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兔膝关节软骨下自体骨转移后不同固定时间对关节软骨的影响。方法:健康大耳白兔54只按术后膝关节不同固定时间随机分为A、B、C3组。建立膝关节软骨下自体骨移植的动物模型,于术后8周取材,采用光镜、透射电镜对关节软骨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A组24%的关节软骨出现退变;B组13%的关节软骨出现退变;C组20.3%关节软骨出现退变。B组与A组、C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术后合理负重可降低关节软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兔耳软骨体移植后的变化,我们用不同方法处理及保存的兔耳软骨作异体移植,旨在提供临床应用的可行性。选择2~2.6kg的家兔8只,分成4组。无菌切取兔耳并制成舌形及小方形软骨,分别放入70%酒精,0.5%甲醛生理盐水,青毒素生理盐水(80万U/100ml)中,4℃保存一周,同新鲜软骨共80块,分别移植于8只异体兔背部皮下四个部位。在移植术后2周、1月、2月、3月将软骨取出,作肉观察、称重、测量体积、光镜观察(石蜡切片与HE染色)。兔耳软骨异体移值后早期炎性反应明显,2个月内软骨变薄,与组织形成粘连,软骨钙化与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兔膝关节软骨下自体骨移植后软骨下骨厚度及固定对软骨的影响。方法 :健康大耳白兔74只。其中 10只分为I、II两组 ,每组 5只 ,分别建立保留不同软骨下骨厚度的膝关节软骨下大块骨缺损的动物模型 ,术后 1周测量软骨下骨残留厚度。另 6 4只建立动物模型后 ,采用立柱式自体髂骨移植。按保留软骨下骨厚度及术后是否固定随机分为A、B、C、D 4组。A、B组采用I组模型 ,C、D采用II组模型 ,A、C组术后膝关节屈曲角度6 0°位固定 ,4周解除固定 ,B、D组未固定。于术后 12周取材 ,采用光镜、透射电镜 ,对关节软骨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I组平均残留软骨下骨的厚度为 1.42mm ,1周时软骨下骨未发生坏死。II组软骨下骨平均残留厚度为 0 .86mm ,1周时全部软骨下骨发生坏死。A、B组 12周时软骨面无 1例塌陷 ,A组 6 .2 5 %的软骨发生退变 ,B组 12 .5 %的软骨发生退变。C、D组 12周时仅 1例关节软骨面塌陷 ,C组 18.7%的软骨发生退变。D组 43.7%的软骨发生退变。经 χ2 检验 ,B组与D组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C组与D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关节软骨下骨移植时过多刮除软骨下骨将引起软骨下骨缺血坏死 ,增加软骨退变的发生率。术后固定对关节软骨退变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4.
青松  王涛  刘平  何云斌 《重庆医学》2007,36(4):291-292
目的 研究经激光辅助重塑形后活体软骨组织的生物形态学变化.方法 新西兰兔6只(6对兔耳),均用直径1.2cm的圆柱体塑形,缝线固定.实验组用1.54μm铒激光(3ms,7个脉冲,积累能量密度84J/cm2)条形辐射塑形软骨,对照组不经激光辐射.辐射后1周拆除固定装置,2周后获取耳软骨.分别对标本进行HE染色,比较其软骨组织形态变化.结果 实验组软骨有明暗相间激光辐射条带,激光辐射区基质染色较浅,软骨细胞相对增大,未见细胞核凝固性坏死者.结论 铒激光能够安全地辅助兔耳软骨塑形,在塑形过程中软骨基质蛋白多糖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疏肝祛瘀方对兔膝早期骨关节炎软骨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日本大耳白兔18只,体重2.5~3.0Kg,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治疗组各6只,对照组、治疗组通过结扎股静脉造成兔膝骨关节炎早期模型,分笼饲养;8周后,正常组和对照组以生理盐水灌胃4周,治疗组以疏肝祛瘀方(“膝舒汤”)汤药灌胃4周,然后同时处死各组兔子,取材,观察正常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层软骨细胞排列及细胞形态、细胞核、细胞质等情况并进行软骨各层厚度测定.结果:正常组与对照组之间,对照组与治疗组之间软骨各层厚度比较P<0.01,说明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正常组与治疗组之间软骨各层厚度比较P>0.05,说明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疏肝祛瘀方汤药对兔膝早期骨关节炎软骨的厚度改变影响明显,能改善软骨基质,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从而使损伤的软骨面得以修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骨宁丸对兔骨关节炎模型的软骨光镜和扫描电镜下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成年新西兰兔3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硫酸氨基葡萄糖组4组,以膝关节腔注射木瓜蛋白酶法建立膝骨关节炎模型。用药8周后,处死动物,取材观察形态学改变。结果模型组光镜和扫描电镜下均出现软骨退行性改变。光镜下观察,中药组和硫酸氨基葡萄糖组均有软骨损伤,但较模型组为轻,Mankin组织学积分分别为8.6±1.1和8.2±0.8,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扫描电镜下观察,中药组和硫酸氨基葡萄糖组均出现软骨表面的裂隙、小孔甚至浅溃疡,但表现较模型组为轻。结论骨宁丸对兔骨关节炎模型软骨退行性改变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益气养血方对兔膝骨关节炎(KOA)模型软骨细胞凋亡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Ⅱ型胶原蛋白(COL-Ⅱ)、人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表达的影响,揭示其抗骨关节炎软骨退变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4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KOA模型组、阳性药(双醋瑞因)组、益气养血方组各10只。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软骨退变情况,TUNEL法检测软骨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COL-Ⅱ、MMP13的表达。结果益气养血方对KOA模型兔膝关节软骨退变具有一定抑制作用,能下调血清促炎细胞因子TNF-α产生水平(P0.05),抑制软骨细胞凋亡;能下调软骨组织MMP-13蛋白的表达(P0.01),上调软骨组织COL-Ⅱ胶原的表达(P0.05),抑制软骨基质降解。结论益气养血方通过下调TNF-α、MMP-13蛋白表达,同时上调COL-Ⅱ胶原表达,抑制软骨细胞凋亡及细胞外基质降解,可能是益气养血方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对兔膝关节退变软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对兔膝关节炎模型中退变软骨的影响。方法:以24只成年新西兰兔为实验对象,建立Hulth膝关节骨关节炎模型。实验组(12只)于术后第8周开始,每周关节内注射1%透明质酸钠1ml,连续注射5次,对照组(12只)不作任何治疗。注射后6周处死动物,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膝关节表面,取股骨内髁软骨标本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取内侧胫骨髁软骨作氨基己糖测定。结果:实验组动物软骨细胞退变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扩张皮瓣对自体移植软骨生长及组织学形态的影响。方法:在10只4周龄新西兰大白兔右侧背部预制扩张皮瓣,取幼兔耳廓中部相对应的两个1 cm×1 cm的软骨(分别用于测量和观察)置于扩张皮瓣下(实验组),左侧背部未扩张区域(对照组)采用同样的方法移植软骨,每周采集1次观察软骨标本,共8周,作组织学观察,第8周末取出测量软骨进行面积测量。结果:实验组软骨增长了76.27%,对照组增长了52.95%(P<0.01)。镜下观察:实验组软骨前2周软骨活力下降、基质分泌减少,第3~8周软骨活力增强,第6周达到高峰,以后软骨活力逐步下降,但仍高于移植前软骨。对照组软骨第1周软骨活性略有下降,第2周软骨形态基本和移植前软骨一致,第3~8周软骨活力增强,在第5周为高峰期。结论:幼兔耳廓软骨自体移植于扩张皮瓣后成活良好,生长呈曲线过程,实验组软骨增长较对照组快。  相似文献   

10.
异常应力负荷及椎间失稳建立实验性兔腰椎间盘退变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存贤  吴永琴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1(3):161-162,164,F0003
目的:建立一种接近临床发病机制的腰椎间盘退变模型,方法:选用20只清洁级成年日本大耳白兔,按体质量编号,随机分为2组,即模型组和对照组,各10只。模型组麻醉后,手术造成腰椎间不稳;并加以异常应力,以促进造模。对照组同法麻醉,作皮肤切口后直接缝合;两组动物在相同条件下饲养,于术后1个月、2个月随机各取5只兔子行MRI及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2个月模型组兔腰椎间盘MRI检查出现椎间盘退变的改变;而对照组兔腰椎间盘信号无明显改变。造模2个月后,对照组兔腰椎间盘病理学检查无明显退变表现;而模型组造模2个月后,出现纤维环断裂,髓核向后突出,终板软骨钙化层增厚,透明软骨变薄、软骨细胞坏死增多等退变表现。结论:脊柱动、静力平衡失调(椎间不稳),加上异常应力刺激,可稳定地诱发出兔腰椎间盘退变模型;该方法是间接性微小损伤累积发展,更贴近临床椎间盘退变的发生机制,因此该方法是良好的椎间盘退变造模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皮肤扩张对自体移植软骨生长的影响。方法4周龄新西兰白兔耳郭软骨1.5cm×1cm行兔背部皮下移植,第一组移植前背部皮肤用25ml皮肤扩张器扩张2周,第二组移植前背部皮肤未扩张,第三组成年新西兰白兔耳郭软骨1.5cm×1cm行兔背部皮下移植,移植前皮肤用50ml皮肤扩张器扩张3周。2个月后取出移植软骨,做移植软骨面积测定及组织学观察。结果第一组软骨增长了96.91%,第二组软骨增长了46.97%,第三组软骨增长了4.755%。光镜下观察表明幼兔软骨细胞生长活跃,在第一组中尤为明显,而成年兔软骨细胞则大多退化。结论幼龄兔皮肤扩张后自体移植软骨是可增长的,为临床上应用皮肤扩张器进行耳郭重建提前至幼儿期进行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兔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自制猪耳廓的脱细胞软骨基质(Extracellular Cartilage Matrix ECM)复合自体软骨细胞对兔膝关节软骨5mm的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60只,随机分为3组,均制备股骨下端滑车处直径为5mm、深4mm的软骨缺损。实验组(A组):用自制ECM复合自体培养的软骨细胞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实验组(B组):单纯自制ECM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于4、8、12、24周后分别与空白对照组(C组)相比较,通过大体形态学观察、组织学检查、胶原含量的测定,观察EcM修复软骨缺损的能力。结果第12、24周时,A组修复效果最好,修复组织填充于软骨缺损处,与正常组织连接紧密,分界较为平滑;B组修复效果次之;C组最差,各阶段缺损少量的新生软骨,修复组织多为纤维组织。结论自制的ECM与自体软骨细胞复合具有较强的软骨生成能力,可作为异体软骨移植的一种替代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型生物降解材料聚己内酯( P C L)多孔块用于修复全层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以ε- 己内酯作为原料制备 P C L 多孔块。体外分离、培养兔软骨细胞,并将具有生物活性的软骨细胞种植在 P C L 多孔块中形成软骨细胞- P C L复合物。12 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二组,单侧膝关节的髌股关节面造成直径 5 m m 大小的全层关节软骨缺损, A 组作为空白对照组, B组缺损内充填软骨细胞- P C L 复合物,术后 12 周处死,通过大体观察及组织学方法评价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情况。结果: A 组的缺损由纤维组织修复; B组缺损由类透明软骨组织修复。结论: P C L 多孔块材料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表面活性和较高强度,软骨细胞可在其表面增殖生长,可用来修复关节软骨缺损。  相似文献   

14.
家兔再生关节软骨的超微形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大于1.5cm耳廓复合组织块修复较大鼻翼、鼻尖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手术保留耳廓复合组织插入部的真皮下血管网,扩大供受区接触面积,常规术后丹参、低分子右旋糖苷用药,应用耳廓复合组织修复较大鼻翼、鼻尖缺损。结果 共修复较大鼻翼、鼻尖缺损7例,移植耳廓复合组织块最大宽径2.5cm,最小宽径2.0cm,手术均获成功。结论 手术方式改进,结合扩血管用药,宽径大于1.5cm的大块耳廓复合组织移植修复鼻翼缺损能够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自体骨膜游离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营养机制及营养来源。方法:用白兔20只,分为3组,A组行关节腔内骨膜游离置入,B组行浅表软骨缺损骨膜移植,C组行深处骨松质的软骨缺损骨膜移植。通过组织形态学方法观察移植骨膜的衍化及转归。结果:8wk后A组置入的骨膜形成游离体,B组仅有少量软骨再生,且质量较差,C组有良好的软骨生成。结论:营养是骨膜化生的重要影响因素,自体骨膜游离植入关节腔后,滑液是其主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外鼻部分缺损的治疗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总结5例外伤致外鼻部分缺损的临床资料。5例患者分别用带蒂鼻唇沟及鼻根部皮瓣转移修复鼻背缺损,耳郭中上部复合软骨组织修复鼻翼缺损,耳垂缘皮肤脂肪复合组织修复鼻尖缺损。5例均一期修复成功。结果:随访6~12个月,5例转移瓣均成活,外鼻形态修复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在保证血供原则下,采用相应的成形方法修复外鼻不同类型的缺损,可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新型兔耳慢性难愈性创面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对以往兔耳缺血模型的改进,构建更为理想的慢性难愈性创面(chronic wound)动物模型. 方法:取实验用新西兰白兔8只,分为2组,老龄组(48~60月龄)及年轻组(3~6月龄). 在双侧兔耳根部环切,分离结扎中央动脉及头侧动脉,并在耳腹侧以活检打孔器(biopsy punch)制成直径6 mm的三个圆形创面. 刮除软骨膜,暴露软骨. 手术后3,6,9和12 d对老龄组兔耳根部多次环切,最大限度阻断血运. 观测兔耳皮温、静脉血氧分压变化及镜下新生上皮间距(EG)、新生肉芽间距(GTG)及新生肉芽最大厚度(PH). 结果:通过连续观测证实,缺血后皮温及氧分压的恢复,老龄组显著慢于年轻组(P<0.01). 从HE染色测量结果看,老龄组EG增加了72%(P<0.01),GTG增加了67%(P<0.01),PH减少了6%(P>0.05). 结论:采用老龄兔作为实验动物,并在多个时间点反复环切兔耳根部所构建的缺血动物模型,更符合真正意义上的chronic wound.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S: To determine whether free auricular cartilage grafts can be used to reconstruct the extensive anterior defect of rabbit trachea and observ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utograft and allograft. METHODS: Twenty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were divided into autograft group (n = 10) and allograft group (n = 10). All grafts were taken from the right auricle, and defect included 8 to 10 rings of trachea. The gross morphorlogical features, endoscopic examinations, biomechanic determinations and histological findings of grafts were assessed at 1,2,4,8 and 12 weeks after operation. RESULTS: Eighteen rabbits survived. Mild tracheal stenosis was observed under endoscope. The maximum stress per mm at 0,4,8 and 12 weeks was 2.54 +/- 0.19, 1.31 +/- 0.21, 1.72 +/- 0.22 and 1.96 +/- 0.08 kPa/mm, respectively. Histological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viable chondrocytes and neochondrocytes at 12 weeks accounted for 62.0% +/- 3.45%, 65.89% +/- 48% in the autograft group and 60.1% +/- 3.98%, 55.20% +/- 7.57% in the allograft group. No marked immunolog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uto- and allograft groups were noted. CONCLUSIONS: Free auricular cartilage can be used to reconstruct the extensive anterior defect of trachea in both auto- and allo-transplant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