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藏象学说的核心是五脏,五脏之间强弱属性的非均衡性又指导着中医临床辨证治疗。文章从"肺为娇脏"的角度、肺与五脏之间的关系、肺之生理病理等对五脏的非均衡性做了细致的探讨,强调重视五脏的非均衡性,提高临床辨证水平。  相似文献   

2.
从藏象学说起源、藏象学说内涵、藏象学说与科学、藏象学说研究现状和藏象学说研究方向等5个方面阐述了中医藏象学说的科学观.认为藏象学说研究应从概念的重新界定、建立系统藏象学和具体构想3个方面进行,以藏象学将人体藏象分为5个基本系统,完全对应于传统藏象理论的五脏.  相似文献   

3.
中医藏象实质细胞生物学假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的藏象学说用现代医学理论来看总显得有些扑朔迷离、似是而非.中医的藏象学说,一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和精华所在.众所周知,"五藏"绝不等同于西医的心、肺、肝、脾、肾.多年来,对中西医结合的藏象实质展开深入研究的各位先驱所取得的成绩,使我们一步一步地揭开中医藏象实质的面纱.综合中医藏象的现代研究的成果和相关细胞生物学的新近进展,提出中医藏象实质细胞生物学假说,认为中医藏象的实质在于细胞和亚细胞结构."五藏"其实是细胞的"五脏",细胞的"五脏"是细胞的五个不同功能系统,可以落实为不同的亚细胞结构,即线粒体--中医之"脾",染色体--中医之"肾",配体-受体-信号转导系统--中医之"肝",细胞膜--中医之"肺",离子通道--中医之"心".因此,中医藏象实质细胞生物学假说,实质上是一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学说,从它着手,中医理论可以和现代医学的最前沿的细胞生物学甚至分子生物学相结合,从而使中医与现代医学理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上篇介绍"五藏"与五个亚细胞结构的对应关系,下篇用这五个亚细胞结构说明"五藏"之间的生理和病理联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五脏角度认识脑心同治。方法:运用中医基础理论中五行与五脏相关理论来认识与理解。结果:脑心同治与五脏密切相关。结论:中医藏象学说理论中认为脑与心无论在生理还是病理方面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中医藏象学说,一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和精华所在.众所周知,"五藏"绝不等同于西医的心、肺、肝、脾、肾.多年来,对中西医结合的藏象实质展开深入研究的各位先驱所取得的成绩,使我们一步一步地揭开中医藏象实质的面纱.综合中医藏象的现代研究的成果和相关细胞生物学的新近进展,提出中医藏象实质细胞生物学假说,认为中医藏象的实质在于细胞和亚细胞结构."五藏"其实是细胞的"五脏",细胞的"五脏"是细胞的五个不同功能系统,可以落实为不同的亚细胞结构,即线粒体--中医之"脾",染色体--中医之"肾",配体-受体-信号转导系统--中医之"肝",细胞膜--中医之"肺",离子通道--中医之"心".因此,中医藏象实质细胞生物学假说,实质上是一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学说,从它着手,中医理论可以和现代医学的最前沿的细胞生物学甚至分子生物学相结合,从而使中医与现代医学理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本文上篇介绍"五藏"与5个亚细胞结构的对应关系,下篇用这5个亚细胞结构说明"五藏"之间的生理和病理联系.  相似文献   

6.
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石,脏腑相关理论是藏象学说的重要内容,肝脾相关是中医学五脏相关理论的重要组成。回顾整理中医肝脾相关的理论内涵,结合现代对肝、脾藏象本质研究成果,将现代医学脑-肠互动理论引入肝脾相关的研究,提出了肝脾相关理论与脑肠轴学说的关联假说。  相似文献   

7.
用系统论原理分析中医“肾藏精”理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中医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理论,肾藏精是中医藏象理论中肾的重要生理功能,因而"肾藏精"理论是中医藏象学重要内容。中医藏象学说中的脏腑,不仅是一个解剖学概念,更是一个概括人体一系列生理、病理学的系统。因此,中医"肾藏精"理论中的肾不仅包括肾的解剖学概念,还包括了肾的生理病理功能。文章通过运用系统论的原理分析中医"肾藏精"理论,用系统论的原理讨论肾与精之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中医对脑的解剖生理的认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医对脑的解剖生理的认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神经内科李如奎(200031)关键词:脑,解剖,生理,中医脑病中医的基本理论虽是以五脏配五行的藏象学说为中心的整体观,把脑的功能分别归于心、肝、肾等五脏,并形成了心藏神、心为五脏之大主的传统概念,但中...  相似文献   

9.
藏象学说与辨证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俭宇 《北京中医》2006,25(1):23-25
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自古至今,历代医家著书立说,行之临床,无不与之密切相关。《内经》奠定了藏象学说的基础,如《素问·六节藏象论》之“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1]等。1藏象学说的本质《内经》作者根据当时医家对人体五脏生理和病理活动的认识,确立了以五脏为主体的藏象学说。后经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华佗的《中藏经》、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等使藏象学说完善和发展起来。张景岳在《类经》中说:“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有诸内必…  相似文献   

10.
目前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均认为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这种学说对指导人们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及临床实践,曾产生了重要作用。但是中医学理论如同其他学科一样,需要不断地更新、完善与发展,以五脏为中心(五脏中心说)也有不足之处,为此。笔者提出“脑为中心——五脏一体说”的构思。  相似文献   

11.
五脏是藏象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通过对近年来关于中医五脏方面的理论文献研究整理,综述中医五脏的理论现状。目前,学者们在五脏本身、五脏之间、脏腑之间联系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有从整体角度的发生学、古今比较、源流演变及特定历史阶段的相关研究,也有具体概念内涵的深入阐释,但学者们在中医五脏理论深层次的理性提炼与概括、内在固有规律总结、最新的研究成果被纳入现行的中医理论体系框架方面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医五脏理论的框架结构研究,在把握中医五脏理论历史演进过程的基础上探索总结内在规律,推进五脏理论内涵建设;需要进一步围绕临床实践问题,加快开展源流梳理、理论内涵研究等,实现理论与临床互为支撑、协同互促,满足新时期下中医理论体系的继承与创新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2.
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为什么选择的脏腑是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其划分标准是什么?这关系到中医学理论的基础。通过对人体的组织器官的分析,明确中医藏象学说脏腑的选择原因,并论述胰腺在中医学中的地位,讨论了现在公认的脏腑划分标准,提出了新的脏腑划分标准的三条原则,并探讨胆的脏腑归属。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从中医的五脏学说入手,浅谈当今时代的高血压病与五脏之间的密切关系,以此说明各个脏器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导致高血压的。  相似文献   

14.
肝体阴用阳是对中医肝藏象的高度概括。它既包括了肝的生理特点,也是对肝病理特征的概括,因而具有极大的临床指导意义。研究认为,这一理论是在脏腑辨证以及本草学发展的基础上,借助中国古典哲学体用范畴而对肝藏象理论进行的全新阐发。  相似文献   

15.
“脑主神明”对中医理论发展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新陆 《天津中医药》2007,24(6):441-444
确立和发展"脑主神明"学说,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可以通过正确阐释脏腑功能和补充五行学说阐释脏腑关系之不足以重构完善的藏象学说。二是可以促进中医临床发展,并提出在"脑主神明"理论指导下,应该完善脑统领、主宰脏腑,脑定位、管理经络系统,脑、脏腑、经络相互影响等假说。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大凡认真研读过《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脏腑理论的中医学者,都会因文中既提"十二藏",又述"五藏六府",以及将一个不具备"藏而不泄"之"脏"功能的"心包"列于脏位。将无"满而不能实","传化物而不藏"之"腑"功能的"三焦"给以腑名,而时有困惑。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者,胰腺癌患者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患者的大量涌现。胰腺和十二指肠作为脏腑功能的显现,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根据《内经》,关于脏与腑功能的界定标准,及现代解剖学,生化学所见,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之需求,提出了将人体"胰腺"取代无脏功能的"心包"以正其脏位。并将与胰腺有密切生理关系的十二指肠取代三焦,作为与胰腺相表里的腑。这样就将"五藏六府",正式升级为"六脏六腑"。即:肺与大肠、胰与十二指肠、心与小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以合《内经》"十二藏"之说。经过如此传承精华与守正创新,则可使《内经》的脏腑理论得以进一步完善。既符合了人体内客观真实的脏腑生理结构状况,而且对中医临床的脏腑辨证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每个脏腑具有各自的生理特点,脏腑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方剂可以仿照脏腑的生理特点和脏腑之间生克制化的关系组方配伍。脏腑理论是研究方剂配伍和指导临证组方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春秋战国时期,五行范畴基本完善成熟,它把社会物质生活中的事物归纳起来分为五种基本类型,赋予哲理,认为这五类基本物质要素相互统一,相互补充,构成了一个完整而又圆满的物质存在系统。"五行"范畴移植于中医药学,为中医药理论带来了一种思维方式,建立起一个以"五行"为思维起点,以自然界的五方、五气,人体的五脏为基本骨架的天人相应的理论结构框架,使中医药理论自始至终贯穿着以五脏为中心的多因素、多层次地考虑人体的生理、病理活动的整体观念。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医各项措施在运动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中医传统理论越来越受到运动医学界的重视。概述了五脏心肝脾肺肾在运动医学各个领域的应用及研究状况,并从理论、实验研究、临床应用等不同角度,探讨了各脏与运动的关系。提示在运动医学领域应用中医措施时,只有遵循中医传统理论的指导,才能更好地为运动医学服务。  相似文献   

20.
五脏系统用药论是在中医药基础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为基础,把以心为主的五脏系统作为中心,以气血阴阳为目,集理法方药为一体的立体辨证论治体系。在历代的著述中,五脏系统一直是研究的中心,五脏的重要性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医者在辨证论治过程中,以脏腑为中心,扫描全身。尤其五脏六腑各有特点,调治方法各有规矩,宜审气血阴阳,辨用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