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对比宫颈电环切除前后组织学和细胞学结果,探讨宫颈电环切除术对宫颈病变的诊治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来因细胞学检查结果异常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结果异常者行宫颈电环切除术62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宫颈电环切除术后组织学与术前活检诊断相符率85.48%,与术前细胞学结果对比,诊断符合率79.03%。结论细胞学检查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宫颈电环切除术后的病理结果具有一定差异,在治疗决策前行宫颈电环切除术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宫颈病变环形电切术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在宫颈病变的诊断中互补,及LEEP在宫颈病变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因宫颈病变同时行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LEEP的患109例,采用自身对照法,对比LEEP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结果。结果 LEEP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结果完全符合86例(78.9%)。不符合23例(21.1%)。LEEP后因发现原位癌2例(1.9%),行全子宫切除术1例,行较大的宫颈锥形切除术1例,术后3个月随诊,无一例出现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宫颈环形电切术的并发症为出血46例(42.2%)。结论 LEEP在宫颈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对于宫颈病变的明确诊断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互为补充;对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再到门诊做阴道镜检查时,即可用LEEP进一步诊断和同时治疗,术后必须定期随访,本中介绍几种处理并发症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阴道镜下活检与电环切除术后病理,提高CIN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21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阴道镜下活检与电环切除术后病理,探讨影响两者符合率的相关因素。结果 两者对比,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后病理结果与阴道镜下活检相符的74例,升级的18例,降级的124例。阴道镜下检查不满意者活检与电环切除术后病理对比,升级率大于阴道镜下检查满意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宫颈转化区向宫颈管上移者,要注意宫颈管内的病变。宫颈电环切除术可以部分弥补阴道镜下活检的缺陷,且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颈锥型切除术在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HG CIN, CIN3)治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我院妇科因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诊断为CIN3的76例患者,采用前后对照法,对术前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术后组织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6例CIN3患者中40例入院后拟行全子宫切除术,全子宫切除术前均行诊断性宫颈锥型切除术,36例直接行宫颈锥型切除术治疗,76例患者锥切术后石蜡切片病理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结果对照,一致者49例,占64.47%,不一致者27例,占35.53%,锥切术后有5例组织病理较术前活检组织病理升级,占6.58%,5例术后病理结果为早期浸润癌。其中3例Ia1期,1例Ia2期,1例Ib1期。结论: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拟行全子宫切除术前行宫颈锥型切除术进一步明确诊断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宋鑫  罗仪  刘永珍  陈丽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22):1906-1907
目的比较宫颈疾病患者电圈切除术及宫颈锥切术前后的病理检查结果,探讨宫颈疾病二次病理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4年4月~2005年5月因宫颈疾病在阴道镜下取活检诊断为宫颈炎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患者行宫颈电圈切除术(1989例)和宫颈锥切术(84例),对手术切除的宫颈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并与术前的活检结果进行比较,观察二者的符合率。结果行宫颈电圈切除术患者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的粗符合率为(95.53±0.46)%,行宫颈锥切术患者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的粗符合率为(83.33±4.07)%。结论建议以宫颈电圈切除术或宫颈锥切术后再次病检结果为诊断宫颈疾病的金标准;宫颈炎症及C1N行二次病理检查可发现早期宫颈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对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结果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Ⅲ级诊断及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证实为CINⅢ级并行宫颈锥切术治疗的患者57例,对比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宫颈锥切术及子宫切除术的病理结果。结果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对CINⅢ级诊断的准确性为84.21%,宫颈锥切术后病理结果升级9例(15.79%);宫颈锥切术对CINⅢ级诊断的准确性为100%,宫颈锥切术后再行子宫切除术者术后病理92.31%降级。结论宫颈锥切术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7.
杨岚 《广州医药》2006,37(1):52-54
目的明确阴道镜下宫颈定位电切活检是否比宫颈常规四点(30,60,90,120)活组织检查更有应用价值,探讨阴道镜下宫颈定位电切活检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来,因宫颈病变行宫颈细胞学及阴道镜检查均异常者88例.需行宫颈活检者,其中宫颈常规活检44例,阴道镜定位活检44例.采用对照法,对比分析宫颈常规四点活检及阴道镜下定位电切活检的病理检查结果.结果宫颈常规四点活检与阴道镜下定位电切活检的病理结果完全符合者31例(35.2%),不符合者57例(64.8%).其中病理级别阴道镜下定位电切活检较宫颈常规四点活检升高16例(18.2%),宫颈阴道镜下定位电切活检发现CIN3及宫颈原位癌共8例,早期浸润癌2例,均予子宫切除术及广泛子宫切除术.病理报告为CIN2者32例,行宫颈锥切术,术后并重新病检,切缘干净.CIN118例,行宫颈电熨术.在平均18个月的随诊期间,无1例出现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宫颈电切取活检及常规四点取活检的主要并发症为术后出血.结论阴道镜下定位电切活检较宫颈常规四点活检更有应用价值,同时也可作为治疗的一种方法.因病变组织在取活检时已被整块切除,而宫颈常规四点活检无法做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Ⅲ)患者子宫切除术前行宫颈环切术( LEEP)的临床价值。方法:将70例阴道镜下活检确诊为CINⅢ患者先行LEEP后行全子宫切除术,对比阴道镜活检、LEEP后病理及切缘状态与全子宫手术标本病理情况的差异。结果:阴道镜活检、LEEP后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诊断不符合率28.57%,病理升级为浸润癌5例,升级率为7.14%;子宫切除术后病理提示慢性宫颈炎39例,无病变率55.71%;LEEP切缘阳性50例中,全子宫切除术后阳性23例,阳性率46.00%,LEEP切缘阴性20例中,全子宫切除术后阳性8例,阳性率40.00%;环切切缘阳性与阴性患者发生子宫残余病灶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对宫颈病变存在漏诊;需要全子宫切除的CINⅢ患者,术前一定要先行诊断性环切,直接切除子宫是有风险的。  相似文献   

9.
阴道镜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阴道镜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728例阴道镜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的病例,分析阴道镜图像的变化,比较阴道镜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程度,以及对155例行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病例术后的病理结果与术前的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阴道镜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3.96%,155例行LEEP术病例术后的病理结果与术前的病理结果符合率为72.90%(113/155),术后诊断减轻者为16.77%(26/155),术后诊断加重者为10.32%(16/155)。结论阴道镜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对宫颈病变,尤其是癌前病变、早期癌变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宫颈锥切术对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Ⅲ级(包括原位癌)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为CIN Ⅲ级的患者共54例,采用自身对照法,对比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宫颈锥切术、子宫切除术的病理结果.结果 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对宫颈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仅为77.78%,而宫颈锥切对宫颈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为100%,且宫颈锥切后再行子宫切除术者术后病理97.43%降级.结论 宫颈锥切术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而且对于阴道镜下活检为CIN Ⅲ级(包括原位癌)的患者,能进一步明确病变程度,是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的不可逾越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后组织病理检查及两者联合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对554例经宫颈细胞学检查和(或)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异常,或筛查正常而肉眼观察宫颈柱状上皮中重度外翻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及LEEP,比较LEEP手术前后病理诊断的变化.结果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结果与LEEP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的总符合率为49.82%.宫颈活检诊断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的病例中,LEEP术后诊断为CINⅡ/Ⅲ级的占14.36%;宫颈活检诊断为CINⅡ/Ⅲ级(含原位癌)的病例中,LEEP术后诊断为浸润癌的占3.89%.两种方法诊断CINⅡ/Ⅲ级的一致性比较,Kappa值为0.62;阴道镜下宫颈活检、LEEP术后组织病理诊断CINⅡ/Ⅲ级与两者联合后的最终诊断比较,Kappa值分别为0.80和0.84,均有很高的一致性;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的总准确率为81.77%,对CINⅡ/Ⅲ级的漏诊率为20.64%.结论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LEEP术后组织病理检查是诊断CIN及宫颈微小浸润癌的有效方法,阴道镜宫颈活检可能漏诊高级别CIN及宫颈微小浸润癌,两者联合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HPV分型、LEEP环状电切术在宫颈疾病中的诊治意义及临床价值。方法对2010年1~12月在恩施州中心医院就诊的4 613例患者行妇检、宫颈液基细胞学刷片检查,其中液基细胞学检查阳性336例行电子阴道镜检查及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125例行HPV分型检测。其中宫颈重度糜烂者及反复物理治疗无效的慢性宫颈炎、CINⅡ及部分CINⅠ以及早期宫颈癌诊断性锥切,采用LEEP环状电切术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组织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宫颈液基刷片细胞学检查建议行电子阴道镜检查及阴道镜下宫颈活检、HPV分型检查,HPV分型检查阳性125例与LEEP环状电切术术后切除物病理检查诊断符合率达98.6%,手术中无一例大出血,术后宫颈创面脱痂大出血5例,术后无一例感染。结论电子阴道镜、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HPV分型及宫颈活检对宫颈癌前病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LEEP环状电切术治疗宫颈疾病手术风险性小,操作简单,出血少,成功率高,LEEP环状电切术在宫颈疾病的诊治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电环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经细胞学、阴道镜和病理学诊断为CIN的患者进行宫颈电环切除术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术后病理特点、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宫颈电环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平均手术时间7.5分钟,治愈率96.2%,术前、术后病理诊断一致的占53.16%(84/158);术后病理诊断级别下降的占41.14%(65/158),术后病理诊断级别上升的占5.70%(9/158).术前病理诊断级别高,可导致CIN治疗过度.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操作技巧有关.[结论]宫颈电环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安全有效,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严格手术指证,规范手术操作,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张立杰  杨琳  刘妹 《当代医学》2010,16(13):8-9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在高度宫颈癌前病变(Cervical 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 liallesion,HSIL)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3月~2009年4月间在深圳市人民医院门诊经过高危型HPVDNA,液基细胞学(Liquid-based cytology,LCT),阴道镜下定位活检,病理学结果为确诊≥CIN2,接受宫颈锥切术(The 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或冷刀锥切术(cold-knife conization,CKC)的186例患者资料。对术前术后随访中高危型HPV DNA变化与病变残留复发情况进行动态观察及分析。结果术前高度宫颈癌前病变高危型HPV DNA的阳性率95%;术后高危型HPV DNA转阴率为91%;手术切缘阳性或复发患者的高危型HPV DNA感染率明显高于手术切缘阴性患者的感染率;术后高危型HPV DNA阳性患者复发率高。结论高危型HPV DNA具有较高阴性预测值,术后高危型HPV DNA转阴的患者愈后良,手术可大大提高的高危型HPV DNA的转阴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thin Prepcytologytest,TCT)筛查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922例妇女(年龄范围为17-84岁)宫颈TCT检查结果,与宫颈活检和术后组织学比较分析。结果检出未明确诊断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及以上病变共312例(2.62%),其中ASCUS173例,非典型鳞状细胞一不除外上皮内高度病变(atypical squamous cells-cannotexclude HSIL,ASC—H)12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10w-grade squamous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76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48例,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3例。157例进行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其中59例ASCUS经组织病理学分别诊断为阴性17例(28.8%),HPV感染15例(25.4%),CINI13例(22.0%),CINⅡ11例(18.6%),CINⅢ3例(5%)。LSIL、HSIL及SCC病例中与组织病理学一致率分别为35.2%(19/54)、67.7%(21/31)及100%(3/3)。HSIL组的组织学符合率高于LSIL组(χ2=8.38,P〈0.01)。宫颈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一致率为75%(27/36)。结论HSIL诊断与组织学有较高的符合率。ASCUS的诊断是TCT检查中的难点,其准确性对提高TCT诊断报告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两者联合诊断宫颈病变的价值。方法600例经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或人乳头瘤病毒检查异常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或)LEEP。并比较。结果阴道镜下活检与LEEP术后诊断结果之间的总符合率为49.23%。对两种方法诊断为HSIL进行一致性检测,Kappa值为0.63。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LEEP术后病理为CINⅡ/Ⅲ级,与两者联合后病理一致性比较,Kappa值分别为0.81和0.83。结论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LEEP术病理检查均是有效诊断宫颈病变的方法,但两者联合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在诊治不同级别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效果、术后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和手术后标本的观察处理原则.方法:对妇科检查、细胞学、阴道镜活检初步诊断为CIN各期患者83例,采用环形电刀行子宫颈椎切术.观察手术前后组织病理诊断结果变化,对其疗效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术后病理诊断一致57.8%;术后病理诊断级别下降37.4%,其中下降一级22.9%,下降两级12.1%,下降三级2.4%;术后病理诊断级别上升4.8%,其中上升一级3.6%,上升两级占1.2%.手术切缘阳性2例,其中CIN2、3各1例.术后3个月细胞学检查为CIN2 1例,其余均正常.术后子宫颈管解剖狭窄2例,术后2周大量出血1例.术后半年无CIN 81例,治愈率97.6%;子宫颈CIN残留2例;第1年内复查发现CIN 2持续1例.结论:LEEP是一种诊断、治疗CIN的较为理想的手段,只要掌握手术指征,规范手术步骤,注意术后病理观察,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术前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结果与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后病理检查结果,评价阴道镜与LEEP在CIN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0例疑似CIN患者术前进行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病理诊断,并与LEEP术后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350例手术均成功,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与LEEP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完全符合率为72.57%,诊断过度率15.71%,诊断不足率11.71%。结论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可能遗漏CIN或早期浸润癌;LEEP可提供较完整的组织标本,可进一步筛查宫颈癌,有效弥补阴道镜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