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朱海燕 《大家健康》2016,(8):180-181
目的:分析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主要原因,并且总结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130例静脉输液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静脉输液渗漏原因,并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本次选取的130例静脉输液患儿中出现渗漏现象者12例,静脉输液渗漏发生率为9.2%,其中最为常见的原因是由于配合不当,共4例,占到33.3%,其次为穿刺技术不高4例(33.3%)、穿刺点固定不当2例(16.7%)、药物方面原因2例(16.7%)。结论: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往往会由于各方面原因导致渗漏,护理人员一定要加强静脉输液患儿的护理干预措施,尽可能减少静脉输液渗漏事件,确保患儿可以安全完成输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发生原因以及合理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给予静脉输液的患儿284例,针对所有病例开展回顾性分析,整理输液过程中渗漏时间并总结其原因,再依据不同原因分析小儿合理护理方法。结果:本组小儿静脉输液渗漏共25例,发生率为8.8%,其中血管选择不当8例(32.0%)、配合不当9例(36.0%)、穿刺点固定方法不当5例(20.0%)、药物原因3例(12.0%),渗漏患儿中并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经常会引发渗漏事件,临床护理需通过改善环境、提高护理质量、增强巡视和家属宣教等措施予以改善,以确保患儿临床安全程度。  相似文献   

3.
45例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肿胀部位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小儿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发生渗漏肿胀的部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加强输液安全的管理。方法:对2006年12月~2007年12月住院使用静脉留置针发生输液肿胀面积超过4cm×3cm的45例患儿肿胀的部位进行分析。结果: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时最易发生肿胀的部位是下肢静脉,其次为上肢静脉,最不易发生肿胀的部位是患儿头部。对肿胀部位进行有效的处理,无一例发生渗漏部位组织坏死及医疗纠纷。结论:根据患儿年龄、病情和家长的理解合作,选择不同部位进行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留置。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时.要加强巡视观察,避免发生严重的液体肿胀,发现输液过程中液体肿胀时要及时处理。力争达到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8~12月期间在海南省人民医院龙华院区儿科静脉输液的患儿25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6例,对照组予常规静脉输液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加强与患儿及家长的沟通及宣教、合理选择穿刺血管、改进固定及按压方法等;采用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进行疼痛评分,总结渗漏发生原因,比较渗漏发生率.结果 本组共有12例患儿发生输液时渗漏,渗漏发生率为4.76%;引起小儿静脉输液时渗漏的常见原因包括患儿及家长因素(33.33%)、血管选择不当(25.00%)、穿刺部位固定不稳固(16.67%)、药物因素(16.67%)、拔针按压不当(8.33%);观察组患儿疼痛评分为(3.69±1.38)分,静脉输液时渗漏发生率为2.3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7±1.54)分和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是减轻患儿静脉输液时疼痛、减少渗漏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措施预防急诊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急诊小儿静脉输液的患儿104例,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静脉渗漏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两种不同方法的护理发现,观察组患儿有2例出现静脉渗漏的情况,静脉渗漏的发生率为3.85%,对照组患儿有11例出现了渗漏,渗漏的发生率为21.1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诊小儿静脉输液渗漏情况实施有效的预见性护理可以显著减少渗漏的发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医患纠纷,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小儿静脉输注药物渗漏的原因分析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文英 《广东医学》2006,27(12):1940-1941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输液所致药物渗漏的主观及客观原因、护理对策和防治措施。方法通过对87例患儿药物外渗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与防治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输液所致药物渗漏的发生、减少后遗症。结果除1例因未及时治疗局部组织坏死遗留瘢痕外,其余86例痊愈。结论小儿静脉输液所致药物渗漏是可以预防的;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以减轻渗漏对患儿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在预防急诊小儿静脉输液渗漏中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科在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50例急诊静脉输液的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25例.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静脉渗透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发生静脉输液渗漏2例(8.00%),参照组发生静脉渗漏8例(32.00%),实验组发生静脉输液渗漏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给予预见性护理可以降低小儿静脉输液渗透的发生率,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预见性护理干预的采用,使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大提升,值得临床借鉴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注重操作前、中、后的护理方法,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提高家长的满意程度。方法:对150例患儿在小儿静脉输液时所遇到的问题,同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小儿静脉输液成功的因素和几点护理方法。(1)穿刺技术。(2)固定方法对。(3)光线的选择。(4)药物渗漏的护理方法。(5)输液反应。结果:2009年1月~2009年3月在我科收治的150例患儿中,142例均是1次静脉穿刺成功,7例发生药物渗漏,1例发生输液反应。结论:掌握影响小儿静脉输液成功的因素,可以保证静脉输液得顺利进行,可以促进护理质量提高,保证患儿用药安全,提高患儿和家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小儿静脉输液渗漏是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护理问题,其发生的原因有多种。发生静脉输液渗漏,如果不及时采取正确的预防和护理措施,不仅会给患儿的身心造成伤害,影响护患关系,而且也增加了护理工作量,影响了护理工作效率。因此,认真分析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对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都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预见性护理应用在急诊小儿静脉输液渗漏预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本院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的112例急诊静脉输液患儿进行分组,再对实验组56例患儿采取预见性护理方式,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之间的护理满意度与输液中的渗漏情况。结果实验组急诊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率为1.79%,远低于对照组的7.14%,两组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预见性护理在急诊小儿静脉输液渗漏预防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HFMEA)模式在儿科门诊留观输液室患儿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及其对预防静脉输液渗漏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门诊留观输液室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3680例患儿开展回顾性分析,按照就诊时间,2021年1月至6月HFMEA干预前的患儿为对照组(n=1835),2021年7月至12月HFMEA干预后的患儿为研究组(n=1845)。对比开展HFMEA前后的患儿失效模式风险优先指数(risk priority number,RPN)评分、统计开展HFMEA前后的患儿静脉输液渗漏发生率和家属投诉率,并对患儿家属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 开展HFMEA模式后,儿童静脉输液渗漏主要影响因素RPN评分均低于开展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HFMEA模式后,患儿静脉输液渗漏率(1.68%)、家属投诉率(0)分别低于开展前(2.67%、0.33%),而家属护理满意度(89.27%)则高于开展前(86.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MEA模式干预在儿科门诊留观输液室护理管理中,能够有效降低儿童静脉输液渗漏发生风险,继而减少患者家属投诉情况,家属认可度更高。  相似文献   

12.
陈淑萍 《当代医学》2011,17(23):120-121
目的 提高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成功率.方法 将1000名输液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两种静脉穿刺法(负压静脉穿刺法及传统静脉穿刺法)对照观察.结果 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负压静脉穿刺法与传统静脉穿刺法相比,成功率由传统静脉穿刺法89.4%上升到负压穿刺法97.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负压穿刺法能显著提高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患者静脉输液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12月在我校门诊进行静脉输液的老年患者200例为实验组,与2012年1月~12月在我校门诊进行静脉输液的老年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对照组按常规静脉输液护理,实验组在常规静脉输液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措施有:制定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指引、重视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完善输液前准备、温水泡手或热敷法、提高静脉穿剌成功率、输液中定期进行老年患者输液风险评估、建立巡视岗位制度、开通老年患者输液绿色通道。结果实验组输液故障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一次静脉穿剌完成全天输液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大大提高老年患者一次穿剌完成全天输液的成功率,减少了输液故障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4.
目的:降低静脉输液安全风险,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运用PDCA循环的管理方法,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要因确认、对策实施、效果检验及巩固措施等质量管理控制程序。结果:优化输液流程后,输液安全问题总发生率由以前的1.61%降至优化后的0.56%,各项输液安全问题的发生比率均有明显降低;护理服务零投诉,静脉输液环节的满意度得分率由以前的89.0%提高到优化后的97.5%。结论:优化静脉输液流程,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静脉输液安全风险,减少了护理缺陷的发生,促进了静脉输液技术和护理工作的安全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儿应用丙泊酚与芬太尼联合镇静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儿科PICU中需要镇静进行机械通气的患儿56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28例,丙泊酚和芬太尼联合组(P/F组)28例。两组均在负荷量后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维持量。监测用药初期0rain、60rain呼吸和循环参数的变化,以后每2h根据Ramsay镇静评分3-4分,人机顺应性评分≥3分,观察镇静评分调整药物输注速度,以达到最佳的镇静程度;镇静结束停药后观察苏醒时间、并发症、记录药物的剂量、镇静满意度和人机顺应性满意度、机械通气时间。结果两组患儿参数基线差异均元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镇静60min后心率、呼吸频率和气道蜂压都明显低于给药前(P〈0.05);P组血压比镇静前降低(P〈0.05);P/F组镇静满意度和人机顺应性满意度都明显高于P组(P〈0.01);P停组恢复时间短于P组(P〈0.05);P/F组总通气时间短于P组,并发症少。结论机械通气患儿应用丙泊酚与芬太尼联合镇静具有较好的镇静效果,减少人机对抗,改善机械通气效果,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达到PICU机械通气患儿所需的镇静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针对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应用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问题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位儿童病患,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均选择通过静脉留置针实施穿刺的输液的具体操作方式以及所取得的护理作用效果。就其中的留置针穿刺不成功问题以及留置在静脉内的时长未达到预期等问题,结合小儿自身以及护理工作的开展这两个方面展开分析,同时给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结果:在所接受护理的100名儿童患者中,留置针在患儿静脉中留置的时间在27d范围内,经统计计算平均时长为5d。其中有1名患儿出现皮肤针刺点周边小范围轻微感染的问题,没有患儿发生由于静脉置留针而导致全身范围内的皮肤感染问题。结论: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中的运用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可以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贺万香  李瑜  刘菊芳 《吉林医学》2010,31(19):3152-3153
目的:探讨患儿静脉输液时的心理变化特征及心理护理方法。方法:以1~14岁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患儿的心理变化特征,并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法进行干预。结果:合适的护理干预后患儿对静脉输液不合作情绪明显降低,提高了患儿配合输液治疗的成功率和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结论:小儿在静脉输液时可以采取恰当的心理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某三甲医院临床静脉输液过程中输液渗出情况, 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调查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某三甲医院耳鼻喉科1 680例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渗出情况, 分析其发生输液渗出的影响因素。结果: 1 453例患者遵医嘱静脉输液治疗, 共38例患者49例次发生输液渗出, 输液渗出发生率为2.62%, 年发生率为3.37%, 发生密度为1.29。患者不同性别、年龄段、输液工具、操作护士工作年限、是否第一次输液和当天有无陪护者间的静脉输液渗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男性、1~和>60岁年龄段、输液当天无陪护和护士工作年限低均为静脉输液渗出的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 男性、年龄<10岁和>60岁年龄段的患者输液时特别需要加强巡视, 责任护士需告知患者住院陪护人员的重要性, 提高低年资护士的静脉输液技能水平, 输液全程需严密观察穿刺处局部皮肤情况, 减少静脉输液渗出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0年2月于我院门诊进行静脉输液的260例小儿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非心理护理组)130例和观察组(心理护理组)130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家长满意率进行研究及比较。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家长满意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在门诊小儿输液患者中进行心理护理对于提高小儿治疗依从性及提高家长满意率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徐莹 《中国医药导报》2012,(29):142-144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模式在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流程构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1月~2011年5月收治的未实行细节管理模式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患者30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我院2011年6~12月收治的实行细节管理模式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患者30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流程等待耗时和输液等待耗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行细节管理模式后护士输液量明显高于实行细节管理模式前,观察组护士的服务态度、护士的责任感、体贴关照患者、交代输液的注意事项、全程服务的及时性、个体化的科学育儿教育、治疗环境的安全性、输液过程的总体评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管理模式在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流程构建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不仅缩短了患者的候诊时间,还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