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肠肿瘤病人术后两种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方法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肠肿瘤术后恢复胃肠功能的方法,促进胃肠肿瘤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胃肠肿瘤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前1 d对病人及其家属作手术前后一般护理常规宣教,于术后第1天起采用维生素B1100 mg行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每天1次及足三里、内庭升白仪穴位电疗每天2次;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病人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结果]干预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治疗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胃肠肿瘤病人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穴位治疗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胃肠肿瘤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胃肠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前1 d对患者及其家属做手术前后一般护理常规宣教,于术后第1天起采用维生素B1100 mg行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每天1次,及足三里、内庭升白仪穴位电疗每天2次;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术后留置胃管时间及腹胀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术后留置胃管时间分别为(47.90±6.16),(58.90±10.68),(24.52±8.45)h;均短于对照组的(52.62±9.46),(65.46±13.56),(31.38±9.50)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4,2.40,3.41;P<0.05);干预组腹胀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P<0.05)。结论穴位治疗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胃肠肿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术后护理干预对胃肠手术病人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5例行胃肠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的胃肠手术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术后护理干预。比较病人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护理干预可促进胃肠手术病人早期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陈文  韩艳艳  张晓春 《全科护理》2016,(36):3815-38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联合穴位治疗对胃肠肿瘤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137例行手术治疗的胃肠肿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n=71)和对照组(n=66),对照组采取胃肠肿瘤围术期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术前及术后心理干预、术后早期主动运动及特殊功能运动、穴位注射和穴位电疗等措施,记录两组病人手术一般情况,记录两组病人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胃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出院时对护理过程满意度,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胃肠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胃管留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而病人对护理过程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腹胀及胃肠道总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联合穴位治疗有助于胃肠肿瘤病人术后胃肠功能早期恢复,减少腹胀及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对护理过程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针灸配合中药足浴对胃肠手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小萍 《护理研究》2009,23(3):698-699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中药足浴对促进胃肠手术后病人肠蠕动恢复的作用。[方法]将120例胃肠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后采用针刺穴位配合中药足浴治疗,对照组术后按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病人术后排气、排便时间。[结果]实验组病人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病人明显提前。[结论]采用针刺穴位配合中药足浴有助于促进胃肠手术后病人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针灸配合中药足浴对胃肠手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中药足浴对促进胃肠手术后病人肠蠕动恢复的作用.[方法]将120例胃肠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后采用针刺穴位配合中药足浴治疗,对照组术后按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病人术后排气、排便时间.[结果]实验组病人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病人明显提前.[结论]采用针刺穴位配合中药足浴有助于促进胃肠手术后病人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维生素B1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多潘立酮鼻饲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实验组于术后第1天起采用维生素B1行双侧足三里注射及多潘立酮鼻饲,对照组则使用传统的护理方法。从两组病人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胀程度来评价其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B1行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多潘立酮鼻饲可促进腹部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邹玲  何杏勤  林小燕 《护理研究》2012,26(22):2072-2073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维生素B1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多潘立酮鼻饲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实验组于术后第1天起采用维生素B1行双侧足三里注射及多潘立酮鼻饲,对照组则使用传统的护理方法。从两组病人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胀程度来评价其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B1行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多潘立酮鼻饲可促进腹部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汪志帼 《全科护理》2012,10(29):2694-2695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结合艾灸对腹部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80例行胃大部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术后即刻用硝黄贴贴敷神阙穴,并且在术后第1天开始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观察两组病人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腹胀等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腹胀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结合艾灸能促进腹部手术病人胃肠功能恢复、减少腹胀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理气通腑散穴位贴敷对肠道手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1月1日—6月30日腹部手术病人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术后均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理气通腑散穴位贴敷脐部,对两组病人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行统计。[结果]两组病人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理气通腑散穴位贴敷能促进胃肠道手术病人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张华妹 《家庭护士》2009,7(10):851-852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对术后应用硬膜外持续自控泵镇痛病人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60例妇科腹部手术后应用硬膜外持续自控泵镇痛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病人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结论]妇科腹部术后早期护理干预可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张晓云 《全科护理》2016,(7):683-684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穴位敷贴护理对胃肠外科手术病人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胃肠外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六味地黄丸穴位敷贴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腹胀发生率及血清胃泌素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人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胃泌素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腹胀发生率分别为6.0%和2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六味地黄丸穴位敷贴可显著促进胃肠术后胃肠蠕动,而调节血清胃泌素水平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吴瑞云 《全科护理》2020,18(13):1621-1624
[目的]探讨四子散热奄包穴位热敷对促进妇科腹部手术病人术后排气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某院行妇科腹部手术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妇科腹部手术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术后第2天用四子散热奄包穴位热敷腹部,并配合艾灸足三里,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腹部肿胀和肠鸣音情况、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病人的胃肠道症状分级量表(Gastrointestinal Symptom Rating Scale,GSRS)评分。[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12 h、24 h、48 h、72 h的腹胀、肠鸣音情况均要优于对照组,病人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均要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术后GSRS胃肠道评分结果则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妇科腹部手术病人采用艾灸双足三里穴联合中药四子散热敷腹部措施,能减轻病人术后腹胀和肠鸣音发生情况,能促进病人术后早期排气、排便,且有利于病人的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静脉自控镇痛治疗联合系统护理干预对原发性肝癌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肝癌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采取静脉自控镇痛联合系统护理干预,如非药物疼痛干预、早期进食、早期活动、中医穴位封闭注射,观察两组病人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较对照组提前(P0.05)。[结论]静脉自控镇痛联合系统护理干预可促进原发性肝癌病人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生大黄联合咀嚼口香糖对妇科肿瘤腹式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68例妇科肿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于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实施术后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从术后8h起增加生大黄溶液口服与咀嚼口香糖,观察两组病人的胃肠功能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肛门首次排气、排便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胃肠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大黄联合咀嚼口香糖可有效减少术后胃肠道相关并发症,促进妇科肿瘤腹式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黄文高  喻小青 《护理研究》2012,26(23):2153-2154
[目的]探讨咀嚼口香糖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后病人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急诊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病人术后每天咀嚼口香糖3次,每次15min~20min,直到肛门排气为止;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肛门排气时间、第1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结果]两组肛门排气时间、第1次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咀嚼口香糖能促进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且方法简便、安全,可以作为一种术后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艾灸联合穴位按摩双侧足三里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艾灸联合穴位按摩双侧足三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为(85.25±3.21)h,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94.90±12.49)h,排便时间为(105.95±12.76)h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9.875,5.809,8.161;P<0.01).结论 艾灸联合穴位按摩足三里有助于促进老年食管癌术后早期胃肠功能的恢复,方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癌病人行开腹手术后用芒硝外敷腹部联合肠蠕医用胶贴足三里穴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寻求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显效且无创的方法。[方法]将200例肝癌术后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各组病人均按常规术前准备,术后采用禁饮、禁食、胃肠减压等处理;对照组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芒硝外敷腹部,6h更换布袋中芒硝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将肠蠕医用胶贴贴于双侧足三里穴处,每日1贴;观察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胀的发生率,评价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腹部手术后早期用芒硝外敷联合肠蠕医用胶可明显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比单用外敷药物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促进胰腺术后病人肠蠕动恢复的方法。[方法]将60例胰腺手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胰腺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芒硝外敷联合肠蠕动医用胶贴双侧足三里穴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病人首次肠蠕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两组病人不同时间腹胀病例。[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肠蠕动恢复和肛门排气时间缩短,不同时间腹胀缓解病例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芒硝外敷联合肠蠕动医用胶贴贴双足三里穴位能有效促进胰腺术后病人肠蠕动恢复,减轻腹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穴位按压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 方法 取腹部手术患者80例,分胃肠道组和非胃肠组手术各40例,各组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是常规护理组,实验组术后除按常规护理外,术后12h 开始进行穴位按压,观察两组病人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腹胀等情况。 结果 胃肠手术和非胃肠组手术的术后肠鸣音及肛门排气时间及满意度均比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穴位按压有效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