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国三级甲等医院护士疼痛护理实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临床疼痛护理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采用自制的疼痛护理实践问卷对三级甲等医院的14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疼痛护理实践总分为48.03分±10.38分,总体条目均分为4.00分±0.87分,其中条目"向病人宣教非药物镇痛措施"得分最低,条目"评估病人的疼痛部位"得分最高;不同经济带、科室、工作岗位护士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疼痛护理的时间不足、镇痛治疗知识不足和医生不够关注疼痛管理是护士实施疼痛护理的主要障碍因素。[结论]护士疼痛护理实践水平亟待提高,医疗机构需对护士进行疼痛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促进护士的知识和技能向实践转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东省骨科专科护士循证实践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为有针对性地促进循证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循证实践问卷对广东省61名赴港培训并取得专科护理文凭的骨科专科护士进行调查.数据处理采用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骨科专科护士的循证实践知识、态度、行为总得分为(119.46±24.31)分,其中循证实践知识维度得分(63.95±14.51)分、循证实践态度维度得分(26.16±4.56)分、循证实践行为维度得分(28.66±7.57)分.不同学历、职称骨科专科护士的循证实践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管理岗位、骨科护理工作10年以上的专科护士循证实践知识得分较高(P<0.05);参加骨科专科护士培训时间较早者循证实践态度得分较低(P<0.01).结论骨科专科护士具有良好的循证实践知识、态度、行为基础,仍需提高循证知识与行为水平.护理管理者要支持专科护士开展循证护理实践,专科护士应积极参加循证实践相关培训,进一步提高循证护理实践知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护士对老年疼痛知识的掌握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护士老年疼痛护理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cCaffery设计的护士疼痛知识与态度调查表及Sloman等设计的护士老年疼痛知识问卷对广东省35家医院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1502名护士完成了问卷。护士基础疼痛知识及老年疼痛知识均缺乏,平均答对率分别为45.2%、52.9%。不同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及护理不同比例老年患者的护士的基础疼痛知识、老年疼痛知识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肿瘤科护士及参加疼痛学习班者得分较高。结论:护士疼痛知识不能满足老年疼痛患者的需求,应强化对护士进行老年疼痛专题教育,提高老年疼痛循证护理实践能力,持续改进老年疼痛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肿瘤科护士癌痛控制护理行为状况。[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23名肿瘤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疼痛评估维度得分为3.64分±0.80分,使用疼痛评估工具评估病人的疼痛得分最低;药物镇痛管理维度得分为3.02分±0.76分,最高得分集中于医嘱性护理行为,最低得分集中于护嘱性护理行为;非药物镇痛管理维度得分为2.91分±0.66分,最高得分集中于简便易操作的护理行为;治疗性沟通与宣教维度得分为3.63分±0.79分,最低得分集中于需要护患共同参与的护理行为。[结论]肿瘤科护士在疼痛评估以及治疗性沟通与宣教的癌痛控制护理行为表现较好,在药物镇痛与非药物镇痛的护理行为表现较差;肿瘤科护士未充分发挥自身独立职能、只倾向于实施简便易操作的非药物镇痛方式、评估工具未普遍使用、未认识到病人或家属参与到治疗或护理计划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外科护士对术后疼痛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认知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晓霞 《护理研究》2007,21(2):115-117
[目的]了解外科护士对病人术后疼痛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认知情况。[方法]选取在外科工作的护理人员90名,发放自制的术后疼痛知识、态度及相关行为调查问卷。[结果]外科护士术后疼痛知识得分为(29.20±7.92)分,对疼痛的态度得分为(17.10±2.05)分,疼痛治疗及护理行为得分为(9.66±1.45)分。[结论]目前外科护士对病人术后疼痛在态度和行为上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消极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安徽省临床护士循证实践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分析循证实践现存的问题,为推动循证实践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运用中文版循证实践问卷对安徽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和1所二级甲等医院288名在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安徽省临床护士循证实践知识、态度、行为调查总分为102.26分±21.16分,其中循证实践态度条目得分为4.36分±0.76分,行为条目得分为3.97分±1.10分,知识条目得分为4.04分±0.09分。不同学历临床护士循证实践态度、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称、有无接受循证实践培训的临床护士循证实践知识、态度、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徽省临床护士循证实践知识、态度及行为具有良好的基础,但仍需要提高循证知识、行为水平。  相似文献   

7.
王艳  黄润州  何智丽 《护理研究》2013,27(17):1715-1718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营养护理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分析影响护士临床营养行为的相关因素,为充分发挥护士在临床营养工作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市两所三级甲等医院的临床护士进行营养护理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结果]临床护士营养护理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64.85±11.87)分、(78.30±8.28)分、(52.94±15.38)分;主管护师和责任护士的营养行为得分较高,学历高的护士营养知识得分较高,营养态度得分不受工作年限、职称、学历等的影响。护士知识、态度、行为之间呈正相关。[结论]临床护士营养护理知识、态度、行为总体水平不高,需加强营养知识的学校教育和继续教育,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护士对病人营养问题的关注程度。  相似文献   

8.
护士对老年病人疼痛知识掌握的现状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对老年病人疼痛知识掌握程度。方法采用Rod Sloman设计的“老年人疼痛知识调查量表”对670名在岗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疼痛知识问卷平均分仅为41.17分;不同教育背景、年龄、职称,以及是否参加过疼痛管理知识的培训班的护士得分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但不同年龄段、工作在不同的医院和不同的临床科室的护士得分有显著差异。结论大多数的被调查者缺乏足够的老年病人疼痛护理知识,建议加强临床护士相应的疼痛管理培训课程的继续教育及在校护生的疼痛知识基础课程的教育,并鼓励护士积极参与疼痛管理的实践,共同促进疼痛管理实践标准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神经外科护士进行疼痛管理培训后的效果。[方法]应用护士疼痛知识和态度调查问卷及疼痛病人的信息反馈,针对性地设计教育主题、内容,对52名护士实施疼痛管理知识培训与实践指导,培训后进行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结果]培训后护士的疼痛管理知识得分明显提高,病人的抑郁、焦虑状况得到改善,病人疼痛程度减轻,满意度得到提升。[结论]对护士进行疼痛培训,能提高护士对疼痛管理的重视,并能促使其改变态度,并运用于实践,从而减轻病人的焦虑、抑郁状况,改善疼痛病人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以PDCA循环管理方法与护理继续医学教育相结合,促进妇科护士对术后镇痛认识、行为与服务理念的转变,提高病人术后疼痛控制的满意度。[方法]对妇科护士与病人进行问卷调查,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以PDCA循环管理方法与护理继续医学教育相结合,促进妇科护士对术后镇痛态度与行为的改变。[结果]护士镇痛知识成绩由原来的38分上升到84分;疼痛知识健康教育、疼痛评估与记录从30%上升到100%;病人对镇痛药物的担心从76%下降到18%;对术后疼痛控制的满意度从50%上升到95%。[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方法与护理继续医学教育相结合,可提高妇科护士对术后镇痛的认知,提高了护理继续医学教育的质量,提高了病人对术后疼痛控制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张美燕 《全科护理》2016,(36):3866-3868
[目的]提高护士预防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知识和态度水平,促进其护理行为的形成,提高自我效能感。[方法]将知信行理论应用于我院外科护士132人预防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培训中,采用知信行调查问卷及自我效能量表评价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后,护士预防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护士DVT知识、态度、行为与自我效感呈正相关。[结论]运用知信行理论对护士进行预防深静脉血栓培训,有助于提高护士预防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知识和态度水平,促进其护理行为的形成,提高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儿童医院医护人员疼痛与循证实践知识态度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制定循证及疼痛培训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汉化版循证实践知信行问卷和儿科护士疼痛知识和态度调查问卷,利用问卷星系统调查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227名医护人员的疼痛与循证实践知识态度。[结果]医护人员循证问卷条目均分为(4. 18±1. 27)分,循证实践行为维度条目均分为(4. 09±1. 37)分,循证态度维度条目均分为(4. 54±1. 26)分,循证知识技能维度条目均分为(4. 09±1. 19)分;医护人员疼痛知识和态度问卷得分为(17. 78±3. 53)分,正确率为42%;疼痛基本知识、疼痛评估、镇痛药物及镇痛措施维度正确率分别为50%、18%、43%、37%;循证实践知信行的影响因素为专业态度、最高学历、是否接受过循证培训、职称,4个因素能够解释循证知信行得分22. 3%的变异。[结论]医护人员疼痛与循证实践知识态度不足,需要加强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循证式疼痛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王华 《全科护理》2013,11(14):1338-133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及自我效能理论在胰腺炎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胰腺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循证护理并将自我效能理论运用其中,观察21d,比较两组病人胰腺炎相关知识和自我保健知识掌握情况、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及自我效能水平。[结果]实验组病人胰腺炎相关知识和自我保健知识掌握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自我效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及自我效能理论能提高胰腺炎病人胰腺炎相关知识和自我保健知识的掌握率,提高病人的自我效能水平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护士安宁疗护实践中疼痛控制行为的实施现状,分析影响护士疼痛控制行为实施的因素。[方法]选择山西省25所三级甲等医院的481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疼痛控制行为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疼痛控制行为问卷得分为(78.99±16.94)分,不同科室、职务的护士疼痛控制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安宁疗护实践中的疼痛控制行为处于中等水平,疼痛教育方面有待提高。提示管理者应加强院内及科室疼痛知识培训,指导疼痛控制行为的临床实施,促进安宁疗护的实践。  相似文献   

15.
潘红梅 《全科护理》2009,7(27):2515-2516
[目的]应用循证护理进行急诊轮转新毕业护士的带教,培养护士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法]制订带教计划和讲课内容,指导护士应用循证护理提出问题、查阅文献、寻找实证,将循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病人提供最新、最科学、最有效护理。[结果]激发了护士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增强了护士的实践能力,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将循证护理引入急诊轮转新毕业护士的带教,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使护士的综合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骨科护士对疼痛相关知识的掌握状况和在临床中的实践能力,为提高疼痛控制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5所医院116名骨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历、职称是影响疼痛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对疼痛评估和疼痛控制方面的知识掌握较好,而对药物作用、药物成瘾性和护理干预方面的知识掌握较差。[结论]骨科护士疼痛知识欠缺,建议从在校护生教育抓起,将疼痛知识的课程纳入护理学课程体系,同时面向在职护士,为临床护士提供多种形式的有针对性的疼痛知识继续教育,使护士在临床实践中积极参与疼痛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士疼痛评估循证护理实践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护士疼痛评估循证护理实践问卷对某市三甲综合医院242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疼痛评估循证总分为(95.21±23.12)分,其中疼痛筛查维度得分最高(14.69±2.77)分,疼痛评估中的交流维度得分最低(19.42±6.40)分。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护士角色、科室存在开展疼痛评估循证护理的障碍、科室建立制度或规范是影响护士疼痛评估循证护理实践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护士疼痛评估循证护理实践水平较高;护理管理者应制订疼痛评估循证护理制度,加强护士疼痛管理相关培训,保障疼痛评估循证护理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骨科护士疼痛认知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焕英 《护理研究》2008,22(16):1431-1432
[目的]了解骨科护士对疼痛相关知识的掌握状况和在临床中的实践能力,为提高疼痛控制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5所医院116名骨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历、职称是影响疼痛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对疼痛评估和疼痛控制方面的知识掌握较好,而对药物作用、药物成瘾性和护理干预方面的知识掌握较差.[结论]骨科护士疼痛知识欠缺,建议从在校护生教育抓起,将疼痛知识的课程纳入护理学课程体系,同时面向在职护士,为临床护士提供多种形式的有针对性的疼痛知识继续教育,使护士在临床实践中积极参与疼痛管理.  相似文献   

19.
对护士尿失禁知识知晓程度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舒  刘雪琴 《护理研究》2007,21(6):1439-1441
[目的]调查了解护士对尿失禁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态度及护理实践情况。[方法]参考Laurence的“尿失禁知识问答”自行设计了尿失禁知识、态度及相关护理实践调查问卷,对158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尿失禁知识得分为9.40分±1.62分,尿失禁态度得分为12.33分±2.14分,尿失禁护理实践得分5.91分±1.53分。[结论]护士对尿失禁知识的了解不够深入,对尿失禁在态度和护理实践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消极性。应提高护士尿失禁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新观念,并鼓励护士主动参与对尿失禁病人的护理实践。  相似文献   

20.
何连艳 《全科护理》2016,(36):3871-3873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室(ICU)护士疼痛管理知识、态度和行为与疼痛管理感知障碍之间的关系,为增强ICU护士疼痛管理感知制定对策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中山市4所综合医院纳入标准的108名重症监护室(ICU)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一般资料问卷、疼痛管理感知障碍问卷和自制ICU护士疼痛管理知识、态度和行为问卷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CU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得分为19.8分±2.6分,疼痛管理态度得分为13.8分±2.3分,疼痛管理行为得分为8.6分±1.7分,均为中下等偏下水平;疼痛管理感知障碍问卷的总均分为3.08分±0.37分,为中等水平。ICU护士疼痛管理知识、态度和行为与疼痛管理感知障碍问卷中护士自身、政府和医院政策、病人及家属3个维度均呈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ICU护士疼痛管理知识、态度和行为问卷水平都偏低,存在疼痛管理感知障碍,且两者呈负相关。想切实降低ICU护士疼痛管理感知障碍需要医院管理者为护理人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来提高护士自身素质、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制定出有执行力度的对策和政策,从而提高ICU护士疼痛管理知识、态度和行为,降低疼痛管理感知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