认知影响其对不良事件的报告情况。[结论]黑龙江省护理人员自愿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率较低,护理管理者应加强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报告的认知水平,培养其正确的护理安全态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护士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认知及态度的影响因素,为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应用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问卷对170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ICU护士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认知及态度总分为108.29分±11.42分。5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报告认知(4.59分±0.56分)、报告意愿(3.99分±0.71分)、科室文化(3.78分±0.53分)、管理期望(3.60分±0.77分)、惩罚环境(3.51分±0.95分)。不良事件经历与护龄是ICU护士不良事件报告认知及态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ICU护士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认知及态度处于中等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内科护士对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院436名内科护士,应用自行编制的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对不良事件的认知与态度的积极应答率为72.51%,5个维度的积极反应率分别为报告认知80.72%、执行意向79.86%、管理期望70.01%、惩罚环境68.85%、科室文化63.12%;不良事件报告执行意向的影响因素为护龄、惩罚环境、科室文化、报告认知。[结论]护士对不良事件报告的总体认知与态度较正向,建议医院在系统化安全管理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管理,进一步完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促进不良事件的报告行为。  相似文献   

8.
护理人员对临床异常事件报告知信行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丹  周立 《上海护理》2010,10(4):33-36
目的描述临床护理人员对临床异常事件报告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情况及相关性。方法采用自制的知信行调查问卷对上海市4所3级甲等医院和3所2级甲等医院411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对临床异常事件报告认知得分(14.73±1.44),对临床异常事件报告的态度得分(57.97±6.58),护理人员行为倾向报告得分(17.37±1.98)。不同年龄、护理工作年限、教育程度和职称的护理人员在临床异常事件报告的认知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的护理人员在临床异常事件报告态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教育程度的护理人员在临床异常事件报告行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异常事件报告认知、态度的得分与行为的得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1和0.13,P〈0.05),临床异常事件报告的认知与态度的得分呈正相关(r=0.11,P〈0.05)。结论护理人员对临床异常事件报告的认知不足,对临床异常事件报告呈中性态度,行为倾向报告。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福州市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骨科护士对康复护理知信行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采用骨科病人康复训练中的护理活动现状调查表对福州市4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的150名骨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福州市骨科护士的康复知识主要来源于临床工作经验和在校学习;不同学历的护士对康复护理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不同学历、骨科工作年限护士在康复护理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0.004);在康复行为方面易忽视评估病人的肌力、步态及指导病人日常生活、告知进一步康复服务机构的联系方式;不同学历及工作年限护士的医护合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对骨科护士开展康复知识在职培训并考核,提升医护团队合作,增进医护患沟通,发挥骨科护士在临床康复护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苏州地区其综合医院临床护士人文素质的现状,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和培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苏州地区1所综合医院不同科室106名临床护理工作者进行基本情况和人文素质调查。[结果]不同的婚姻状况对护士人文素质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道德素质得分在不同学历、不同职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本科生人文素质得分高于专科生,主管护师得分高于其他职称人员,30岁~39岁年龄组得分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苏州地区某综合医院临床护理人员人文素质总体较好,对于未婚、低学历以及低职称的护理人员相关部门应给予更多的人文素质培训。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长春市三级甲等医院合同制护士工作倦怠现状,为缓解护理人员的工作倦怠、改善护理管理提出建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208名合同制护士工作倦怠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合同制护士处于中高度倦怠水平,不同工作年限、职称的合同制护士情感衰竭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薪资与情感衰竭呈负相关(P0.01)。[结论]完善薪酬管理制度,做到同工同酬,提高福利待遇,扩展专业发展机会可有效缓解合同制护士工作倦怠。  相似文献   

12.
阿苏阿知  古荣晴  谢娜等 《护理研究》2007,21(31):2855-2857
[目的]了解本院护士对护理科研认识、态度及其与护理科研水平相关性。[方法]对我院部分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对护理科研的认识、科研态度及发表论文数量。[结果]临床护士能充分认识到护理科研的重要性,愿意参与科研的比例显著高于不愿意或持无所谓态度的护士比例,不同年龄、不同学历护士科研态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士、主管护师及副主任护师较护师科研态度积极。护理人员的科研态度与科研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护士对护理科研的重要性有较高的认识,对开展护理科研态度积极,积极的科研态度有利于护士科研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本院护士对护理科研认识、态度及其与护理科研水平相关性。[方法]对我院部分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对护理科研的认识、科研态度及发表论文数量。[结果]临床护士能充分认识到护理科研的重要性,愿意参与科研的比例显著高于不愿意或持无所谓态度的护士比例,不同年龄、不同学历护士科研态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士、主管护师及副主任护师较护师科研态度积极。护理人员的科研态度与科研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护士对护理科研的重要性有较高的认识,对开展护理科研态度积极,积极的科研态度有利于护士科研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陈静 《天津护理》2014,22(5):389-392
目的:调查肿瘤科护士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探讨肿瘤科护士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396名在岗的肿瘤科临床护士。采用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问卷和报告障碍问卷调查临床护士不良事件上报的意向及其他影响因素。结果:肿瘤科护士报告意向问卷的得分范围为3~15,报告障碍问卷的得分范围为25~80,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与年龄、工作年限及报告障碍中的惩罚文化和报告意义有关(P0.05)。结论: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随着护理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增高,护士更倾向于采取上报上级主管的报告方式。年龄较高和工作年限较长的护士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意向相对较高,同时医院的惩罚文化和护士感受的报告意义均会影响护士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医院应尽快深化非惩罚文化理念,明确报告意义,提高护士的报告意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特征护士职业生命质量的差异性,为提高不同特征护士职业生命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对武汉市4所三级综合医院446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年龄护士主动性、自豪感及胜任感3个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婚姻护士胜任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任职方式不同的护士职业生命质量总分及主动性、自豪感、胜任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务护士职业生命质量总分及满意度、主动性、自豪感、胜任感、平衡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月值夜班次数不同的护士职业生命质量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护理管理者应对临时聘用、职务低以及每月值夜班次数大于5次的护士给予重视。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护士职业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职业态度现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寻求有效的护理人才激励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护士职业态度调查问卷对954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职业态度认知维度得分为31.35分±3.37分,情感维度得分为21.56分±5.07分,行为维度得分为28.65分±4.21分。主管护师及以上职业态度3个维度得分与其他职称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及以上护士与中专护士职业态度3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龄护士认知及情感维度比较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工作10年以上临床护士行为维度得分较高。临床护士选择护理工作的原因中,热爱护理工作的占37.6%;58.0%的护士认为护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尽快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目前工作中最大的愿望排在前3位的是提高社会地位、提高工资待遇、工作得到理解和尊重;未来5年的工作目标排序位于前2位的是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提高学历。[结论]临床护士的职业态度处于中等水平,不同职称及学历临床护士的职业态度不同,护理管理者应采取综合措施改善临床护士职业态度,引导护士树立积极的专业价值观,建立科学的护理人力资源使用及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南京地区不同等级医院护士的姑息护理认知现况,为后期的姑息护理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调查不同等级医院护士共396名,采用一般资料问卷、Ross的姑息护理知识问卷(PCQN)和Bradley的态度问卷。护士一般人口学资料选择描述性统计,PCQN评分和态度评分均选择单因素方差分析,PCQN总分以及各维度与态度总分之间的相关性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南京地区护士的PCQN总分为(10.04±2.37)分,态度总分为(37.28±3.58)分。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工龄、科室以及职称护士PCQN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龄、科室、职称、职务护士态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态度评分与PCQN评分存在相关性,而与PCQN各维度评分无相关性。[结论]南京地区护士姑息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有待改善,要加强对低工龄、非肿瘤科以及非专科护士知识和态度的培训。  相似文献   

18.
黄艳  汤超美  潘莉  王媛 《护理研究》2013,27(22):2331-2333
[目的]了解儿科合同制护士的离职倾向现状,为降低儿科合同制护士的离职倾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江苏省10家三级医院297名儿科合同制护士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儿科合同制护士的一般资料和离职倾向量表。[结果]儿科合同制护士调查对象的离职倾向总得分为9.77分,处于中上水平;儿科合同制护士离职倾向在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学历、职称、工作年限与月薪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科合同制护士的离职倾向较高,作为护理管理者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降低儿科合同制护士的离职倾向,稳定护理队伍。  相似文献   

19.
张晓静  朴玉粉 《护理研究》2009,(10):2709-2710
[目的]了解在编护士与合同制护士,高年资护士与低年资护士护理技术操作水平和能力,为更好地进行护理技术培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全院341名合同制及在编护士进行技术操作考核,考试成绩以百分制计分。[结果]在编护士与合同制护士护理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医院应加大对低年资合同制护士的培训和管理,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的优势,保证护理质量和护理人才梯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宋涛  张冬红  王剑英 《全科护理》2020,18(5):623-626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关怀能力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制定培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杰弗逊共情能力量表(JSE-HP)、关怀能力量表(CAI)对河南省某精神专科医院的349名精神科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病专科医院护士关怀能力总分为(182.17±13.58)分,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性别、职称、学历和共情能力水平为影响精神科护士关怀能力的主要因素。[结论]河南省精神专科护士关怀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共情能力影响护士实施关怀照顾行为,男性、低学历、低职称护理人员其关怀能力相对薄弱,且现有的关怀能力培训方式在教学效果上并未取得预期效果。护理管理者应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护理人员的共情能力,特别关注男性、低学历、低职称护理人员,并制订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从而提高精神科护士人文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