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孕妇体位矫正胎方位15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枕后位是头先露中一种较常见的胎方位,胎儿枕方位与胎儿脊背方位基本一致,为降低分娩中枕后(横)位的发生,我们对154例孕妇通过改变其体位,利用胎儿重力的作用调整胎儿脊背方位来改变胎儿枕方位,达到减少胎儿枕后位发生,从而减少了因枕后位造成的头位难产。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现在我院从1995年7月至1997年12月观察154例,年龄在22~30岁,孕周为36~42周,单胎头位,骨盆外测量及内测量为正常女性骨盆[1],有产兆入院的初产妇。1-2 方法及诊断标准[2]1-2-1 采集病史 了解产…  相似文献   

2.
产程中改变产妇体位矫正胎方位的探讨   总被引:82,自引:1,他引:82  
目的:探讨产程中改变产妇体位以矫正胎方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先兆临产至潜伏期经B超检查判断为枕后位的初产妇2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20例。研究组在产程中指导产妇取侧俯卧位,利用胎儿重力、羊水浮力、子宫间歇收缩的合力作用,使胎头在下降时逐渐从枕后位转至枕前位娩出,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研究组106例(88.3%)胎儿从枕后位转到枕前位经阴道娩出。剖宫产14例(11.7%)。对照组经阴道娩出仅20例(16.7%),剖宫产100例(83.3%)。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研究组第一产程平均时间302.6分钟,第二产程平均59.8分钟。对照组第一产程平均483.7分钟,第二产程平均156.7分钟。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在产程中指导产妇取侧俯卧位矫正胎头枕后位是降低难产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产程中产妇取坐位矫正头位异常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头方位异常是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 ,手术率极高 ,处理不当时对母婴危害大 ,争取于产程早期发现 ,并及时采用适宜的措施给予纠正 ,将难产转为顺产 ,以提高分娩质量。一、资料和方法1.资料 :1996年 3月至 1999年 6月间 ,选择宫口开大 3cm,常规人工破膜 ,了解羊水情况 ,阴道检查与 B超检查胎方位为枕后位者 30 0例 ,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 15 0例 ,均为初产妇 ,年龄 2 1~ 35岁 ,孕周 37~ 41周 ,均为单胎头位 ,骨盆内外测量无异常 ,无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2 .方法 :(1)确定胎方位方法 :自然临产或计划性分娩、宫口开大 3cm时 ,行人…  相似文献   

4.
改变孕妇体位矫正枕后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枕后位是头位难产中比较常见的胎头位置异常,其手术率极高,处理不当,可对母婴造成较大的危害。本文通过指导产妇进行体位矫正,加用人工破膜等预防性干预措施,使81%的枕后位产妇经阴道娩出,降低了难产及剖宫产率,提高了阴道分娩质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孕妇产时体位管理对产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胎轴与头位难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体表标志,设计胎轴尺,以此测量异常胎轴并对此进行分度。结果:妊娠晚期的512例中,胎轴异常者108例,占21.1%,其中重度为51.8%;分娩期的483例中,胎轴异常88例,均为重度,占18.2%。88例又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研究组58例,研究组行手法矫正。结果:研究组胎头下降加速,产程缩短,持续性枕后或枕横位发生率及手术产率降低,产后出血量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提示:妊娠晚期及产时,胎轴异常对分娩过程有一定影响,及时发现和矫正,对减少产力消耗和降低难产发生率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彩色多普勒测定胎儿缺氧时血液动力学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
孕妇体位变换对母儿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意抽样正常妊娠27~40周孕妇50例。仰卧位15分钟后改为左侧卧位。用脉冲多普勒诊断装置分别测定其右侧子宫动脉(UtA)、脐动脉(UA)、胎儿腹主动脉(DA)的血流速波形,并从连续且稳定的五个血流速波形计算血管阻力指数(RI),按27~32周,33~34周,35~36周、37~38周,39~40周分为五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如下:(1)妊娠周数与UA-RI间呈负相关关系(r=4044,P<0.05);(2)妊娠37周后,孕妇体位变换引起UtA-RI、UA-RI明显降低;(3)左侧卧位时,UtA-RI与UA-RI间明显相关(r=0.4008,P<0.05);(4)左侧卧位的DA-RI值较仰卧位时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提示:妊娠后期,孕妇体位变换对母儿循环有影响,取左侧卧位有利于胎儿发育。  相似文献   

9.
胎儿心电图QRS波群用于判断胎方位王海燕,张若麟,李秀兰胎儿心电图(FECG)能精确地反映出胎儿心房、心室激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电压曲线,它不但能早期判断胎儿心脏缺氧及先天性心脏发育异常 ̄[1,2],同时还可以判断胎方位。为了解经孕妇腹壁胎儿心电图(AF...  相似文献   

10.
胎儿心律失常的多普勒频谱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启昌  鲁树坤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4,29(8):468-470,T049
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对临床检查发现有心律失常的妊娠24~40周的胎儿的82例,进行检测,同时获取胎儿左室流入道和流出道血流频谱。通过分析房室激动顺序、频谱特征和时相关系,分类诊断胎儿心律失常,其中窦性心动过缓17例,窦性心动过速16例,房性早搏28例,室性早搏16例,2:1 II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心房颤动2例。常见胎儿心律失常频谱特征为新生儿多普勒与心电图同步检查所证实。表明脉冲多普勒  相似文献   

11.
胎儿能否经阴道顺利娩出,决定于产力,产道及胎儿三因素,其中任何一因素发生异常均可导致难产.在头位难产中,以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居多,如处理不当,对母,儿均产生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对1998年2月至2003年10月期间发生的头位难产病例134  相似文献   

12.
胎头位置异常的诊断与处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13.
超声检查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声诊断是7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近30年来超声技术飞速发展,使超声检查内容不断拓宽,尤其高分辨率的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的出现使检查范围更广泛。1958年LanDonald首次将超声应用于产前检查获得了良好效果,从此超声检查在产前诊断中成...  相似文献   

14.
超声技术在胎儿畸形早期诊断上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胎儿畸形的产前诊断有多种方法 ,分为侵入性产前诊断和非侵入性产前诊断两大类。超声显像技术因其直观、可重复性强和安全性能 ,已成为非侵入性产前诊断的主要手段。尤其随着阴式超声技术 (TVS)的成熟 ,利用超声早期检测胎儿畸形的研究已成为目前新的研究热点。现就超声技术在胎儿畸形早期诊断上的应用 ,综述如下。一、妊娠早期的诊断及检查方法妊娠早期的诊断是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综合判断得出的 ,其中辅助检查包括生化检查 (如早孕因子、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 )和超声检查。早孕诊断时应用超声可直接观察宫内胚胎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15.
16.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心脏地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心脏病的临床价值。应用Acuson128×P/1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368例孕20-40周的心脏病高危胎儿,并将产前超声检查与胎儿尸体或分娩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照。  相似文献   

17.
B超诊断胎儿左侧广泛性淋巴管瘤一例孙金芳,罗静患者25岁,孕1产0。孕16周时初次产前检查宫高17cm,胎心140次,B超检查未见胎儿异常。1994年3月20日第二次就诊,孕34周,宫高30cm,左枕前位。B超检查:胎头于耻骨联合上方,胎儿双顶径8....  相似文献   

18.
正常育龄期妇女,怀孕以后采取适当的体位,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分娩时或产后采取适当的体位,有利于分娩及产后子宫的恢复。妊娠可分为3个阶段:12周末以前称早期妊娠,13—28周末称中期妊娠;满28周称晚期妊娠。一般正常孕妇,妊娠早期可采取随意体位。其他各期及产妇中、晚、产后体位均有不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超声诊断胎儿畸形124例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诊断胎儿畸形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24例畸形儿的产前超声诊断情况。结果 124例畸形儿中,产前超声诊断胎儿畸形87例,总检出率为70.2%。其中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很敏感,39例均检出,检出率为100.0%,唇裂等软组织系统检出率低,30例检出2例,检出率为6.7%。结论 超声检查对诊断胎儿畸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胎儿血流速度波形的血液动力学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声多普勒作为围产儿手段广泛用于临床,但是,对胎儿血流速度波形的血流动力学机制知之甚少。血流电环路模型分析了脐动脉搏劝指数与胎盘阻力之间的关系,血管分枝、分级理论阐明了肋各种不同的病理情况下,可以出现不同的脐动脉PI值;血流灌注阻抗的概念论述了除血管阻力以外,其它因素对血流PI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