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分析了75例(其中4例为双侧性)经病理证实的78个听神经瘤的CT表现及与26例其它桥小脑角区(CPA)脑外肿瘤(脑膜瘤12、胆脂瘤11、三叉神经瘤2和脊索瘤1)的鉴别诊断。所有病人都作了增强前、后CT扫描;对24例可疑听神经瘤者作了脑池气造影CT(gcs-CTC),1例为内耳道内神经瘤,其余正常;5例可疑者作了甲泛醣胺脑池造影CT(M-CTC),1例诊断听神经瘤,其余正常。作者见到,93.6%的听神经瘤增强前CT表现为等或低密度,增强后53.8%均一强化,强化类型与增强前密度有内在关系。肿瘤中心多位于内耳道平而,多呈圆形(76.9%),与岩骨间夹角  相似文献   

2.
听神经瘤的放射学诊断自从1912年第一次由X 线平片显示内耳道破坏以来已经历了复杂的变化。传统的X 线检查方法有平片、断层、气脑和脑室造影,碘苯酯脑池造影(Pantopaque Cisternography,PC)以及椎动脉造影等。1973年CT 的开展开创了诊断听神经瘤的新纪元,尤其是近年来应用气体CT 脑池造影(Gas-CT Cisternogra-phy,Gas-CTC)进一步提高了对小听神经瘤的早期诊断,一些损害性检查被其所取代。本文着重介绍听神经瘤的CT 表现和G-  相似文献   

3.
作者报告一种与CT竞争的诊断听神经瘤的新检查技术——数字内耳道闪烁图检查(CMS)。25例神经耳科怀疑听神经瘤患者作了CT 和CMS 的对照研究。CT 装置为EMI100型,层厚5mm 和重迭扫描,部分病人用Somatom SFCT 机,层厚2mm,当出现阴性或可疑结果时,辅加气体脑池造影CT 检查。  相似文献   

4.
高分辨率CT气脑池造影对内耳疾病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经腰椎穿刺脑池气造影高分辨率CT(Gas HighresolutionCTcisternography ,Gas HRCTC)检查对内耳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怀疑蜗神经瘤而常规增强前后CT扫描为阴性的患者 69例行Gas HRCTC检查。结果 :69例Gas HRCTC检查 ,局限于内耳道的占位性病变 7例 ,6例为小蜗神经瘤 ,1例为囊肿 ;Ⅶ Ⅷ脑神经血管袢压迫综合征 10例 ,蛛网膜炎 9例 ,43例表现正常。脑桥小脑角区的主要解剖结构为内耳道、脑桥小脑角 (Cerebellopontineangle ,CPA)池、面神经 前庭蜗神经 (Ⅶ Ⅷ )脑池段、小脑下前动脉袢、小脑绒球。内耳门前后径为 4.96± 0 .85mm ,Ⅶ Ⅷ脑神经脑池段神经束直径为 2 .2 8± 0 .41mm。结论 :Gas HRCTC检查能清晰显示脑桥小脑角区细微的解剖结构 ,对诊断小蜗神经瘤、蛛网膜炎、Ⅶ Ⅷ脑神经血管袢压迫综合征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作者将221例临床怀疑桥小脑角(CPA)和和内耳道(IAC)损伤的病人分成三组,经放射学诊断发现52例有肿瘤并做了手术切除(48例听神经瘤,4例脑膜瘤)。第一组84例,用多轨迹体层摄影和常规CT检查。CT阴性者再做CT脑池造影。15例确诊为听神经瘤,其中颞骨体层摄影报告14/84异常,CT确定4例为假阳性,占26.7%;5例未能发现病变,假阴性为33.3%,精确性为66.7%。常规CT确诊了15例中的13例,占86.7%,另2例结  相似文献   

6.
80%—90%以上的脊髓脊膜膨出均伴有脑积水,系由Ⅰ型Arnold~Chiari 氏畸形所致。至于脑积水的成因,诸家说法不一。作者对65例7—20天的脊髓脊膜膨出新生儿于修复术后,脑积水分流术前作了水溶性造影剂脑室造影。此外,还对7例15天至3个月的患儿及13例1个月到4岁的患儿分别于分流术前、后作了阿米培克脑造影和CT 脑池造影,以对该症脑积水的原因作进一步探讨。作者指出,水溶性造影剂可比空气或碘苯酯更详细地显示脑脊液(CSF)通道,因此能更正确地显示梗阻。阿米培克增强脑造影及CT 脑池造影常使颅内蛛网膜下腔及CSF 循环得到最佳显示,副作用极少。且比气脑造影或放射核素脑池造影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脑池造影(MSCTC)对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例临床诊断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患者术前进行多层螺旋CT脑池造影检查,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技术,选择适当的显示层厚及角度,明确漏口存在,观察漏口的大小、形态及周围结构情况,并与术中所见对照,分析多层螺旋CT脑池造影对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漏口定位及漏口周围情况评估的准确性,指导临床医师术前准备。结果全部病例检查后发现漏口存在,漏口大小、形态与术中所见基本吻合。结论多层螺旋CT脑池造影及后处理重组技术可以从不同角度较直观的反映漏口的位置、形态及漏口的周围情况,为临床手术治疗脑脊液鼻漏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是术前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脑脊液鼻漏的痿管定位是放射学和神经外科学的诊断难题。本文报道了27例脑脊液鼻漏的Metr-izamide(阿米培克)CT 脑池造影(简称MCTC)的临床观察,并与颅骨平片、体层摄影、阴性或阳性对比剂脑室造影、放射性核素脑池扫描等进行了对比。本组27例中,男性19例,女性8例。年龄14—59岁之间。按Ommaya 分型属于损伤性包括医原  相似文献   

9.
听神经瘤占颅内肿瘤5~10%,占桥小脑角肿瘤80%以上,是后颅窝常见的肿瘤,X 线检查方法包括颅骨平片、断层摄影、内耳脑池造影、气脑和脑室造影、椎动脉造影、以及CT 脑扫描等,近年来对听神经瘤的早期诊断有了较大的发展,现温习有关文献,着重介绍听神经瘤的X 线诊断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脑池造影对诊断脑脊液鼻漏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36例脑脊液鼻漏患者,做脑池造影后行多层螺旋CT扫描,对扫描数据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出冠状位、矢状位、轴位及合适的位置多平面重组(MPR)及三维(3D)图像并对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36例患者手术中发现44个瘘口,术前CTC直接显示瘘口33个;间接征象提示瘘口存在7个;术中发现瘘口而CTC未显示瘘口征象的瘘口为4个.所有图像均采用MPR多平面多角度成像,其中冠状位成像显示瘘口为27个,矢状位成像显示瘘口为20个,轴位成像显示瘘口为12个.结论 多层螺旋CT脑池造影,一次检查即可完成对脑脊液鼻漏瘘管及其周围骨质情况的显示,可以从多角度显示瘘管的大小及形态.迄今为止,被认为是诊断脑脊液鼻漏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1.
婴儿膨胀性蛛网膜下腔积液和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报告5例手术确诊的婴儿蛛网膜下腔积液(简称SaFC)平扫、增强和脑池造影CT(CTC)表现,并与硬膜下积液(SdFC)CT表现比较。4例作脑血管造影。于动脉期、毛细血管期见纵裂、颅骨内板与脑表面之间有无血管区,而静脉期均未能发现,以额部切线位最易诊断。把SaFC和SdFC平扫CT表现分3个类型:穹窿区由额叶表面延伸到纵裂的低密度的新月型(C型);脑表面略凹凸不平的鹰状新月型(F型);脑沟增宽,脑表面凹凸不平的山峰型(M型)。测量脑室体部水平最深的脑沟,以5mm为界分为2组。5例SaFC中  相似文献   

12.
作者应用超导型MRI、钆增强、薄层、表面线圈等方法,发现8例微小听神经瘤(AT),并经病理组织学证实。同时与空气造影CT 对比研究;男3例,女5例;年龄38~71岁。病变限局于内耳道或突出于小脑桥脑角部,小于9mm 者谓微小AT。5例用1.9T 超导型设备,层厚5mm,3例用0.5T 者,层厚2.5mm,并用直径10cm 的表面线圈。行SE 法,T_1加权象:TR500/TE40,50;(其中6例用Gd-DTPA0.1~0.2mmol/kg 增强)。T_2加权象:TR200/TE40,50。结果于T_1加权象上7例肿瘤呈等信号强度,1例于5mm 切面因锤骨无信号的部分容积效应影响,不能判定。T_2加权象上内耳道内者均显示高信号强度,但其中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了20例无分泌功能垂体腺瘤,分析了,CT所见及其与内分泌,脑血管造影,气脑造影或手术所见间的关系。男性8例,女性12例。单纯CT均显示低~等密度,平均CT值为19.1H。造影CT上显示一致强化者12例,腺瘤边缘环状强化者5例,无强化者3例。 CT上肿瘤全部强化者手术中可见为苍白色质软的腺瘤,其中1例尚能见小囊区。环状强化的垂体腺瘤内大部分为贮留液。低密度无强化的3例中,1例有贮留液,另2例为纤维性硬质腺瘤。15例行脑动脉造影,6例出现肿瘤染色,其中4例在造影CT上表现为环状强化。本组病例中,6例血中催乳素增高,其中4例造影CT显示环状强化,而脑池造影或CT上均未发现三脑室的前部压迫表现。无分泌功能垂体腺瘤内常出现液体贮留,原因尚不清楚。如在造影CT上出现环状强化应想到有液体贮留。这对手术有意义。作者认为造影CT有  相似文献   

14.
作者报告90例临床疑为桥小脑角区病变,行小脑延髓池穿刺注入空气作CT检查。患者侧卧,患侧在上,头稍前屈并抬高6~10°,用腰麻穿刺针在小脑延髓池穿刺,取5ml脑脊液后缓慢注入10~15ml空气。以内耳道为中心作CT扫描,一侧结束之后,身体缓慢翻转180°作对侧内耳道CT扫描。作者的5例听神经瘤中4例属微小听神经瘤,其中2例在内耳道内,2例分别从内耳孔突出8mm、10mm。常规CT均未发现肿瘤。1例神经纤维瘤内耳道内的部分神经呈结节状增粗,对侧也增粗,  相似文献   

15.
作者报道了52例经血管造影证实无动脉瘤存在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分析了出血部位的分布特点。CT检查发现,52例经血管造影检查证实无动脉瘤存在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部位均在脑干前方。常见部位为脚间池、桥前池,其次为一例环池、四叠体池和大脑纵裂后部;而外侧裂和大脑纵裂前部从不被血液充填,而且均无脑室内出血。4例MR检查发现血液可向下到延髓前方。作者认为,这种类型的脑池出血不同于动脉瘤破裂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者的出血常见于大脑纵裂前部、外侧裂和脑室内。经两位神经放射学家用这一鉴别标准分析221例经过血管造影检查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CT扫描结果,仅1例经血管造影证实为基底动脉动脉瘤破裂的CT结果被这两位医生同时误诊为无动脉瘤存在的中脑周围出血。再次阅片,作者发现该患者的出血部位在鞍上池(包括脚间池和交叉  相似文献   

16.
气脑造影或脑池造影能有效地鉴别空蝶鞍及鞍内肿瘤,但会引起患者不适。常规CT检查因无法区分各种鞍内囊性病变而不能正确认识空蝶鞍。作者经过实践,发现采用薄层(1.5mm)CT冠状层面扫描,能显示漏斗(即扩大的蝶鞍中的垂体蒂)并指出,此系空蝶鞍的特征性表现。作者曾对26例CT拟诊为空蝶鞍的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都有蝶鞍扩大而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正常。对其中23例患者作了1.5mm通过蝶鞍的冠状层面扫描,结果扩大的垂体窝中均显示漏斗。其余3例未作薄层扫描的患者,则漏斗未能显示经椎管内注入阿米培克后重复扫描,证实为空蝶鞍  相似文献   

17.
CT 检查已成为诊断听神经瘤的重要方法,但一般增强前后CT 检查常不能查出直径1.5厘米以下的肿瘤。使用高分辨率CT 诊断这样的肿瘤,也很困难。近来,有些作者报告空气CT 脑池造影,可发现较小的听神经瘤。作者对18例临床疑有听神经瘤或桥小脑角区病  相似文献   

18.
本文复习了77例CT脑池造影,其中包括6例脑内和5例脑外肿块。注意了正常和异常脑干的表现,测量了脑干各部的径线并探索了脑内与脑外肿块在脑池造影上的区别。方法于透视下腰部蛛网膜下腔内滴注190mg/ml阿米培克6毫升。病人俯卧,头部固定,床面倾斜45°呈头低脚高位约2分钟以使造影剂流入颅内脑池。转移至CT机期间病人保持俯卧悬头位,然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挫裂伤患者脑干基底池与第3脑室CT征象改变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58例脑挫裂伤患者CT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首次CT扫描第3脑室和基底池形态改变分为4组;A组(93例):第3脑室和基底池形态正常;B组(68例):第3脑室呈条形成或基底池轻度受压;C组(50例):第3脑室呈线形和基底池明显受压;D组(47例):第3脑室和基底池均消失。观察第3脑室基底池改变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第3脑室和基底池形态与颅内压、GCS评分密切相关,第3脑室基底池形态改变越明显,恢复越差,病死率越高(P<0.05)。结论第3脑室和基底池形态的改变与脑挫裂伤预后密切相关,是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脑分水岭梗死(CWI)血管造影的表现,探讨脑分水岭梗死与脑血管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CT或MR证实的CWI患者的脑血管造影表现。结果:32例CWI患者中发现28例(87.5%)有脑血管狭窄或者闭塞,4例(12.5%)血管造影正常。前循环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受累最为常见。后循环受累的血管中以椎动脉最为常见。结论:脑分水岭梗死血管造影显示大部分患者有肯定的脑血管狭窄或者闭塞,及时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有利于指导治疗,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