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指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而无胸痛或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的临床现象。近年来,随着动态心电图的广泛应用,发现无症状心肌缺血广泛存在于各种类型冠心病的病程中。据初步统计,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约占所有缺血发作的72%,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可高达86%,  相似文献   

2.
目的使用动态心电图监控冠心病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症状,通过记录探究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病率、发病规律、发病时间、发病情况,并通过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及指导临床治疗来体现其应用价值。方法对116例冠心病患者采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记录系统进行24h监测。结果 116例冠心病患者有108例发生心肌缺血(病发率93.1%),检测出的心急缺血共发作562次,其中有482次是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病发率85.8%);ST段下移在早上6-12点之间最为频繁,在0-6点出现率最低;夜间心肌缺血阀的变异值出现上升,ST段下移持续时间长;心率加快,引发严重的心肌缺血。结论动态心电图对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有较为理想的诊断效果,属于非创伤性的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林超 《中国医药指南》2013,(15):109-110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糖尿病性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动态心电图检查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发作规律。结果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频率明显高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作频率,而且白天与夜间发作频率上基本相同。结论动态心电图对糖尿病性冠心病的诊断有很大的辅助作用,能较早的发现糖尿病性冠心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4例临床已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4例中,心肌缺血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心肌缺血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多发生于6:00~11:00心率变异性降低与心肌缺血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冠心病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对早期检出SMI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表现特点,总结其发生规律。方法 100例冠心病患者,使用动态心电图进行24 h连续监测。结果检出90例患者存在缺血性ST段变化,其中62.2%为无症状心肌缺血,且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存在昼夜性规律。结论无症状心肌缺血是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形式,使用动态心电图监测是一项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本院同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动态心电图检查的6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患者中,50例心肌缺血,其中40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10例有症状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5.7%(36/42)、特异性77.8%(14/18)。结论对于无症状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共检出缺血型ST-T改变70例、336阵次。其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258阵次(76.8%),发作时间高峰在6:00~22:00(74.8%)。结论:动态心电图是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重要方法,为病情的早期判断及及时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季婷婷  张黄健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1):1723-1723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心肌缺血监测中的意义。方法:观测90例临床明确诊断冠心病患者(WHO)标准的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结果:90例中有64例共检出心肌缺血发作610次,其中有46例在发现心电图有心肌缺血改变时无任何症状。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心肌缺血的检出率高尤其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具有无可替代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庄丝美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7):1042-1042
动态心电图与运动试验不同,是在日常生活、精神紧张、环境因素等条件下,惟一能判定其是否有心肌缺血及缺血程度的检查方法。且可发现无症状心肌缺血。大约25%-50%的冠心病患者可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粗略估计无症状心肌缺血与有症状心肌缺血的比例大约为20:1。本文回顾性分析60例冠心病患者存在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煜 《河北医药》2005,27(8):620-620
本文对2002年至2004年78例冠心病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特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张廷芝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8):187+189-187,189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监测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4月-2011年4月老年冠心病患者166例,采用动态心电图对本组166例患者进行连续24h检测,并做好记录。观察患者动态心电图检出心肌缺血情况;观察无症状心肌缺血在不同时间的情况;观察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耐ST段下移幅度。结果无症状心肌缺血sT段改变阵次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在不同时间发生情况有所差异;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时ST段下移幅度与有症状心肌梗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率较高,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有助于早期及时检出无症状心肌缺血。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于亚门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566-567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性抽取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采用动态心电图对其连续监测1d,分析ST段的位移值等指标。结果本组120例患者中发生心肌缺血109例(90.83%),共检测出心肌缺血476次,其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生次数(403次)显著高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73次)(P<0.05);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ST段下移及下移持续时间在早八点至晚六点之间和晚六点至早六点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缺血发作时心率及ST段下移均大于发作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性缺血的理想的、无创的辅助检查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临床分析动态心电图监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临床资料。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75例冠心病患者,分别采用常规心电图与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对两种检测方法的临床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常规心电图检查心肌缺血症状患者21例,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48例,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经动态图监测可见,ST段阵次变化次数为450例,无症状、有症状心肌缺血变化分别为314阵次、136阵次,无症状心肌缺血阵次发生率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阵次(P <0.05),而无症状心肌缺血有明显的昼夜规律,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与有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的ST段下降幅度、持续时间对比无差异(P> 0.05)。结论相较于常规心电图,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的准确率高,对于指导临床预后,改善预后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检出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以寻求更好的无症状心肌缺血检查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3月到2012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2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实验组采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无症状心肌缺血检出率,并对实验组心肌缺血发作时间及发作时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实验组检出无症状心肌缺血率高于对照组,且较对照组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结论 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无症状心肌缺血检出率高、效果明确,在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中有明显价值优势。  相似文献   

15.
无症状心肌缺血是指临床确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但缺乏胸痛及与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无症状心肌缺血是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之一,而且易为患者和医生所忽视,是冠心病不良预后的高危因素。笔者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100例,弥补了常规心电图只能记录静息状态的心电波形之不足,明显提高了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在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冠心病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这两种诊断方法的结果。结果经过两种诊断方法检测以后,140例患者和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发作符合要求,符合率100%,其中有122例患者是无症状心肌缺血,占87.14%;98例患者和常规心电图心肌缺血发作要求相符,符合率70.0%,其中包括67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占47.86%。两种诊断方法比较,动态心电图诊断符合率及检测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差异显著,据有统计学意义(χ2=12.43,P<0.01)。结论采用动态心电图能够有效的提高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疾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96 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进行24h 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 共检出缺血型ST-T 改变81 例、377 阵次.发作高峰时间在6:00~22:00(65.8%).结论 动态心电图是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重要方法,可为病情的早期判断及及时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张艺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5):187-188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50例诊断为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 150例患者监测出心肌缺血发作共1420阵次,其中128例出现980阵次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平均每例发作(7.66±4.23)阵次,每次发作平均持续时间为(11.2±3.5)min.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白天发作频率为夜间的1.92倍(645阵次vs 335阵次),且发作时心率较发作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9.4±8.9)/min vs(72.8±8.4)/min,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敏感性和准确性高,对于防治冠心病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24h动态心电图(DCG)的变化。方法采用对12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126例心肌缺血患者中共发生1058阵次缺血性sT段改变,其中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次数785次,有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次数273次,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次数明显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次数,两者常合并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隐匿,但也应该与有症状心肌缺血一样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心肌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35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本组135例冠心病患者中,心肌缺血的发生率为47.41%(64/135),其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生率(64.06%)、心肌缺血阵次率(65.32%)均显著高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35.94%、34.68%)(P<0.05);2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和有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生时间段均以05:00~11:00为主,但前者高于后者(P<0.05);3心肌缺血主要发生于年龄≥60岁人群,且患者年龄越大,发生心肌缺血的几率也越大。结论 动态心电图可以有效检出心肌缺血患者,特别是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且能记录其发生时间,为早期临床干预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