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大庆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6):1019-1021
【目的】探讨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征和误诊情况。【方法】收集本院2000-2008年诊断的过敏性紫癜病人60例,根据有无消化道症状分为腹型组及非腹型组,对两组病人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进行比较,分析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征及误诊情况。【结果】腹型组与非腹型组过敏性紫癜患者在发病年龄、性别、诱发因素、合并肾脏及关节损害、蛋白尿、血尿等方面均无差异,但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白细胞升高及白蛋白降低更为明显。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临床表现为皮疹(100%)、腹痛(100%)、消化道出血(72.9%)、呕吐(32.4%)和腹泻(35.1%)等,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误诊率高(51.4%)。【结论】腹型紫癜患者白细胞升高及白蛋白降低较非腹型组更为明显,消化道症状重,而体征轻微,以腹痛为首发表现者极易误诊.  相似文献   

2.
张海华  袁伟建 《中国内镜杂志》2012,18(12):1260-1263
目的 探讨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和误诊情况,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湘雅医院2002年1月~2007年12月成人过敏性紫癜住院患者102例,根据有无消化道症状分为腹型组及非腹型组,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临床表现为皮疹(100%)、腹痛(100%)、消化道出血(72.7%)、呕吐(37.9%)和腹泻(34.8%),内镜结果主要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及溃疡,病变可有融合,以十二指肠和回肠末端病变最为明显.两组在发病季节、上呼吸道感染史、发病年龄、合并肾脏及关节损害、蛋白尿、血尿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但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及清蛋白降低更为明显.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误诊率达54.5%.结论 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消化道症状重,而体征轻微,内镜下黏膜病变以十二指肠及回肠末端为甚.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及清蛋白降低较非腹型组更为明显.以腹部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极易误诊,需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3.
过敏性紫癜是以小血管炎为主的系统性血管炎。以消化道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称为腹型过敏性紫癜。有典型的四肢皮肤紫癜伴有腹痛、关节痛、便血等可做出过敏性紫癜的诊断,但腹型过敏性紫癜一般以急腹症就诊,初期病因难于诊断,部分病例因腹痛较剧烈而被实施剖腹探查术。近年来本院对多数腹痛患儿行腹部超声检查,其中23例后期临床确诊为腹型过敏性紫癜。现对其超声表现作一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超声在诊断腹型过敏性紫癜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特点及胃镜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王蓓  曾华松  熊小燕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1):1280-1281
目的:探讨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及胃镜下胃黏膜改变的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总结36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发作特点、胃镜表现及预后结果。结果: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以剧烈腹痛为主,部位不固定,多位于脐周,体征轻,合并消化道出血者占63.9%,胃镜检查发现胃十二指肠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水肿、糜烂、溃疡炎症改变,其中部分呈点片状出血。结论:腹型过敏性紫癜以腹痛为主要表现,常伴消化道出血,但预后良好。胃镜检查可有助于减少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误诊。  相似文献   

5.
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及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及胃镜检查结果的特点,以提高对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37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和胃镜检查结果。结果:37.8%患儿有明确的上呼吸道感染史,腹痛严重而体征轻微,腹痛部位不固定。胃镜检查见胃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点片状出血、多发浅溃疡。十二指肠降部黏膜病变最严重,食管黏膜正常,未见胃溃疡。结论:腹型过敏性紫癜可早于皮肤紫癜,早期胃镜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腹型过敏性紫瘢1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英  李红玲 《临床医学》2009,29(2):78-79
目的探讨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对14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用激素后腹痛很快缓解。结论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在排除其他疾病后尽早使用激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结果: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以部位不固定剧烈腹痛为主,并有反复发作,病程发展过程中可出现皮肤、关节、肾脏等损害,皮肤紫癜出现前极易误诊,若得不到及时诊治,一部分患儿可出现肠套替、梗阻、坏死等并发症。结论:对腹型过敏性紫癜在皮肤紫癜出现前仍重视全身多脏器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腹部超声、大便潜血等,综合分析患儿临床特点及各种辅助检查可使部分患儿在皮肤紫癜出现前得到诊断,给予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8.
吴佳慧 《中国临床研究》2014,(12):1563-1564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微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亦称免疫性血管性疾病。临床上分为皮肤型、关节型、腹型、肾型及混合型,以皮肤型多见,好发于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以腹痛、恶心、呕吐、便血为首发症状的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少见,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若皮肤紫癜晚于腹部症状出现,早期极易误诊。我科收治1例腹型过敏性紫癜伴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后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2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颖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5):1108-1109
过敏性紫癜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腹型过敏性紫癜以阵发性剧烈腹痛、呕吐及血便等消化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早期易误诊。2004-11~2006-02我科共收治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21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过敏性紫癜好发于3~15岁儿童,是一种侵犯皮肤和其他器官细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过敏性血管炎。本病根据临床症状分为单纯性、腹型(胃肠型)、关节型、肾型及混合型5型,其中腹型过敏性紫癜因症状体征多变,被称为腹痛鉴别诊断中的"幽灵",尤其是误诊为外科疾病进行手术治疗或因不明原因腹痛进行剖腹探查,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故本文结合典型病例分析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思维。  相似文献   

11.
<正>过敏性紫癜是儿童常见的血管炎之一,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炎或关节痛、腹痛、胃肠道出血及肾炎为主要临床表现[1],分为单纯型、腹型、关节型、肾型及混合型。本组回顾分析1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以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儿童过敏性紫癜消化道损害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门诊或住院经临床、实验室检查及内镜检查确诊的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18例,其中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并做出相关的分析.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50例临床诊断为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和预后等.结果:腹型过敏性紫癜除有皮疹外,尚具有以腹痛为主要表现,腹痛轻重不一,反复发作,部位不固定,病程延长的特点.结论: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较为常见,主要以腹痛为主要表现,常合并胃肠道出血,病程较长,大部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中药结肠给药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7月收治的56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中药结肠给药治疗并给予中西医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结果:56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经中西医结合有效治疗和精心护理,预后良好。结论:中药结肠给药,加强心理护理和临床护理可促进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酶及血清IgA和总IgE在腹型过敏性紫癜(又称腹型紫癜)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52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和69例无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入院时的血清淀粉酶、血清IgA和总IgE水平,并与47例急性腹痛(胃、肠炎)组患儿进行比较。结果腹型组血清淀粉酶含量平均值为180.3±15.8IU,明显高于非腹型组和急性腹痛组(F=32.214,P=0.009);腹型组血清IgA增高病例占44.2%,与非腹型组无明显差异,但两组均高于急性腹痛组(χ^2=13.73,P=0.001);腹型组总IgE增高病例占40.4%,三组差异无统计意义(χ^2=1.80,P=0.41)。结论血清淀粉酶增高结合血清IgA增高可作为以腹痛起病的儿童过敏性紫癜诊断的参考指标,而血清总IgE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96例儿童过敏性紫癜腹型的临床观察,总结其临床特征及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 对近10年来住院的儿童过敏性紫癜185例进行临床分型,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是腹型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结果 在185例儿童过敏性紫癜中腹型96例,占52%;除皮肤表现外,腹型居首,高于肾型和关节型。腹型可发生在病程过程中,也可为首发表现。常见全消化道症状,轻重不等,经中西药治疗均可缓解,但易反复。结论 腹型过敏性紫癜是各型中最常见者,症状最重,尚无特效药物。西药中常用激素,饮食控制极为重要,控制不严是反复加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型过敏性紫癜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高频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5例急腹症患儿进行腹部肠道超声检查,观察受损肠壁回声、厚度,测量受损肠壁的彩色血流的速度及阻力指数。结果25例超声诊断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患儿经临床、实验室、内镜检查确诊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有24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6%,其受损肠壁声像特点:1.肠壁单发或多发性、节段性增厚;2.增厚肠壁血流丰富;3.增厚肠壁的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RI)均较正常稍有下降。结论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胃镜表现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罕鸣 《中国内镜杂志》2006,12(10):1089-1090,1092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胃镜表现和临床意义.方法 过敏性紫癜患儿共50例,均进行电子胃镜检查,并用内镜图像处理系统采集图像,病变部位取活组织检查.结果 过敏性紫癜胃十二指肠黏膜病变表现为充血、水肿、出血、糜烂及溃疡现为斑片状略高出黏膜表面的出血斑点,组织学改变为无菌性血管炎,胃镜改变以十二指肠降部改变最为显著,在临床各型紫癜病例均有发生,以腹型发生率最高;过敏性紫癜内镜改变可早于皮肤紫癜.结论 过敏性紫癜胃镜改变以十二指肠降部为主,尤以腹型改变显著;胃镜检查结合病检有利于过敏性紫癜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8.
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误诊4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总结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误诊原因。方法:对40例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误诊病例的主要临床特点、误诊疾病、误诊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37例,转院3例。结论:腹型误诊多为紫癜延迟出现造成误诊;所以应详细采集病史,仔细查体,鉴别患儿的消化道症状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并密切观察病程中体征的变化,以提高腹型过敏性紫癜的确诊率,使患儿得到及时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彭罕鸣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B11):287-289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胃镜表现和临床意义:方法:过敏性紫癜患儿共50例,均进行电子胃镜检查,并用内窥镜图像处理系统采集图像,病变部位取活组织检查。结果:过敏性紫癜胃十二指肠黏膜病变表现充血、水肿、出血、糜烂及溃疡,典型表现为斑片状略高出黏膜表面的出血斑点,组织学改变为无菌性血管炎,胃镜改变以十二指肠降部改变最为显著,在临床各型紫癜病例均有发生,以腹型发生率最高;过敏性紫癜内镜改变可早于皮肤紫癜。结论:过敏性紫癜胃镜改变以十二指肠降部为主,尤以腹型改变显著;胃镜检查结合病检有利于过敏性紫癜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0.
过敏性紫癜又称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可在成人中发生,但最常见于幼儿。本文报告31例腹型过敏性紫癜,并附1例疑难病例加以讨论。腹痛发生在度肤紫癜之前的过敏性紫瘢症极易与外科急腹症相混淆。外科急腹症以腹痛为突出症状。而腹型过敏性紫癜与急腹症之腹痛有相似之处。两者如何区别、怎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