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目的建立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基因分型方法监测重症监护病房(ICU)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方法收集2005年1月~6月从各科ICU内分离出的21株铜绿假单胞菌,提取DNA后进行RAPD分型,同时进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全部菌株均能产生指纹图谱,分型率100%。21株铜绿假单胞菌共分为14型,其中9株6型分布于脑外科,3株同型分布于神经内科,4株4型分布于呼吸科,5株3型分布于普外科。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表明21株铜绿假单胞菌均为多重耐药菌株,对哌拉西林、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及阿米卡星等耐药,仅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哌酮/舒巴坦等敏感。结论ICU内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局部流行,RAPD分型技术分型率高、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2.
铜绿假单胞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基因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倩  陈维贤  黄长武 《重庆医学》2004,33(10):1530-1531
目的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基因分型方法监测铜绿假单胞菌(PA)医院感染.方法以优化的反应体系和扩增条件对临床分离的49株PA进行RAPD基因分型,通过指纹图比较与分析,确证医院感染类别与爆发.结果 49株PA共得RAPD 29型,分型率100%;以周为时限, PA医院感染爆发流行共3起;9例个体连续感染的PA有7例为内源性医院感染,2例为外源性医院感染.结论 RAPD可对PA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3.
红花种质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子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种内变异,为红花种质的分子鉴定提供依据.方法: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技术和统计学分析方法,对从我国新疆、甘肃、宁夏、河南、山东、山西、河北、安徽、浙江等9省采集的红花22个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根据RAPD特征图谱,通过在DNA分子水平上的聚类分析,将红花22个品种分为7个类型.RAPD聚类分析表明了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北方,特别是新疆地区的品种亲缘关系较近,PCR结果极为相似,而南方品种间遗传差异性较大.结论:红花种内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本研究结果为红花品种鉴定及亲缘关系的探讨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临床上常见的酵母菌进行分析,以选择合适的引物和实验条件对酵母菌进行鉴定。方法:选用四条长度为10个碱基的随机引物分别对酶母菌、丝状真菌及细菌进行扩增,并对扩增结果进行相似性分析。结果:所选三条引物可在种的水平上将所试图株有效地区分开来,但同一引物对不同菌种的扩增效果存在明显的差异。在扩增同种内不同菌株时,各菌株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同一引物进行扩增  相似文献   

5.
肺炎克雷伯菌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常常引起老人及婴幼儿重症护理病房的交叉感染及暴发流行,追踪其传染源尤为重要,故多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细菌的克隆识别研究。1990年,Williams和Welsh几乎同时提出了一种遗传标记技术-随机引物PCR(RAPD)^[1,2]。本人于同一时期从两个病房共收集7株肺炎克雷伯菌,经RAPD分析后7株菌出现两个型。联合RAPD分析和表型分析证实肺炎克雷伯菌有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检测技术的特点.方法:分析影响RAPD标记的各种因素,总结该技术的优点和不足.结果:RAPD标记方法已经广泛用于遗传育种、基因诊断、生物系统学的研究,并显出独特的优点.DNA模板质量与浓度、Taq DNA 聚合酶、引物设计及浓度、缓冲体系、MgCl2、dNTP浓度、PCR反应体积等均为该技术的影响因素.结论:对于每一种物种都应先进行体系优化,确保RAPD实验结果稳定准确.  相似文献   

7.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RAPD)是在PCR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遗传分析方法,因其具有简便,经济,快速等优点,显著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就影响RAPD分析的因素,以及在实验动物遗传检测和病原生物体检测方面的应用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法建立川木通的分子鉴定方法,为川木通的快速鉴定奠定基础。方法从100对随机引物中筛选出5对多态性丰富的RAPD引物进行川木通10个种的扩增分析,最终得到C13为阳性序列特征性扩增区域(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s,SCAR)标记。结果阳性SCAR标记均可以进行川木通原植物与药材的分子鉴定引物,C13可以鉴定上述2种药典品种和商品主流品种(粗齿铁线莲、钝萼铁线莲)。结论RAPD法简便易行,为亲缘关系较近的多基原药材的鉴定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分型技术,对肠球菌进行基因分型,探讨RAPD在分子流行病学中的应用,并探讨肠球菌的基因分型及其与耐药性的关系。方法对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64株肠球菌进行RAPD基因分型,并分析基因型与耐药性的关系。结果RAPD分型结果显示,经优化的RAPD分型技术能有效地对肠球菌进行基因分型,分型率为100%。64株肠球菌根据扩增片段的差异分为8种基因型。以Ⅰ、Ⅱ、Ⅲ、Ⅶ型为主,共占81.4%。Ⅰ、Ⅷ型具有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高水平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Ⅳ型具有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Ⅲ、Ⅶ具有对高水平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Ⅱ、Ⅴ、Ⅵ型具有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水平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糖肽类抗生素敏感。结论RAPD分型技术是一种特异、敏感、简便快速、分辨力强、分型率高、重复性好的分型方法。可有效地对肠球菌进行基因分型,并且肠球菌的RAPD分型与其耐药性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鉴定酵母菌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 RAPD)技术对临床上常见的酵母菌进行分析 ,以选择合适的引物和实验条件对酵母菌进行鉴定。方法 :选用四条长度为 10个碱基的随机引物分别对酵母菌、丝状真菌及细菌进行扩增 ,并对扩增结果进行相似性分析。结果 :所选三条引物可在种的水平上将所试菌株有效地区分开来 ,但同一引物对不同菌种的扩增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在扩增同种内不同菌株时 ,各菌株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采用不同引物进行扩增时种内变异的程度有所不同。除个别菌株外 ,扩增所得指纹图型的种类差异远远小于不同的菌种间的差异 ,因而可将不同种的酵母菌有效地区分开来。结论 :RAPD技术可用于酵母菌的种间鉴定。其中引物及实验条件的选择尤为重要 ,同时 ,将多条引物扩增结果共同用于结果分析将有助于提高鉴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三带喙库蚊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我国4省三带喙库蚊的遗传多态性。方法:分别用8种随机引物对采自我国广东、福建、海南和贵州的12只三带喙库蚊的基因组DNA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1.5%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用PHYLIP软件包中的NEIGHBOR程序对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然后用软件TREEVIEW绘制出系统发育树。结果:8种随机引物共扩增出RAPD片段270个,RAPD谱带均为单型。系统发育树显示,海南的2只三带喙库蚊聚为一枝,而其余标本中同一省份的标本均未能聚为独立的分枝。结论:三带喙库蚊个体间的遗传变异较大;不同省份三带喙库蚊的变异具有交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肺炎克雷伯菌各型菌株的耐药现状进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采用改进的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分型法(RAPD)基因分型技术,对分离自门诊和住院患者的48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基因分型,同时对菌株进行12种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48株肺炎克雷伯菌41株有稳定的RAPD带型,共分16型,同型菌株药敏结果基本相同。结论该院呼吸科R ICU存在肺炎克雷伯菌的小流行;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重点病区的消毒隔离措施,是控制医院感染流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型法用于酵母菌基因分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酵母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型法(RAPD)的最佳实验条件。方法 在改变引物、Mg^2 、模板浓度、Taq多聚酶用量等不同条件下,采用RAPD法对酵母菌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经优化后的RAPD方法能清晰地对酵母菌进行基因分型。结论 RAPD是从分子水平对酵母菌感染进行病原学、流行病学研究的一种快速、可靠的分子生物学分型方法。  相似文献   

14.
RAPD技术在肠炎沙门氏菌同源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2004年广州市3起肠炎沙门氏菌食源性疾病分离的20株菌株和来源于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18株肠炎沙门氏菌的分子特征,为肠炎沙门氏菌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溯源和疫情控制提供有效手段。方法 采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分析(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analysis,RAPD)对38株肠炎沙门氏菌进行分子分型,结合SPSS软件构建以上菌株的带型关系系统树状图,对菌株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 38株肠炎沙门氏菌的RAPD结果经聚类分析可分为3个聚类群,分属3个不同的克隆。结论 RAPD技术可用于肠炎沙门氏菌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溯源。  相似文献   

15.
肺炎克雷伯杆菌β-内酰胺酶的分子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Zhang Y  Li J  Zhao M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4):279-283
目的 探讨头孢哌酮(MIC≥8mg/L)加舒巴坦后头孢哌酮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降低2倍以上的肺炎克雷伯杆菌β-内酰胺酶分子特性。方法 用PCR扩增和DNA测序方法,测定分子量及等电点以及酶动力。结果 4株为克雷伯杆菌含有TEM型基因,2株肺炎克雷伯杆菌TEM型酶的氨基酸序列与TEM-1相比在117位及118位发生了氨基酸变异。4株肺炎克雷伯杆菌都产生2种以上的酶,等电点从5.4-9.3,相对分子量从23000-34000。酶动力学研究表明,肺炎克雷伯杆菌中99592及99607产生的酶能够水解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及头孢曲松,并且99592的酶活性大于99607的酶活性。结论 肺炎克雷伯杆菌可能产生新的抑制剂敏感的TEM型超广谱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药敏特征,为临床经验性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由肺炎克雷伯菌所致血流感染病例的临床及微生物学资料。结果71例患者入选,前3位临床分布科室为感染科、ICU及肿瘤科,前3位基础疾病依次为肺部感染、恶性肿瘤、胆道感染及糖尿病;所分离的71株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出率为33.8%,其中34例医院获得性感染病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检出率为52.9%,37例社区获得性感染病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检出率为16.2%,医院感染病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检出率明显高于社区感染病例(χ2=10.680, P<0.05);71株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无耐药,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西丁、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20%);医院感染菌株对哌拉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唑啉、头孢哌酮、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及氨曲南的耐药率均较社区感染菌株高;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对除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及氨苄西林外其他2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高。结论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常合并有严重基础疾病;血标本中所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西丁、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医院获得性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检出率较高,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分离株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